顳骨基礎解剖知識複習

2021-03-02 神外世界

    顳骨解剖非常複雜,難在其內部結構空間構象的理解。顳骨分鱗部、巖乳部、鼓部和莖突。其中巖乳部的內部結構最為複雜,也是很多手術入路的應用焦點。今天僅僅對顳骨大體的基礎解剖進行複習,後續有機會再深入學習。

顳骨基礎解剖知識複習

顳骨(temporal bone)是一種不規則的(irregular)含氣骨(pneumatic bone),位於顱骨的兩側和顱底(base and side of the skull)。

一、分部(Parts

它包括4個形態部分(four morphological parts),從新生兒的顳骨來看,各部分的分界更清晰(見下圖):

1. 鱗部(Squamous part).

2. 巖乳部(Petromastoid part).

3. 鼓部(Tympanic part)

4. 莖突(Styloid process).

二、顳骨各部的形態結構特徵

(一)鱗部(Squamous Part

它是一塊薄(thin)而透明的(transparent)殼樣骨板,向上突出參與構成顱骨的側面。它有外表面內表面(external and internal surfaces),以及上緣、前下緣,顴突(zygomatic process)。

1. 鱗部外表面(Externalsurface

顳骨鱗部的外表面形成顳窩底(floor of temporal fossa)。

血管壓跡(血管溝):在鱗部中心位置有一血管壓跡,在有些教材上稱為顳中動脈溝(groove for middle temporalartery)。而還有另一些書中稱其為顳後深動脈溝(groove for posterior deep temporal artery),或者顳深血管溝(groove for deep temporalvessels)】。

顳骨顴突(zygomatic process of temporalbone)從顳表面的下部和前部向外側突出。它與顴骨顳突連接共同構成顴弓(zygomatic arch)。【註:顴弓上緣與中顱窩底處同一水平面上。】

關節結節(articular eminence),其後方為下頜窩(mandibular fossa)。下頜窩和關節結節是顳骨鱗部的基本部分。

耳前壓跡(preauricular depression):位於顴弓最後面的上面(upper aspect of the mostposterior aspect of the zygomatic arch),正好是耳屏前方(just anteriorly to the tragus)。耳前切跡與顱內的海馬後部處同一冠狀層面上(見下圖)。耳前壓跡界定了巖骨外突部分(external projection of thepetrous portion of the temporal bone)的前界。

2. 鱗部內表面(internalsurface

(二)巖乳部(Petromastoid Part

為了便於描述,巖乳部(petromastoid part)一般分為兩部分:乳突部(mastoid part)和巖部(petrous part)。

1. 巖部(Petrouspart

巖部呈三稜錐形(three dimensional pyramid shape)。它有一個底部(base),一個頂點(apex),三個表面(surfaces)和三個邊界(borders)。

(1)base ——與鱗部融合(fused with the squamous part)。巖錐底的前界由耳前壓跡界定,後界由鱗狀縫(squamous suture)與頂乳縫(parietomastoid suture)交點上方1cm處界定。

(2)apex ——構成破裂孔(foramen lacerum)的後外側壁

(3)Anterior surface ——構成中顱窩的後壁(posterior wall of the middlecranial fossa)。中顱窩後壁具有五大特徵:

三叉神經壓跡(Trigeminal impression),為巖骨頂端內側的淺凹陷。三叉神經節位於此壓跡之上。

巖大神經裂孔和溝(Hiatus and groove for thegreater petrosal nerve),在弓狀隆起(arcuate eminence)前面,巖大神經裂孔經巖大神經溝延續到破裂孔(foramen lacerum)。

巖小神經裂孔和溝(Hiatus and groove for thelesser petrosal nerve),如果存在的話,它位於巖大神經裂孔和溝的外側,並通向卵圓孔(foramen ovale)或無名小管(canaliculus innominatus)。

弓狀隆起(Arcuate eminence),它是一個圓形隆起(rounded elevation),由其深部的上半規管(superior semicircular canal)產生,位於顳骨巖部前表面的中間。

(4)Posterior surface ——構成後顱窩(posterior cranial fossa)的前壁。它具有以下幾個特徵(four features):

內耳(聽)道[Internal acoustic (auditory)meatus]: 它是巖骨後表面中心的一個骨性管道,其長度約1釐米。幾乎直接位於外耳道內側。

弓狀下窩(Subarcuate fossa),它是一個不太明顯的壓跡,位於內耳道(internal acoustic meatus)的外上方。它含有硬腦膜皺褶和一些血管。

前庭小管(Aqueduct of vestibule),是內耳道後面的狹縫(slit)。其內有內耳的內淋巴管(endolymphatic duct of theinternal ear)通過。

耳蝸小管(Cochlear canaliculus),為巖骨後表面下界的一個切跡(notch),正位於頸靜脈孔(jugular foramen)的前端之上。其內容納耳蝸管(cochlear canal)。

(5)Inferior surface ——

巖骨底面在顱骨的底面。它位於蝶骨大翼(greater wing of sphenoid)和枕骨基底部(basilar part of the occipitalbone)之間。

頸動脈管下口(the lower opening of thecarotid canal)。

巖小窩(petrosal fossula)和鼓室小管(tympanic canaliculus)。

蝸小管外口(external opening of cochlearcanaliculus)。耳蝸小管(cochlear canaliculus)內有耳蝸導水管/外淋巴管(aqueduct ofcochlea/perilymphatic duct)穿過。

頸靜脈窩(jugular fossa)。

6Superior border——

7Anterior border——

8Posterior border——

itsmedial part articulates with the basilar part of the occipital bone and forms agroove which lodges the inferior petrosal sinus. Its lateral part forms the superolateralboundary of the jugular foramen.

巖部是顳骨中最堅硬的(巖石樣)部分,其內部包含有:內耳(internal ear)、中耳(middle ear)和乳突房(mastoid antrum),它可以安全地保護這些內部結構。巖部內還含有容納頸內動脈的頸動脈管(carotid canal)。

2. 乳突部(Mastoid part:

顳骨乳突部位於顳骨鱗部的下面和後面,其內包含乳突竇(mastoid antrum),乳突竇與顳骨巖部的中耳腔(middle ear cavity in thepetrous part of the temporal bone)相通。終止於乳突(mastoid process),乳突內有乳突小房(mastoid air cells)。乳突內側有一個切跡(notch),稱為二腹肌切跡(digastric notch),用於連接二腹肌後腹部。

1)乳突小房(mastoid air cells):

乳突是由一個緻密的骨皮質(cortex of compact bone)及其下面的蜂窩狀的氣房(honeycomb of air cells)組成。乳突氣房是顳骨乳突內眾多相互溝通的小腔,這些房都匯入到乳突竇(mastoid antrum)和中耳(鼓室)。

2)乳突竇(mastoid antrum):

乳突竇是顳骨巖部的一個腔,通過乳突竇口(aditus to the mastoid antrum),與其後方的乳突小房(mastoid cells)相通,與其前方的中耳的鼓室上隱窩相通。It is marked on the surface ofmastoid by suprameatal triangle (McEwen’s triangle).

(3)中耳腔middle ear cavity):即鼓室tympanic cavity),它形如一個兩邊被擠壓的立方體(cube)。在冠狀面上,它像一個雙盤狀的紅細胞。分為上、中、下鼓室。

3)根據乳突氣房的發育(氣化)程度【development (pneumatization)】,將乳突分為三種類型

氣化型乳突(Pneumatic or cellularmastoid process): 在這種情況下,氣房發育良好,中間間隔薄。

板障(或混合)型乳突(Diploeic or mixed mastoidprocess):氣房小而多,氣房間隔較厚,外層骨質較厚,頗似顱骨的板障。

硬化型乳突(Sclerotic oracellular mastoid process): 氣房未發育,骨質緻密。

Atbirth, the tympanic cavity, tympanic membrane, mastoid antrum, ear ossicles,and internal ear—all are of the adult size.出生時,鼓室腔、鼓膜、乳突腔、耳小骨和內耳都是成人大小。

(4)道上三角(suprameatal triangle

又名:McEwen三角(McEwen’s triangle);道上陷窩(suprameatal pit);乳突窩(mastoid fossa);道上小凹(foveola suprameatica)。

道上三角是顴弓根部、外耳道後上方的一個小壓跡(depression)。由顴弓根部、骨外耳道後壁和連接前兩個末端的線組成的三角形。通過此三角可到達乳突竇(mastoid antrum),在成人中,乳突竇位於距道上三角約1.5至2釐米深處。這是進行皮質乳突切除術的一個重要標誌。

(三)鼓部(Tympanic Part

它是一個薄的三角形彎曲的骨板,形成外耳道(external auditory meatus)的底和前壁。鼓室部分的前表面構成下頜窩的非關節部分,與腮腺部分有關。

外耳道(骨部)External acoustic meatus (bony part)】開放於顴弓後根(posterior root of zygoma)下方的下頜窩(mandibular fossa)後表面,外耳道骨部約佔外耳道總長度的三分之二。

(四)莖突(Styloid Process

莖突這是一個約1英寸長的細長的骨性突起。它從鼓板(tympanic plate)的下表面向下和向前延伸。其外方有面神經經過。

三、顳骨的面及各部之間的界限

1. 外側面

鼓切跡(tympanic notch):屬於顳骨巖部,其上為顳骨鱗部的乳突上嵴,下方為顳骨鼓部。

鼓乳裂(tympanomastoid fissure):位於顳骨鼓室部緣與顳骨巖乳部前緣之間。

巖鼓裂(petrotympanic fissure):位於顳骨鼓部緣與顳骨巖部之間。

巖鱗裂(petrosquamous fissure):位於顳骨巖部與鱗部之間。

顳骨顴突(zygomousprocess of temporal bone)。

顳骨上緣從前向後依次為:蝶鱗縫(sphenosquamous suture)→鱗狀縫(squamous suture)→頂乳縫(parietomastoid suture)→枕乳縫(occipitomastoid)。

 

2. 底面

3. 前面

頸動脈管上口,匯入破裂孔。

咽鼓管、巖大神經溝和巖小神經溝及裂孔。

巖鱗裂

4. 上面

5. 背內側面

6. 內側面

7. 後面

四、顳骨的內部結構:

顳骨內部結構基本都位於巖乳部,主要包括血管(頸內動脈),中耳和內耳,神經(面、前庭蝸神經),含氣空腔(乳突小房、乳突竇、鼓室)。

理解這些結構的空間位置關係,對手術入路的選擇和應用起決定性作用。巖骨內部這些結構空間關係是學習的難點,也是很多手術的關鍵,在此僅羅列一些圖初步了解,後續有時間再進一步深入學習和探討。

 

 

 

參考資料:

 

1、網站:https://entokey.com/diagnosing-injuries-of-the-ear-and-lateral-skull-base/

https://www.anatomystandard.com/Cranium/Neurocranium/Temporal.html

2、《Microsurgery of Skull BaseParagangliomas-Thieme (2013)》

3、石祥恩、孫煒主編的《顱腦顯微外科解剖圖譜》

4、《grant’s atlas of anatomy ofanatomy, 14th edition》

5、《Applied Cranial-CerebralAnatomy 1st Edition》

6、《gray『s anatomy. 41 ed》

7、《atlas of anatomy: head, neckand neuroanatomy, latin nomenclature,2016》

8、《Textbook of Anatomy: Head,Neck and Brain, Volume III, 2e》

學習筆記 | 神經外科手術畫線

腦靜脈解剖與數字「3」的不解之緣

腦動脈解剖提綱學習

簡圖學習頭皮及顱底的孔與裂

腦膜解剖學習之——軟腦膜

翼顎窩骨性結構圖解

腦池的解剖知識總結

如何在MRI上準確辨識腦幹重要橫斷面

腦幹內非顱神經核之「中繼核」學習總結

顱神經和顱神經核的功能解剖學習筆記

腦幹的血液供應解剖學習筆記

腦幹與顱神經的關係——解剖學習筆記

從裡到外看「第四腦室」→解剖學習筆記

小腦的功能解剖

「人」在「神經」旅途

腦幹的血液供應解剖學習筆記

神經胚胎學(Neuroembryology)學習筆記

理線串珠法→內側縱束學習筆記

實用收藏 | 正常頸椎DR片上的解剖結構認識

學習筆記→讓人「迷糊」的腦幹

神經解剖學習筆記→眼球運動及瞳孔對光反射的神經機制

學習筆記 | 顱骨解剖——美圖分享

學習筆記 |  腦顱骨——美圖分享

學習筆記 | 頭皮解剖——精品圖譜

學習筆記 | 神經外科手術體位相關知識點歸納

學習腦血管病哪能少了腦血管壁的學習

腦循環學習筆記

小白學動脈瘤——不好勿噴

腦血管畸形相關常識學習筆記

顱內動靜脈瘻基礎知識學習筆記

Moyamoya病基礎知識學習筆記 

Virchow-Robin間隙基礎知識學習筆記

大腦皮質功能的簡要概括

大腦白質纖維學習筆

腦幹解剖學習思路

腦血管病相關病理學知識學習筆記

腦小血管病的概念與病理知識學習筆記

常見腦卒中知識點歸納及典型影像圖片展示

重要神經結構的血供示意圖

我對腦室系統解剖的理解

神經外科手術相關解剖知識複習

看 Handbook of neurosurgery 收穫很多

邊緣系統解剖學習筆記

額顳部開顱經外側裂入路基底節區血腫清除手術一例體會

腦溝腦回學無止境

認識腦梗死

外側裂概念及分部分支學習筆記

腦島解剖學習筆記

 小醫生看書學神外的一點點心得

「島葉-側裂-島蓋」相關文獻學習筆記

 arachnoid membrane學習筆記

鞍區入路解剖之——鼻腔解剖複習

內鏡下經鼻蝶入路之——鼻腔、蝶竇應用解剖

鞍區解剖學習筆記之——垂體

「蝶骨」學習筆記

腦幹的安全進入區應用解剖學習筆記


相關焦點

  • 額骨與頂骨基礎解剖知識總結
    ——軟腦膜翼顎窩骨性結構圖解腦池的解剖知識總結如何在MRI上準確辨識腦幹重要橫斷面腦幹內非顱神經核之「中繼核」學習總結顱神經和顱神經核的功能解剖學習筆記腦幹的血液供應解剖學習筆記腦幹與顱神經的關係——解剖學習筆記從裡到外看「第四腦室」→解剖學習筆記小腦的功能解剖「人」在「神經」旅途
  • 顳骨高解析度CT在周圍性面癱診治中的應用
    顳骨HRCT採取薄層掃描消除了解剖結構上的重疊,在顯示顳骨內的細微結構上具有明顯的優勢。隨著軟硬體技術的不斷更新,目前掃描層厚可達亞毫米級別,矩陣擴大至1024×1024,骨結構的清晰度和軟組織密度的解析度逐步提高。
  • 2020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醫學基礎知識:女性生殖系統解剖
    2020甘肅事業單位醫療衛生崗招聘考試正在緊張備考中,甘肅事業單位E類考試主要考察醫學基礎知識和招聘崗位專業知識應用能力組成,部分事業單位還會考到公共基礎知識,為幫助考生複習,甘肅中公教育
  • CHARGE 症候群患者顳骨影像和臨床特點
    本文總結了6 例CHARGE 症候群患者臨床表現、聽力學表現和顳骨影像學表現,並對相關文獻進行回顧。我們的研究中3 例患者行聽骨鏈三維重建檢查,聽骨鏈的發育畸形主要為鐙骨畸形,而在軸位顳骨CT 中則漏診該信息。Vesseur 等研究42例患者的顳骨CT 發現50 %(42 / 84)的鐙骨異常、32%(27/82)正常,而15%(13/84)難以判定,反映了軸位薄層顳骨CT 在分析聽骨鏈超精細結構時的局限性。
  • 廣東衛生人才網_醫療衛生備考知識:醫學基礎知識(12.11)
    廣東衛生人才網同步廣東衛生人才網備考資料信息:廣東衛生人才網_醫療衛生備考知識:醫學基礎知識(12.11),請考生多加關注。更多廣東衛生人才網備考資料,醫療衛生考試知識,醫療衛生考試模擬題,廣東醫療衛生考試,廣東人事考試的內容,請關注廣東衛生人才網備考資料頻道/廣東人事考試網!   事業單位招考中很多人都感覺自己筆試可以輕鬆搞定,但是實際上隨著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一分之差你可能就無緣面試。不怕你不努力,怕只怕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 【乾貨】面神經facial nerve全方位解剖
  • 【大圖】新鮮灌注頭頸標本解剖示範-Step by Step-解剖奇才湯文龍--非專業人士勿入
    從事顱腦解剖研究8年,主要研究方向為側顱底顯微外科解剖和內鏡顱底解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側顱底顯微外科解剖研究、內鏡顱底解剖學研究、顱腦血管應用解剖學研究、人腦白質纖維束解剖等。已發表學術論文3篇,2015年06月02出版專著一部《側顱底顯微外科解剖圖譜》,主持多項省市級基礎研究課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 2020醫療衛生考試醫學基礎知識-解剖學易錯題(1)
    2020醫療衛生考試醫學基礎知識-解剖學易錯題(1)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就要開始啦!山東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醫療衛生考試醫學基礎知識的易錯題,幫助大家複習和備戰2020山東衛生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哦,快跟小編的步伐一起來看看吧!1.
  • 大腦與幕上腦室 | The Rhoton Collection系列解剖視頻——本期75...
    大腦與幕上腦室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The Rhoton Collection系列解剖視頻《大腦與幕上腦室》。視頻為2D版本,視頻內嵌中英文雙語字幕。本期時長76分鐘。神外世界服務」公眾號底部菜單欄觀看《Anterior Skull Base part1》前顱底 第一部分《Anterior Skull Base part2》前顱底 第二部分到達腦幹的入路 | The Rhoton Collection系列解剖視頻
  • 小升初語文基礎知識複習要點
    今天分享:小升初語文基礎知識複習要點如果這份資料對你有用,需要複習,請私信:小升初語文基礎知識要點。給你發完整版。
  • 高考複習抓緊基礎知識 考前複習注重自我提升
    基礎知識緊抓不放  語文複習我覺得就是考生認為自己薄弱的地方,那就是他複習的重點,語文試卷有好幾塊,如果他認為自己的基礎比較薄弱,這個時候我覺得他應該把基礎還是應該抓住不放的,基礎是永遠不能放鬆。
  • 基礎解剖:手和腕部解剖結構與生物力學,圖文講解
    專門針對手和腕部的解剖結構與生物力學詳細闡述幫助讀者直觀了解手和腕部解剖學結構與功能點擊圖片,了解詳情在手外科領域有句諺語:「不用止血帶的手部手術就像在裝滿墨水的桶裡修鐘錶。」如果沒有紮實的手部解剖學知識,操作起來更像是「在湯裡攪和」。
  • 解剖&影像——顱腦CT解剖口訣及彩色解剖圖
    側腦室體部層面(+50mm) 7.側腦室頂部層面(+60mm) 8.半卵圓中心層面(+70mm) 9.灰質層面(+80mm) 三室:三、四、側腦室 四竇:額、篩、蝶竇乳突、上頜竇 分層軸位解剖
  • 人體解剖學:解剖方法及注意事項
    隨時注意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培養良好的學風和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2. 注意學習操作過程中的分工協作,小組內相互配合,加強討論,培養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互助協作的團隊精神。3. 解剖操作之前,應仔細閱讀教材中所列解剖步驟,根據教材的提示,審慎地尋找、顯示有關結構;並學會利用圖譜配合操作,獨立準確地辨認各局部結構。
  • 中考數學基礎知識複習《特殊三角形》
    【相關閱讀】中考數學基礎知識複習《全等三角形》中考數學基礎複習《二次函數在數與代數領域的應用》中考數學:本溪市近兩年中考數學試題考點研究
  • 顳葉專欄 | 解剖、供血
    從事神經內科專業20年,每天都離不開解剖、腦組織的供血動脈、顱腦MRA等等,今天整理有關「顳葉」的這些方面的相關知識和同道們一起複習一下。【解剖】顳葉在外側溝(也叫外側裂,Sylvian裂)下方,以外側溝與額、頂葉分界,後面以頂枕裂與枕前切跡連線與枕葉分界。
  • 2017醫學基礎知識:各類骨骼的特點有哪些?
    醫療衛生招聘考試資料:北京衛生人才網提供北京醫療衛生人才招聘考試複習資料,包括2017北京醫療衛生招聘考試資料、醫學基礎知識考點、解題技巧及醫生 護士招聘筆試面試輔導。2017醫學基礎知識:各類骨骼的特點有哪些?
  • 食管胃靜脈曲張相關知識與解剖
    今天學習食管胃靜脈曲張的相關知識與血管解剖。
  • 2020年康復職考必背知識點——解剖學·關節
    8.顳下頜關節的組成和運動 顳下頜關節由下頜骨的下頜頭與顳骨的下頜窩和關節結節構成。兩側必須同時動,可做上提、下降、前進、後退和側方運動。 圖5.顳下頜關節
  • 基礎心理學知識複習概要
    馬上就要考試啦 讓我們一起來複習一下吧~基礎心理學知識複習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