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體測標準」出臺 60%的大學生覺得長跑最難

2020-12-17 人民網

 

今年教育部新出臺的體測標準中,大學生體測若低於50分,將會拿不到畢業證書。新標準頒布後的一段時間內,這個被稱為「史上最嚴體測標準」在大學生中引起了不小轟動。

 

近日,浙江財經大學學生製作了一份《有關大學生體測的調查問卷》,採用網上發放問卷形式,對杭州下沙高教園區的浙江財經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師範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等四所高校的400多名各年級段大學生進行了調查。

60%的大學生認為長跑最難

調查結果顯示,有60.6%的學生認為較困難的體測項目是長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60.2%的學生表示,為了練好跑步,每天的跑步計劃不能少。不少同學選擇了自己喜愛的體育活動如羽毛球、籃球、健美操來鍛鍊身體。

同時,約有42%的學生覺得一時間難以接受這個新標準;但有44.1%的學生認為,體測標準的提高能更有力度地提醒自己注重鍛鍊身體。

不久前,浙江財經大學大三學生小葉剛剛完成了體測的部分項目,為了提高體測成績,她實行了這樣的運動計劃:一周至少去操場慢跑2次,每次至少4圈;每晚睡前做30個仰臥起坐。

浙財大會計專業的張妍熱愛運動,已堅持跑步一年,每天跑10公裡,每周還要做無氧健身訓練,最近剛報名參加半程馬拉松。「運動讓我覺得身體的每個毛孔都在呼吸,能忘掉不愉快的事。大家如果嘗試去享受運動樂趣,體測自然不在話下!」

大學生耐力和力量缺失最嚴重

取消選測,改為統一測試項目;注重跑步項目,項目比重大;新增加分項目;不達50分無法畢業等都出自新標準。

浙江財經大學體軍部副主任黃建華解釋說,2013年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報告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耐力和力量的缺失。

這次體測新標準是一個風向標,是為了引導學生增大這些薄弱環節的鍛鍊強度。黃建華再三強調,教育部出臺新標準絕不是為了考學生,而是為了更好地促使學生加強體育鍛鍊,未來體育將會佔據更重要的地位。

目前來看,杭州不少高校都把體測和評獎評優掛鈎。「體測和評獎評優掛鈎我不太認可,本身學習壓力就大,還要去關注體測成績,對成績優異但體質較差的人來說不公平。」下沙某高校的小金同學覺得,應該對不同學生設置不同標準。

室外拓展活動受歡迎

大學四年是人一生中機體能力水平的黃金期,學生更應該養成鍛鍊的好習慣。但被調查的下沙高校學生反映了這樣一個難題:有時候課業負擔過重,鍛鍊次數就少了。究竟多少運動量才會有效果?

黃建華說,體育鍛鍊,重點在堅持。平均每天保證一小時運動量,以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為主,比如每天7公裡左右的走跑交替運動就是不錯的選擇,同時要根據自身體質逐步增加運動量。

不過,一位大二男生說出了大學生的心聲:「本來跑步出汗是件好事,但體測標準越來越高,導致運動壓力也越來越大。學校裡如果能多些像登山、騎車、跳繩這樣有趣的室外拓展活動,學生鍛鍊的積極性才會被調動起來。」(趙蕾、王淑渝、陸冰彬、楊子嫣)

相關焦點

  • 史上最嚴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體測不到50分不能畢業
    史上最嚴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體測不到50分不能畢業 2014-09-11 14:49:47加上《標準》中增加了多個必測項目,且難度不小,因此,不少網友驚呼其為「史上最嚴」,但力挺者眾多。
  • 大學生體測不及格率高達12%
    寧大體測不及格率高達12% 男生是女生4倍多記者了解到,近幾年,大學生體測結果不盡人意,寧夏大學體育學院副院長趙奮軍告訴記者,2017年度該校上報了14697名學生的體質測試成績,其中不及格率即低於60分的學生佔比達到12.49%,低於50分的學生佔比達5%左右,優秀率僅0.52%。
  • 公務員考試體測哪一項最難?
    首先,了解一下體測項目  1、10米x4往返跑  男子組的標準為≦13"1  女子組的標準為≦14"1  2、1000(800)米跑>  男子1000米跑的標準為≦4'25"  女子800米跑的標準為≦4'20"  3、縱跳摸高  男子組的標準為:≧265釐米。
  • 38歲韓寒曬長跑配速,讓無數大學生無地自容,體測標準有待提高
    說到韓寒,應該中國80後一代最有影響力的人之一了,當年那個桀驁不馴的退學少年,如今已成長為優秀的斜杆中年,既是作家又是賽車手還是導演和主編,而且都還幹得非常出色。說到長跑,對很多人來說,這輩子長跑的巔峰水平應該就是體育中考的時候。上了高中由於高考不用考體育,就一路退步,上了大學能夠堅持鍛鍊的就更加少之又少,跑步的能力也隨之斷崖式下降。中考體育,按照廣州市的標準,男子1公裡考試,3分40秒是滿分,韓寒相當於是以這個滿分的成績跑了五公裡。
  • 山西大學生體測替考被取消學士學位:高校體測真的那麼難嗎?
    值得注意的是,體測替考事件在該校已不是第一次發生。據該校此前公告,今年9月,學校教務處也因相同的原因處罰了6名學生。2019年,該校也有相關處罰記錄3則。該校工作人員稱,學校在此方面嚴控嚴懲,「體育測試,我們都有監考老師在場,每個環節都會進行身份審核驗證,要保證對每個學生公平公正。
  • 大學生體測不合格不能畢業?
    恐怕體測才是 每個大學生的「噩夢」 早在幾年前,教育部就發文稱: 大學生體測不合格不能畢業 尤其是近幾年,各大高校也開始越來越重視
  • 「最嚴」體測下的達標行動 泉州學生體質健康合格率總體逐年上升
    2014年修訂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以下簡稱新《標準》)出臺,一項項變化向學生體質健康中的薄弱環節「開刀」,「倒逼」孩子們參與到體育鍛鍊中來。在這被稱為「史上最嚴」體測標準下面,泉州各學校如何應對?取得了哪些成效?學校老師家長又有哪些看法?對此,記者進行多方走訪。
  • 你如何看待大學生體測,校方的深意你不得不知
    01 大學生的體測焦慮 體測,每年都能引發一些大學生的集體焦慮。光是想想在跑800/1000米時的畫面,都覺得有些難以呼吸。 即使是熱愛體育的運動健將們,在眾多體測項目前也很難成為全才。50米跑的時候爆發力出眾,長跑的時候卻腳下灌鉛;擁有兩條美麗的大長腿令人豔羨,卻在坐位體前屈上折戟——因為腿太長了,所以只能推到負數。 體測後,大家的身體狀況也總是會有一些微妙的變化,學校的醫務室也會因此忙碌起來。
  • 中國大學生,被體測折磨得有多崩潰
    還有的學校不跟你談分數,跟你談錢——體測良好,才能申請獎學金。體測79分的你,註定為獎學金流淚。「體渣」最害怕的測試項目,當屬長跑。還沒開始跑,就雙腿發軟,兩眼發黑。每個人臉上都寫著虛弱,但沒有人退縮,因為比體測更可怕的,是一個人的補測。
  • 教育部出新規,體測不及格本科生不能按時畢業
    文件要求,嚴把考試和畢業出口關,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未達60分不能按時畢業。宜昌本地的大學如何開展體育教學?有哪些教學改革的創新舉措?在校大學生的反應如何?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三峽大學開了先河已將學生體測成績納入學位授予條件《意見》提出「加強學生體育課程考核,不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不能畢業」。
  • 「最嚴校規」能「管出」大學生自控力?
    原標題:「最嚴校規」能「管出」大學生自控力?   近年來,吉林、北京、河北、河南等地一些高校,出臺了類似高三臨考前的「最嚴校規」。一面是部分大學生缺少自控力,考試掛科、體質下降,一面是學校出臺「嚴刑峻法」,嚴厲管控。大學生究竟該如何管理?在學生自我管理和高校監管之間,該掌握怎樣的度?
  • 教育部發文:大學生體測不合格不能畢業,體測成績納入獎學金評選
    這一段時間,對於剛剛進入大學的大一新生以及其他的學姐和學長,除了正常的學習外,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這兩件了,一是即將到來的英語四六級考試,二是即將到來的大學生體測,這兩件事情都極大程度上的牽動著所有在校大學生的神經,希望自己能夠順利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同時還對即將開始的體測感到很發慌
  • 大學生公認「最難」4場考試,第1難到「崩潰」!
    大學生公認「最難」的4大考試,總有一個考倒你!NO.4轉專業考試填報志願時,有些人分數不夠,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非首選的專業,上了大學想要改變只能轉專業。英語四六級考試永遠是大學生遙不可及的夢,考試內容涵蓋大量的詞彙,重點句型,聽力和閱讀理解等,很多學生在畢業後都沒有過四六級,相對於其他專業來講,英語本身的難度就不小。四六級考試雖難,但是今年再也不愁過了!押題在手,考試無憂!
  • 談「測」色變,大學生體測為何成尷尬事?
    面對這份新《標準》,許多學生紛紛直呼這是「史上最嚴格體測」,為了達標,他們不得不花更多的時間來鍛鍊。「我不是不想鍛鍊」14級風景園林專業陳鈺解釋道:「一來我實在是沒有時間,一周只有兩個晚上沒課,但還要用來學習。其次,我本就不屬於運動型,鍛鍊有時對我是個負擔。把學分與體測掛鈎有些過分了。」
  • 史上最清晰的小學生體能體測標準!按照年級和男女劃分,一目了然!
    史上最清晰的小學生體能體測標準來咯!必須收藏!體育是現在家校都非常重視的課程,所以體測標準家長們也一直很關心。現在小豆包的這個表,是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按照男生女生單獨列出所有科目的體測標準,只需要找到對應年級對應性別的,就能方便地看到自家孩子的所有科目的評分標準了!
  • 透視"史上最嚴"奶粉標準發布:"十二道禁令"能否管好一桶奶?
    ——透視"史上最嚴"奶粉標準發布新華網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周蕊、徐海濤)國家食藥監總局25日發布的新版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被業界稱為「中國食品安全史上最嚴標準」。據統計,這是今年以來國家各部門出臺的第十二部針對奶粉質量安全的「緊箍咒」。「用製藥標準管理奶粉」、「企業自建自控奶源」等一系列新規,能否帶給消費者一桶「放心奶」?
  • 大學生找替考被取消學士學位!高校體測真的很難嗎?
    該校工作人員稱,學校在此方面嚴控嚴懲,「體育測試,我們都有監考老師在場,每個環節都會進行身份審核驗證,要保證對每個學生公平公正。對一件沒興趣的事,去做也僅僅是完成任務而已,體測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不得不去參加的考試。找替考是因為對體育課的重要性不認可、不重視。換個角度想,如果大學體育課不是必修,那又有多少學生會去主動選呢?」 近年來,大學生體測一直是較有爭議的話題,體測違規的處罰力度是一方面,體測該不該存在也有很多討論。
  • 體側成績不達標高中大學拿不到畢業證 各校25日前將完成體測
    今秋起我國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執行新標準,即教育部發布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以下簡稱《標準》),按規定,高中生、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將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畢業時,如果測試成績達不到50分,將拿不到畢業證。這些規定,再次讓人們的目光聚焦到體測這件事上來。
  • 大學生體測替考「明碼標價」「看破不說破」現象背後
    體測不達標主要是平時「缺練」一名多年前曾找過長跑替考的湖北某高校畢業生告訴記者,他找人替考的原因是「自己身體狀態不好,平時缺乏鍛鍊,男生長跑1000米是4分33秒及格,自己跑肯定不能及格,當時不想因為體育成績影響自己拿獎學金。但現在也挺後悔的,覺得是一種誠信缺失。」
  • 體測不合格不發畢業證,體育對大學生仍舊是負擔嗎?
    同時,章翔表示這項新規並不是無中生有,而是依據教育部發布於2014年關於《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來制定的。2014年,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其中規定「建立健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管理制度,學生測試成績列入學生檔案。畢業時,學生測試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結業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