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絕版哈士奇
據悉,這次表態發生在安慶師範大學體育運動委員會全體會議上,該校體育學院院長章翔表示,從2019年起,應屆畢業生如果體測不合格,就不予頒發畢業證書。
同時,章翔表示這項新規並不是無中生有,而是依據教育部發布於2014年關於《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來制定的。
2014年,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其中規定「建立健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管理制度,學生測試成績列入學生檔案。畢業時,學生測試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結業處理」。
不過從真實的情況來看,有的學校執行的好,有的學校執行力度不夠,有的學校執行的聰明,有的學校執行的笨拙。
圈哥所在哈爾濱的一所學校就執行的很嚴格和聰明,輔導員老師一度天天抓著體重超標的同學每天堅持跑步,最終全系同學(大部分是女孩紙)均成功通過了體測。
而且就體測本身來講,圈哥也認為難度並非太大。除了引體向上和1000米,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名義上的送分題。而且50分的分值意味著,你甚至可以在引體向上和1000米上戰略性放棄一項。而且據一般經驗來看,1000米你只要跑完全程,基本上就可以順利通過整個測試了。
不過,這本不該成為問題的舉措,卻意外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不小波瀾。其中有一派觀點與圈哥類似,認為此舉可以有效提升大學生的身體素質,通過設立達標的方法,從根本上促進學生加強身體鍛鍊。但當圈哥翻看安慶師範大學官微下方的評論時,卻發現反對的聲音也不在少數。
首先要說的是,學校在這一方面應該還有更為智慧的方法。相比之下,都是為了提升學生體質,鄭州大學的「早起讀書跑步送早餐券」活動就十分成功,對學校、對學生都起到了作用還不會造成哪怕一絲反感。這一點是值得學習的。
當然,學校也不是沒有配套輔助活動,據介紹,安慶師範大學此次嚴抓體測還配有一系列目的為了增強學生體質的措施。包括開展「6+1」綜合運動會、推行「陽光長跑」活動和成立校園運動俱樂部等。圈哥覺得如果此前能將提到這些活動一一落實,恐怕如今學生們也不會有如此大的反響。
另外,從學生們下方評論中,可以看出除了對校方的不滿外,體育對他們其中的大多數人而言是一項負擔,是一項同語文、數學、英語一樣的考試科目。儘管其中有的觀點說的不無道理,但圈哥還是有一種如鯁在喉的感覺。不禁想問,是什麼原因讓體育站在了這部分學生的對立面?
這其中一個重大的原因可能是——體育對於許多大學生而言依舊十分陌生。而這種陌生感恐怕與小時候消失的那些體育課不無關係,體育呀,還得從娃娃抓起!
完全人格,首在體育!這句話,還有讀懂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