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安慶師範大學的一個重大決定讓很多大學生不淡定了。該校體育學院院長章翔在體育運動委員會全體會議上代表學校宣布:從2019年起,本校應屆畢業生如果體測不合格,就不予頒發畢業證書。這個宣布一下子在大學生群體裡炸開了鍋。該校有部分學生甚至在擔心著自己會不會因為體能測試不過關而影響了畢業。
當然,也有人對該決定提出了懷疑:這樣的決定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政策的規定?事實上,國家還真有這樣的規定。教育部在2014年出臺的《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明確提出:學生體能測試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結業處理(因病或殘疾學生,憑醫院證明向學校提出申請並經審核通過後可準予畢業)。同時還有《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說明》也指出: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畢業時,《標準》測試的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結業或肄業處理。所以,該校的這個決定還是有一定的法理依據的。
對該校的此項決定,廣大網友也在議論紛紛。很多網友還是挺支持這個決定的,有的網友甚至說:「早該實施這個的政策了」。對該校的此項決定,筆者也是持支持的態度。
首先,從國家層面來講,少年強則中國強。《「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提到: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所以,廣大人民的健康關係到國家的繁榮昌盛,尤其是青少年的整體健康素質直接關係到國家的未來發展。
其次,從大學生個人來說,重視健康問題刻不容緩。《2014年國民體質監測公報》和2017國家公布的《中國學生體質監測發展歷程》都顯示了近年來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呈現下滑趨勢,尤其是本科階段的男生在速度、爆發力、力量、耐力和柔韌性等指標全部下降。有關資料還顯示了大學生肥胖率,正以每5年提高2%到3%的速度持續上升。肺活量下降,超重、肥胖等問題越來越多突出。這種趨勢跟大學生缺乏自覺鍛鍊身體有著直接的關係。很多大學的現狀就是這樣:一部分的學生整天蝸居在宿舍裡打遊戲、看電影、熬夜玩手機,從來沒有主動到運動場鍛鍊過,甚至連吃飯都懶得出去,直接叫外賣送餐到宿舍。也有一部分大學生專注於學習,整天泡在圖書館或者是實驗室,沒有抽出時間去鍛鍊身體。正是因為這樣的一種學習生活習慣,導致了他們整體的身體素質下降。大學生因為熬夜、少運動等原因導致猝死的事件也時見報端。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所以,為了個人的健康體魄,為了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大學生理應自覺加強體育鍛鍊。
總的來講,安徽安慶師範大學這次作出的體測不合格不發畢業證的決定,雖然有點殘酷,但是於公於私都是有利的。它倒逼著該校的學生要重視體育鍛鍊,提高身體素質,形成健康的學習生活方式。高考那麼難,我們都能挺過來,其實,只要學生平時積極鍛鍊身體,體能測試這關還是容易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