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鋼往事‖(76)9901部隊之十:天山放歌(下篇):鴻雁歸來的地方

2021-02-20 郭文漣

                  

( 第一排,左起:田濟遠副師長、黃長生政委、李旭閣師長、華建中副師長、楊恆泰參謀長、 師後勤部部長張程。 第二排,左起:薛成林副參謀長、李學忠後勤部政委、關維新副參謀長、政治部副主任牛志清、政治部主任吳國錄。第三排,左起:師後勤部副部長郝風翔、曹榮九副參謀長、師後勤部副部長陳峰、師後勤 部副政委李春希、師政治部副主任張志明、師政治部蘭守信副主任。照片為蘭燕提供)

(影像資料為七師老兵現在山西太原的程紹德提供)

寫作九九零一部隊系列散文的過程中,原九九零一部隊宣傳隊的一些老隊員給我提供了許多當年生活的素材,包括一些老照片,這使我很感動,尤其是看到他們當年下部隊,或者下農村工廠演出歸來,恰好是天高遠,秋草黃,夕陽西下於白楊樹梢,鞏乃斯河水浮光躍金,含情脈脈地向遠方流去,他們駐足休憩,一起深情地遙望著廣袤的鞏乃斯草原和逶迤起伏的巍巍天山,望著遙遠的家鄉,他們是那樣的年輕,他們的目光又是那麼的深沉堅毅充滿著純潔向上的力量。可是當看到他們兩鬢白斑,生活艱辛或人世的滄桑已經爬滿了他們的眼角,他們對那一段生活又是那麼的無限懷念和憧憬,我忽然又感到了悲滄和沉鬱,一時不知用什麼樣的語言來表達那一刻的心境。尤其是在微信裡,獲知幾位老隊員的人生經歷和心境,心裡與他們一樣莫名地悵惘,是對匆匆流逝的歲月?還是對風格異樣的不同時代?

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如何寫下去了。老隊員們策劃著在某個年月裡在上海大聚會,期望我這個當年的小觀眾也能夠前往參加,聽聽他們的故事。我當然也很嚮往,渴望著知道他們當年在部隊和離開部隊以後的生活,我想,無論怎樣,他們的人生都應該是很精彩的;但毋庸置疑,並非是每個人的經歷都那麼順利精彩充滿著陽光和甜潤。其實,我在書寫他們的時候,也是在翻閱著自己的心靈歷程,尤其是一生中最親近的人,往往總是在你爬坡或最為陽光的時候突然揮手與你告別,留下一個空空蕩蕩的世界讓你欲哭無淚。隨後的日子,無論你再怎麼樣坦然超然,心靈深處那種隱匿著的疼痛,時不時地就會貿然而出,如炙熱的巖漿,讓你遼遠而廣袤的心靈世界充滿著憂鬱和感傷的色彩,一如鞏乃斯河流,當它遭受到無情的破壞和汙染不堪入目的時候,它也會躲在草原的深處,面對著悽風苦雨暗暗垂暮落淚,或許只有南來北往翔翔高飛的大雁聽得懂它無聲的泣咽,或許只有荒原上的風能夠訴說它心中想說的一切。 

為什麼會這樣?我也一時說不清楚。直到那天編輯刊發九九零一(之九)《醫院·樹.小二樓》時,我偶爾聽到了內蒙古青年演員阿木古楞唱的《鴻雁歸來的地方》那首歌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的綿綿不盡的感傷之情源於這裡啊。

    風吹過烏裡亞蘇臺
    魂牽夢繞我的愛
    匯成草原的胸懷
    牧歌訴說英雄豪邁
    啊~啊~啊
    牧歌訴說英雄豪邁

   阿木古楞的歌,悠悠揚揚,令人傷感悵惘,如天籟之音,望不盡那蒼蒼茫茫的廣袤草原,望不盡那連綿起伏的巍巍天山,那一片片深黛色的雪玲雲杉,那一朵朵潔白無瑕的雲彩,那充滿感傷色彩的鞏乃斯河流啊,多麼像是綿綿無盡的靈魂自白書啊,那麼坦然,儘管身子已經是那麼的瘦小,卻依然溫情脈脈,映襯著一代人的青春歲月、艱苦奮鬥和火紅年代燃燒著的那一片雲霞,不時會有一輪明月清風在河面上輕輕吹拂,吹向遙遠的世界。因而,這麼些年來,每每路過則克臺,遙望著人去鳥飛的九九零一部隊駐地,那穿越時空的軍號聲,那一陣陣拼刺刀或跨越障礙的吶喊聲,那整齊的步履和隊伍,還有那歷經歲月逐漸顯現出來的一張張我所熟悉的面孔,都彰顯得那麼親切,光彩熠熠,栩栩如生地在浮現在我眼前。可如今我到哪裡去尋找你呢?那些光彩和偉大,那些平凡之舉所蘊含的英雄主義、集體主義的豪邁之情,如今還能在哪裡尋找得到呢?

 往事讓我的記憶永遠停留在那一片依然長滿荒草的山崗上,停留在那一片業已長成參天大樹的那片樹林和那一棟棟破敗不堪的房屋,還有那已經消失了的大禮堂和醫院,停留在一張張業已泛黃的老照片上。我的眼前一次次浮現出老師長怒髮衝冠的樣子,他背著雙手,低著頭,急速地來回踱步,眼裡像是冒著一團火;一次次浮現出李明君叔叔和一群群幹部戰士在燒磚制瓦,在揮鍁挖地基,一磚一瓦地砌牆蓋大禮堂的情景;一次次浮現出宣傳隊員演出歸來,夜裡依然繼續創作排練節目的情景……

唉,那個令人尊敬的老師長,已於2012年10月與世長辭,他在廣場上的那一句怒吼式的質問,讓他以一個真實而完整的人的形象留存在我的心目中,而非僅僅是政治意義上的一個軍人。

唉,給予我長遠影響的李明君叔叔,在我書寫這些文字的時候,在冰消雪花春風陣陣吹來的日子裡也不幸因病去世,在遙遠的黑龍江畔,留下一縷青煙成為我綿綿不盡的思念。

啊,一代人的記憶,一代人的生活,都遺落在那個藍天碧水般的歲月裡了,我豈能再把他們呼喚回來嗎?即使面見了當年一個個生龍活虎的小夥子,一個個芳華鮮美的女兵們,我能訴說些什麼呢?抑或是詢問:這麼些年的歲月又給予了你們一些什麼呢?商品經濟大潮下的你們是否還擁有英雄般的豪邁之情呢?是否還擁有有那草原一般的廣袤胸懷呢?

阿布熱勒山,靜默無聲;鞏乃斯河,依然在默默流淌。

(圖片為網上下載)        

             

                        

寫到這裡的時候,還是讓我梳理一下9901部隊的淵源和發展脈絡吧。因為許多年輕一代已經不知何謂九九零一,以為是一個十分遙遠的陌生的名字。

是的,十分遙遠了。但對在那個年代成長起來的人講,它一點也不陌生,而且十分親切。因為一提起它,就想起那個年代紅色的領章紅色的帽徽綠軍裝的一群人,想起高高的白楊樹,想起雄壯有力的歌聲和嘹亮的軍號聲,以至於幾十年的歲月時光過去了,那軍號仿佛依然在山谷裡響徹,迴蕩往復。

(從七師史館翻拍)

我在《師長李旭閣》一文裡講過,1969年3月,毛主席批准組建九九零一部隊的時候,正式名稱是陸軍三師,後來入疆的時候又改為陸軍七師,番號九九零一。九九零一是師機關所在地,它還有四個團,番號依次是九九零二、九九零三、九九零四、九九零五,再加一個高炮營,防化連、汽車營、工兵營等。部隊的來源都是一些擁有英雄光榮戰鬥歷程的,像九九零三就是抗美援朝立下赫赫戰功被彭德懷稱為「萬歲軍」的三十八軍的一個團。九九零五炮團也是赫赫有名,抗美援朝上打下許多美國飛機的一個英雄團。而師直機關領導和幹部,像我的老師陳桂媛的愛人李明君叔叔等,則直接來於總參和總政機關,所以作風建設上都是一些硬棒棒的人。

(從七師史館翻拍)

大約是到了一九七0年代末吧,部隊改番號,依次改為三六一三一、三六一三二、三六一三三、三六一三四、三六一三五。那個時候我高中畢業外出上學讀書去了,但當地老百姓依然稱他們為九九零一部隊。至於究竟為什麼,我一時半會也說不清楚。

又過了二十年,部隊改為武警,師部遷往伊寧,番號依次改為八六六零、八六六一、八六六二、八六六三、八六六四,而九九零五炮團這個時候裁減掉了。到了去年底,部隊又進一步改編成武警,分成幾個機動總隊,成為旅級單位,但是在全疆擔負的任務更為艱巨和繁重了。而且無論怎麼改,我想,這支部隊英雄豪邁之氣概是不會丟失的。

你信不信?你不信我信。

(從七師史館翻拍。圖左,大概是李旭閣師長)

                          三

就在我書寫這些文章的時候,這個部隊的繼承者---許多武警官兵都十分留意閱讀。在我參加清明掃墓活動的時候,駐地武警部隊的王副參謀長和孫教導員特別邀請我與戰士們吃頓午飯,並陪同我故地重遊,這讓我又一次看到了我所熟悉的9901。

那天,當我呼吸著這裡清新的空氣,踩著當年那一批批軍人流過汗水和淚水的土地時,我內心裡對往事忽然湧現出那麼多的歷史沉重感,如同大海撞擊著海邊的礁石,捲起千堆雪,我仿佛又看到了往昔歲月裡那墜入夜海銀河中的一顆顆閃亮的星星。

樹,還是那些樹,只不過更加高大茂密了。路,還是那幾條路,依然乾乾淨淨。只是人流稀少,空曠寂寥。大禮堂不在了,新建起的禮堂也不在原來的位置,而且外觀上似乎要小得多。唉,大禮堂,小爬犁,帶走了一代人的眷戀和記憶。

(王副參謀長向我介紹原9901部隊大院裡的情況。鄧蓉拍攝)

我記得我最後一次在大禮堂裡看電影,好像是在1976年冬天的一個晚上,大雪紛飛後的夜空閃爍著無數顆星星。我正準備回家的時候,李叔叔找了幾張票一起看了電影《洪湖赤衛隊》,那是我第一次看那部電影,第一次聽到那樣旋律優美的歌《洪湖水,浪打浪》,以至於這麼些年來,一唱起這首歌,就想起大雪紛飛的那個夜晚,想起這首歌給予我的美好感受,革命歌聲,革命故事,也有這樣優美的旋律,優美的意境,而且我總覺得,革命者是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人。

遺憾的是,那種隊列整齊人頭攢動的情景,和那種演出前隊伍唱歌拉歌比賽讓人激動人心的畫面,沉沉地墜入在我記憶河流的深處,我只能期盼著用自己的筆將其一個個復活,並真實地寫出他們那可愛而又充滿英雄氣概的靈魂來,執著地守望著那一片天空,守望著歲月深處那一幕幕令人感懷難忘的人生旅程,感受著屬於這片土地上最為珍貴的東西。

那兩棟小二樓還靜靜地矗立在那裡,雖然一棟已經作為危房暫時封閉,但另一棟整修一新,依然在用。

(1970年代建設起的兩棟小二樓。郭文漣拍攝)

醫院是徹底消失了,種植著一些樹木花草,並用用圍欄圍了起來,倘若不是王副參謀長說起,我絕對不會相信那樹林深處竟然是當年著名的9901部隊醫院所在地。據我的老同學許如林說,他的父親也在前幾年去世了,早晨起來去洗手間,坐在那裡,就再也沒有起來。或許接受過他治療的人早已把他忘卻。其實也是,這麼些年了,在這片土地上匆匆走過了多少人啊!他們中的許多人總是會被人想起或淡忘。被人淡忘,未必不是一種幸福;被人想起,又未必不是一種悲哀。幸福和悲哀,其間的分別又在哪裡呢?

我說不清楚。我繼續跟著王副參謀長走。

(1970年代建起的洗澡堂。郭文漣拍攝)

洗澡堂還在,寂寞而安靜地立在那裡,只是那紅磚砌起來的牆壁被水泥塗抹住了,牆面被唰得粉白,無人打擾,像是一個人在翹首企盼著什麼,是等待著什麼人的到來嗎?

等待誰呢?是等我和我的那些同學嗎?記得當年我跟許如林和國林同學,多次來這個澡堂洗澡,就像電影《芳華》裡所說,在那熱氣騰騰的水池子裡泡上一會,再在淋浴下用水譁譁地衝著,感覺是那麼的舒適,那麼的愜意。偶爾看到一些女同學或部隊上的女軍人也從澡堂裡出來,不停地用手撥弄著蓬鬆柔軟的頭髮,就像馮小剛所說的那樣,從你身邊走過,都會有一種異樣的香味撲面而來。

(當年幼兒園所在地。樓房可能是後來建設的)

幼兒園還在,空空蕩蕩的了無人影,一棵棵高大筆直的白楊樹矗立在那裡,風一吹,樹葉譁譁作響,像是麥浪翻著波浪,又仿佛是在呼喚著什麼。是不是在關切地詢問:栽種下它們的耿素墨老人,她近來還好嗎?

幼兒園後面是一片茂密的樹林,隱隱看到有一棟紅磚砌成的平房。王副參謀長說,那是當年宣傳隊員們居住的房屋。當年,師首長們知道文藝工作者的特長,將他們集中在遠離人聲吵雜的地方,便宜他們安靜地創作和吹拉彈唱。但是,當我們走近那棟房屋時,已灰塵滿面,荒草萋萋,只有一些蟲鳥在那裡不知惆悵地鳴叫著。

(圖為七師宣傳隊演出歸來途中合影,大約是1976年4月。o徐蘭提供)

我的同學和陳老師居住的那些家屬房,我在2011年陪同國林同學來的時候,那一排排房子還立在那裡,只是早已沒有人居住了。記得老同學國林那年專注地爬在自家門框上看了半天,似乎在尋找著什麼,但歲月只留給他一聲聲無奈的嘆息。

記得一九八二年春節,我來陳老師家拜年的時候,那房前屋後的房頂縷縷炊煙嫋嫋。一九九二年夏天我再來看望老同學張敏的時候,人氣還算興旺,但是到了2011年,雖然房屋基本還在,但已是人去屋空,窗戶油漆已經脫落,門前的臺階和窗臺上的磚塊也已破碎,牆角下爬滿了野草,像是一個經歷過風雨滄桑的老人,孤獨沉默著,不言不語。

(圖為七師宣傳隊1970年代中期下基層牧區演出。記不清提供者了) 

能說些什麼呢?是說一個時代的遠逝嗎?還是在念叨著那些離開的人總有一天會回來看看它們?

是的,它們的主人這些年陸陸續續回來過。1998年夏天陳老師和李明君叔叔就回來探望過。2012年夏天,遠在北京的老同學於文也回來過,記得當時她一時進不去那部隊的大門,打電話於求助於正在出差的我,我說進不去,下次再來。她傷感著說:下次,怕是就成灰了。

我一時愣住了,胸口被一種難以名狀的沉鬱和悲涼充溢,即刻電話聯繫朋友,終究是滿足了她的願望。

哦,幾十年的風雨歲月,他們還能尋找回來當年的印跡嗎?抑或是這麼些年的歲月裡,一直有一種叫靈魂的東西遺落在這裡了嗎?

(圖為1970年代宣傳隊維霧爾族隊員肖卡提一家,後排左起:方國政(部隊美術家),20團陳小淮、肖卡提母親、肖卡提、肖卡提妹妹、俞培根。前排左起:肖卡提姐姐-自治區歌舞團演員、肖卡提弟弟和妹妹。俞培根提供)

 

                           四

是的,人是得有靈魂地去活著才好。因為人一旦沒有了靈魂,就等於失去了崇高精神的支撐,人就會在茫茫無涯的人世風塵裡,迷失方向,或沉淪無為,或以物質上的富有為眩耀,不知道人在解決自己生存問題的事同時,還有更為高尚的清風明月般的生活,不知道何謂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哦,我常常這樣想,當軍號聲消失在歲月的深處餘音嫋嫋之時,我們還記得曾經有過的紅旗下的誓言和虎虎生威的軍旅生涯嗎?我們還能再次集結起來,振作精神,聽著統一的號令,踏著統一的步伐前行嗎?須知,那才是鴻雁一般的生活啊!

(七師宣傳隊演員李建平,我前文開語所提到的那位演員。1979年我在新源縣一朋友家裡看到的就是這張照片。俞培根提供。謝謝)

哦,天山深處鞏乃斯河畔那一群曾經穿過綠軍裝、戴過紅領章紅帽徽的人啊,你們是一群群的鴻雁,雖然遠飛他鄉,幾十年的風華歲月如風一般地遠逝,但逶迤起伏的阿布熱勒山依然記得你們,茫茫的鞏乃斯大草原和滾滾流淌的鞏乃斯河水依然記得你們,記得你們歌聲,記得你們雄壯有力的號聲,記得你們曾經撒下的汗水與淚水,記得那山坡上犧牲的烈士和戰友,記得你們曾經守望過的這一片美好壯麗的山河! 

寫到這裡,我的耳畔仿佛又迴蕩起阿木古楞那悠悠揚揚一唱三嘆的嫋嫋歌聲,我想,我的回憶也是在敘說著一種思念,一種等待,等待著一群群從這裡飛出去的鴻雁,能從遙遠的天南海北再次踏上這片熱土,回來看看,一起與那一片天空,那一片樹林,那一棟棟房屋,回憶和敘說一下那遙遠的往事。因為,這一片土地已經因了你們當年的生活往事而充滿了英雄之氣,浩然之氣,充滿著迴腸盪氣的優雅歌聲,湧蕩著汪洋大海一般的激情。

人,沒有了激情,會有永恆的靈魂守望嗎?!

祝福曾經在9901部隊當過兵的人們,祝福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過的人們。我相信,這片土地上的空氣裡,依然有深沉而美麗的呼吸。

哦,9901,鴻雁歸來的地方。

我的愛是千年的等待
    等待鴻雁從遠方歸來
    我的愛是草原的祝福
    鴻雁的翅膀擁抱著未來

   2018年4月21日寫

          4月26日改


【編後語】寫作這篇文章,頗費了我一些精神。《天山放歌》,那支具有英雄氣概的部隊始終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我知道,我只是一個旁觀者,一個小小的觀眾。但,也就在那個年月,我的語文老師陳桂媛給我們上課的時候,多次講到,要從小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培養書寫日記的習慣,她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時時處處做一個有心人,養成愛觀察愛思考的習慣,久久為功,自然會有收穫的。因了這樣的教導,我也更加懷念那一段歲月。我知道我書寫的還很不到位。但我願意盡心盡力,書寫好那一段歲月之歌。如有不妥之處,請朋友們多批評。

(圖為給我提供多張老照片的俞培根同志,1974年攝於師部辦公樓)

歡迎點讚,歡迎轉發廣而告之。我力爭今年出版這部散文集《伊鋼往事》--出版時更名為《鞏乃斯河畔的往事》。

謝謝朋友們,尤其要謝謝給我提供素材和照片的朋友們。祝你們身體健康,也祝福曾經在七師當過兵和工作生活過的朋友們。

郭文漣

2018年4月28日中午


郭文漣,山西翼城人。1981年畢業於伊犁師範學院。現供職於新疆伊犁州政協。1991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作品多以反映西部山水人文風光和人世間的親情友情為主要特色。作品入選多種文本。系中國作協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西部散文學會副主席,新疆作家協會會員,新疆伊犁州作家協會副主席。著有散文集《遠逝的牧歌》(2006年中國文化出版社)、散文隨筆集《生命的隨想》(2012年北京華文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歲月起落裡的歌聲》(2012年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伊犁往事》(2013年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我的新疆記憶》《我的新疆朋友》(2016年新疆電子音像出版社、新疆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鞏乃斯河畔的往事》內容簡介


《鞏乃斯河畔的往事》是作家郭文漣書寫系列散文《伊鋼往事》的結集。它最先一篇篇刊發在郭文漣的微信公眾號上,引起眾多讀者的關注。作者就是在與讀者的交流中一篇篇寫完這部散文集的。 

在這部散文集中,作者以純正清潔的文風、深情細膩的筆觸,多角度地書寫了上世紀1970年代在鞏乃斯河畔的伊犁鋼鐵廠、解放軍部隊、人民公社、反修學校、兵團農場等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相互影響的生動而富有情趣的畫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風土人情和人的精神風貌。特別是以溫情回眸的視角,真切描述了那個時代的人們所經歷的風風雨雨、苦辣酸甜,涉及作者的親人、鄰居、工人、軍人、老師、農民、兵團人及形形色色的邊疆地區的普通人,挖掘了他們身上閃爍的真善美以及人生的悲楚與無奈;對那個崢嶸歲月中客觀存在的樸實與真誠、奮鬥與生活等種種情狀作了形象的勾勒,對物質稀缺而精神向上、奮發圖強而生態良好的時代特徵作了真實的回溯,歌頌了一代代邊疆創業者和守望者的革命情懷、艱苦創業及忘我奉獻犧牲精神;同時,以大量篇幅描寫了新疆鞏乃斯草原上多個地區絕美的自然景觀、獨特的民族風情,憶述了早年的學校、老師、夥伴、娛樂等生活氣息極濃、懷舊情結悠長的諸多故物與往事。作者對過去歲月的隨想、對家國的感懷、對人生的思索、對生命與時間的悲憫,都是發自於內心、出乎於胸臆的,而且字裡行間傾注了對故人逝去、社會風氣以及生態環境日漸惡化的深深關切與傷感。

  

全書內容豐富而集中,故土、親情、山河、歲月、人生,絮絮寫來,一以貫之,感情真摯,文風質樸,自然而親切。說起那一段往事,心緒悸動,一個個人,一件件事,歷歷在目,仿佛就在昨天。同時也讓人鮮明地感覺到,那一段生活往事已經不再是說說而已,而實則是成為了一種心懷高遠的文化,一種經歲月雕刻之後依然朗潤的月光,只要一想起,總是感覺著像是在冬日午後的雪野裡,綻放著一樹清寒的梅,有一杯縈繞在舌尖上的清茶,在夜深人靜的屋宇裡,伴著一盞昏黃的燈光,散發著幽幽的清香。那一段歲月,那一片土地,實在是我們歲月裡共有的山河,我們的夢中共有的家園。 

歲月雖然已經流逝,但作者卻將那個歲月裡的一個個普通人的樸實與善良、勇敢和無私的奉獻,以及音容笑貌、性格脾性等化成筆下優美的文字,涓涓流淌,雋永詩意,情感深沉,富有張力,讓我們不僅看到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也看到了那個時期真實的歲月風貌,並引起深深的思索和審美情趣上的回味。



點擊「閱讀原文」---當當網上有郭文漣作品郵購 

 

相關焦點

  • 伊鋼往事‖(61)9901部隊之三:軍人李明君
    但是當兵到了部隊立馬就好了,好像男孩子都是那樣,在集體的海洋裡,一下子就成熟起來了。李叔叔當年當兵入伍是在什麼地方?延吉,就是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從戰士、班長到排長,後調瀋陽軍區某團任炮兵參謀,1966年調入總參任見習參謀,1969年珍寶島事件後調入9901部隊到了新疆新源縣,在天山腳下一待就是七八年。
  • 伊鋼往事‖(35)則克臺反修學校裡的那些老師哪去了(上)
    在我書寫系列散文《伊鋼往事》的日子裡,杜老師的幾個女兒先後通過微信聯繫上了我,她們也很懷念那一段如水一般澄澈陽光的日子,只是不願意回憶,怕想念早逝的母親而痛苦萬分。故而當我寫到她們的母親--杜花苗老師的時候,也拉開了她們的記憶。她的二女兒雪蓮告訴我:我說過,媽,你能不能學學其他老師聲音小點,媽媽說怕坐在後排的孩子們聽不到,怕誤人子弟。
  • 伊車嘎善:一座「新村」的滄桑往事
    從「新村」一路追溯源頭,有關這座村莊的滄桑往事就一點點浮現出來。  佛嘎善  250餘年前,一支由達斡爾族和鄂溫克族組成的官兵千餘人攜帶家眷從東北來到伊犁,成立索倫營,在霍爾果斯河以西至巴爾喀什湖以東一帶戍守。  由於戰爭頻繁和疫病肆虐,索倫營兵丁一再受損。
  • 聽風|放歌鴻雁故鄉 醉在水鳥天堂
    《鴻雁》作詞:呂燕衛編曲:張宏光演唱:額爾古納樂隊鴻雁 天空上對對排成行江水長 秋草黃草原上琴聲憂傷鴻雁 向南方飛過蘆葦蕩天蒼茫 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鄉天蒼茫 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鄉鴻雁 北歸還帶上我的思念歌聲遠 琴聲顫草原上春意暖鴻雁 向蒼天天空有多遙遠酒喝乾 再斟滿今夜不醉不還酒喝乾 再斟滿今夜不醉不還一首歌可以表達一個民族的情懷,一首歌也可以成為一個地方的精神,一首歌當然也可以讓很多很多的人傳唱不息,成為這些人植根於心的一種文化。
  • 天山大峽谷,有泰山之雄,峨眉之秀,雁蕩之巧,華山之險
    天山大峽谷,也叫克孜利亞大峽谷,「神奇西北100景」之一,擁有「泰山之雄偉、峨眉之秀麗、雁蕩之巧石、華山之險峻」。這裡以「奇松、怪石、雲海」著稱於世,有「五嶽歸來不看山,大峽谷歸來常憶谷」、「百裡黃金旅遊走廊,休閒度假戶外天堂」的美譽,除沙漠以外新疆所有的自然景觀在天山大峽谷都能見到。
  • 地方詩句_描寫地方的50首古詩
    潤州二首 - 唐代·杜牧句吳亭東千裡秋,放歌曾作昔年遊。青苔寺裡無馬跡,綠水橋邊多酒樓。大抵南朝皆曠達,可憐東晉最風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聞吹出塞愁。謝眺詩中佳麗地,夫差傳裡水犀軍。城高鐵甕橫強弩,柳暗朱樓多夢雲。畫角愛飄江北去,釣歌長向月中聞。揚州塵土試回首,不惜千金借與君。
  • 心隨鴻雁飛--記張瑩瑩對協奏曲《鴻雁》作品的演奏詮釋
    今天人們傳唱的民歌《鴻雁》是一首蒙古族的宴歌體裁,屬於禮俗歌的一種,是蒙古族傳統節日——「乃日」音樂活動的特定歌曲(「乃日」在蒙古語中是宴會或盛會之意,「乃日」也可以理解為一個傳承和學習的場所)。如:2018年4月14日南投新聞網以《鴻雁與梁祝同臺齊鳴,長榮交響樂團「愛之交響」》為題,對大提琴協奏曲《鴻雁》在臺灣演出等情況做了較為詳細的介紹。再如:2018年8月間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以「日本東京交響樂團上海奏響世界經典」為題對此也有報導:為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中日友好音樂會於8月14日晚在上海交響樂音樂廳隆重舉辦。
  • 去寶雞關山牧場縱馬放歌 盡享草原魅力
    去寶雞關山牧場縱馬放歌,盡享草原魅力。(西部網網友:安娜尼拉)  關山牧場,為陝西最大的林牧區,我國內陸中東部地區最大和唯一的天然草原。關山草原位於陝西省隴縣境內,享有「小天山」之美譽。這裡的地貌與中歐阿爾卑斯山相似,幽澗水澤兼具,草原森林相間,地勢廣闊,水肥草美,牧馬成群,景色秀麗。  關山牧場是一個有著獨特自然風景和悠久歷史文化的地方。它位於橫亙在陝甘兩省交界的隴縣和張家川兩縣境內的關山蔥嶺中,距離寶雞市134公裡、西安市300公裡。陝西關山草原旅遊風景區是陝西旅遊集團公司與隴縣人民政府合作開發建設的自然景區。
  • 新疆天山下有個美麗的地方,與哈薩克斯坦交界,曾是烏孫國所在地
    新疆天山下有一個美麗的地方,與哈薩克斯坦交界,被稱為天馬之鄉, 這裡自古以來就是有名的牧場,曾經是烏孫古國的所在地。眾所周知中國有名的油菜花地有江西省婺源、雲南省羅平、青海湖和門源,其實新疆的這個地方也有廣闊的油菜花, 翻過山望去,是金黃色的,空氣中是油菜花的香味, 這個地方是昭蘇縣,位於新疆伊犁州西南、東鄰特克斯縣、南鄰拜城縣、溫宿縣、西和哈薩克斯坦交界處,國境線長200多公裡。
  • 世紀採風瓊影:遼寧省鞍山市臺安縣鴻雁廣場舞表演隊
    鴻雁廣場舞隊是遼寧省鞍山市臺安縣的一支表演隊,成立於2019年3月,團隊有20餘人,參加遼寧電視臺2020中老年春晚節目錄製的有12人。鴻雁廣場舞隊這12人中最大的70歲,最小的57歲,平均年齡63歲。
  • 美制定新戰略 擬收複數十伊反美武裝控制城鎮
    美制定新戰略 擬收複數十伊反美武裝控制城鎮    美軍為每一個「榜上有名」的城鎮制定了軍事行動時間表,如果伊拉克中央政府單純的政治手段沒有取得效果,就將採用武力建立對地方的控制。布希政府一名高級官員表示,「我們將根據這些城鎮的人口規模和對大選的重要性制定軍事行動次序」,而最終目標是保證遜尼派穆斯林的主要城市能夠參與大選。
  • 鋼之鍊金術師第1話:鋼之鍊金術師參上!擊敗冰之鍊金術師!
    導言:鋼之鍊金術師第1話:鋼之鍊金術師參上!擊敗冰之鍊金術師!在亞美斯多利斯的世界觀裡,所謂鍊金術,就是將「等價交換」作為原則,再進行物質的理解分解再構築成這個世界上最先端的一種科學學術。曾經在伊修瓦爾屢建奇功而被冠以國家資格的「冰凍之鍊金術士」——艾扎克,現在卻是反叛者的一員。突然現身在中央市,大肆破壞,叫囂著要拿下金·布拉德雷大總統。而前往事發地點執行此次緝捕任務的,就是主角艾爾利克兄弟和「伊修瓦爾殲滅戰」的英雄羅伊馬斯坦上校。
  • 胸懷祖國 青春放歌
    胸懷祖國 青春放歌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在全國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積極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際。在滄州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繫於2019年10月29日隆重舉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紅歌會,向祖國70華誕獻禮。
  • 鏡花緣第十七回翻譯之五,鴻雁來賓的爭論
    況此等小聰明,也未有甚見長之處,實在學問,全不在此。即如那個『敦』字,就再記幾音,也不見得就算通家;少記幾音,也不見得不通。若認幾個冷字,不論腹中好歹,就要假作高明,混充文人,只怕敝處丫環小廝比你們還高。 正在談論,忽聽天邊雁聲嘹亮。唐敖道:「此時才交初夏,鴻雁從何而來?可見各處時令自有不同。」
  • 「武警部隊十佳軍嫂」張蘭蘭載譽歸來
    「武警部隊十佳軍嫂」張蘭蘭從北京載譽歸來,曾都區人民武裝部、西城街道、草店子社區等單位及轄區居民自發組織歡迎隊伍。社區居民金任敏激動地說道:「我是張蘭蘭的鄰居,聽到她獲獎的消息,我們十分高興,專門來歡迎她回家。」迎接儀式上,西城街道草店子社區黨委副書記龔巧玲為張蘭蘭及其丈夫程金波送上鮮花,並說道:「恭喜你獲得這份榮譽,你是我們社區的驕傲,我們要鼓勵居民們都向你學習。」
  • 北宋文豪用鴻雁比喻作詩,充滿哲理,成語「雪泥鴻爪」出自此詩
    今天我們要欣賞蘇軾的另一首詩,以鴻雁作比喻,詩的立意新穎,僅首聯就禪意十足,充滿了哲理,讓人感慨無限。《和子由澠池懷舊》 北宋 蘇軾 澠(miǎn)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 「八千湘女上天山」的歷史真相,這篇文章一次說清
    「上天山」的不止八千湘女回到歷史環境中去考慮歷史問題,這話很老套,但也最管用。因為傳播總會不自覺地省去歷史的細枝末節,甚至反過來,只傳遞歷史的細枝末節。對於「八千湘女上天山」,遍地轉發的總是那張「沒有老婆安不了心,沒有兒子扎不下根」的報導截圖。這句話是當年部隊幹部戰士中流行的說法。
  • 一曲《鴻雁》悠揚領飛響徹雲颺閣上空
    原標題:仲夏夜 一曲《鴻雁》悠揚領飛響徹雲颺閣上空   昨晚,第四屆渾河岸交響音樂節——瀋陽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專場,在渾河之畔的瀋水灣公園雲颺閣悠揚上演。沈師音樂學院200餘名師生的演出團隊把大提琴獨奏曲《鴻雁》、歌曲《源》《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在希望的田野上》等十餘首演出曲目奉獻給現場觀眾,在這個仲夏天之夜為沈城人獻上了一場別具韻味的文化盛宴。
  • 伊秀壽司十周年店慶,快樂與長寧人同享!
    伊秀壽司十周年店慶,快樂與長寧人同享!伊秀壽司十周年店慶小編為咱們粉絲拿到了10份優惠券大禮包(價值200元)所有門店通用哦 • 轉發此條微信到朋友圈並截圖發送到「上海長寧」微信後臺 • 備註 「您的姓名+手機號+收件地址」
  • 全國武警部隊「十佳軍嫂」王娟載譽歸來!
    全國武警部隊「十佳軍嫂」王娟載譽歸來!剛剛,一位舒城姑娘從北京載譽歸來,她叫王娟。2020年她被安徽總隊推薦上報武警部隊「十佳軍嫂」人選,經過評選,在武警部隊《致敬忠誠》主題頒獎儀式上,她獲得了2020年武警部隊「十佳軍嫂」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