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鋼往事‖(35)則克臺反修學校裡的那些老師哪去了(上)

2021-02-20 郭文漣

    

1974年,則克臺反修學校分離後,我心目中的那個令我難以忘懷的學校,便如斷流了的河水一樣,嘎然而止。美好的往事自此封存在了記憶網絡的深處,輕易不願意把那道閘門啟開,讓往事如水一般洩流。只是多少年了,我一直關注並深情地祝福著給予我教育和深刻影響的幾位老師。

                            一

那位叫杜花苗的老師,那個年月經常與她的愛人許叔叔到我們家串門。聽媽媽講,徐叔叔是一個貧苦人家的孩子,參加工作後一直受到重視,在則克臺郵電局當負責人。只是那些年政治跌宕不已,徐叔叔因好奇心的驅使而犯了點小錯誤,氣得杜老師在我們家述說徐叔叔的不是。而在那一刻,我不再覺得杜老師是個大嗓門人,而恰恰相反,她嚴謹,細膩,對自己,對家人都很嚴格。

杜老師哭過罵過之後,又講起她的幾個女兒和兒子,似乎把希望都寄托在兒女們身上了。兒子很小,像跟屁股蟲一樣,天天跟著杜老師。或許就是因為她嗓門大的緣故,她的幾個女兒說話聲音都很細小,見人也靦腆,尤其是大女兒徐雪梅,挑一擔水顫顫悠悠地在我家門前路過,母親見她挑那樣重的兩大桶水,總要大聲喊她,叫她歇一會,因為走至我家房後便是一公路,上了那坡,跨過公路,再走上一段路,才是她家。見我母親喊她,她稍歇了歇,將扁擔滑溜著換到另一肩旁上,側身抬頭,小眯眯眼舒展開來,笑一笑:郭姨姨,不累。說著,一顫一悠地走了。

我再見杜老師時是在1983年夏天東去的火車上。偶然相見,甚是興奮。杜老師還是那樣,沒有太大的變化,剪髮頭,膚色光亮而呈粉色。她說起我父母養這麼多孩子的不易,說郭文漣你還是比較爭氣,讓你爸媽省了不少心,要多幫你爸媽分擔一些。她還說,她已經把大丫頭雪梅送回老家鹹陽了,在一紡織廠做工,就要結婚了。到了鹹陽,杜老師下了火車,遠遠地看到接她的女兒雪梅,回頭向我招招手,走了。自此我再沒有見過杜老師。

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有一天媽媽忽然說:「你杜花苗老師去世了,好像是胃癌。」我聽了很詫異:「媽媽,她很年輕的啊」。

「是啊,這些年,你杜老師把心思全放在幾個孩子身上了。幾個女孩工作後,又相繼活動著調回老家陝西,這也累人啊!」媽媽的話,讓我沉思良久。

在我書寫系列散文《伊鋼往事》的日子裡,杜老師的幾個女兒先後通過微信聯繫上了我,她們也很懷念那一段如水一般澄澈陽光的日子,只是不願意回憶,怕想念早逝的母親而痛苦萬分。故而當我寫到她們的母親--杜花苗老師的時候,也拉開了她們的記憶。她的二女兒雪蓮告訴我:

我說過,媽,你能不能學學其他老師聲音小點,媽媽說怕坐在後排的孩子們聽不到,怕誤人子弟。每次下課放學回到家,媽媽都要喝一大缸子的水。那個年月,要求學生嚴了,大字報就貼出來了。每當周六想全家一起去看個電影,可是找上門尋求輔導的學生在家圍著她,我們連飯都沒法吃!她這老師做的真是辛苦。後來我考學,媽媽要我籤報師範類的院校時,我怎麼都不願意。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挺後悔沒有選擇做教師。因為我後來發現我的個性和心思,還是比較適合做教師的。這大概是源於媽媽的影響吧,只是這種影響我那個時候看不出來,也沒有覺察!現在來看,儘管我媽媽脾氣比較大,卻是充滿愛心的好老師。

記憶中的媽媽,每天聽完『新聞和報紙摘要』,看完『新聞聯播』,就關收音機和電視。然後就是看書,或是在昏黃的燈下批改作業、試卷。暑假期間織織毛衣,種種菜。

我的媽媽有著不被人發現、理解的善良!我工作後偶然回家,家裡都是她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她還經常性地將我們的衣服捐給了家庭困難的學生,搞的我回家都沒有換洗的衣服。

唉,我們的媽媽……

 (杜老師的女兒徐雪梅和徐雪蓮)               

                           二

陳漪繁,我寫成陳羽凡了,呵呵,這是一個名叫林暉的同學在微信裡留言告訴我的。我以為是個女的,高我一級,誰知道通過微信聯繫上,才發現是個男的,並且從他發過來的照片上,我找到了他當年的影子:喜歡穿一件草綠色的軍衣,有時也穿一件文革前那類土黃色的軍衣,不過到了他身上已經洗的發白了,挺大的眼睛,蔥頭似的鼻子,話不多,幽深的黑眼睛顯示著一種沉靜和內向的性格。

他說,他家離開部隊比較早,1972年秋天就離開了。雖然是短短的那麼幾年,但他異常想念當年的則克臺反修學校,想念則克臺那片神奇的土地。近幾年他已經兩次來那拉提旅遊,只是路過則克臺,已找不到當年的影子了,那高高的白楊樹呢?那成傘一般高大茂密的白蠟樹呢?還有則克臺那成壟的一望無際的苞米地呢?沒有了,都看不到了。

他還說,他現在在北京,經常見到陳漪繁校長,陳校長也在北京多年,已經八十多歲了,但精神矍鑠,是個集郵愛好者,前不久,北京還舉辦了陳漪繁集郵展。這讓我肅然起敬,當年的她就一身文氣,鏡片後面是慈祥和善的眼睛,她果然是活到老學習到老啊,情趣那麼高雅,那麼令人仰慕,尊貴。

只是面對著照片,依然覺得老校長蒼老了。照片裡的幾個我都比較熟悉的軍人及家屬,也都顯示出了歲月的滄桑感,儘管那些往事依然好像近在眼前,往事裡的人物依然都還覺得那麼年輕充滿著活力。

我還記得陳校長離開我們是在1972年的春天,當時學校正組織我們去9901部隊後面那座山上去野營拉練---爬山,路過9901部隊的時候,正趕上陳校長和她女兒拿著行李欲離開生活了幾年的9901部隊,學生們見了,連連喊著:「陳校長,再見!陳校長,您不能不走嗎?陳校長,多回來看看我們好嗎?」陳校長和她女兒,流著眼淚,戀戀不捨。後來我們知道,陳校長的愛人是9901部隊的政委,那會兒,已經調到南疆部隊去任職了,作為「家屬」的陳校長,也不得不隨丈夫而行。那一刻, 我就忽然感到,軍人這一職業,是一種犧牲奉獻的職業,作為軍人的妻子和兒女,其生活也多半是犧牲,其命運多是隨風飄逸,不能自已。

願陳校長身體健康長壽,有機會了再見。

 

(前排左為陳漪繁校長)

                            三

這麼些年了,楊儀惠老師的情況我還是能夠經常獲知的。高考恢復後,我與她女兒--薛紅一同考上了大學,她考上了新疆醫學院,我考上了伊犁師範學院,而且每每放寒假暑假的時候,經常去9901部隊去看望楊老師。2002年夏天,楊老師從河北石家莊重回新疆,想辦法找到了我,見了一面,她精神矍鑠,依然是像母親一樣問寒噓暖。只是前不久在薛紅的微信裡看到楊老師,明顯地蒼老許多了,心裡不免心酸落淚。歲月,催人漸漸衰老的歲月,把人生最美好的一切都帶入往昔歲月的河流裡,流向茫茫無際的天涯,不帶走片雨枝葉,只有記憶還保存著那那麼一種美好,那麼一片溫馨的陽光。

願陽光永存,願記憶永遠新鮮而清晰,願楊老師健康長壽。

          
(1982年夏天在新源縣照相館合影留念) 

                         四

陳桂媛老師離開則克臺稍晚一些,大約是1982年的冬天。知道她要走,要回到遙遠的黑龍江老家去,我和幾個同學那年暑假回去,專門去她家話別,又騎著自行車跑了20多公裡路去看望胡耕田老師和王子苓老師。我們一起在新源縣城中心花園一座小照相館裡合影留念。

陳老師走了,離開新疆了,也自此拉開了我對往事不絕如縷的回憶。我想,一個個老師與同學好友都走了,各奔東西,在各自的歲月河流裡忙碌著,往昔美好的生活漸漸像醇香的美酒一樣開始在心裡醞釀發酵,時不時地就絲絲縷縷地從我記憶的深處,像炊煙一般嫋嫋升起在我的一片蔚藍色的天空裡,那麼清晰,那麼生動有趣,我在往事的天空裡成長,往事已經成了我永恆而又彌足珍貴的財富。

我記得那年六月的季節,陳老師常常吃過晚飯後騎著自行車來到學校,幫助我們排練節目--男生小合唱,陳老師手風琴一拉,我們就歡快地唱起來:「行軍來到青石崖,懸崖峭壁路難行……話音未落,從隊列裡站出了一個人,報告班長我先來……」

我們站在學校寬廣的操場上,一遍遍地唱著,陳老師不厭其煩地一遍遍地教著,拉著。天色不知不覺暗淡下來,一顆一顆的星星從夜空裡一個個閃現出來,手風琴聲和著我們的歌聲在暮色蒼茫裡迴響著。學校北邊黑黝黝的阿布熱勒山,拉長了幽幽暗暗的影子,似一個巨大的黑色的絲綢緞子,籠罩著靜靜的則克臺反修學校;南面是不時拉著汽笛聲的伊犁鋼鐵廠,不遠處是被一片片蘆花掩映著的鞏乃斯河,蘆花飄香,大雁鳴叫,把月牙兒從野果林改良場那邊的山頂上喚醒,悠悠蕩蕩地往銀河裡搖去。河南岸是白楊樹環繞著的兵團農四師七十一團場,成壟的麥子和青紗帳,隨著晚風的搖曳,升騰起一陣陣拔苗助長的聲音。我相信,那些個日子,我們充滿激情的歌聲一定傳的很遠很遠……

陳老師走了,我又開始拿起了筆,重溫著我在中學時期裡老師教我養成的習慣--書寫日記,與自己的內心世界對話,與我的青春我的生命理想對話。我書寫著一段段青春往事,像是把一頁頁已經撕去的日曆又一張張粘貼起來。我好像一次次回到了那曾有過的美好時光裡,一個個鮮活的面孔和一句句讓我記憶永恆的話語,開始滲入到我的血液深處,成為我不懈的前行動力。

(1998年陳老師和王子苓老師在新源縣二中)

     1998年夏天,陳老師重回新疆。母親告訴我:你媽媽來了。

     媽媽?就是你的陳老師。

母親這樣一說,我忽然想起,那些年裡母親就是這樣說的:你看你們陳老師對你多關心啊,就像媽媽一樣,你可不能辜負她對你的期望啊!

是啊,母親說的是多麼貼切啊!那一年夏天,我陪著陳老師,去了新源縣,看望了胡老師一家和李永海老師,還和許多同學一起歡聚在一起,暢述著曾經有過的美好往事,那是多麼鮮活多麼有趣的美好往事生活啊,如童話一般成為那些個日子裡一件幸福的事情。

2004年的秋天,我在北戴河學習結束後專程去了一趟黑龍江,在那個名叫七臺河的城市裡居住了三天,年已六十多歲的陳老師還是那麼活躍,那麼熱愛生活,愛唱歌,愛體育鍛鍊,愛看書學習,我一時間又好像是回到了中學時期,回到了那個名叫則克臺反修學校。

只是近一兩年,聽到老師的身體有衰老的跡象,我的心不免黯淡無光,開始怨恨這悠悠無情的歲月與時光來了……

(未完,待續)

  2016年12月3日    

(2004年9月我與陳老師和她女兒大江在黑龍江七臺河)                     

相關焦點

  • 伊鋼往事‖(61)9901部隊之三:軍人李明君
    那個年月,我和幾個家在伊鋼的同學經常去陳老師家,每個月不去上兩三次,就覺得時間好像空空蕩蕩的,不知道做什麼好。去了陳老師家,主要聽陳老師講述他們讀中學上高中有趣的事情,當然還有將來如何做人,做什麼樣的人等等。陳老師和李叔叔老家是在遙遠的黑龍江,從地圖上看,快要到黑龍江畔的邊沿上了。我那個時候還沒有出過果子溝,沒坐過火車,因而對內地的一切都感到十分好奇。
  • 伊鋼往事‖(76)9901部隊之十:天山放歌(下篇):鴻雁歸來的地方
    因而,這麼些年來,每每路過則克臺,遙望著人去鳥飛的九九零一部隊駐地,那穿越時空的軍號聲,那一陣陣拼刺刀或跨越障礙的吶喊聲,那整齊的步履和隊伍,還有那歷經歲月逐漸顯現出來的一張張我所熟悉的面孔,都彰顯得那麼親切,光彩熠熠,栩栩如生地在浮現在我眼前。可如今我到哪裡去尋找你呢?那些光彩和偉大,那些平凡之舉所蘊含的英雄主義、集體主義的豪邁之情,如今還能在哪裡尋找得到呢?
  • 伊車嘎善:一座「新村」的滄桑往事
    因此,清政府「相繼於1798年和1834年(清嘉慶三年和道光十四年)從察布查爾錫伯營調260戶1279人,編入索倫營左翼四旗,駐防伊犁河以北的西面,從此歷史上出現了『錫伯索倫』之稱」(見《伊車嘎善錫伯鄉志》)。  疫病、戰事、流離遷徙,這些最為辛酸的人間悲事從未遠離這支戍守在國境前沿的隊伍。  十九世紀60年代中期,伊犁爆發反清農民運動。
  • 伊的家老師「廬山真面目」?專訪伊的家老師聊心得【照片】
    很多小夥伴們知道伊的家產品,旗下護膚品牌包括:妍詩美、妍膳美護膚品、彩妝明星單品如膠原三肽、益生菌粉、蔓越莓、膳食纖維、針葉櫻桃等。小夥伴們除了關注產品的功能以及肌膚問題,很多小仙女想知道伊的家護膚老師名單、伊的家老師照片,對伊的家的護膚老師也很關注。
  • 修學校往事
    我五十多年來,參加了好幾所學校的修建,從修小學、初中,到高中,再到修建縣黨校,每次有我,雖然貢獻不大,但也是出了一點力、盡了一份心。在修建這些學校的過程中,給我留下最深刻記憶的是父親的一次善行義舉,深深的烙在了我的心上,看似非常平凡,但卻體現了父親無私奉獻的高貴品德,讓我對嚴慈的父親肅然起敬。
  • 憶湘南,憶湘南學院的四年,那些人和往事
    湘南氣候炎熱,在每個夏夜的涼風中,母校撒一遍希望的種子在校園裡。草地上,納涼、拍拖的學生在展望星空;公交車上,外出社會實踐、兼職的學生開始往學校趕;教室和圖書館,好學的逐夢青年在奮筆疾書;網吧裡,三三兩兩的學生在虛擬網絡中快意人生。夜幕中的湘南學院,滿載著湘南學子未來的夢想和壯麗人生。
  • 【往事並不如煙】黃瑜 ll 張月英老師,您在哪?
    我上高小時曾認識的一個叫鄧林慕的曲蘭人也在操場上,他看到我特別高興,他說他已經從名單上看到我的名字,一直在等我報到。鄧林慕大我五歲,塊頭也比我高大得多。我上高小時他在山水農中上學,一天農中同學在我學校進行藍球比賽時,他突然暈倒,我把他扶到我住校獨居的宿舍裡,讓他吃了神丹丸,緩過來了。其實他是中暑了,他記著這個亊兒,說是我救了他一命。
  • 那些年,那些歲月,那些往事
    那些年,那些歲月,那些往事記得上小學時老師讓寫作文,我一個割草的題目硬是寫了幾次,而且每一次都寫得不一樣,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每次寫都會有新的感受,那種感覺就是很奇妙,就像每天都吃飯一樣小時候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感覺總算在學校這一天又輕鬆度過了,看看路邊的小草,看看天空飛翔的鳥兒,那時候總感覺這外面的世界很美好,其實,那時候也沒有離開過家鄉,自然這些都成了不切實際的幻想了。
  • 假如當老師,小夥伴們會去哪一所學校?常盤臺中學歡迎你!
    老師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崇高的職業,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有成為老師的夢想吧。而在動畫中,同樣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學校,如果可以在這當中成為老師的話,就更是一件非常讓人開心的事情了。那麼假如當老師,小夥伴們會去哪一所學校呢?
  • 活在「史書」裡的鄉村往事
    先是在村裡教了幾十年書,後來又去其他學校當過校長,現在老了,快退休了,他再次回到東嶽廟村的小學,給村裡的幾十個孩子教語文。     上過他課的孩子們都記得,學到《桂林山水》這一課,侯老師就會特別講講課文裡的「中嶽廟」,然後話鋒一轉,滔滔不絕地給學生們講起村裡山坡上的那座「東嶽廟」。     「當年建廟的時候,這裡可是有三大殿、一月臺,很大的。」
  • 母校記憶,宣威四中的那些時光和往事
    時值九月,正是開學的季節,偶見朋友圈,又一輪的學子在晾曬著軍訓和軍姿,這讓字遊君又想起那年九月和四中的相遇,以及那些人和往事。,但是,我深刻的記得,有時候,學校發救濟性的飯票,單親家庭且貧窮的我,總是張老師考慮的對象,而那些飯票,我一直珍藏不忍使用。
  • 伊朗外長:《反制裁戰略法案》執行與否取決於歐洲和美國能否重返伊...
    當地時間3日,伊朗外長扎裡夫在地中海對話論壇的視頻會議上就伊朗此前通過的《反制裁戰略法案》表示,由於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對伊朗發起「經濟戰」,歐洲也違反了其伊核協議承諾,根據伊核協議第36條,伊朗政府也減少履行其承諾作為回應,在這個法案中也說明了更多的措施。
  • 小時候我們幹過的沙雕往事,對孩子的意義,可別忽視!
    六一兒童節快到了,在想著給孩子們送節日禮物時,有沒有想過,小時候,你們做過的那些沙雕事情,分享出來也能是孩子們珍貴的禮物喲。我童年裡留下的黑歷史,在後來的人生裡總是會時不時被人拿出來嘲笑,那些過往現在回憶起來,才知道別有滋味。
  • 伊翻譯演《無間道》 臥底美軍掩護反美武裝逃跑
    然而,某些伊拉克翻譯在了解了美軍一些機密後,又「叛逃」到反美武裝分子那裡,給美軍造成了巨大損失。  翻譯成臥底美軍損失慘  據美國媒體10日報導,一位剛剛從伊拉克回到美國的美軍情報官員透露,駐伊美軍近來經常發生阿語翻譯「叛逃」事件,其中大部分都是臨時聘請的前薩達姆政權的支持者。
  • 那些年老師最愛說的口頭禪,哪一句讓你淚流滿面
    教師節又到了,小熊在這裡先祝各位老師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相信每個小夥伴都會有自己喜歡的老師或者「懼怕」的老師,「老師」陪伴我們走過了無知和懵懂,他(她)們的一言一行烙印在我們的腦海裡,在碰到困難的某一刻,在選擇猶豫的某一刻,在灰心喪氣的某個夜晚,在滿志躊躇的某個酒宴上,一句話,一個舉動,不經意的會冒出來,哦,原來老師當年是為我好……那些老師們當年最常說的口頭禪,哪一句讓你會心一笑,哪一句讓你受益匪淺呢?
  • 往事回談——老美院那些舌尖上的快事
    ,半坡上有一溜灰磚瓦房,夜入傍晚,一群考前美術班的學生陸續圍坐在一起,有時,她(他)們輪流畫速寫,有時就請模特過來畫素描,幾個美院的學生偶爾會出去進來,不時指點一二,圍坐的孩子們幾乎沒有人說話,一方面大家專心致志的專注於自己的畫面,另一方面,廣播裡每日按點播放的電影剪輯《簡愛》深深的吸引了年輕的心。
  • 回憶往事的感慨句子,哪句戳心了?
    一、 與他有關的一切統統將它們封存起來當作一種紀念紀念早已流失的歲月紀念那些我們曾擁有過的幸福和快樂不再每天重複遊覽傷痛和回憶不再為了牽絆人心弦的畫面而痛徹心扉。二、 有一些畫面是我刻在腦海裡,永遠無法抹去,卻永遠不敢想起的。我害怕回憶,害怕那種無可奈何的感覺再次湧上心頭。
  • 高速鋼鋸片重複使用有妙招,從垂老到重獲新生,修磨功不可沒!
    而當高速鋼鋸片出現磨損之後,不同的處理對策直接影響著企業採購新鋸片支出的多寡。而那些能夠將高速鋼新鋸片採購支出壓到非常低的企業,無疑都是修磨的受益者。對於那些齒尖磨損的高速鋼鋸片,在用過修磨之後就可以重獲新生了。不過,受限於高速鋼鋸片修磨較低的利潤空間,現在市場中從事高速鋼鋸片修磨的廠家已是越來越少。
  • 723事故小伊伊:我想念的人去了哪裡
    今天,記者速寫小伊伊這一年的生活片段,告訴你答案。過去的365天第4天,小伊伊躺在病床上,戴著氧氣罩的孩子看了讓人心痛。叔叔項餘遇靠攏去,輕輕吻上小伊伊逐漸恢復紅潤的小臉。叔叔一直忐忑的心,稍微有所緩解。第8天,手機正在播放兒歌,這是小伊伊最喜歡的。她伸出小手,努力地想要抓住什麼。
  • 魔女之旅:發現老師的本子,伊蕾娜重操舊業,和恩師一起調教學生
    忽然小魔女發現一樣非常特殊的東西,冠以芙蘭老師之名的小本本,懷著好奇心,小魔女翻開了書頁:這不就是芙蘭老師嗎?小魔女不禁吐槽到。那麼問題來了,這位面露回憶之色的可愛魔女究竟是誰呢?對沒錯就是灰之魔女伊蕾娜。看著芙蘭老師的旅遊記,伊蕾娜回憶起旅途中與恩師再會的故事。某個時間段,伊蕾娜來到了一個名為王立賽勒斯提利亞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