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親心理健康問題 也會增加早產風險
澳大利亞默多克兒童研究所主導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父母任何一方遭遇心理健康問題都會增加早產發生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將懷孕未滿37周出生的嬰兒定義為早產兒。早產是新生兒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
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患者可能面臨更大的心理健康風險
研究人員表示,新冠肺炎康復後患者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會比其他人更大。這一信息來自近期發布的一項大型研究。 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了研究,這些患者後來出現了精神健康問題。他們發現最常見的問題是焦慮、抑鬱和失眠——無法入睡。他們還注意到患痴呆症的風險要高得多,這是一種削弱大腦的疾病。
-
「健康科普」嚴重孕吐增加抑鬱和早產風險,緩解方法看這裡!
大部分人都認為孕吐是孕期的正常反應,然而英國帝國理工學院一項新研究發現,嚴重孕吐的婦女,在懷孕期間和產後有更高的抑鬱風險。嚴重的孕吐與抑鬱有關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倫敦招募了214名處於孕早期的媽媽,她們一半患有嚴重的孕吐,一半沒有。在懷孕的頭3個月和分娩後6個星期,研究人員分別對其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評估。
-
BMJ:女性早產與未來10年內死亡風險增加73%有關!超200萬女性隊列研究發現,早產是分娩後至少44年內死亡風險增加的獨立因素
對早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新生兒身上,但其實它對母親的長期健康來說,也是一個不利因素。對包含200多萬瑞典女性的隊列進行分析後,他們發現,早產(<37周)與分娩後10年內全因死亡風險增加73%有關,而即使時間拉長到20-44年,仍然有37%的增加,根據早產的時間進行分組的話,22-27周極早產的,風險更是會增加120%,而且風險的增加與遺傳和環境因素無關,主要是由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導致的。
-
嚴重孕吐增加抑鬱和早產風險,緩解方法看這裡
大部分人都認為孕吐是孕期的正常反應,然而英國帝國理工學院一項新研究發現,嚴重孕吐的婦女,在懷孕期間和產後有更高的抑鬱風險。嚴重的孕吐與抑鬱有關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倫敦招募了214名處於孕早期的媽媽,她們一半患有嚴重的孕吐,一半沒有。在懷孕的頭3個月和分娩後6個星期,研究人員分別對其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評估。
-
權威研究發現:即便早產1-2周,也可能增加10年住院風險
在這項研究中,牛津大學團隊評估了早產的長期健康影響。研究數據源自英格蘭一項追蹤兒童時期的出生與住院情況的人群研究TIGAR,從中納入了2005-2006年期間所有在孕23周-42周期間單胎活產的嬰兒,總人數超過100萬,並對這些孩子一直隨訪到2015年為止。研究團隊分析了這些孩子在兒童時期五個不同階段的總住院次數,有一半(52%)兒童至少住院過一次。
-
研究發現:孕婦暴露在熱浪中增加早產可能性
新華社北京11月9日新媒體專電 據法新社巴黎11月3日報導,研究人員說,暴露在高溫和熱浪中的孕婦更有可能出現早產或胎死腹中。報導稱,研究人員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發表了研究報告。他們在報告中說,隨著全球變暖,尤其是熱浪更頻繁和更強烈地發生,這種後果很可能會增加。據世界衛生組織說,每年有1500萬名嬰兒早產,而早產是造成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
研究:全球氣溫升高致孕婦早產風險加大
【研究:全球氣溫升高致孕婦早產風險加大 】全球每年有1500萬名嬰兒早產 德國《焦點》周刊5日稱,南非約翰尼斯堡金山大學科學家近日發布在《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報告稱,在氣候變化的影響下,全球的平均氣溫不斷上升,暴露在高溫或熱浪下的孕婦正面臨較高的早產或死產的風險。
-
早產可能帶來種種風險,我會早產嗎?
然而,早產可能帶來的種種風險,仍是許多醫師和父母共同擔憂的問題。在導致早產的許多原因中,感染是最常見的原因。一旦母體受到感染,生理機能受到影響,就無法提供胎兒良好的發育環境,連帶可能造成畸胎、早產等問題,甚至還可能導致新生兒的死亡率偏高。
-
福州和暖婦產醫生提醒:大氣汙染致孕婦早產風險增加
高濃度大氣汙染有害人們的健康,對孕婦及腹中胎兒的危害更為明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孕婦身處高濃度汙染大氣之中,會導致早產風險增加19%。對於那些遭受到空氣汙染,懷孕7至10個月,正處於晚期妊娠階段的孕婦而言,早產機率最大。
-
新研究:怎樣呵護早產寶寶腸道健康?益生菌可以
編譯:公子欣小於37孕周出生的嬰兒被定義為早產,佔全球出生嬰兒的九分之一。人在出生時會自然獲得來自母親的細菌,但早產寶寶可能無法建立這種健康的早期微生物群落。早產兒大都是通過剖宮產分娩的,可能會錯過從母親那裡獲得有益微生物的機會,而在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待得時間過長,又會讓這個問題變得更加困擾和複雜。
-
孕婦服用魚油可降低早產風險
(原標題:研究:孕婦服用魚油可降低早產風險)
-
研究發現紅肉增加心血管風險的新聯繫
就心血管疾病而言,研究已經表明,紅肉富含膽鹼、卵磷脂和肉鹼,在這些物質的消化過程中,腸道細菌作用帶來的產物TMAO(氧化三甲胺)是心血管疾病的潛在「罪魁禍首」之一。美國心臟協會(AHA)旗下期刊《高血壓》(Hypertension)近期發表的一項研究,進一步闡明了TMAO會直接損害動脈功能,而且會造成血管老化,還提示了注重飲食健康和潛在針對性療法有望預防甚至逆轉這種老化。
-
【研究發現美國51%的學校員工感染新冠的風險增加】美國各地的學區...
【研究發現美國51%的學校員工感染新冠的風險增加】美國各地的學區仍在試圖找出如何在致命的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安全重新開放的方法,一項新的研究結果可能會讓這些決定變得更加困難。美國衛生保健研究和質量局的研究人員發現,美國所有學校員工中有42%至51%符合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制定的新冠病毒感染風險增加的標準。
-
孕期高血壓,竟會增加子女患多動症/自閉症等精神疾病風險?
有研究表明,孕婦患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可增加後代出現精神疾病,神經發育問題的風險。 近日,來自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孕婦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與後代精神疾病之間的相關性展開了詳細研究,發現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及其嚴重程度會增加後代患有任何兒童精神疾病的風險,且孕婦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以及超重/肥胖能加重該風險。
-
孤獨或增加精神問題風險
,來自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孤獨感或許會引發其它心理健康問題,比如抑鬱症、社會焦慮及妄想症等。文章中,研究者對1000多名個體進行為期6個多月的追蹤研究,結果發現,那些遭受社會焦慮的個體未來更容易變得孤獨;但需要指出的是,這種關聯並不等於平等的因果關係,然而這其中還牽涉有其它的因子,研究人員希望這項研究可以幫助他們後期進行更多調查來揭示和心理健康問題及孤獨感發生相關的途徑。
-
準媽媽做好這6點,有效降低早產風險
早產兒容易出現低體重、呼吸困難、器官發育不佳以及視力和聽力問題,甚至會增加患神經發育障礙疾病的風險。使孕婦早產風險增加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早產史、低齡妊娠、高齡妊娠、多胎妊娠,以及高血壓、肥胖症、糖尿病和感染等慢性疾病。此外,吸菸、飲酒或是服用某些藥物會使孕婦面臨更高的早產風險。
-
美研究:新生兒健康風險 來自媽媽與油氣井的距離
環保信息中心綜合外電;姜唯編譯;林大利審校 英國衛報報導,一份新研究發現,孕婦懷孕期間居住在運作中的油氣井附近,會增加新生兒體重過低的風險,尤其是鄉村地區。體重過輕的嬰兒會有難以進食、體重難以增加和較容易被感染的問題,進而可能導致多種短期發育問題。研究也顯示,體型較小、和體重過低的嬰兒長大後更容易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智力和發育障礙等問題。油氣產量全球居冠 美國新生兒健康也有城鄉差距在美國,大約每12個嬰兒中就有一個出生體重過低。
-
研究發現心理健康影響恐超大流行邊界
對於普通公眾來說,風險也可能升高。專家警告說,高居不下的失業率,媒體資訊超負荷和社會疏遠的孤立效應可能導致心理健康問題的增加。有抑鬱症狀的患者在頭2年內死亡的可能性增加47%。當出現一種心理障礙的症狀時,他們會同時發生其他兩種疾病之一的症狀的機率為65%。醫院焦慮和抑鬱評分(HADS)和創傷後應激障礙檢查表隨時間變化的病例分布,Hatch et al.
-
早產兒日後住院風險高
近日,由英國牛津大學研究並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的新研究表明,早產兒在整個兒童階段都面臨更高的住院風險,即便是提前1~2周出生的早產兒仍然存在風險。研究團隊納入2005年~2006年期間在英國國家醫療服務系統醫院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