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水鹿誤入白玉城區 成功獲救後放歸自然

2020-12-19 川觀新聞SCOL

四川在線消息(王小慶 記者 遊飛)3月22日,接群眾報告,白玉縣檔案館河堤邊有隻受傷的野鹿。白玉縣林草局、縣農牧農村科技局、縣森林公安局等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立即趕往現場,對受傷野鹿進行施救。經現場仔細辨 認,獲救野鹿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水鹿。

畜牧獸醫人員正在對水鹿傷口進行縫合手術。

受傷野鹿為雄性成年水鹿,體重約150斤,經過工作人員仔細檢查,發現水鹿四肢腳蹄處有不同程度的擦傷,尤其是左後蹄傷口撕裂嚴重,縣農牧農村科技局獸醫在其他工作人員的相互配 合下,當即對水鹿的傷口進行消炎包紮處理,傷口處理完畢後帶回了森林公安局做進一步觀察。

工作人員正在為水鹿處理傷口。

因四肢腳蹄都有不同程度受傷,水鹿獲救時幾乎無法站立,在森林公安局後院觀察兩天後,3月24日上午,白玉縣檢疫站和畜牧獸醫站工作人員再次對水鹿傷口進行仔細檢查,考慮到左後 蹄傷口撕裂程度較大,為便於傷口恢復,工作人員對傷口進行縫合後上藥包紮,在確定水鹿可站立行走後,工作人員們合力將水鹿抬上車送往附近山林。到達目的地後,水鹿不時東張西望, 逐漸適應了新環境後,慢慢站起,緩步走向山林深處,消失在茫茫林海之中。

即將放歸自然的水鹿。

據悉,類似此次水鹿誤入縣城受傷獲救的事情,在白玉縣不止一次,近年來,白玉縣在注重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更是大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讓白玉真正成為了人與自然、人與動 物和諧相處的美好家園。(圖片由白玉縣委宣傳部提供)

受傷水鹿放歸大自然。

相關焦點

  • 臺灣彰化頻現水鹿有人受傷 或為家養鹿群走失繁衍
    臺灣彰化頻現水鹿有人受傷 或為家養鹿群走失繁衍 2018-07-101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山林,近年卻頻頻在彰化縣低海拔的八卦山脈出現,近日更有1名男子遭水鹿攻擊受傷。
  • 野生動植物保護|江蘇:大豐麋鹿放歸自然活動成功舉辦
    本號訊(11月7日)近日,麋鹿放歸自然活動在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功舉辦來自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江蘇省林業局、內蒙古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等單位的有關負責同志和新聞媒體記者共同見證麋鹿放歸自然。
  • 受傷紅腳隼幼鳥成功獲救
    9月4日下午,東平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接森林公安電話,告之後屯派出所有一隻受傷野生鳥類,隨即安排專業人員前往收救。經現場初步查看,該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腳隼幼鳥,翅膀受傷,是一位熱心群眾在流澤大橋北側路邊發現後撥打110報警,後屯派出所趕赴現場接來的。
  • 道孚幹群合力將迷路水鹿放歸自然
    接到報告後,縣林草部門、森林公安和群眾隨即趕赴現場,但因地處公路旁車流量較大,鹿疑似受到驚嚇向鮮水河下遊方向逃去。工作人員沿著河流找尋,在道塢溼地發現小鹿一身溼漉漉的正在奔跑,眼神滿是驚恐。經林草部門野保辦負責人王智晶現場確認,小鹿學名水鹿,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喜歡在早晨、傍晚和夜晚活動,常在水邊覓食,以草、果實、樹葉和嫩芽為食。這隻小鹿近兩歲,體重達80公斤左右,右邊鹿角有輕微的擦傷,小鹿應該是在早晨下山喝水時不小心迷路了,經過現場簡單的處理後,擦傷已無大礙。
  • 高雄母女騎機車遇氣爆受傷 獲救後稱讚社會有愛
    原標題:高雄母女騎機車遇氣爆受傷 獲救後稱讚社會有愛  中國臺灣網8月2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高雄市一對母女騎機車回家遇氣爆,兩人獲救後,稱讚社會有愛心。   家住三民區的樹仁醫專周姓女學生,即將升上大四,她利用暑假到高雄市五慶路一家彩券行打工,剛工作4天,就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氣爆,母女雙雙受傷住院。
  • 一隻」龐然大物「竟誤入學生教室……
    當日,馬廠小學要舉行一場考試。早上7時左右,學校後勤部主任楊波打開考場教室門,發現裡面有一隻「大鳥」正撲稜著翅膀橫衝直撞,擔心「大鳥」受傷,也避免它傷害即將到考場的學生,楊波趕緊將其捉住放進了一個紙箱裡。「這隻鳥非常兇猛,爪子也很鋒利,把我的手都抓傷了。」楊波說,他第一次見到這種鳥類,外形有些像鷹,但是比鷹小,極有可能是國家級保護動物。
  • 泰和:救助夜鷹 放歸自然(多圖)
    民警與野保站工作人員野外放飛夜鷹  中國江西網/吉安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賀偉強攝影報導:2020年6月1日,泰和縣公安局森林分局民警與縣林業局野保站工作人員,在澄江鎮杏嶺村山場將一隻救助的「三有動物」夜鷹幼鳥放歸大自然
  • 「禁食令」後在養野生動物處置出新規:外來物種不得放歸自然
    野生動物「禁食令」出臺後,養殖場內的在養野生動物將如何處置備受關注。4月9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科學家孫權輝博士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解讀說,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的規定,擅自放生野生動物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 佛山網評 | 中華白海豚成功獲救,彰顯城市溫情與大愛
    佛山網評 | 中華白海豚成功獲救,彰顯城市溫情與大愛 2020-12-19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誤入佛山的中華白海豚成功脫困!多圖+視頻回顧→
    誤入佛山的中華白海豚成功脫困!逗留14小時後,在多部門多機構的合力營救下,迷途中華白海豚昨晚得到科學營救,隨即被送往珠海進行下一步看護。它是怎麼脫困的?救援人員為了幫助它都付出了哪些努力?與發布君一起回顧「大白」脫困記吧!
  • 女大學生誤入傳銷與4男同居,獲救後已懷孕5月,女子:職業需要
    大學很美好,但是大學也是一個塑造人生的過程,在大學一旦誤入了歧途,那麼對整個人生,或者對你的整個家庭來說都是毀滅性的災難。小慧經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所心儀的大學,但是小慧的家境並不富裕,儘管這樣,小慧的父母還是拼命地賺錢,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在大學過上更好的生活。
  • 西安臨潼森警成功救助一隻灰頭麥雞並放歸大自然
    9月15日13時許,西安市臨潼區森林公安派出所接新豐街辦馮李村馮南組村民馬某某的電話報警,稱其在渭河邊撿到一隻受傷的鳥,現已帶回家中。接警後民警立即趕往報警群眾家並將這隻受傷的鳥帶回派出所。這隻灰頭麥雞精神狀態良好,左側翅膀受傷。民警請具有專業知識的獸醫對該鳥的傷口進行處理。在所裡餵養兩天後,其傷口恢復良好,達到放生條件,根據灰頭麥雞的生活習性,於17日中午在渭河邊將其放歸大自然。近年來,為有效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臨潼區森林公安派出所不斷加大對轄區內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群眾對野生動物的自覺保護意識也明顯增強。
  • 臺灣水鹿 現蹤合歡山登山口
    合歡山臺十四甲線旁的滑雪山莊一帶箭竹林地,首次近距離發現一頭臺灣水鹿在附近覓食。(太管處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灣太魯閣公園管理處保育巡查人員,這幾天在合歡山臺十四甲線旁的滑雪山莊一帶箭竹林地,首次近距離發現一頭臺灣水鹿在附近覓食,太管處副處長張登文證實,並說臺灣水鹿怕生,登山遊客可能在山裡巧遇,請保持距離,減少驚擾。
  • 大連一居民院內飛落一隻黑水雞 志願者將其放歸自然
    原標題:大連一居民院內飛落一隻黑水雞志願者將其放歸自然 近日,一隻野鳥落到了中山區民運巷45號樓居民畢大娘的窗戶外,好心的畢大娘將它暫時收養。
  • 黃葦鳽暴雨受困 警民聯手相救放歸大自然
    小區的居民發現後卻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隨即聯繫到雲南省貢山縣森林公安局。經鑑定,這隻鳥是黃葦鳽,目前已經得到有效救治並重返大自然。 6月13日上午,貢山縣森林公安局接到明珠小區群眾報案:「我家雞圈旁邊的雜草叢裡有一隻腿長、脖子長、嘴巴長的『怪鳥』,待了半天沒飛走,一直在叫喚,看著好可憐,請前來處理。」
  •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水鹿現身韶關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近日,韶關樂昌楊東山十二度水省級自然保護區通過一紅外線攝像頭拍攝到了一瀕危物種——水鹿。紅外線攝像頭拍攝到保護區內的水鹿。廣東省林業局供圖 據介紹,水鹿是我國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0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作為熱帶、亞熱帶地區體型最大的鹿類,其身長140-260釐米,尾長20-30釐米,肩高120-140釐米,體重100-200千克,最大的可達300多千克。雄鹿長著粗長的三叉角,最長者可達1米,毛色呈淺棕色或黑褐色,雌鹿略帶紅色。
  • 北極熊迷路誤入村莊 俄羅斯出動直升機送它回家
    北極熊被發現後,當地時間22日,俄羅斯當局立即展開了緊急行動,護送這隻熊回家。護送小組的一名成員給這隻北極熊打了一劑鎮靜劑,把它裝進籠子裡,再放到直升機上。直升機載著北極熊飛向了白雪覆蓋的楚科塔,這隻熊被成功的放歸野外。對這起事件,有環保人士認為,隨著北極變暖,北極熊等野生動物正遭受著捕獵環境萎縮和冰川消融的痛苦。
  • 17隻禽鳥被放歸大自然 多數都是國家保護動物
    放歸現場□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劉瑞朝實習生張陽文圖4月19日上午,焦作市博愛溼地公園內,在孩子們的歡呼聲中,一隻獵隼從籠中鑽出來,仔細地觀察了下周圍,突然振翅飛向藍天。當天,河南省野生動物放飛活動暨焦作市「愛鳥周」啟動儀式舉行,17隻禽鳥「復得返自然」。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蒼鷺門頭溝雁翅鎮獲救
    它們翱翔天空、穿梭林間,但不免也會受傷、被困。3月15日,門頭溝區雁翅鎮一村民在清水河邊發現一隻受傷野生鳥類,並將此情況第一時間上報至鎮林業部門。接報後,鎮林業站工作人員立即趕赴現場進行救助。到達現場後,鎮林業部門及時與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進行了上報和聯繫。經查,該受傷鳥為蒼鷺,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疑似翅膀受傷不能正常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