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來勢洶洶,線上蠢蠢欲動,這是一屆彩票更火的世界盃。在所有彩票類App被叫停後,彩民們一部分進了線下實體店,一部分轉戰外圍賭博或私彩。按照財政部官網公布的數字,6月,體育彩票機構銷售近400億元,同比增長146.9%。中國彩票銷售增速年年刷新,冰封三年的網際網路彩票依舊未見鬆動,技術缺失、市場監管都是眼下需要攻破的堅硬圍欄。
01
世界盃「大冒險」
財政部網站7月25日公布了2018年6月份全國彩票銷售情況,6月,全國共銷售彩票586.2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3.2%。其中,體育彩票機構銷售395.48億元,同比增長146.9%。6月彩票銷量同比增長較快的主要原因是,受世界盃足球賽影響,體育彩票競猜型彩票遊戲銷量大幅增長。
同樣火爆的,還有悄悄售彩的線上平臺。世界盃開賽前期,多家公司低調上線線上售彩平臺,一度讓彩民們蜂擁而至。6月15日開賽當天,排名前十的App中就出現了三款網際網路彩票App,熱門搜索中也出現了網際網路彩票的關鍵詞。
6月20日,多家線上售彩平臺停止接受投注。然而,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止6月20日晚8點,彩票夢想站、人人買彩票、全民贏彩票等9個線上彩票平臺依然在售彩票。
這是一場冒險的「賭博」,因為正規的網際網路彩票渠道仍處於冰封期。2015年4月,財政部、公安部等八部委針對網際網路彩票聯合發布公告,堅決制止擅自利用網際網路銷售彩票的行為。彩票網際網路企業經歷了最漫長的一個冬天。當年,許多業內人士估計最短幾個月,最長一年,網際網路彩票就會開禁。
一等竟是三年,網際網路彩票仍沒有任何鬆動的跡象。「世界盃開始後,國家體彩中心加強了銷售安全管理,封停了數千個異常銷售終端,並嚴防違規銷售,使得大部分網售平臺無法出票。」 彩通諮詢創始人曾繁榮說。
可觀的利潤和龐大的需求可能是促使網際網路公司冒險的最主要原因。有業內人士透露,網上售彩平臺的收入主要來自於銷售彩票的佣金。2015年後,網上平臺的售彩佣金基本與線下彩票投注站的銷售佣金一致,在7%至8%不等。
02
三年「兵荒馬亂」
中國網際網路彩票自2005年開始興起,2014年巴西世界盃堪稱中國線上足彩爆發的元年。當時的BAT也紛紛擠入了網際網路彩票領域,騰訊、阿里分別在微信端、淘寶端等銷售渠道加大火力推出競猜足彩。
當時世界盃開賽第一天,淘寶上就有200萬人投注,其中首次購買足彩的球迷就有近100萬人。QQ彩票在巴西世界盃期間競彩足球購彩量佔據競技類彩票的75%,絕大部分人都湧向了世界盃足彩。
根據財政部公布的數據,2014年全國彩票銷量達3823.78億元。其中,網際網路彩票銷售規模達850億元。截至2015年2月,國內網際網路彩票公司總規模約300家。
從2015年起,網際網路銷售彩票被叫停,已形成近千億的市場規模瞬間凍結。三年之間,網際網路彩票行業格局巨變,少數堅持下來的企業掙扎轉型,不少彩票企業甚至嘗試探索海外發展,慘澹經營卻尚未恢復昔日輝煌。其中,以競彩貓、網易紅彩、球無憂、足球魔方、瘋狂紅單等公司為代表,開啟了新的一條變現之路,他們採取繞開政策禁令,通過分析比賽向彩民傳遞有價值的比賽信息以此獲得收入。
儘管管理部門對彩票銷售接入網絡的監管十分嚴厲——「一次發現警告,第二次就將停止銷售業務」, 面對監管的重壓,不甘心的網際網路彩票一邊焦急地等待開閘,一邊用各種方式繞過監管,逐漸興起新型的「App代售」模式重出江湖。
然而網際網路彩票的營銷模式,如數據安全存風險、銷售數據不安全,彩民與網站信息不對稱,未成年人購彩難監管,授權不合法甚至是不出票等問題依然難以解決。河南財經學院彩票研究所所長馮百鳴介紹:「2014年我們調查了68家彩票網站,發現相當大比例的網站不出票、少出票,這意味著,博彩者在網站上投注號碼,但網站並沒有真正去彩票中心的埠購買號碼,如果不中獎,那麼博彩者的錢就直接進了網站口袋,如果中5元、10元的小獎,網站為留住客戶,會把這些錢打到客戶帳上,如果中了500萬元,那就麻煩了,去年有這樣的事,最後雙方對簿公堂,受害者沒拿到賠償。」
03
放開難在哪兒
儘管如此,網際網路售彩仍然是最受歡迎的彩票購買方式之一。據業內人士分析,網際網路彩票成本較低,不存在彩票印刷、運輸、廣告宣傳的折損,且突破了地域限制,因此其回報率往往高於線下投注站。此外,網際網路彩票的娛樂性、互動性和社交性更高,裂變式的傳播方式增加了用戶積累的速度。
中國彩票行業沙龍創始人蘇國京認為,網際網路售彩票是大勢所趨。這種方式肯定是會被放開的。蘇國京表示,目前沒有放開是因為,縱觀世界各地,如發達網際網路國家美國是網際網路的發源地,但是仍然對線上博彩和線上彩票嚴令禁止,只有極個別的州在一定範圍內放開。
其中博弈性在網際網路上往往會被放大,極易造成負面問題,如對彩票等相關活動的沉迷,甚至造成問題彩民的產生甚至涉及到其他問題,所以相應的監管和配套技術安全措施都需要求加強。世界各國在這方面都比較謹慎,中國也是一樣,未來肯定會適度放開,但目前仍處於制定相關技術規範和進行技術完善的過程當中。
馮百鳴認為,網際網路售彩與線下售彩的返點差異是導致市場監管難度增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坦言,一個傳統實體投注站只能拿到總銷售額7%~8%的發行收益,還要抵扣成本。但一些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和彩票中心談判時,能開出12%的發行返點,如果一天銷售額1000萬元,毛利潤就是120萬元。
此外,目前彩民相比於售彩網站處於弱者地位,一方面是信息不對稱,彩民以為自己買了彩票,但實際上並沒有買;而各個大型網站與彩民籤訂的售彩協議,對於彩民很不公平:「絕大部分的協議條款其實都是網站的免責條款,出了任何兌獎問題,網站都可以逃避責任,在這方面我國法律法規空缺明顯。」 馮百鳴說。
對於未來網際網路售彩的監管,蘇國京提到:「應在資金等方面加強監管。」第一是更多地注重彩票的社會責任。既給相應的彩民帶來樂趣,同時其博弈性也會給彩民等相關人士造成傷害。所以要加強相應的規章制度。第二是資金監管,網際網路售彩最重要的就是資金,掌握在企業、個人或者某個小網站手裡。第三是技術安全,還有相應的配套監管措施一定要跟上,否則也會導致風險。
精彩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