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翻譯使蜜蜂和魚學會互相交流,美國海軍採購機器人外骨骼等

2020-12-15 騰訊網

1.機器人翻譯使蜜蜂和魚學會互相交流

近日,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移動機器人組織發現了一種方法,可以讓魚和蜜蜂通過特殊設計的機器人翻譯進行交流。研究人員將嵌入蜜蜂群和魚群中的機器人和終端結合起來,捕捉這兩個不同物種的信號,並將它們翻譯成各自都能理解的語言。當蜂群內部的機器人終端通過波動的氣溫、運動和振動來交流時,嵌入魚群中的機器人通過改變它的顏色、速度和運動來交流。最終這些物種開始採用彼此的一些特徵:蜜蜂變得更加焦躁不安,不太可能聚集在一起,而且魚群開始比平常更多地聚集在一起。

2.美國海軍採購機器人外骨骼,最大可提起200磅重物

美國海軍已與Sarcos機器人公司合作,採購其「Guardian XO」機器人外骨骼的預生產版本。「Guardian XO」機器人外骨骼佩戴者可以長時間處理多達200磅的重量,同時仍然能夠使用電動工具並檢查狹窄的空間。該機器可以每小時3英裡的速度移動,並使用電池供電。「Guardian XO」機器人外骨骼運行功率不到400瓦,電池可以使用長達8小時,雖然主電池組已經固定,但是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熱插拔可充電電池組,以便延長工作時間。

3.浙江首個華為-聯通5G智慧園區落戶杭州

日前,一場主題為「創見·未來杭州新天地5G戰略合作籤約儀式」的媒體發布會,在杭州新天地麗笙酒店舉行。此次籤約宣告了浙江首個華為-聯通5G智慧園區正式落戶杭州新天地。儀式上公布了新天地5G智慧園區的建設計劃:總體分為三步走,早期以5G技術為基礎的IT應為為主,包括OA辦公、刷卡考勤等信息應用;繼而是園區內業務子系統的數位化改造;最後將會實現系統全聯接、數據全融合,實現全園區可視、可控、可管,開啟企業、組織和社會數位化轉型。

4.MiR自主移動機器人亮相2019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丹麥發展最快的機器人製造商以及移動機器人全球市場領導者Mobile Industrial Robots於3月21日亮相「2019慕尼黑上海電子生產設備展」,藉此契機在中國大陸展出全新MiRFleet軟體及多元化MiR自主移動機器人(AMRs)產品。MiR移動機器人在物流、倉儲、製造、醫療服務和其他行業的內部運輸自動化中擔任著重要角色。MiR的自主移動機器人系列也在此次展出之列,分別有帶抬升機構的MiR500,頂部安裝UR機器人手臂的MiR200,附傳送帶功能的MiR200,配以託盤的MiR200以及帶掛鈎的MiR100。

5.中興通訊:將從三個方面開展5G行業應用

在智慧廣電峰會上,中興通訊廣電市場總監丁子陽表示,中興將從三個方面開展5G行業應用:一是增強電信業務,做好2C權益、視頻創新、雲邊協同;二是使能傳統行業,發展智能製造、智慧電網、IoT業務;三是助力行業創新,包括自動駕駛、網聯無人機、雲端機器人。

6.Ojo Labs籌集4500萬美元用於開發房地產聊天機器人

Ojo Labs是一家位於奧斯汀的創業公司,為房地產經紀人和購房者開發人工智慧驅動的個人助理,日前宣布已經在C輪融資中籌集了4500萬美元。執行長John Berkowitz表示,大部分現金注入將用於擴展公司的數據科學,產品和工程團隊,並推動產品開發。此外,它還將為Ojo向美國所有50個州的擴張奠定基礎。Ojo的聊天機器人會通過簡訊和第三方消息平臺回答潛在購房者關於上市信息,社區位置等問題。它會掃描數以百萬計的照片和數據來源以推薦最適合用戶的標準。

7.北京「機器人探長」落戶社區

近日,一臺名叫「梅寶」的智能巡防機器人在北京市豐臺區東高地街道梅園社區落戶,開始執行社區巡邏任務。這臺被居民稱為「機器人探長」的智慧機器人由北京航天自動控制研究所研製,可在社區內進行陌生人識別預警、視頻信息採集、熱成像火情識別、居民生活服務提示、人機互動交流、夜間巡邏安保等眾多服務。

END

看累了嗎?戳一下「在看」支持我們吧!

相關焦點

  • 讓蜜蜂和魚類互相交談?瑞士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新型機器人「翻譯」
    讓蜜蜂和魚類互相交談?魚類和蜜蜂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物種,儘管它們有著各自的交流語言,但讓這兩個物種進行交流還是無法想像的。不過,最近的一篇科學論文卻打破了這個常識。近日,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方法,可以讓兩種通常獨立的物種——魚和蜜蜂——通過特殊設計的機器人翻譯進行交流。研究人員將嵌入其中的機器人「間諜」和終端(一個在一群蜜蜂中,另一個在一群魚中,是一個會遊泳的電子仿生機器人)結合起來,能夠捕捉到這兩個完全不同物種的信號,並將它們翻譯成各自都能理解的語言。
  • 2020,誰將成為康復&外骨骼機器人賽道上領跑者?
    美國市場調研機構 WinterGreen Research早在2015年3月份發表報告稱,康復機器人行業(具體區分康復機器人和外骨骼機器人)規模將由2014年的2.03億美元增長到2021年11億美元,預期年均複合增長率為 27.3%;其中外骨骼機器人行業規模將由 2014年的1650萬美元暴增到2021年21億美元,預期年均複合增長率為 47%。
  • 外骨骼機器人的潛力如何
    近日有消息稱,美國知名機器人研發企業Sarcos Robotics本月內會將新研發的新款工業用外骨骼機器人Guardian XO交付給客戶。 這款外骨骼機器人可以廣泛應用於搬運重物,是製造業重要的機械裝備,並且在物流、建築、航空航天、軍事等領域也頗具潛力。
  • 蜜蜂跟魚打電話?嘮嗑全程有翻譯的那種
    (文中圖片均來源自網絡,僅作交流學習使用)這個世界真的太瘋狂,蜜蜂和魚都能嘮家常——據悉,在科學家的幫助下,近日一群蜜蜂與魚使用遠程機器成功進行了一次網聊。對此,狂丸第一反應是不可能:畢竟目前而言連人類還都不能很好的破譯出動物之間的「語言」,更別說還要給他們互相翻譯?不過仔細看了看,發現這個同聲傳譯實驗主要是從動物行為方面入手,將蜜蜂和魚的動作行為翻譯成對方能明白的信號,看看它們能不能根據對方發來的信號做出相應的反應。
  • 外骨骼機器人在物流和製造業的倉儲搬運環節的展望
    後背式 外骨骼機器人 背重物 如履平此類可穿戴機器人由來已久,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五角大樓就要求提供可穿戴機器人以提高士兵作戰能力,從那時起,外骨骼機器人技術開始迅速發展。2000年,美國國防部基於增強士兵體能、提高單兵作戰能力的目的,正式提出「外骨骼機器人」概念。2014年巴西足球世界盃開幕式上,一名下肢癱瘓少年穿著智能機械骨骼外衣開球的颯爽英姿引爆了全場。
  • 世界十大機器外骨骼:救援機器人T52上榜
    HAL-5是一款可以穿在身上的機器人,高1600毫米,重23公斤,利用充電電池(交流電100V)驅動,工作時間可達到近2小時40分鐘。HAL-5可以幫助佩戴者完成站立、步行、攀爬、抓握、舉重物等動作,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動幾乎都可以藉助HAL-5完成。HAL-5裝有混合控制系統,無論是室內還是戶外均有不錯表現。2.
  • 盤點全球機器人外骨骼前十強:中國「尖叫」機器人入圍
    據國外媒體報導,外骨骼的本來含意是指動物的外部骨骼,用於支撐或保護內骨骼。經過不懈研究,科學家已研製出很多性能卓越的外骨骼,幫助有需要的人更有效地打理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1.賽百達因Hal-5  日本科技公司「賽百達因」(Cyberdyne)研製的HAL-5是一款半機器人,擁有自我拓展和改進功能。它裝有主動控制系統,肌肉通過運動神經元獲取來自大腦的神經信號,進而移動肌與骨骼系統。HAL(混合輔助肢體的英文縮寫)可以探測到皮膚表面非常微弱的信號。
  • 中國科學家利用外骨骼機器人幫助殘疾人行走
    近日,來自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科研人員發布消息稱,他們研製的最新一代外骨骼機器人有望幫助像趙業雲這樣的病人暫時離開輪椅,體驗站立和行走的感覺。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智能仿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吳新宇告訴記者,外骨骼機器人是集機械、電子、計算機、人工智慧等技術於一身的複雜智能系統,人們把特製的「骨骼」穿在身上,安裝在膝蓋和髖關節等位置的傳感器可以讀取人體運動意圖,給驅動系統發出指令帶動腿部運動,從而實現行走。
  • 707所成功研製外骨骼機器人,未來可打造超級單兵戰士
    美國科幻大片經常出現超級英雄拯救世界的橋段,備受全球觀眾們的歡迎,美國電影公司更是大肆收割全球票房。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曾經的科幻,卻在越發地靠近抵近顯示世界。超級戰士,在人類真實世界中的誕生,也並非完全不可能。在2014年,美國科幻電影《明日邊緣》就大為描述了外骨骼戰士的超常規戰鬥力。
  • 我國自主研發的外骨骼機器人:人體運動意圖控制機器人系統
    打開APP 我國自主研發的外骨骼機器人:人體運動意圖控制機器人系統 發表於 2018-01-19 09:38:33 近日,在成都召開的第一屆全國醫用機器人和醫學智能化大會上,一套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外骨骼機器人在成都亮相,驚豔全場。
  • 外骨骼機器人或將造福全人類
    如今,把機器人穿在身上已不是夢想,可穿戴機器人的誕生預示著,人類與機器真正的較量或許是從融合開始的。   那麼,機器人是怎麼穿在身上的?它又能如何幫助人類呢?小F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款新型可穿戴機器人—— Exoskeletons (外骨骼機器人)。
  • 中國智造再創佳績 悠行外骨骼機器人躋身國際外骨骼康復領域
    」的下肢外骨骼機器人。悠行外骨骼機器人的推出,標誌著中國首款適用於截癱、偏癱患者康復訓練的外骨骼機器人設備正式躋身國際外骨骼康復領域,打響了「中國智造」的品牌。人人都夢想著擁有「鋼鐵俠」一般的外骨骼戰甲,增強自身的肌肉和行動,還可以幫助下肢不便甚至癱瘓的人重獲行走能力。近些年科技的飛速發展,讓這項外骨骼技術已經走進了我們真實的生活。
  • 「穿戴式外骨骼助力機器人」發布樣機 似鋼鐵戰衣
    本次發布的外骨骼助力機器人系統是該研究所獨立自主研發的第一代系統的優化升級,樣機關鍵技術均立足團隊自主研發,掌握全部核心關鍵技術並擁有全部智慧財產權,其功能和技術指標已基本達到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發布的人體負重支撐系統(HULC)的相關指標。
  • ...Robotics」 開發了外骨骼機器人「Walk On Suit」和「ANGELEGS」
    目前為止,Angel Robotics還開發了外骨骼機器人「Walk On Suit」和「ANGELEGS」。「Walk On Suit」是一款適用於下肢完全癱瘓患者的可穿戴式機器人。以混合動力驅動方式實現同級別的最大驅動力和調節關節速度,不僅可以在平坦的地面上行走,還可以在臺階、坡道和踏腳石上行走。
  • 成立於2011年的外骨骼機器人公司「Hexar Systems」 以累積的原創...
    Hexar Systems雖然是在2011年創立,但是開發原創技術的漢陽大學「尖端機器人研究室」則從2005年開始便積極推動多種外骨骼機器人的研發。2005年從可穿戴上肢外骨骼機器人研究開始,陸續開發了下肢外骨骼機器人、肌力增強外骨骼機器人、康復訓練機器人等Hexar系列產品。以這些技術為基礎,於2011年在韓國創建了外骨骼專業機器人公司。
  • 京東二代外骨骼機器人助力京東物流
    強勢黑科技,京東二代外骨骼機器人助力京東物流一說到外骨骼機器人大家肯定會想到電影《明日邊緣》,在裡面的戰士基本上都穿上了外骨骼機器人,而外骨骼機器人也是很多國家都在研究的,在醫療和軍事領域都會有著非常好的表現,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中國的有一家企業已經有了自己的
  • 機器人外骨骼Guardian XO,可以讓普通人變成大力士
    但是用機器搬東西也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受限於目前的技術水平,機器遠沒有人類靈活,於是科學家們就想了一個辦法,將機械與人體結合起來,就這樣,機器人骨骼出現了。今天小編要給您介紹的這種機器人外骨骼叫Guardian XO,人在穿戴了它之後,可以輕鬆地搬起許多重物,減輕不少體力消耗,這樣一來,普通人也可以成為「大力士」。Guardian XO有多厲害呢?
  • 柔性骨骼列印:製作仿生昆蟲機器人柔性外骨骼的新技術
    昆蟲通常有各種複雜的外骨骼結構,這些結構支撐了它們的運動和日常活動。而為仿生昆蟲機器人製造人工外骨骼,則是機器人領域的一個關鍵挑戰。儘管研究人員已經提出了幾種製造昆蟲機器人外骨骼的工藝和技術,但其中許多方法極其複雜,或者依賴昂貴的設備和材料。
  • 為什麼越來越多汽車製造商關注「外骨骼機器人」
    凡是涉及基建與成本較高的工業機器人包括協作類機器人與專用機設備工廠都比較謹慎。反而對部署速度快、靈活性強、性價比高的設備更加受到青睞。05.工人穿戴傲鯊智能MAPS外骨骼外骨骼機器人之所以最近關注度很高,也是因為以上這些因素,一直困擾著工廠的管理者與ME工程師們的難以解決的問題有了快速落地的落地方案
  • 美國海軍用機器人替身培訓軍隊
    不管軍隊規模有多大,技術有多先進,贏得戰爭靠的都是培訓。士兵、水手和飛行員進入戰場的前提是,了解裝備就像如臂指使,團隊合作就如本能,訓練銘記如心,這不止一次讓軍隊在不可能的情況下反敗為勝。問題是培訓很貴、很耗時間,而且必須要有知識、經驗和能力的人來主持培訓,這種人一直都很短缺。這時候就是機器人等技術上場的時候了。只要你去一趟中佛羅裡達大學的模擬和培訓研究所,你應該會在大廳得到人形機械替身的接待。這個由人在遠程控制的替身並不是想讓沃爾瑪接待員失業,而是隸屬於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的一個項目,以便創造用於軍事培訓的機器人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