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

2021-01-18 秦守潔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我這個人是比較喜歡歷史,也許是從小開始的吧,家裡那時候有《前後漢故事新編》,打開了我最初對歷史類書籍偏愛的一扇門,初中高中均有幸遇上讓我或喜歡或敬重的歷史老師,一路下來,竟也弄出了個「興趣」來。當年高考各科中最好的還是歷史呢。如今誤落語文(塵網)經年有餘,對歷史類書籍、故事依然葆有興趣,自己也有幾分小雀躍的。上課時若是內容正好相關的話我還是會跟孩子們多聊幾句歷史上的風雲際會、跌宕風流的。而且,「文史哲不分家」也是我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在聽讀了幾本歷史類書籍,比如《絲綢之路》《王立群讀史記之文景之治》《森林帝國》《成吉思汗與今日世界之形成》等書後,慢慢發現歷史未必跟當年做學生時所了解的歷史一樣,慶幸自己能跳出來從不同的緯度去了解不一樣的歷史,慶幸自己有可能接觸到更接近於真實的歷史。這兩天在非凡精讀館聽讀了復旦大學資深教授葛劍雄老師的《葛劍雄寫史》,對兩個歷史故事及人物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不可謂不是意外之幸事也。


一開始的引言就吸引了我——

沒背景沒學歷,劉邦憑什麼贏了文武雙全、家世顯赫的項羽?
玄武門之變真如史書上說的那樣?還有哪些被忽視的細節?

對呀?劉邦到底是憑什麼成為最後的贏家呀?上學那會兒我都在納悶呢!

劉邦之所以獲勝,是劉邦在他的那些謀士、部將的支持下,始終確定了一個要去得到秦朝時期那個「鹿」,也就要得天下、要達到統一的一個目標。儘管形勢與他不利的時候,他依然還是堅持著。「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秦朝那個「鹿」丟了,這個「鹿」其實就是政權、權力。政權丟了,那麼大家都去爭奪,最後高材疾足(本領大的、腿快的、行動快的)才能夠得到。

這個角度倒是讓我耳目一新呢——始終堅持,不忘初心。怪不得劉邦是笑到最後的那一個。而且葛教授還有這樣的論斷——


一個人在歷史上起了什麼作用,應該得到肯定還是否定,主要不在於他的個人品德,而取決於他是否推動了歷史的進步;不在於他用什麼手段達到了目的,而取決於這一目的是否與歷史進程一致;不在於他這樣做的動機,而取決於他所作所為的客觀效果。——《葛劍雄寫史·片斷二》P37


評判一個歷史人物,不能只用道德標準,而要根據他的全部功過。尤其是對帝王和政治領袖,主要要看他對當時的社會所起到的作用和影響,而不必過於注重他的個人品質或私生活。——《葛劍雄寫史·片斷十一》P223

果然有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之悟,深以為然呀!


江陵焚書

原來我就聽說過焚書坑儒,這個「江陵焚書」還真是沒聽過。跟著葛教授才知道江陵焚書在歷史上是偶然事件,但是它意義很重大。


江陵焚書就發生在湖北江陵,當時是梁元帝建的都城。梁朝大多數時間建都是建康,梁元帝的父親是梁武帝。經過侯景之亂,梁元帝自己當皇帝了,並且把自己的都城設在一個從戰略上無險可守的地方——今天湖北的荊州江陵。為什麼選那裡?原來他封王在那裡,這是他自己的根據地。因為當時為了爭奪這個政權,他們梁朝蕭家你爭我鬥,最後他爭到了,所以他就設在了那裡。

後來梁元帝遭遇了大兵壓境的危急情況。

焚書怎麼回事呢?簡單地講,就是他在北方調集軍隊,兵臨城下,看看他已經逃不過去,危在旦夕的情況下,他把自己長期積累起來的十幾萬卷書全部一把火燒掉。燒以前說,「你們這些書,有什麼用,害了我,都是你們這些書。」乾脆自己覆滅前,先把這些書燒了。

大家請看,這個梁元帝,在大兵壓境的情況下,他居然還跟大臣們一起集中起來做學術報告,講學術!用現在時髦的話說,就是他太有人文精神了!這個人人文精神可太高了!


但真的到了兵臨城下,他又驚慌失措,然後無所作為,一個只有所謂的人文情懷,卻不懂為君為政之術的皇帝,自然也不會信任、放手、委託下面真正有能耐的文臣武將,只剩下束手無策。最後不自我檢討自己,反而認為,埋怨平生收錄了那麼多書,是這些書害了自己。而且他把書當成私有財產,全部燒了!
這件事情對中國文化造成了巨大的、不可彌補的損失。因為這些書可以說是集中從古代有文字記載、有書本以來一直到梁元帝那個時代所有的文化積累,結果,被他一把火燒了!這是中國文化史上,中華文明史上一場浩劫,這個損失是不可避免的!

我聽到這個地方的時候,能明顯的感覺到葛教授那種痛心疾首,連帶著我自己也跟著對那個梁元帝恨得牙痒痒的。若不是有幸讀到這一段,哪裡知道歷史上還有這樣的遺憾呀?


所以我特意百度了一下這個所謂的梁元帝:蕭繹(508年—554年),南朝梁皇帝。公元553—554年在位。字世誠,字七符。武帝第七子。天監十三年(514年)封湘東王,鎮江陵(今湖北荊州)。太清元年(547)為荊州刺史。侯景亂梁,擁眾逡巡。景未平,殺信州刺史桂陽王蕭慥於江陵,又與湘州刺史河東王蕭譽相互攻擊。景舉兵西進,敗於巴陵(今湖南岳陽),乃命王僧辯討之。大寶三年(552),景平,武陵王蕭紀稱帝於蜀。他亦在江陵即位。次年,武陵王率眾東下,至西陵,為其所敗。承聖三年(554),雍州刺史蕭詧引西魏兵來攻,江陵被圍,燒所藏圖書十餘萬卷,城陷被殺。追尊為元帝,廟號世祖。性好矯飾,多猜忌,而工書,善畫,能文。


唉!讀了這些,我也只能徒留一聲長嘆:又是一個誤落皇帝堆裡的文化人啊!(比如瘦金體的宋徽宗、千古詞帝的李煜……)


葛教授不是單單的只讓讀者了解歷史事件而已,而是從歷史事件中選取一個點,深入的思考乃至反思。所以他對梁元帝的是否真的有人文精神做了進一步的探究:像梁元帝這樣的人,他到底算不算有人文精神?即使他算,那麼他這種人文精神,是不是我們今天所應該肯定的?


從局部來講,他的確很重視文化。在大兵壓境的情況下,他還有心思在那兒做學術報告,討論學術問題。他自己一隻眼睛,幾乎是沒有視力的,不止刻苦讀書,還愛寫著作,對儒家的經典也很重視,還做了一些研究。但是另一方面,他完全是個雙重人格,他對待自己的政敵異常殘酷,他兄弟之間親人骨肉相殘,典型的人格分裂嘛。可最大的問題是,他既然重視人文,但他居然把我們中華民族流傳到他這兒為止的全部成果,不眨眼地全部燒掉!純粹是把它當作私產,把它當作發洩的對象,這是一種什麼人文精神?!

       對於皇帝或者對社會負有特別責任的政治家來說,抽象的人文精神並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更主要的是他們的歷史責任感和社會貢獻。——《葛劍雄寫史·片斷十》P205


實在是我們自己改造過的實在。這個實在裡面含有無數人造的分子。實在是一個很服從的女孩子,她百依百順的由我們替她塗抹起來,裝扮起來。實好比一塊大理石到了我們手裡,由我們雕成什麼像」(《胡適作品集》這段來自胡適的話,後來就被人們演繹成「歷史是個任人塗抹的小姑娘」。


我想,透過這一本本傾注了歷史學者極大心血的書,有可能我們會對被塗抹過的歷史有更加客觀、全面、公正的了解吧。雖說歷史發生在過去,但是今人總免不了那份好奇,想要知道人類的先祖、人類的過去到底發生過什麼。

培根也說過:讀史使人明智



生性比較愚鈍的我,還是要再多讀一些歷史書的。


文字:青華一中  姚春豔

編輯:八中附中(七中)殷德靜

相關焦點

  • 沈起煒與《歷史故事》:80年代的歷史讀物
    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上海教育出版社曾出版一個系列的中國古代歷史普及讀物,書名以歷史年代冠於「歷史故事」以前。其中水準最高者當屬沈起煒所著的《先秦歷史故事》與《宋元歷史故事》,這兩本書與《上下五千年》年代相近,名聲卻遠遠遜色於後者。但是在我看來,這是兩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 《中國歷史故事集》面市
    2015年6月19日,主題為「名家聯手50年接力完成 口語講史打造傳世經典」《中國歷史故事集》全集由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以下簡稱「中少總社」)進行了首發。 首發式上,中少總社社長李學謙介紹了出版《中國歷史故事集》修訂版的目的,《中華讀書報》社總編輯王瑋現場致辭祝賀《中國歷史故事集》全集的出版上市。
  • 小學必讀 |《林漢達歷史故事集》:我們需要一本「認真」的歷史故事書
    >這是一部連續的歷史故事集,從周朝東遷一直講到晉朝統一全國為止,前後一千零五十年。作者在書裡,從春秋、戰國、秦、西漢、東漢和三國,這一千多年的歷史裡,精心選擇出122個故事,講給小讀者聽。這些故事裡既有人物又有事件;既有金戈鐵馬、波瀾壯闊的戰爭大場面,也有綿裡藏針、鬥智鬥勇的小細節,方方面面,把這段歷史中,少年兒童應該了解知道的人物和時間,都囊括在裡面。讀者通過這些故事,就能了解這段歷史的基本概貌,激起他們想進一步了解和學習中國歷史的願望。
  • 《凱叔講歷史》一部讓孩子一聽就上癮的歷史故事
    》給剛剛接觸歷史的寶貝兒,講述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歷史人物,把歷史事件的場景融進故事裡。在浩如煙海的歷史長河中,不是將重大的歷史事件銘記在心,而是深卷歷史事件中的,與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感同身受。仔細想想啊,歷史上每一個人物的出場都在上演著一幕大戲,每一個歷史人物在面對抉擇時做出的決定,都影響和推動著歷史的進程。誰不愛聽故事呢?那就用故事打開歷史的大門,把歷史有趣的一面呈現出來,把故事講精彩,把人物講活,讓你身臨其境。
  • 梅笑寒 | ​歷史與故事的二元運動關係——兼論《故事新編》的「歷史編纂」特徵
    >摘要:魯迅的《故事新編》是一部以神話、歷史人物為題材,在現代語境下改編重寫的「故事」集,兼具多種文體,主題、風格各有差異,其中蘊含了歷史與虛構、敘述之間的複雜關係,在整體結構與單篇作品內部上都表現為對神話、歷史的創造性重寫。
  • 小故事展現大歷史
    小故事展現大歷史 2017年10月23日 09:29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歷屆黨代會的故事》(河北人民出版社)一書於近日出版,該書精心選取了95個與歷屆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有關的故事
  • ...故事》+《中國歷史故事》+《中華成語故事》+《中華上下五千年
    《中外名人故事》+《中國歷史故事》+《中華成語故事》+《中華上下五千年 2017年09月29日 22:51作者:網絡編輯:網絡
  • 補充《故事臺灣》的故事:歷史教育與書寫的反思
    《故事臺灣》的第一回,在《西發裡亞條約》讓荷蘭、瑞士等國家興起(獨立)的段落後,將視野轉離歐洲,回到東亞。這一系列的補充,也隨著這一段後畫下休止。這系列的補充故事,除了補充《故事》未能述及的部分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希望能透過這系列的補充,讓我們一同思考,歷史書寫的各種面相。
  • 有關漢字的故事、起源演變和歷史故事
    有關漢字的故事、起源演變和歷史故事 2012-11-26 16:51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故事裡的中國2》:現實就是故事,故事就是歷史
    導語:經典中「現實」轉向《故事裡的中國2》不僅為文化節目添加了一種差異化的詮釋,也為文學創作開闢了一個新的範式:讓形象為未來留下可觸的可感知歷史。文本黎河我們要講什麼樣的故事,怎麼講?央視《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已經成為「現實」之外的經典。
  • 四年級上口語交際《講歷史故事》:把歷史故事講清楚,講完整
    四年級上口語交際《講歷史故事》:把歷史故事講清楚,講完整一、學習目標能把自己搜集的故事有條理地講清楚。交流時做到態度自然、大方,表達流利,內容比較充實。能把自己喜歡的歷史故事講清楚,講完整,並與他人交流所得到的啟示。
  • 講歷史故事 傳中華文化
    講歷史人物故事四川新聞網綿陽12月6日訊(黃業瓊 陳鈺)為了培養孩子們的愛國情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我們璀璨的中華歷史文化,更是為了激發小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培養孩子的語文素養。11月29日,江油市勝利街小學四年級五班舉行了一場講歷史人物故事的活動。
  • 歷史小故事 家國大情懷——恩江小學四年級「講歷史故事」比賽活動剪影
    歷史小故事 家國大情懷採擷人類歷史長河的粒粒珠璣, 摘下童年美好生活的朵朵浪花。一篇篇精美的文章,令我們回味無窮;一個個好聽的故事,讓我們久久難忘。知古察今,述往思來。歷史故事帶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思考和啟迪,是正確的指引和方向。為了讓同學們走進歷史故事,感悟歷史,提高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2020年12月23日下午,恩江小學四年級舉行了講歷史故事比賽。
  • 紅領巾的來歷 紅領巾的歷史故事
    紅領巾的來歷  紅領巾的來歷和當時的蘇聯老有關係。  紅領巾的歷史故事  在中國關於紅領巾的歷史故事要從20世紀20年代省港大罷工和五卅慘案說起,20世紀20年代省港大罷工和五卅慘案時期,紅領巾傳入我國,黨組織下的勞動兒童團
  • 趙汀陽:沒有歷史哲學的歷史,只是故事
    由於往事無法複製再現,因此,即使考古學有幸發現了一些鐵證從而證明了一些往事的存在,卻不能證實關於往事的故事描述,就是說,歷史考證至多達到個別「命題真」,卻不可能達到整個「故事真」,只能證明一些關於事件的「存在命題」,並不能證明關於事件的「描述命題」。
  • 為什麼要從小給孩子讀歷史故事?
    我藉此告訴樂麒——爺爺從小給我講嶽飛的故事你爺爺的爺爺給你爺爺講嶽飛的故事你要不要聽爸爸給你講嶽飛的故事它我們詹家人最喜歡的故事從那個時候開始,樂麒愛上了歷史,從那個時候開始到現在,他一直愛著歷史,他的內心一直被歷史上的英雄人物所激勵著
  • 新書《以史證易——易經的歷史故事》面世
    新書《以史證易——易經的歷史故事》面世昨日,臺灣遠道而來的黃來鎰教授,在易經的發源地——河南安陽,贈送「源易緣」一本由他著作的《《以史證易——易經的歷史故事》》新書。《以史證易——易經的歷史故事》一書,借歷史故事的傳說,配合《易經》64卦,384爻卦辭、彖辭、象辭、爻辭意涵,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將兩者精義共通者互相結合,使初學者入堂窺其奧妙,悟 《易》者精解易聖睿智慈悲,俾歷史故事可以成為輔讀工具。
  • 香港歷史博物館敘說「藏品的故事」
    香港歷史博物館敘說「藏品的故事」 2015-04-20 18:03:5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香港4月20日電(楊曉霞)今年適逢香港歷史博物館踏入第四十個年頭,博物館推出展覽「藏品的故事」,與觀眾分享文物背後的故事,敘說香港人的生活故事。
  • 你我的故事 鄉土的歷史(解碼)
    在千裡之外的北京,有幾百年歷史的史家胡同也在今年1月迎來了屬於自己的圖書。「《史家胡同》圖書從前期籌備到出版歷時2年時間,全書約10萬字,分為胡同溯源、胡同瀏覽、遺蹟尋蹤、變遷故事、名人薈萃、當代新篇六大章節」,《史家胡同》主編、朝陽門街道黨工委書記陳大鵬介紹。深入胡同院落,走訪居民超過100人,書中的故事和圖片材料大多來源於居民。
  • 【一樹一故事】聽周公館古雪松訴說歷史的故事
    【一樹一故事】聽周公館古雪松訴說歷史的故事 2019-09-11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