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好孩子三件事,讓孩子的成長事半功倍!

2020-07-30 萌萌姐麻麻談育兒

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都是父母最關心的。我們從備孕開始學習,怎麼做讓胎兒更健康,如何讓胎兒得到更好的胎教;孩子出生後,又學習嬰兒健康和早教知識;孩子快上幼兒園了,還得跟孩子一起學習簡單的知識。每個階段的父母,都在為孩子的教育付出。

做好以下三件事會讓孩子的教育事半功倍哦!

一、讓孩子自己吃飯,做事會更專心

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專注力是非常有限的。同一時間只做一件事,不能三心二意。一日三餐,如果家長把握好了,可以鍛鍊孩子的性格,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很多父母擔心孩子吃的慢,飯菜涼了;擔心孩子自己吃飯會吃不飽或者怕孩子吃飯會把飯菜弄得到處都是難收拾,就乾脆自己給孩子餵飯。這會讓孩子吃飯時,養成邊玩邊吃三心二意,甚至挑食的壞習慣。孩子從小自己動手吃飯,不但能鍛鍊孩子手指靈活性,還能讓孩子更專心做事更專注。

教育好孩子三件事,讓孩子的成長事半功倍!

二、睡眠習慣好的孩子身體更棒

孩子擁有良好的睡眠,是可以促進身體的生長發育和智力發展的。父母一定不能在睡眠習慣上慣著孩子,應從小養成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不能有任何的妥協。

不少家長認為孩子只要睡夠時間就行了,還有些喜歡給孩子半夜餵食或讓孩子晚睡。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沒有必要有固定的睡眠時間,這對孩子的健康發展都是不利的。

睡眠習慣好的孩子,不但身體更好還更聰明。人的一生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覺,讓孩子擁有良好的睡眠習慣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真的很重要。

教育好孩子三件事,讓孩子的成長事半功倍!

三、經歷過挫折的孩子個性堅強

很多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受委屈,不讓他們面對失敗。當孩子困難不進行正確的引導,而是用溺愛的方式去安慰她。這會讓孩子面對沒有經歷過的事情感到害怕,不敢自己獨自面對困難或者自己遇到困難時不能獨自處理,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是非常不利的。當孩子內心的抗壓能小太小,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侯,難免會做出極端的行為。

因此,父母不要怕孩子承受不了挫折。應該多鼓勵孩子,放手讓孩子學會面對挫折,孩子堅強的個性需要挫折不斷的磨練。遇到挫折磨鍊過的孩子,身心才能健康的成長。

教育好孩子三件事,讓孩子的成長事半功倍!

父母應該更重視孩子人格的培養,而不是只教會孩子謀生賺錢的手段。我們應該以家庭教育為起點,幫助孩子培養能力、樹立良好的品德、開拓孩子的眼界。讓孩子在紛繁中學會堅守本心,在生活中獲得快樂和成就。

孩子的教育培養,其實很簡單。只是我們應該對孩子更有耐心,更加細心的從每一個小細節做好。

願孩子們的未來更美好!我是萌萌姐媽媽,感謝大家的閱讀和關注!

相關焦點

  • 教育好孩子三件事,讓孩子的成長事半功倍
    孩子的教育難題,一直都是父母最關心的。 大家從備孕期開始學習,如何做讓胎寶寶更健康,怎麼讓胎寶寶獲得更強的寶寶胎教;孩子出生後,又學習培訓寶寶身心健康和早教知識;小孩快上幼稚園了,還得跟小孩一起學習簡易的專業知識。 每一個環節的父母,都會為孩子的教育努力。 搞好下列三件事會讓孩子的教育事倍功半哦!
  • 李玫瑾:孩子成長過程中,「三件事」不能當孩子面做,家長牢記
    李玫瑾:孩子成長過程中,「三件事」不能當孩子面做,家長牢記!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始終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也是對孩子影響最深的,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有些事是需要尤其注意的,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教育演講中就說到,三件事家長不能當孩子面做,不然會教壞孩子,甚至是毀了一個孩子。
  • 熊孩子屢教不改,父母巧用「費斯汀格法則」,教育孩子事半功倍
    我個人認為費斯汀格的法則,其實最主要的事情父母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用自己的情緒,將事情無限放大,不然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永遠不會融洽。費斯汀格法則如何應用在教育上面?二:樂觀地去看待事情,控制好百分之十的反應再者就是父母教育孩子如果不想做無用功,就要樂觀地去看待孩子犯錯這件事,比如孩子打碎了花瓶,這只是一件小事,如果父母能認知到瀋陽這件事只是孩子失誤造成,不情緒激動地去打罵孩子,孩子也不會有反抗,情緒激動,對父母懷有恨意,接下來的百分之九十的不愉快都不會發生
  • 這樣教育孩子才能事半功倍
    人的成長就好比那粒種子,從生根發芽到結出果實,必須經歷一個完整的自然過程,任何忽略孩子身心現狀的過度超前教育,都會給孩子的發展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孩子本可以在6歲以後輕鬆掌握的10以內加減法,非要在還沒有發展出抽象思維能力的4歲掌握, 不但會挫傷孩子自我學習的自信心,還會嚴重影響孩子未來學習的主動性,讓孩子恐懼學習、厭惡學習。
  • 爸爸是孩子成長的跳板,一定要做好這三件事,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
    但是卻發揮著不同的作用,爸爸是孩子從家庭過渡到社會的跳板,一定要參與到教育孩子當中來。這三件事爸爸要做好,對於孩子成長至關重要。陪孩子一起運動也是培養孩子的勇氣和自信的重要方式。三、為孩子定規矩媽媽的管教尺度會決定孩子能否獨自,爸爸則要塑造孩子對生命看法,關係到人格的形成
  • 教育孩子之前我們應該了解的三件事
    然後看著自家姑娘跑的髒兮兮的白褲子陷入了沉思……疫情期間強制性增加了家長與孩子接觸的時間,大家又開始為如何教育孩子頭疼,迫切期望學校趕緊開學,好把這些難搞的小傢伙交給老師。02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教育孩子的時候必須了解的三件事
  • 想孩子記憶力好,堅持做好3件事,孩子記憶力越來越強
    想孩子記憶力好,堅持做好3件事,孩子記憶力越來越強但用藥物真的可以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嗎?我當時就在想如果吃藥就能提高孩子的記憶力,那現在的孩子不個個都是「神童」了?,因為記憶力的好壞對於孩子未來的成長和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 教育專家:孩子為何越來越孤僻?很可能是因為家長做了這三件事
    教育專家:孩子為何越來越孤僻?很可能是因為家長做了這三件事!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樂觀開朗,自信勇敢。然而很多時候導致孩子自卑孤僻不願與人交往的原因往往在於家長,教育專家就指出,家長經常做這三件事會讓自己的孩子更加逃避社交圈,不願交朋友。那麼究竟是哪三件事呢?
  • 孩子三歲之前,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教會孩子這三件事
    第一件事:做人需要誠實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眼中的社會是十分美好的,這時候父母需要要教育孩子做個人的基本道理,那就是必須誠實,可以說這是一種十分寶貴的品質,如果孩子擁有這個品質,會受益終生,建議父母從自身做起,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這樣孩子才可以更快的效仿,擁有這個寶貴的品質。
  • 「早期教育」是怎樣影響孩子一生的?| 做4 件事 陪伴孩子一生
    「家庭早期教育」做4件事,陪伴孩子一生您知道嗎?【習慣養成,獨立能力,潛能智力開發,交往能力】大家好,我是月芽兒從事學齡前教育已有8個年頭,經歷胎教、早教、幼兒教、幼小銜接教育、12歲勵志教育 ,目前任然奔走在幼兒教育這條道路上。從事【中外胎教】實際意義和方法的研究。感謝頭條伴隨一起成長。
  •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要知道三件事比孩子的服從更重要
    我們都希望孩子服從父母的安排,特別是那些讓我們覺得是為了孩子更好成長的事情。如果我們要求孩子應該做某件事,但孩子沒有聽從這個安排時,我們會感到恐慌,進而演變成為不滿、失望、難過等等心理感受。這時候該怎麼辦?這三件事比孩子的服從更為重要。 孩子的服從就像養育孩子的黃金標準。當一個孩子服從時,我們覺得我們做對了。
  • 做好三件事,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怎樣才能讓孩子成長的更好?每個父母都渴望自己有魔法,可以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加優秀。生活習慣改變好了,就需要培養學習習慣。好的學習習慣會讓孩子在以後的學習中事半功倍。怎樣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呢?首先,要讓孩子知道,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需要他主動去完成這件事,而不是在父母提醒下才去完成。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可以提供幫助,但不能佔主觀地位。
  • 孩子成才,家長做好一件事就會事半功倍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很緊張,總想對孩子盡到最大的責任與義務,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進行文化教育,什麼背唐詩,數數等等,總想把孩子培養成龍、成鳳,當然心情是可以理解,誰不想孩子成才呢? 其實每個孩子身、心、智的發育都差不多,而且承受力也是有限的,如果超前培養很容易適得其反。家長只做好一件事,就會事半功倍!
  • 秋天想要孩子長得高,這兩件事不要盲目做,用對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導讀:秋天想要孩子長得高,這兩件事不要盲目做,用對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秋天想要孩子長得高,這兩件事不要盲目做,用對方法才能事半功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4件事
    如果你說一套做一套,很可能孩子也是價值觀混亂的。第二件事:時間管理怎麼教會孩子時間管理呢?有三個比較簡單的方法:1. 讓孩子看見自己的任務可以把時間長短畫成大圈小圈,或者長條短條,讓孩子看見他有多少工作。你一定要用一種視覺的方式讓孩子知道他有多少事。這跟我們大人,在自己生活、工作當中列任務清單是一樣的道理。2.
  • 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穩
    導讀: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穩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穩!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0-6歲,保證孩子身心健康的4件事,父母都看看,幫助孩子成長
    在養育孩子這件事情上,許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疑問&34;、&34;等等。誠然,一些成功的育兒經驗值得父母借鑑,但一味地用別人的方式教育自己家的孩子,並不見得是好事。其實,每個孩子的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父母想要教育好孩子,一個前提的原則是,要遵循兒童發展規律養育孩子,保證孩子身心健康發育。
  • 父母教育孩子時,是「害」不是愛的三件事,大部分的父母中招
    很明顯,朋友是誤讀了兒童教育的真正含義,完全理解錯了。雖然父母研究育兒方法是正確的,但是有的時候難免誤入歧途,沒有正確理解育兒方法的真正含義,而是走向了極端。其實,所有錯誤的教育方式都是父母誤解了育兒方法的結果,尤其是下面這三件事,下面我將詳細講解一下。
  • 13歲少年跳樓身亡:教育孩子,父母不要做這三件事
    導讀:13歲少年跳樓身亡:教育孩子,父母不要做這三件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13歲少年跳樓身亡:教育孩子,父母不要做這三件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不敢表現自己?家長鼓勵孩子三件事,幫助孩子走出成長誤區
    1、 孩子總是擔心自己做不好。出於對陌生事物的恐懼,孩子會擔心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夠完成這件事情。同時,家長在這一過程中也可能出現了反對的聲音,如:你行不行啊?到底有沒有把握完成啊?當問題降臨時,自卑和不敢的心態會出現多種聲音;這個太難了,自己是做不到的,還是放棄的好。過早的放棄和逃避,形成孩子錯誤的人生觀念,寧願放棄戰勝挫折後的成長,也不願意經歷失敗碰壁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