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街社區體育文化公園於近期免費對外開放
重慶花滑小將黃一航(左)與搭檔王瑀晨首次亮相中國杯舞臺
近日,隨著最後一批健身器材安裝、調試到位,位於渝中區的棉花街社區體育文化公園正式建設完成。該公園建設了多功能廣場、球類運動空間、器械運動區等,為周邊社區居民提供了便捷的體育健身空間。
在主城,像這樣重煥新生的邊角地還有很多。截至今年底,全市將累計建成社區體育文化公園92個,曾經無人問津的城市邊角地蝶變成了山城新風景。
這樣的煥新只是近年來重慶體育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在「十三五」規劃收官之際,回望五載,體育賦予了這座城市諸多變化,全市體育事業也實現了量的增長、質的提升。全民健身的便捷多元、競技賽場凝聚的高光榮耀、產業發展帶來的豐富體驗……都在持續提升著群眾的幸福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你我的生活。
全民健身蓬勃開展
老百姓收穫滿滿幸福感
「我從2015年開始跑步,現在每周都會堅持跑三四次。這5年最明顯的感受就是,重慶的體育賽事特別是跑步活動越來越多,鍛鍊的氛圍也越來越好,健身已經成了許多人的日常。」跑者盧為是今年重慶馬拉松的340官方領跑員,5年時間,他參與和見證了重慶馬拉松行業從初放到蓬勃的全過程,自己也從一個跑步小白成長為資深跑者。
在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的引領下,近5年來,市民的生活習慣發生了明顯改變。有了身邊便捷的健身設施,有了活躍城鄉的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有了豐富多彩的健身活動,更多人加入了健身行列,市民的健身意識也隨著「硬體」「軟體」的提升而日益增強。
據統計,「十三五」時期,全市平均每年舉辦縣級及以上全民健身賽事和活動次數達2000餘場(次)以上,建成農民體育健身工程953個、社區健身點1400個,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23575名,經常性參加體育鍛鍊人口比例達47.65%,市民體質抽樣合格率達92.7%。
「我們持續加大全民健身公共設施投入,就是為了讓市民能就地就近享受便捷的公共體育服務。」市體育局局長丁洪表示,目前我市已超額完成「十三五」末期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7平方米的目標任務,達到1.75平方米。
競技水平不斷提升
重慶健兒交出亮眼成績單
今年11月,世界頂級花樣滑冰賽事——2020中國杯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再次在重慶華熙文體中心舉行,重慶花滑小將黃一航、陳昱東首次亮相便奪得一銀一銅,實現了重慶冬季運動項目在國際大賽上零的突破。
「中國杯連續兩年落地山城,不僅進一步點燃了市民參與冰雪運動的激情,也提振了重慶發展冬季項目的信心。」丁洪表示,為推動我市冬季運動項目的普及與提高,今年我市成立了市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多次組織冰雪項目跨界跨項跨季選材,並首次組隊參加了第十四屆全國冬運會。
「十三五」時期,永川國際女足錦標賽、亞洲田徑大獎賽、「一帶一路」田徑邀請賽等眾多高水平競技賽事也紛紛落地重慶,周期內累計舉辦世界級賽事17場、洲際性賽事4場、國家性大型賽事67場。此外,我市健兒參加國際性賽事獲得獎牌126枚(含金牌87枚)、全國性賽事獲得獎牌694枚(含金牌221枚)。
多措並舉
後備人才隊伍建設卓有成效
9月10日下午6時,重慶八中渝北校區足球場見證了一段歷史:隨著2008年齡段梯隊成員正式入讀該校初中部,中國足協青訓中心(重慶)精英梯隊正式成立。由葡萄牙本菲卡俱樂部的專職外教費爾南多帶領專業教練團隊入駐該校,負責精英梯隊的訓練和管理。明年,10餘名男子2008年齡段的梯隊隊員也將在小學畢業後入讀重慶八中。
與市內名校長期合作共建足球青訓梯隊,是2018年初重慶成為全國首批(15個)中國足協青訓中心後,我市在優秀足球後備人才體系建設和培養模式上的有益探索。目前,全市已經組建了從U7-U13的各年齡段梯隊,常年在訓人數達500餘人。
丁洪表示,近年來,我市通過廣泛開展青少年體育賽事活動、加強全市青少年體育組織建設、持續完善後備人才培養體系等舉措,不斷強化後備人才隊伍建設。
目前全市擁有國家級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8個、市級體校6所、區縣業餘體校40所,全市體育後備人才數量超過2.7萬人。一批優秀青年後備軍在大賽的磨礪下脫穎而出,在全國第二屆青少年運會上,重慶代表團斬獲了15枚金牌、23枚銀牌、37枚銅牌。
政策資金扶持
體育產業跑出「加速度」
「十三五」時期,重慶研究出臺了一系列體育產業扶持政策,設立了體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強化金融支撐,發揮融合功能,在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跑出了「加速度」。
據初步統計,2019年全市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504.72億元,增加值為213.55億元。截至目前,市體育局共對36個體育產業項目給予590萬元資金扶持,並與重慶銀行等8家銀行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向全市體育產業提供總額不低於650億元的意向性融資支持。
與此同時,我市一直在積極創建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目前擁有市級體育產業基地12個。此外,萬盛經開區、江津四面山管委會被命名為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
連結》》
展望「十四五」
重慶體育謀求新突破
「十三五」時期的碩果纍纍,為重慶建設體育強市、助力體育強國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回顧過去,展望未來,面對新的發展時期與發展機遇,重慶體育將全力做好「十四五」規劃和實施工作,腳踏實地,奮發有為,實現新的更大的突破。
市體育局局長丁洪表示,展望「十四五」,我市將繼續大力實施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國國家戰略,進一步落實市委、市政府對體育工作的指示精神,堅持高質量發展主線,深化體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體謀劃體育發展全局,以建設體育強市為目標,著力提升體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形成政府主導有力、社會規範有序、市場充滿活力、人民積極參與、社會組織健康發展、公共服務完善的體育發展新格局,不斷改善城市體育功能,推動各項體育工作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