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之後,冰冷天氣下的魚兒活躍性會大大的降低,夏秋時節的作釣方法可能會不再適用於冬季。然而,仍然有一些釣友朋友們會盲目沿用夏季釣魚的技巧,所以常常會以「空軍」收場。
其實,在冬季作釣,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餌料選擇上講究的「五字絕」
1、「小」
「小」的意思是指餌料掛鈎上的大小程度。冬季魚兒活躍性降低,「魚口」較差,多數情況是處於「半張口」或「輕微張口」的狀態,需結合實際釣點內魚的個體大小來判斷掛餌多大最為合適。不管怎樣搭配餌料,冬季應考慮魚兒開口小的特點,最後搭配出來的魚餌要小且蓬鬆方便魚兒入口為宜。
2、「活」
冬季魚兒的食慾不高,喜歡靜靜地躺在水底「冬眠」,一般的誘餌無法吸引到它們的興趣。因此,很多釣友喜歡使用活的蟲餌來刺激魚的捕食慾望,尤其是活性好的紅蟲、蚯蚓等,掛鈎後扭動的身軀,一般魚兒都很難抵擋誘惑。
3、「味」
有些人不喜歡用蟲餌,是因為其氣味不招人喜歡,這時可以考慮用「濃腥」味的餌料去作釣,也是不錯的選擇。這類的餌料不僅保留了蟲餌身上的特殊氣味,而且還有新型的誘魚成分,在水中更具有傳播和穿透力。
4、「柔」
「柔」字絕顧名思義,就是餌料要特別柔軟。不能再像夏天那樣,餌料又硬又大,冬季多採用拉餌作釣,餌料掛鈎入水後像「棉絮」一般,魚兒輕輕一吸就能入口。
5、「盈」
「盈」即輕盈之意。在冬季,魚兒開口小且吸力也小。適於此特性的餌料應重量輕、體積小且手感柔軟,多採用雪花粉等狀態餌來搭配,以減輕餌料比重、加快霧化,形成輕盈的效果。
二、線組搭配上講究的「三字絕」
冬季作釣,線組搭配的原則也主要以輕小為主,跟餌料的選擇上有異曲同工之處。
1、「輕」
冬季作釣一般選擇釣遠處深水區,所以釣竿選擇一定要輕且長,線組、浮漂、魚鉤等也需儘量控制在「輕小」為宜,畢竟冬季魚的掙扎力量也小。而面對冬季魚口較輕的魚情,只有增加釣組的靈敏度才更為有利。
2、「柔」
釣竿應選擇柔軟調性,並且線組搭配也需「細軟」。由於魚兒在冬天吃口很輕,使用細線組和柔軟的釣竿可以減少魚線斷裂,更有利於線組的拉伸,同時還可以減少「上魚只見魚嘴」的尷尬局面。
3、「小」
根據釣場內魚體大小分析,在允許的範圍內儘量選擇小鉤、細線、細漂。
三、釣魚手法上講究的「三字絕」
1、「勤」
「勤」為勤快之意。冬季的魚兒不像夏季那般活躍,在冬季我們往往需要「找魚而釣」,有一句話不是這麼說嘛:「夏季魚找人,冬季人找魚」。
儘管說戶外野釣有一定的規則可尋,但是要找到魚的藏身之處也並不容易。冬季的魚兒很難主動離開棲息的地方去尋找食物,只有送到它們嘴邊的食物才會偶爾「光顧」一下。所以,我們在作釣過程中要時刻保持勤快,走釣去找魚,逗釣去誘魚,死守往往都沒什麼效果。對付它們的方式就是以「以動制靜」,讓靜態的餌料「活」起來,有幾個操作手法供參考:
a、輕輕的點動竿稍,讓水中的餌料形成一個「上下跳動」的動態效果。
b、拋滿竿入水後,把竿稍壓入水中,輕輕拉動線組,讓餌料在水中輕輕的移動。
c、拋竿入水後,向後輕拉魚竿、向前輕推魚竿循環交替的活動。
d、拋竿後不久,抬起魚竿輕輕牽引線組,再慢慢放下,讓餌料從水面到水底多次下落運動直至餌料脫落。
2、「靈」
除了線組搭配上選擇小來達到靈敏的效果之外,調漂的手法也很重要,冬季可不能盲目的追求靈敏,一上來就是「調四釣二」,其實冬季更多採用調低目釣高目的方法,這樣不僅可以降低浮標的浮力,從而達到減少魚吞餌時浮標的巨大反作用力的幹擾,而且還可以使附鉤的餌料在水中具有一定的穩定性,方便魚的入口。
3、「穩」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考驗釣魚人基本功的關鍵因素,通過敏銳的觀察和判斷,在微弱的浮漂信號中抓最「穩」的那一口,配合精湛穩定的控魚技術將冬季最漂亮的魚獲「收入囊中」,才是「穩中求勝」的精髓。
以上就是寒冬時節作釣的幾點心得感悟,僅為本人拙見,供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