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強基計劃,孩子上名校又多了一個機會

2020-09-14 日行八萬裡

2020年1月,教育部發布《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自2020年起,教育部決定在36所試點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也稱「強基計劃」),探索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強基計劃正式推出。

問題一:哪些試點高校?

答:36所試點高校。具體包括: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問題二:哪些專業?

答: 「強基計劃」聚焦高端晶片與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位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主要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全部限定為基礎學科專業,且不得轉換專業,這也是和自主招生最大的不同。即以物理競賽進來的,只能選擇物理相關專業,而不能轉金融、經濟、管理等其它專業。

  強基計劃重點招生的學科專業為: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

問題三:招收哪些考生?

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是「強基計劃」的主要選拔對象。絕大多數試點高校在招生簡章中都明確提出了兩類報考人群:

第一類是高考成績優異的考生,專業基礎紮實,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突出。

第二類是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五大全國青少年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一、二等獎的獲得者。

  「招收一批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青年學生進行專門培養,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輸送後備人才」,這是「強基計劃」招生選拔中的一個原則性要求。對於報考「強基計劃」的學生來說,強調的是真的有天賦,喜愛並願意致力於基礎學科,並不適合多數人。

問題四:怎麼選拔?

答:與自主招生不同,強基計劃大幅壓縮了高校的自由裁量權。強基計劃在招生上借鑑了新高考改革地區綜合評價的模式,按高考成績+校測成績合併錄取的模式。

教育部規定,高考成績佔比不得低於85%,校測成績不得高於15%,最後按這一權重分配比例綜合計算,從高到低錄取。高考成績得到了顯著的加強,有35所高校規定,「強基計劃」錄取時的綜合成績中,高考成績佔比為85%,南開大學更是提高到了90%。同時,在校測中,各大學也多強調了筆試的成績佔比,一般均在50%,個別學校佔比60%。

問題五:如何培養?

答:教育部發布的《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提出,招生高校要對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制定單獨人才培養方案和激勵機制,要加強對人才培養的統籌。

  36所試點高校發布招生方案的同時,也發布了相關的人才培養方案,並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提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單獨編班,學科交叉培養,強化通識教育,實行導師制,本-碩-博貫通式人才培養機制等。

比如:上海交大則把強基計劃納入該校王牌培養模式「致遠書院」,為每一個強基計劃學生建立單獨的成長檔案。

清華大學則藉機把全校招生培養全面「強基化」,為此專門新成立日新、致理、探微、未央、行健五大書院,這也是清華大學本科人才培養的一次創新。五大書院打破了原有的育人模式,以學生為中心,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培養具有寬厚的學科基礎、深厚人文底蘊的卓越人才。

相關焦點

  • 2020年強基計劃VS高考統招,衝擊名校的一次絕佳機會
    2020年多省新高考落地元年,也是強基計劃推行的第一年,自主招生取消,強基計劃無縫銜接,第一年是探索的階段,沒有參考數據,但2020年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將成為以後參考報考的重要數據,第一年的數據就更加具有代表性。
  • 2020年高考,狀元也選擇強基計劃,為什麼還這麼多質疑
    2020年高考強基計劃招生的校測和錄取已經結束了,從政策出臺到招生錄取落地,民間批評的聲音遠大於讚許的聲音,特別是競賽生群體。難道,立足於國家發展略的強基計劃,真的不香嗎?從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來看,與以往的自主招生和綜合評價(特指清華北大的綜合評價招生)相比,有許多新的特點。對於2021年、2022年甚至2023年高考的考生來說,了解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情況,對自己的高中學業規劃,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 2020高考利好消息:自招改為強基計劃,裸考名校難度較上年降低!
    2020年,自主招生改為強基計劃。裸考名校,是變難了,還是變容易了呢?總體的結論,裸分上名校越來越難的趨勢得到明顯遏制。在大部分地區,裸考名校較2019年容易。總體情況 2020年高考報名1071萬,創歷史新高。
  • 什麼是強基計劃?什麼樣的孩子適合參加?
    強基計劃來歷2020年1月15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自此,自主招生正式取消,全新的強基計劃啟動!
  • 衡水班主任547:強基計劃錄取優勢盡顯|2020年河北省強基入圍線VS高考統招分數
    >「智林說」,再點擊「關注」 ,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文章了。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是低年級參考、報考的重要數據,第一年的數據就更加具有代表性。為此,河北強基計劃就來為大家對比一下2020年河北高考統招一批投檔和強基入圍的分數線及位次對比,幫大家更好的了解強基計劃與高考統招的區別,也方便低年級更好的了解招生趨勢。
  • 2020強基計劃
    2020自主招生改為強基計劃,政策幾點變化分享一下,希望能幫助到大家:1.自主招生取消,由強基計劃代替。2.強基計劃試點高校為36所雙一流A類院校。3.強基計劃中高考成績85%,校測成績15%。4.測試由原來的出分前改為出分後。6月26日確定入圍名單,7月4日參加校測。
  • 強基計劃入圍標準是什麼?什麼樣的考生能爭取強基機會
    強基計劃入圍規則2020年強基計劃報名流程系統簡化了不少,沒有材料初審環節,高校在高考出分後依據高考成績直接確定入圍名單,入圍考生有資格參加校測考核。2020年高校破格條件為五大學科奧賽銀牌及以上獎項,同時成績需達到一本線或特招線。破格考生不佔用本省招生計劃名額,但需要注意的是,破格政策僅限入圍,一樣要參加校測,依據綜合成績錄取。
  • 新高考政策下:進名校更難了,強基計劃是圓「清北夢」的救命稻草
    目前很多省份都在推行新高考政策,取消了原來的自主招生,2020年1月推行「強基計劃」,三位一體名額縮減,想要進名校難度更大了。簡單來說,目前進入大學有三種方式:1、裸考(傳統的高考)2、三位一體 3、強基計劃。我們來分析下新高考政策有哪些變化,對於高一、高二的學生應該如何準備。
  • 2020年強基計劃高校在雲南的錄取分數線,文科全部大降分
    以2020年為例,預計清北兩校僅憑高考裸分普通批次錄取者,約佔1/3;剩餘的約2/3,則是通過強基計劃、專項計劃、保送、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等多元錄取方式,如下圖所示。從上圖可以看出,2020年,清北的總錄取人數中,與裸分錄取比例相當的,是今年新推出的強基計劃。
  • 高考賽道激烈,強基計劃是進入名校的一條捷徑嗎?「圖」
    一、強基計劃替代自主招生2020年1月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正式宣布從2020年開始推行「強基計劃」,原有高校的自主招生模式不再使用。36所招生,而從2020年各大高校推出的強基計劃招生名額來看,除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之外,各高校的強基計劃人數偏少一般在60人至210人之間。
  • 首年強基計劃,清北各省錄取榜,進入名校的「備選券」
    ,但不可否認強基計劃確實是衝擊名校的一次絕佳機會,因此也受到了很多學生和家長的關注,未來也將不斷完善調整。2020年清華大學全國投放了721個名額,北京大學強基計劃在全國投放了528人,北京大學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河南699分、安徽687分、四川686分等等;北京大學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雲南703分、天津699分、河南697分等等。
  • 名校加時賽「強基計劃」錄取分數線出爐,內附高校錄取分數線
    ,還有一個備受關注的就是強基計劃,上個月強基計劃初審名單公布,引起了很多學生和家長的討論,這兩天2020強基計劃各大高校錄取分數線陸續公布。自主招生取消後,多數高校開始施行強基計劃招生,強基計劃作為進入名校的機會,同時受到國家大力支持,得到了很多家長和學生的認可。
  • 從2020年強基計劃遇冷,看以後的機遇
    一. 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現狀全國高校第一次進行強基計劃招生,36所高校,共預招6100人。其中清華北大各900人,兩校共1800人。而清北的本科生招生計劃都只有6000人左右,強基佔總招生人數的近六分之一。1.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國家和政府對強基計劃的重視,從最好的高校開始。
  • 2020年各省強基入圍線VS高考統招線,強基計劃錄取優勢盡顯
    導讀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是低年級參考報考的重要數據,第一年的數據就更加具有代表性。為此,自主選拔在線團隊就來為大家對比一下2020年高考統招一批投檔和強基入圍的分數線及位次對比,幫大家更好的了解強基計劃與高考統招的區別,也方便低年級更好的了解招生趨勢。
  • 2020年強基入圍線VS高考統招線,各省強基計劃錄取優勢盡顯
    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是低年級參考報考的重要數據,第一年的數據就更加具有代表性。為此,小編就來為大家對比一下2020年高考統招一批投檔和強基入圍的分數線及位次對比,幫大家更好的了解強基計劃與高考統招的區別,也方便低年級更好的了解招生趨勢。
  • 深度解讀強基計劃,它真正適合你家孩子嗎?該計劃究竟是誰的機會
    五一節過後,截止至2020年5月9日,36所「雙一流」A類大學中除了北京師範大學以外,都公布2020年強基計劃的招生章程。很多高三的家長都非常關注,感覺多了一個進入名校的機會。但是很多家長至今對強基計劃仍然不太了解,甚至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報考,這樣的想法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強基計劃並不適合每一位高三考生,一步選錯,可能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
  • 2021年各省強基入圍線VS高考統招線,勵志清北的機會來了
    強基優勢凸顯從目前各省發布的清北投檔線來看,2020年清北的最低投檔分數線普遍上漲,但位次卻基本持平。各省高分段人數越來越多,分數更加的扁平化,導致現在高考統招的選拔區分度越來越低。對比之下,強基優勢凸顯。
  • 2020,自招改強基,裸考名校難度較上年降低
    2020年,自主招生改為強基計劃。裸考名校,是變難了,還是變容易了呢?總體的結論,裸分上名校越來越難的趨勢得到明顯遏制。在大部分地區,裸考名校較2019年容易。 總體情況 2020年高考報名1071萬,創歷史新高。
  • 揭開強基計劃真實面目
    強基計劃是高校自主選拔人才方式的一種,區別於高考統招,以高考成績和校考成績加權得到的綜合成績錄取,可以降低高考發揮失常的風險,為高考加一個雙保險,是高中生進入名校的一個好機會!4、未來已有明確相關規劃的考生5、有深造打算,尤其是打算本碩博連讀的考生Tip:如果對強基計劃裡的招生專業感興趣,且高考裸分優勢較大,或有突出的學科優勢,可以多關注強基計劃
  • 2020年高考多個名校「強基計劃」補錄,折射強基並未牛娃中意
    強基計劃,對於今年的高考學子來說是新事物,看名稱都可以想到,要考進該有多難。強基計劃招生條件跟名稱一樣,相當的霸氣,高考成績佔比高,佔總成績的85%,;校測難度大,堪比競賽;加上報名要求高,學科冷門,體能測試,真的是要求文武雙全,且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雄才大略,這樣的人才必將為國之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