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大雨798
我在8月26日的文章《記錄維多利亞時代真實影像——英倫畫家喬治·希克斯棄醫從藝》給大家介紹了喬治·希克斯從醫藥專業轉入繪畫專業的故事,今天給大家介紹另一位英國維多利亞時代不惜與家人決裂也要堅持轉行做畫家且頗有成就的約翰·威廉·格威德(John William Godward 1861-1922年)。
「叛逆少年」
約翰·威廉·格威德可以說是新古典主義末期繪畫藝術的執著追隨者,其創作靈感多來自於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繪畫與建築藝術。他的畫作最大的特色是:一、女性人體形象都酷似古典油畫中的維納斯,身形健碩、體態豐腴、性感、唯美。二、背景多以細緻刻畫的白色大理石為裝飾。約翰·威廉·格威德6歲時安格爾在87歲離世、44歲時布格羅於80去世。與他同時期的英國畫家有弗雷德裡克·萊頓、愛德華·約翰·波因特等。
約翰·威廉·格威德1861年8月9日出生於英國倫敦,從事人壽保險業務的父親從祖父那裡繼承了一筆價值不菲的投資,這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在1872年搬到了倫敦南郊溫布爾登的大別墅居住。此時,母親莎拉·伊波拉爾已生育5個孩子,格威德有了3個弟弟和1個妹妹。父母都是有著嚴格控制欲的清教徒,按照父親的安排,4個兒子都以將來進入保險業或銀行業進行培養,唯獨格威德對於金融索然無味,卻對繪畫表現出極大地愛好。
對於大兒子的執拗,父親意識到無法一再堅持自己的美好願望,想因勢利導,安排約翰·威廉·格威德學習建築設計,以期他能成為一名務實且有較高社會地位的建築設計師,而非「徒有其名」的畫家。
▲1887年油畫《朵拉》(Dora)經後世對比研究,畫中美女可能是赫蒂·佩蒂格魯(Hetty Pettigrew)
父親有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威廉·霍夫·伍特納,他是當時英國傑出的建築設計師,在倫敦開有一家頗具規模的建築設計事務所。1879年,約翰·威廉·格威德的父母想出了一個權宜之計,安排兒子晚上到霍夫·伍特納那裡學習建築設計,前提條件是他白天必須去做保險業務員的工作。恰巧霍夫·伍特納的兒子克拉克·伍特納也是一個繪畫愛好者,兩個有著共同愛好的年輕人很快就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約翰·威廉·格威德也因此爽快的答應了父母的要求。
克拉克·伍特納之前已在皇家美術學院的展覽上展出了作品,算是一位小有名氣的年輕肖像畫家,他利用自己的便利,從父親的建築事務所客戶那裡接了很多家庭裝飾畫的訂單,經濟收入相當不錯。
看到朋友在繪畫領域的蓬勃發展,約翰·威廉·格威德更加堅定了自己的藝術夢想,潛心向這位在繪畫上的「成功人士」學習專業知識。然而這也為他後來與父母之間關係的惡化埋下了伏筆。
到老伍特納1881年去世的這三年間,在建築設計事務所的學習,為「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約翰·威廉·格威德烙上最顯而易見的烙印,是他後來在幾乎所有美女、人體油畫作品中的背景,都仔細而且深入的刻畫白色大理石的怪癖,樂此不疲,成為他眾多著名畫作的顯性符號。
▲約翰·威廉·格威德最早完成的作品之一是他畫的祖母瑪麗·珀金頓·格威德
約翰·威廉·格威德最早完成的作品之一是他畫的祖母瑪麗·珀金頓·格威德(Mary Perkinton Godward)的一幅小水彩畫(大約只有手掌大小)。她於1866年去世,當時約翰·威廉·格威德才五歲,所以估計他是用祖母的照片來完成的作品。
雖然約翰·威廉·格威德沒有在專業美術院校的就學記錄,強烈反對他做畫家的家人也不大可能支持他參加皇家藝術學院的課程。
但有歷史記載他的重要好友克拉克·伍特納於1885年前往在英國享有盛名的聖約翰伍德藝術學校任教,一些訪問這所學校的藝術家包括勞倫斯·阿爾瑪·塔德瑪(Lawrence Alma-Tadema),弗雷德裡克·萊頓(Frederick Leighton)和愛德華·約翰·波因特爵士(Sir Edward John Poynter),他們的藝術無疑影響了格威德唯美的新古典主義繪畫風格,所以推測他應當是參加了很多與這個學校有關的藝術活動。
▲ 約翰·威廉·格威德的另一幅早期作品是1883年他妹妹的肖像,名為瑪麗·弗雷德裡卡·格威德肖像,這是他的第一幅成名之作。
人體模特
對於藝術家來說,好的模特兒對自己的創作至關重要。而當時倫敦的新晉美少女模特兒——「佩蒂格魯三姐妹」(Enter the Sisters Pettigrew),莉莉(Lilly)、赫蒂(Harriet)和羅絲(Rose),因異國情調的長相,如維納斯般高聳的鼻梁、深邃的眼神、蓬鬆的髮式、高挑勻稱的身材,極受以象徵主義和唯美主義為主旨的拉斐爾前派畫家們的青睞。被人們稱為三個小吉普賽人的「佩蒂格魯三姐妹」,原來是因為父親意外去世後,母親難以為繼要撫養13個孩子的家庭窘況,在學畫的兒子的建議下,1884年帶著女兒來到倫敦進入模特兒的行業,未曾想受到眾多藝術家的追捧。約翰·埃弗裡特·米萊斯,弗雷德裡克·洛德·萊頓,詹姆斯·麥克尼爾·惠斯勒等當時著名的畫家都以「佩蒂格魯三姐妹」作模特兒為傲,約翰·威廉·格威德也緊隨其後。
▲「佩蒂格魯三姐妹」作模特兒的《田園詩》約翰·埃維特·米萊斯作品(1894年)
約翰·威廉·格威德在1887年完成了美麗的17歲莉莉·佩蒂格魯(Lily Pettigrew)的肖像。她是三姐妹中最漂亮的一個,她的妹妹羅絲後來在書中寫道:
▲ 約翰·威爾遜·高沃德(1887)的莉莉·佩蒂格魯肖像
「……我的姐姐莉莉很可愛。她有著最美麗的金紅色捲髮,紫羅蘭色的眼睛,性感的嘴巴,經典的鼻子和俊美的臉龐,長長的脖子,勻稱而精緻的身材。的確,她是完美的……」
美麗的「佩蒂格魯三姐妹」在倫敦畫家中掀起的漣漪間遊刃有餘。
19歲的赫蒂·佩蒂格魯(Hetty Pettigrew)在蒂奧多爾·羅素(ThéodoreRoussel)1887年著名的人體油畫作品《讀書的女孩》中起到了模特兒的關鍵性作用。
她以極自然的方式沉浸於閱讀之中,看起來是那樣的安靜,在藝術家面前顯得如此的放鬆,那是多麼出色的模特兒。」
赫蒂於1884年與羅素(Roussel)見面,自從成為他的模特之後,互生情愫,傳出緋聞,並在1900年生下了他們的女兒艾裡斯。羅素的妻子因病去世後,羅素卻在1914年娶了蘇格蘭水彩畫家亞瑟·梅爾維爾的遺孀埃塞爾·梅爾維爾,赫蒂與羅素的親密關係就此結束。
▲ 莉莉和赫蒂·佩蒂格魯(攝影師:愛德華·林利·薩姆伯恩)
而約翰·威廉·格威德還曾經由「佩蒂格魯三姐妹」的介紹,在英國皇家藝術家協會主席詹姆斯·麥克尼爾·惠斯勒(James McNeil Whistler)的幫助下,最終在1890年被選為協會的正式成員。
1887年,約翰·威廉·格威德以作品《黃色頭巾》被皇家美術學院選中進入夏季畫展,這對於一個26歲的年輕藝術家來說,無疑是極高的榮譽。然而,對一心希望自己的大兒子繼承家族保險業務的父母來說,卻成了莫大的遺憾。他們越發覺得更加無法扭轉約翰·威廉·格威德按照他們的意願回到「正軌」,哪怕是做一個能夠享有聲望的建築設計師的想法也被化為泡影。
約翰·威廉·格威德走到了他人生的十字路口,26歲仍與父母身居同一屋簷下,無法擺脫家庭的桎梏,他們對他繪畫成就上的毫不認可,在他的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壓力,令他極度痛苦……
他要付出怎樣的代價,才能化解這一切?
亦或是孤注一擲,為了自己的藝術夢想,與家人徹底決裂?
[ 待續 ]
「 唯美品鑑 」歡迎大家留言點讚+關注,謝謝!
古典主義唯美情調——法國著名畫家愛德華·約翰·波因特油畫作品
典雅與韻味——19世紀英國唯美主義畫派著名畫家弗雷德裡克·萊頓
執著追尋永恆美的典型處女座,新古典主義旗手——藝術巨匠安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