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記者採訪中了解到,國際標準專家曾多次來漢溝通,在國際標準制定中,中國專家也從沒有存在感的「3S」狀態到貢獻中國智慧。
省標準化與質量研究院國際所所長陳瓊介紹,早在2016年,中國武漢就開始籌備制定光纖雷射器的國際標準,省標準化與質量研究院每年搭建與國際標準化組織合作的平臺,致力培育具備國際標準化思維的企業家沙龍。
在2016年的企業家沙龍上,不少武漢雷射加工企業有意向制定光纖雷射器標準。當時,IEEE(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及其標準協會主席來漢,參加了這次企業家沙龍活動,聽取了相關標準項目建議。
2016年底,在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中國光谷),華工雷射等企業通過國家雷射加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平臺,提交了標準意向。
經過多次修改後,2018年,該標準被IEEE(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立項。當年5月,在省、市市場監管局指導下,由東湖高新區市場監管局及省標準化與質量研究院組織,IEEE(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標準協會技術政策總監Bill Ash先生來訪武漢,就標準的具體技術內容進行了溝通講解。
到2020年12月,標準草案經過IEEE(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光電標委會審核通過。
2008年開始,中國就在參與雷射國際標準化工作。華工雷射智慧財產權部標準化經理周小莊介紹,國際標準的制定非常嚴謹,時間甚至長達四五年,標準制定對技術要求嚴格,各方競爭激烈。最初雷射國際標準制修訂當中,不管是安全類,還是檢測類,通用術語類等,都被發達國家掌握。
據說,中國技術專家參加國際標準化組織討論時是「3S」狀態,smiling(微笑)、silent(沉默)、sleeping(瞌睡),意指插不上話,沒有存在感。
周小莊說,隨著十幾年的發展,中國標準化技術專家,在國際標準化組織當中,逐步形成了影響力。國際標準化組織專家也頻繁到中國考察、參會等。
最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標準創新司副司長李玉冰公開表示,過去的十幾年,中國專家已經不再是「3S」參會了,他們與國際同行積極合作,加強溝通交流,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為國際標準化大家庭做出中國貢獻。(長江日報 記者劉睿徹)
來源 | 長江日報
編輯 | 魏煒
文章經授權發布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