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潮》一文記敘了一次觀潮的盛況。作者用生動的語言,豐富的想像,細膩的筆觸,描寫了錢塘江大潮由遠而近、奔騰西去的全過程,寫出了大潮的雄偉壯觀,表達了對錢塘江大潮奇觀的驚嘆與熱愛。
一、詞語
奇觀 農曆 據說 寬闊 人山人海 滾動
頓時 逐漸 猶如 齊頭並進 山崩地裂
霎時 餘波 依舊 若隱若現 昂首東望
人聲鼎沸 風平浪靜 水天相接
浩浩蕩蕩 奔騰西去 漫天捲地
風號浪吼
二、多音字。
薄 [báo] 薄片 薄餅
[bó] 薄禮 日薄西山。
[bò] 薄荷
號 [hào] 國號 號角
[háo] 呼號 號叫 風號浪吼
三、近義詞
若隱若現——隱約可見 齊頭並進——並駕齊驅
漫天捲地——鋪天蓋地 浩浩蕩蕩——洶湧澎湃
橫貫——橫亙
四、反義詞
寬闊——狹窄 沸騰——平靜
山崩地裂——巋然不動
恢復——破裂
五、詞語搭配
寬闊的江面 蒙蒙的薄霧
隆隆的響聲 浩浩蕩蕩地奔來
六、詞語解釋
人聲鼎沸:形容人聲嘈雜喧鬧。
若隱若現:隱隱約約,看不清。
齊頭並進:不分先後一齊前進,或同時進行。
山崩地裂:形容響聲巨大或變化大
七、課文梳理。
1、《觀潮》共五個自然段,先總後分,結構清晰,層次分明,是按照時間順序來寫錢塘江大潮的,即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後的順序。
2、第1自然段用「天下奇觀」總起,指出錢塘江大潮的特點和地位。
第2自然段寫潮來前,在海塘大堤上的所見。
第3到4自然段寫潮來時,由遠而近的變化過程。(從聲音、樣子兩方面重點寫了潮來時的景象)
第5自然段寫潮頭奔騰西去的情景。
3、文中的「這一天早上」,「午後一點左右」兩處顯示了時間的變化。
#暑假預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