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兒(富書專欄作者)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感觸頗深:
李女士今年40多歲,因為感覺自己有點微胖,便跟潮流,像明星一樣找了個私教。
還別說,好像減肥有點效果,於是,頭腦一熱,就聽從了機構的安排,一下購買了14年的私教課。
全額63萬,月薪只有8000的她,想到了網貸,於是一咬牙貸了款。
可是,很快,每個月3-4萬元的貸款壓得她喘不過氣來,與此同時,她又被確診患有肝血管瘤。
無奈之下,她以身體有病為由要求機構退還課程費,卻被對方告知要承擔20%的違約金。
這一番操作下來,10多萬打了水漂,還連帶過了這麼長一段時間痛苦不堪的負債生活。
工資只有8000,就想擁有大明星一樣的私人教練,李女士很是吃了一把過度消費的虧。
清代學者申居鄖有句名言:「縱慾之樂,憂患隨焉。」
意思是,一個人如果過分放縱自己的欲望,縱情享樂,帶來的或許就是一世的憂患病痛折磨。
人生如螻,你我皆凡人,同是血肉之軀,想要今生無虞,在這兩種東西面前,你一定要克制,不要過度消耗。
透支健康,有如賭徒
《繡春刀》裡有句臺詞:「心存僥倖者,賭徒是也。」
為了換取一時的縱樂,又或是眼前的名利,拿健康當賭注,十有八九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前段時間看綜藝節目《我的白大褂》,讓人心疼之餘不禁一陣唏噓:
24歲的小蔡感覺身體麻木,被醫生確診為中風。正當所有人都感覺到匪夷所思時,另一個診斷,讓她差點崩潰。
醫生說,她的顱內,還不排除有動脈瘤的存在,並且告訴她:
「動脈瘤最怕破裂,一旦腦袋裡面血管破了,便會大出血,隨時有生命危險。」
小蔡頓時害怕得淚流不止,她萬萬沒想到,曾被自己信仰的「熬夜自由」,早已偷偷竊走了她的健康。
國家癌症中心的相關數據顯示:「年輕化」是癌症近年來的一大趨勢 。
近10年裡,我國年輕人癌症病發率增長了將近70%,平均每分鐘就有7.5人被確診。
其實,不光是癌症,很多老年人的病症如高血壓、中風、糖尿病等病發都已趨向於年輕化。
知乎上,有人問:「為什麼明明知道健康很重要,年輕人還在各種作死?」
有個高贊回答,一語中的:「因為總覺得自己年輕。」
仗著自己有一副年輕的體魄,毫無節制地消耗,各種作。
孰不知,身體的健康指數就像銀行儲蓄,只出不進,遲早透支。
滴滴總裁柳青曾回憶起自己確診乳腺癌的那段黑暗經歷,仍是心有餘悸:
「那時的感覺真像一架飛機,剛要衝刺起飛,就突然墜落了,心裡是萬般滋味。」
後來,劫後餘生的她終於參悟了,曾經不惜透支健康去追求名與利,無論結局是否如願,自己都是最大的輸家。
「人生除了生死,其他都是擦傷。人生向前,真實比完美更重要。」
拿健康賭明天,你很難看到曙光的到來。
世界是芸芸眾生的,但歸根結底是屬於那些身體好的,活得久的。
透支未來錢,等於自殺
曾在網上看過一條微博:
許多人拿著3000的工資,過著30000的生活,光鮮亮麗全靠信用卡和花唄撐著,看起來精緻得體,實際負債纍纍。
透支未來錢似乎成了一種時尚,但沒有幾個人能承擔起這種「時尚」帶來的副作用。
打開百度搜索,因為還不起借貸而自殺的人數不勝數。
去年5月,珠海一名27歲的女孩燒炭自殺。 母親在幫她整理遺物時,發現了14張信用卡,全是欠款狀態。
所欠數額多則10幾20萬,少則幾千或者一萬的,總共負債達87萬!
然而,女孩的工資不過3000元, 早已資不抵債。
欠下巨額貸款,換來的是一堆來不及開封的名牌鞋,各種大牌化妝品、衣服、包包等。
有人說,令現代入陷入過度消費泥潭皆是「精緻窮」惹的禍,其實,最根本還是因為放縱慾望的後果。
就像一位深陷消費貸款的年輕人所說:
「最初,我只是想買一部剛上市的iPhone,月還600,完全可以負擔得起。
後來想買的越來越多,於是,只好開通了信用卡、花唄、借唄、各種網貸,
拆了東牆補西牆,分期不行就套現。很快,我的工資就跟每月還款額持平了,接著就是資不抵債。
我不敢考研,不敢辭職,只能一步一步向前。用房租和吃飯以外的每一分錢來償還透支的每一個明天。」
《自控力》裡有這樣一句話:
「人生中有兩種痛苦,一種是努力的痛苦,一種是後悔的痛苦,而我認為後者要比前者大千倍。」
寅吃卯糧永遠也看不到頭,縱慾消費帶來的快意,很快被蝕骨的悔意吞沒。
過度透支消費而來的物品,除了表面上看得到的利息,還帶來了精神上的損傷。
或許在平常人看來再普通不過的東西,你卻為此付出了成千上萬倍的代價。
欲望的膨脹,始於破罐子心理
王廷相在任督察院左都御史時,對下屬張瀚講了一個故事:
「昨天,我乘轎的時候下起了雨,有個轎夫腳上穿著一雙新鞋,剛開始還小心翼翼地挑乾淨的地方走,生怕踩進水坑裡弄髒了鞋。
可是,他還是不可避免地踩進了泥坑裡,於是,他再也不顧惜新鞋了,什麼汙湯泥水也滿不在乎地踩下。
究其原因,就是轎夫的鞋是新的時候,他只想著好好呵護。
一旦踩進了泥坑,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就出現了。反正鞋已經髒了,就再不用小心翼翼了。」
講完這個故事,王延相感慨道:「居身之道,亦猶是耳,倘一失足,將無所不至矣!」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知道節制的重要性,為什麼還是繞不開這個坑呢?
因為人們都很容易出現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一晚不睡又不會死;反正都熬了那麼多天了,也不在乎這一天;
借這點錢,又不是還不起;反正都借了,再借點還不是一樣還……」
放縱一旦開始,就像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
我們總以為,只有金錢才能給我們真正想要的人生,於是不惜透支健康、透支未來。
然而,當這個觀念一旦在腦子裡紮根,我們的悲劇人生就這樣開始了。
古人有云,學好三年,學壞眼前。不良事物只需要一個開口就會像瘟疫一樣蔓延。
導演北野武曾說過一句話,頗有禪理:
「人這種東西啊,不管外表修飾得多麼光鮮亮麗,剝掉一層皮後就只剩下一堆欲望。」
生而為人,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團蠢蠢欲動的欲求,想要無限放縱、無限自由,想擁有一切美好的事物。
然而,放縱慾望是本能,克制才是本事。
克制縱慾,過人上人生活
王陽明家訓中有一條:「節飲食,戒遊戲。」
意思不言而明,越節制的人,活得越透通。
人生沒有極致的完美,只有節制的自由。
別讓所謂的完美人生追求,成為悲劇人生的開端,
抵制利益的驅使,不透支健康,杜絕不良生活習慣,回歸素與簡;
不要超前消費透支明天,擁抱真實的生活,享受無債一身輕的日子。
放縱慾望,憂患始生,極致快樂的人生始於克制。
正如林清玄所說:
「真正的生活品質,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與條件,並在這有限的條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與生活。」
在自己能愉悅承受的範圍內,讓自己過得更好。
唯願你今生無病、無債,品味人生真滋味!
作者簡介:雪兒,富書專欄作者,富書持續投稿變現營學員,富小書的人,嚮往遠方的詩意也沉溺眼前的苟且,喜歡寫有溫度的文字,願在溫情的歲月裡,你我共勉,本文首發富小書(ID:fxsfrc),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