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大半悲劇,都源於這兩個字(悅讀)

2020-12-24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文|雪兒(富書專欄作者)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感觸頗深:

李女士今年40多歲,因為感覺自己有點微胖,便跟潮流,像明星一樣找了個私教。

還別說,好像減肥有點效果,於是,頭腦一熱,就聽從了機構的安排,一下購買了14年的私教課。

全額63萬,月薪只有8000的她,想到了網貸,於是一咬牙貸了款。

可是,很快,每個月3-4萬元的貸款壓得她喘不過氣來,與此同時,她又被確診患有肝血管瘤。

無奈之下,她以身體有病為由要求機構退還課程費,卻被對方告知要承擔20%的違約金。

這一番操作下來,10多萬打了水漂,還連帶過了這麼長一段時間痛苦不堪的負債生活。

工資只有8000,就想擁有大明星一樣的私人教練,李女士很是吃了一把過度消費的虧。

清代學者申居鄖有句名言:「縱慾之樂,憂患隨焉。」

意思是,一個人如果過分放縱自己的欲望,縱情享樂,帶來的或許就是一世的憂患病痛折磨。

人生如螻,你我皆凡人,同是血肉之軀,想要今生無虞,在這兩種東西面前,你一定要克制,不要過度消耗。

透支健康,有如賭徒

《繡春刀》裡有句臺詞:「心存僥倖者,賭徒是也。」

為了換取一時的縱樂,又或是眼前的名利,拿健康當賭注,十有八九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前段時間看綜藝節目《我的白大褂》,讓人心疼之餘不禁一陣唏噓:

24歲的小蔡感覺身體麻木,被醫生確診為中風。正當所有人都感覺到匪夷所思時,另一個診斷,讓她差點崩潰。

醫生說,她的顱內,還不排除有動脈瘤的存在,並且告訴她:

「動脈瘤最怕破裂,一旦腦袋裡面血管破了,便會大出血,隨時有生命危險。」

小蔡頓時害怕得淚流不止,她萬萬沒想到,曾被自己信仰的「熬夜自由」,早已偷偷竊走了她的健康。

國家癌症中心的相關數據顯示:「年輕化」是癌症近年來的一大趨勢 。

近10年裡,我國年輕人癌症病發率增長了將近70%,平均每分鐘就有7.5人被確診。

其實,不光是癌症,很多老年人的病症如高血壓、中風、糖尿病等病發都已趨向於年輕化。

知乎上,有人問:「為什麼明明知道健康很重要,年輕人還在各種作死?」

有個高贊回答,一語中的:「因為總覺得自己年輕。」

仗著自己有一副年輕的體魄,毫無節制地消耗,各種作。

孰不知,身體的健康指數就像銀行儲蓄,只出不進,遲早透支。

滴滴總裁柳青曾回憶起自己確診乳腺癌的那段黑暗經歷,仍是心有餘悸:

「那時的感覺真像一架飛機,剛要衝刺起飛,就突然墜落了,心裡是萬般滋味。」

後來,劫後餘生的她終於參悟了,曾經不惜透支健康去追求名與利,無論結局是否如願,自己都是最大的輸家。

人生除了生死,其他都是擦傷。人生向前,真實比完美更重要。

拿健康賭明天,你很難看到曙光的到來。

世界是芸芸眾生的,但歸根結底是屬於那些身體好的,活得久的。

透支未來錢,等於自殺

曾在網上看過一條微博:

許多人拿著3000的工資,過著30000的生活,光鮮亮麗全靠信用卡和花唄撐著,看起來精緻得體,實際負債纍纍。

透支未來錢似乎成了一種時尚,但沒有幾個人能承擔起這種「時尚」帶來的副作用。

打開百度搜索,因為還不起借貸而自殺的人數不勝數。

去年5月,珠海一名27歲的女孩燒炭自殺。 母親在幫她整理遺物時,發現了14張信用卡,全是欠款狀態。

所欠數額多則10幾20萬,少則幾千或者一萬的,總共負債達87萬!

然而,女孩的工資不過3000元, 早已資不抵債。

欠下巨額貸款,換來的是一堆來不及開封的名牌鞋,各種大牌化妝品、衣服、包包等。

有人說,令現代入陷入過度消費泥潭皆是「精緻窮」惹的禍,其實,最根本還是因為放縱慾望的後果。

就像一位深陷消費貸款的年輕人所說:

「最初,我只是想買一部剛上市的iPhone,月還600,完全可以負擔得起。

後來想買的越來越多,於是,只好開通了信用卡、花唄、借唄、各種網貸,

拆了東牆補西牆,分期不行就套現。很快,我的工資就跟每月還款額持平了,接著就是資不抵債。

我不敢考研,不敢辭職,只能一步一步向前。用房租和吃飯以外的每一分錢來償還透支的每一個明天。」

《自控力》裡有這樣一句話:

人生中有兩種痛苦,一種是努力的痛苦,一種是後悔的痛苦,而我認為後者要比前者大千倍。

寅吃卯糧永遠也看不到頭,縱慾消費帶來的快意,很快被蝕骨的悔意吞沒。

過度透支消費而來的物品,除了表面上看得到的利息,還帶來了精神上的損傷。

或許在平常人看來再普通不過的東西,你卻為此付出了成千上萬倍的代價。

欲望的膨脹,始於破罐子心理

王廷相在任督察院左都御史時,對下屬張瀚講了一個故事:

「昨天,我乘轎的時候下起了雨,有個轎夫腳上穿著一雙新鞋,剛開始還小心翼翼地挑乾淨的地方走,生怕踩進水坑裡弄髒了鞋。

可是,他還是不可避免地踩進了泥坑裡,於是,他再也不顧惜新鞋了,什麼汙湯泥水也滿不在乎地踩下。

究其原因,就是轎夫的鞋是新的時候,他只想著好好呵護。

一旦踩進了泥坑,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就出現了。反正鞋已經髒了,就再不用小心翼翼了。」

講完這個故事,王延相感慨道:「居身之道,亦猶是耳,倘一失足,將無所不至矣!」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知道節制的重要性,為什麼還是繞不開這個坑呢?

因為人們都很容易出現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一晚不睡又不會死;反正都熬了那麼多天了,也不在乎這一天;

借這點錢,又不是還不起;反正都借了,再借點還不是一樣還……」

放縱一旦開始,就像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

我們總以為,只有金錢才能給我們真正想要的人生,於是不惜透支健康、透支未來。

然而,當這個觀念一旦在腦子裡紮根,我們的悲劇人生就這樣開始了。

古人有云,學好三年,學壞眼前。不良事物只需要一個開口就會像瘟疫一樣蔓延。

導演北野武曾說過一句話,頗有禪理:

「人這種東西啊,不管外表修飾得多麼光鮮亮麗,剝掉一層皮後就只剩下一堆欲望。」

生而為人,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團蠢蠢欲動的欲求,想要無限放縱、無限自由,想擁有一切美好的事物。

然而,放縱慾望是本能,克制才是本事。

克制縱慾,過人上人生活

王陽明家訓中有一條:「節飲食,戒遊戲。」

意思不言而明,越節制的人,活得越透通。

人生沒有極致的完美,只有節制的自由。

別讓所謂的完美人生追求,成為悲劇人生的開端,

抵制利益的驅使,不透支健康,杜絕不良生活習慣,回歸素與簡;

不要超前消費透支明天,擁抱真實的生活,享受無債一身輕的日子。

放縱慾望,憂患始生,極致快樂的人生始於克制。

正如林清玄所說:

真正的生活品質,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與條件,並在這有限的條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與生活。

在自己能愉悅承受的範圍內,讓自己過得更好。

唯願你今生無病、無債,品味人生真滋味!

作者簡介:雪兒,富書專欄作者,富書持續投稿變現營學員,富小書的人,嚮往遠方的詩意也沉溺眼前的苟且,喜歡寫有溫度的文字,願在溫情的歲月裡,你我共勉,本文首發富小書(ID:fxsfrc),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悅讀拾光】青春中國
    為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章丘區融媒體中心《悅讀拾光》推出「主播讀經典」特別節目。今天,主播文婷,與您分享歐震的詩歌《青春中國》。 寫下的兩個字--中國 讓人讀得昏暗讀得疲憊 更讓人讀得心痛讀得悲憤 那萎縮在清末史書裡的 消瘦的中國呵 那跪倒在《南京條約》裡的 軟弱的中國呵
  • 人生成敗,都在這兩個字裡面
    鄭相一番話,無非就是兩個字——捨得。人生在世,不過就是一舍一得的輪迴。春申君在封地疏浚三江,解決今黃浦江一帶的水患問題,當地百姓為了懷念他將這條河稱為春申江。如今上海其中一個簡稱「申」,也是源於戰國時此地曾為春申君的封地。春申君為相二十五年,若能專心治國理政,也不失為一代賢臣,但他卻飄了,不但為政乏善可陳,更捨不得當初拿命換來的權力。
  • 看了《人生》,才能避免人生悲劇
    (一)路遙《人生》的悲劇及其現實意義《人生》這本書是以陝北高原改革時期的城鄉生活為背景,男主人公高加林高中畢業後回到農村又離開農村去城市,最後又重新回到農村,構成了他的人生。其中,在這段人生歷程中,牽扯出高加林自身的事業發展,心裡路程以及他和其他兩位女主人公劉巧珍和黃亞萍的愛情糾葛,並且這兩段愛情故事都以失敗告終,成為《人生》這本書裡的悲劇。《人生》這本書裡寫過這樣的一句話:「沒有一個人的生活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西,有些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 女人這一輩子,有多少悲劇源於「太順從」
    云云爸走的早,是意外,工地賠了一些錢,云云媽給老公辦完喪事把云云和哥哥叫到屋裡,指著一沓錢說:「這是你們爸爸用命換來的,以後給哥哥娶媳婦用。」都說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其實是缺少愛的孩子懂事早,當家幹活也學的早。云云成績一直都是班內前三名。
  • 「初光悅讀匯 」:一縷照亮閱讀生活的晨光
    我們的活動品牌叫初光,取意閱讀就像燈塔的信仰之光,指明方向、引領未來,讓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閱讀又像黎明的第一縷陽光,點亮人生、照亮旅程,在這個初光先照的城市,讓我們向光而行!」通過共讀一本好書、分享一個有意義的故事,倡導大家放下手機,拿起書本,在讀書中體味人生,感悟成長。
  • 第一期 | 好書推薦——悅讀經典 品讀人生
    人生是一場旅行前行的道路上會有不同的人為你指點迷津書 不就是如此>靜下心去閱讀我們可以窺見一個眼睛之外的世界現實與理想相交錯美好同殘酷肩並肩我們又該如何抉擇到書中去吧悅讀經典 品讀人生 2000多年前,柔弱的昭君坐著木板車,從漢都長安歷經艱辛跋涉來到荒涼的漠北,以偉大的母性彌合了胡漢多年戰爭留下的創傷。今人以紀念昭君的形式,循著昭君促進民族和諧的路程前行。昭君文化作為中國先進的歷史文化和優秀的民族文化,最主要的一點是反映了中華民族「以和為貴」、「以親為榮」的民族凝聚力。
  • 晚唐李商隱最悽涼的唐詩,題目2個字是他悲劇人生的真實寫照
    相對於他在文學史上的名氣,他在自己的人生經歷當中,卻有著悲苦的人生。一輩子懷才不遇,一輩子的人生境遇都很差差。到晚年的時候更是經歷妻子的早早去世,讓他失去了最後的精神支柱。早年間的李商隱還是有幾分豪情的。渴望能夠建功立業,渴望能夠扶大廈於將傾。他親眼看得到唐王朝的日薄西山,也渴望用儘自己的最後一點心力,幫助王朝起死回生,可惜這王朝的發展卻就是看不上他。
  • 讓書香浸潤校園 讓讀書精彩人生——甘州區「悅讀人生,潤澤心靈」讀書活動啟動儀式
    為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進一步打造書香校園,9月14日,甘州區北街小學隆重舉行了「悅讀人生 潤澤心靈」讀書活動啟動儀式。本次「悅讀人生,潤澤心靈」讀書活動啟動儀式,標誌著該校2020
  • 曹格自曝患躁鬱症,婚姻的悲劇源於那無法控制的煩躁
    但是結婚多年來,二人始終沒有離婚,作為枕邊人的吳速玲肯定是知道曹格的病情,但是能做到不離不棄,這是真愛呀。婚姻是兩個相愛的人的結合。兩個人因為愛情走到一起,最後又因為愛情邁入婚姻的殿堂。但是婚姻不同於愛情,它是兩個人結合之後,將要共同面對餘下的人生。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之後就要面對油鹽醬醋的煩惱。
  • 《美麗人生》,悲劇還是喜劇?悲慘人生還是美麗人生?
    相信很多看過《美麗人生》的觀眾,會認為這是一部悲劇。即將迎來勝利的時刻,在大團圓結局到來之前,奎多死在了德國納粹的槍下。妻子失去了深愛她的丈夫,兒子失去了疼愛他的父親。這個曾經甜蜜的三口之家,變得不完整。活下來的孤兒寡母,一定會陷入悲痛的回憶與無限的思念之中。這些都是可以預料的事情。
  • 《道德經》的核心思想就兩個字,讀懂了這兩個字,也就讀懂了人生
    然而「無為」這兩個字被很多人誤解,他們認為所謂的「無為」就是佛系,什麼都不要幹,因為幹了也沒有用,很多東西都是命中注定的。因此有人認為老子的思想是消極避世的世界觀,這真是大大曲解了《道德經》的真正內涵。在《道德經》中,老子提倡的「無為」是不妄為,即不要憑自己的想像胡亂作為。
  • 讀懂這兩個字,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生來此世一趟,總會經歷過困難、挫折、酸甜苦辣等等,無常是人生的常態,什麼金錢,權力,富貴,地位,事業,不過是過眼雲煙。看透得失,坦然面對,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的心態,這樣才能好好地活在當下,參悟人生。 所以,看透,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讀懂這兩個字,便讀懂了人生。
  • 人生三大悲劇!細思極恐!
    親愛的朋友,人生兩字寫起來容易,走起來難,但再難都要積極面對,認識自己、相信自己、努力自己,您一定會有個無怨無悔的精彩人生。人生有三大悲劇:不知道有自我,不願意有自我,不能夠有自我。每種悲劇都極具「負能量」。
  • 這些人能做到,主要源於兩個字
    這句話最早出自哪裡,早已不可知,但被人群熟知後,就廣為流傳開來。對於這句話的理解,很多人都是眾說紛紜。那麼為什麼不抽菸不喝酒的男人才是最可怕的呢?一直以來,菸酒作為混跡社會的標配,早已得到大多數人認可,以至於偶然出現一個不吸菸、不喝酒的人,不免被人們貼上「另類的標籤」。但所謂的混社會,就一定要會抽菸喝酒嗎?不,並不是這樣的。
  • 山姆大叔大炮下的人生悲劇
    人生不是上帝為譴責我們的缺陷而給我們布下的陷阱。 俞灝明  臉蛋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
  • 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有兩個很大的悲劇
    很多時候我在想我們每一個的人生是不是具有兩個很大的悲劇,確實,在我看來,我們生活當中最大的兩個悲劇就是一個是我們得到我們不想得到的東西,一個就是我們想要,但是卻得不到的東西。確實,生活也是如此。還有就是我們在生活當中,當我們越不想讓某些東西的時候,生活往往會給與我們,比如在生活當中,我們特別討厭貧窮,特別討厭疾病,但是這些東西生活往往不會隨著我們的意願來滿足我們在生活當中這些事情就是我們生活中最大的兩個悲劇。確實,每個人的生活都是這樣的。
  • 博富公益「悅讀館」——梅江站
    3月26日上午,文化和陳皮,這兩者在新會梅江相遇並迸發出不一樣的火花。只因當天博富公益「悅讀館」——梅江小學館,在新會陳皮的核心產地之一——梅江村內,舉行了簡約而不失莊嚴的開館儀式。當博富公益「悅讀館」再會新會,當陳皮的馥鬱縈繞書墨之香,新會這座千年古城,散發出迷人的芬芳。
  • 2020年全民悅讀朗讀大會結束2021年第五屆全民悅讀朗讀大會啟動
    展演活動之前,由著名演播藝術家房明震先生和南京師範大學教授、《百家講壇》節目主講人酈波,為全國的選手分別做了《古典詩詞的朗誦技巧》和《詩詞與人生》的專題講座,解讀了詩詞中潛藏著的華夏文明的文化基因密碼以及當前的時代環境中我們又該如何向優秀傳統文化汲取力量與智慧。
  • 譚海鴻:厚重的人生,因為有「閱」更精彩 領讀中國 悅讀貴陽
    沉靜,寡言,文質彬彬,愛思考,做任何事都追求完美,這是熟悉譚海鴻的身邊朋友對他的評價。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已過不惑之年的譚海鴻一路走來也並非一凡風順,在生意場上打拼多年的他,吃過不少苦,也吃過很多虧。但即便如此,坦蕩做人、真誠待人是他堅持的底線和處事原則。" 以愛己之心愛人,蓮花會在冰雪中綻放。"
  • 走進《人生》,從高加林的人生悲劇,看路遙人生的自卑與超越
    《人生》以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時空背景,敘述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在回到土地的變化過程。同時又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現的矛盾,通過這些故事展現了那種在命運無情下,艱難選擇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