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夫妻兩個人的,不是媽媽一個人的,生了就要兩個人一起帶

2020-08-12 媽咪很帥TW

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的爸爸都認為生了孩子以後,帶孩子就是太太的事情,因為換尿布,餵奶,照顧孩子等等的一些事情都是媽媽一個人在做。他們也理所當然的把這些事情都歸給了女人。還有一部分爸爸覺得呢,自己的任務就是上班掙錢,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天,下班回到家,他看電視玩玩手機,喝喝茶休息一下就是理所應當的。

可是爸爸的這種觀點真的是正確的嗎?的確,現實生活中如果讓爸爸看孩子,有許多媽媽都是不放心的,因為男人一般都是屬於大大咧咧的性格照顧孩子也不是那麼用心。但是這並不代表著孩子,就是媽媽一個人的,也不能說爸爸沒有照顧孩子的義務。話又說回來了,想讓我們的孩子有一個全面的發展,父親的參與呢也是必不可少的,不同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也是不一樣的。首先我們看一下孩子的這些能力父母,誰的影響更大一些。

第1個就是語言的表達能力。當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媽媽肯定會覺得他每天跟孩子在一起,跟孩子說話聊天,肯定他的說話是對孩子最有影響的。而每個男人只顧著上班,陪孩子的時間少,一天的講不上幾句話,不可能對孩子的語言影響很大。可是現實生活中卻表明,爸爸每天陪孩子講故事,陪孩子聊天,到了15個月以後,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遠遠超過了媽媽一起陪伴的孩子。

就是因為媽媽更了解孩子,所以呢,跟孩子相處的時候,用的都是一些比較容易和孩子溝通的語言,而作為一個爸爸就不一樣了,他們天生的就不懂得寶寶的語言,所以爸爸所講的故事對於孩子們來說都是比較新鮮的一些詞語和概念。久而久之的孩子吸收語言的能力就明顯的增加,所以說語言的能力是會越來越提高的。也就是說爸爸的陪伴對於孩子語言的影響是最大的。

第2個就是遇到困難的時候孩子的耐挫力。這個也是爸爸對孩子的影響最大。耐挫力呢是可以化解挫折帶來的一些影響,盡力的克服一些困難積極的解決,現實中出現一些問題,所以這個耐挫力呢,也是孩子需要一點一點的培養的。對於這一點來說,工作中的爸爸又比家庭的媽媽處理事情的能力要強的多。再加上男人本身心很大,平時和孩子一起玩呢,可能就會把他舉得高高的,然後再逗他嘎嘎大笑,又或者是給孩子在做遊戲的時候滿地打滾,辦一些小怪獸什麼的。

每一個孩子的幼年都會對這一些事情有一些恐懼感,比如說有的孩子怕生,有的孩子見到陌生人會很膽怯,其實的都是孩子天生的一些本能。而和爸爸在一起經常做一些膽大的一些小遊戲,實際上是可以鍛鍊孩子內心強大的,也可以克服孩子的一些恐懼感。在某些條件下,爸爸帶孩子一方面呢,可以讓孩子學到爸爸的一些處理事情的方式,還有一方面就是和孩子互動做遊戲帶孩子很能的恐懼心理,也會提高我們孩子的耐挫力。

第3個就是同理心,這一個是媽媽對寶寶的影響比較大。因為女人天生心思比較細膩,更容易觀察到一些很細微的東西,比如說孩子的情緒,所以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很容易觀察到孩子內心細微處的一舉一動。而這個問題呢,在爸爸看來那就是很直接的,就用一些「二分法」就是過分的關注對於錯,而忽略了孩子的情緒,忽略了孩子內心上的一些細微的小變化,所以媽媽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更容易提高孩子的同理心。

第4個社交互動。這個是爸爸對孩子的影響更大一些。爸爸在幼兒時間就開始帶孩子,可以減少孩子對衝動教壞朋友或者是對異性的觀念更加健康。其實這個應該是挺好理解的,因為爸爸在社會中與媽媽起到的作用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對於男孩,對於帶孩子來說,父親的影響力要比媽媽的影響力大一些。第5個對於智力方面,相比爸爸而言,媽媽的影響力要更大一些。從遺傳的角度,母親對孩子的智力影響是爸爸的三倍。但是如果說是後天的智力的話,爸爸參與度越高,對孩子的幫助呢,也就會越大。就像前面所說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一樣的。既然爸爸帶出來的寶寶會聰明很多,那為什麼後天不努力帶孩子呢?父母的影響程度在孩子的成長中都可以看出來,孩子的成長既離不開爸爸也離不開媽媽,兩個人是缺一不可的,而且就算從孩子能力方面來說,但從帶娃的角度,媽媽也要把爸爸拉到隊伍之外,因為孩子是兩個人的孩子,不僅僅是需要母愛那麼簡單。

父愛也是我們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爸爸應該怎麼帶孩子呢?首先呢,就是要調整爸爸的心態。媽媽呢,要引導爸爸改變他們的心態。特別是爸爸工作挺累了,一天加班回到家帶孩子的時候,如果一個勁的抱怨呢,反而會起到一些反效果。如果爸爸說我已經很累了,辛苦賺錢,回來還要帶孩子。這個觀點並沒有錯,但是給寶寶帶來的印象就是說爸爸只顧著掙錢,沒有把孩子放在心上。爸爸帶孩子的媽媽就有敢於放手,既然爸爸已經做好帶孩子的準備了,媽媽一定要給他機會,不要擔心這個,擔心那個,要讓爸爸輕裝上陣。最後還有耐心的指導爸爸。幫助爸爸呢,判斷孩子啼哭是什麼需求,咿咿呀呀他是在想表達什麼意思?

在爸爸學會了基本的育兒本領以後,就可以讓他放手的去帶孩子。過不了幾天,他就會成為一個合格的奶爸。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影響,語言的表達能力,受挫力和社會互動,都是爸爸參與比對於孩子影響比較好的,特別是受挫力,就是在孩子以後成長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或遇到一些挫折的時候,我們的孩子要比其他的孩子堅強的多,他有應對能力,也有面對困難解決困難的勇氣。而媽媽在同理心和智力上,對寶寶的影響也很是最大的。所以說讓爸爸也參與帶娃,是很重要的。要讓爸爸這麼好的參與帶娃,就要調整他的心態,敢於放手,讓爸爸去實際操作並耐心的指導,這樣呢,就會很快的產生一個超級奶爸。

歡迎評論區留言,喜歡的點讚,轉發。

相關焦點

  • 夫妻生的娃DNA卻是「叔叔」 專家:為嵌合體案例爸爸體內有兩個人DNA
    近日,小李和小黃夫妻在通過試管嬰兒的方式懷孕並生下孩子後,經DNA檢測卻發現孩子的父親不是獨生子女爸爸的,而很可能是「叔叔」的一事引發關注。12月22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廣東省衛健委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法醫物證司鑑所馬曉燕處了解到,這可能是遇到了非常罕見的嵌合體案例,也就是說,爸爸小黃身體內攜帶有兩個人的DNA。
  • 在這些時候經常吵架的夫妻,兩個人大多是不合適在一起的人
    我們深知,愛上,是一個人的事兒。相愛,卻是兩個人的事兒。愛與不愛,深愛或淺愛,是自己的事兒。珍不珍惜,放不放手,取決於愛到對方何種程度。」是啊!愛情也好,婚姻也罷,兩個人經營到什麼程度,完全取決於自己。在婚姻裡面,因為對事情的看法不同,有爭執是在所難免的。只要不上綱上線,只會讓彼此更了解對方,不會動搖婚姻的根本。
  • 兩個人在一起是吵吵鬧鬧,一個人是孤單。
    不少夫妻蜜月過後,生活亂成一鍋粥,新鮮感過後發現彼此生活習慣、性格等等都不同。一點也不像結婚之前相處的愉快。明明才結婚,卻發現整天吵個不停,兩個人天天都在一起,磨合的是雙方的生活習慣、脾氣、性格、興趣愛好,甚至是作息時間,都會成為阻礙夫妻感情的問題,很多事情都是不能忍受。
  • 一個人在家帶娃怎麼感覺比兩個人輕鬆呢?
    九爸開始上班了,我又開始了一個人開始帶孩子的生活。早上起床給孩子換衣服的時候發現他晚上的尿不溼漏了一點出來,我第一次跟他商量說寶寶,你坐在這裡不要動,媽媽給你去拿褲子好不好?本來沒有期望他能恢復,沒想到他居然說了好,內心瞬間被填滿。
  • 兩個人在一起,不想被傷害,就要避免「登門檻效應」
    要知道,一個人的欲望是永遠得不到滿足的,當他在你身上得到一點好處,那他一定還會想要得到更多。感情也同樣如此,兩個人在一起,總有一個付出的多,一個付出的少,即使那些相愛的兩個人,也會有一方被偏愛。正所謂「物極必反」,如果你沒有底線地對一個人好,那麼到最後只會被傷害,不被珍惜,所以,兩個人在一起,不想被傷害,就要避免「登門檻效應」。
  • 沒有天生合得來的兩個人,兩人在一起就要互相磨合
    有人可能會說,因為我們兩個人脾氣不合,所以我們經常吵架最後分手。可是那些看起來感情好的他們脾氣就合得來嗎?你可能會問這句話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那當然就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是說兩個人在一起並不是因為脾氣相投才能在一起,而是等兩個人在一起之後再去漸漸磨合的脾氣。我之前有一個朋友,這個女孩兒看上去很內向,但有時候就很會多愁善感。她男朋友屬於那種還算開朗的男生,當時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大家覺他們不般配。因為我們覺得女孩太老實,但是男孩呢,又比較喜歡出去和朋友們瘋玩。他們兩人吵架,其實特別有意思。
  • 兩個人在一起,比一個人更孤獨無助,那不如一個人呆著
    當你選擇和一個人在一起,一定要知道,有些東西不一定表現在外表,更多地是發自內心地值得。永遠不要問對方到底還愛不愛你,你只需要問自己,還想不想過下去。要考慮的是,你有沒有學會愛與被愛的能力,愛情來得時候,能不能接得住,走得時候,能不能留得住。兩個人在一起的孤單,往往比一個人的孤單更可悲。
  • 婚姻是兩個人的共舞,不能一個人唱獨角戲
    最近幾年新出了很多詞,比如喪偶式婚姻,喪偶式育兒等,兩個人的婚姻,卻成了女人的獨角戲。妻子一個人帶孩子,妻子一個人在廚房忙碌,丈夫在沙發上躺屍,慢慢地就養成了習慣,妻子永遠忙碌,丈夫總是不參與。從而大多數女人對自己的婚姻非常失望。你會抱怨,你怎麼不抽時間照顧孩子?
  • 夫妻育兒觀念衝突是縮影,兩個人其實並不合適?
    其實都是小問題,只要大問題上夫妻關起門來達成一致,明面上維護一個人的權威,有矛盾私下夫妻協商。只有後男女結合才能誕生生命,說明對孩子的教育:必須有父親的智慧也要有母親的愛。育兒觀念沒必要爭來爭去,不是誰一定正確,實在有矛盾就聽教育家的。
  • 夫妻兩個人想要離婚了,能不能為了孩子而湊合?
    畢竟一方面是為了自己著想,另一方面也是為自己的孩子著想,畢竟一個完整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知道夫妻兩個人在一起過日子,最重要的就是兩個人懂得包容與理解,這樣才能長久。話雖然如此,但是真的到了非離不可的地步,同樣還是需要離婚。
  • 日本夫妻結婚24年生12個孩子,媽媽每天睡3小時,稱會繼續生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養孩子太累了,這是很多媽媽對帶娃的真實感受。日本有這樣一對夫妻,結婚24年先後共生下12個孩子,最大的已經十幾歲,最小的還在襁褓中。這位媽媽稱如果有機會還會繼續生下去,孩子多雖然很有壓力,但是她卻安排的井井有條,並且樂在其中。
  • 人到中年,夫妻兩個人少了愛情,婚姻靠什麼來維持?
    親情是比愛情更為牢固可靠的紐帶,將兩人緊緊地拴在一起,如果不是遇到那些天災人禍,想必兩個人是不會輕易分開的。愛情就像是一朵鮮豔欲滴的嬌花,雖然漂亮,但是花無百日紅,很快就會枯萎。然而親情就像是一顆樹苗,隨著歲月的流淌,慢慢長成一顆蒼天大樹。
  • 夫妻倆買房用一個人公積金還是兩個人的公積金更划算?
    夫妻倆買房用一個人公積金還是兩個人的公積金更划算?很多人都特別關心夫妻兩人公積金買房的問題,對於這個咱們只需要明白以下幾點就足夠了:夫妻雙方及未成年子女是一個家庭單位,買房的話是視為同一組申請人的。成年子女視為獨立的家庭單位,與父母不是同一個家庭單位。申請貸款,是以家庭為單位,而不是以個人為單位。無論是公積金貸款還是商業貸款還是組合貸款,都是以家庭為單位。購房套數,也是以家庭為單位,不是以單個人為單位。住房套數認定也是以家庭為單位。未成年子女名下的房產會佔據父母的購房套數名額,也就是說如果父母全款買的房子寫了未成年子女的名字,視父母名下有這一套房產。
  • 兩個人在一起溝通困難?難的不是「說」,而是「聽」
    兩個人在一起,其實最難的不是「說」,而是「聽」。 再者,有的人說話不是吐槽生活,就是抱怨身邊事,不是亂嚼舌根,就是埋怨這個世道,難免讓人心煩意亂。 兩個人在一起聊天,負面情緒少一些,縱然那個人是你深愛的人,也當不起你負面情緒垃圾桶。 高中校友蕭紅(化名)在群裡訴苦,說自己想和老公離婚。
  • 一個人努力的婚姻太累,婚姻應該是兩個人共同的修行,缺一不可
    因為婚姻不是一個人的戰場,一個人努力的婚姻太累,婚姻應該是兩個人共同的修行,缺一不可。01前兩天,倩楠心情不好來找我聊天,剛一見面,她就和我說自己想離婚了,而且她和老公已經鬧了好幾個月了,但是老公就是不同意離。我一直以為倩楠結婚後過得很幸福,因為她的老公是個很有能力的男人,而且她也有自己的事業,還有一對乖巧聰明的兒子,多讓人羨慕。
  • 有二胎的媽媽的忠告:夫妻關係不好千萬不要生二胎
    我怕所有的責任都落在一個人的肩上,又怕其中一個合作者逃脫。我們誰也不能獨自承擔許多事情。家是兩個人的家,不是一個人的家。只有夫妻才能盡到對這個家庭和孩子的責任。建平一大早就起床開始工作。她沒睡好。她要早起送大寶去幼兒園,照顧小強。
  • 如果兩個人聊不到一起,那麼這樣的婚姻是不幸的
    在外婆家住的時候,隔壁有個40多歲的鄰居,一直都是一個人帶著一個和我年齡相仿的孩子。我以為她不是離婚了就是喪偶了。看她每天一個人忙來忙去地操勞著,出於好奇我就問舅母她家就她一個人嗎?她的老公呢?舅母的回答讓人震驚!原來這裡就是她的娘家,她一直未嫁,那個孩子是她領養的。
  • 兩個人在一起,比一個人的時候更孤獨無助,那不如一個人一直呆著
    當你選擇和一個人在一起,一定要知道,有些東西不一定表現在外表,更多地是發自內心地值得。永遠不要問對方到底還愛不愛你,你只需要問自己,還想不想過下去。明明是兩個人的生活,卻過出了一個人的孤獨,一個人的寂寞,也是一個人的心碎。和他在一起,對方總是忽略你冷落你,讓你自始至終都感覺是一個人,不要再給自己找藉口,他已經不愛你了。那個真正愛你的人是會顧慮你的感受,也會把你放在心上。而不是讓你一直一個人,只是在需要你的時候才想起你。
  • 一個二胎媽媽的忠告:夫妻倆感情不好,千萬不要生二胎!
    我們沒有誰可以一個人承擔好多事,家是兩個人的家,而不是一個人的家,能對這個家盡責能對孩子盡責的也只有夫妻倆。簡萍一大早起來就開始忙活,她根本沒有好覺睡,要早點起來把大寶送到幼兒園,還要照看二寶。簡萍的二寶才五個月,也是難纏的時候;大寶呢,三歲多,剛上幼兒園。
  • 愛情是兩個人的相互吸引,而不是一個人的悸動
    文/張永琪愛情需要兩個人共同經營,而不是一個人硬撐。每個人都渴望愛情,期待愛情裡的浪漫與溫馨。有時候愛情很自私,不是因為霸道,而是因為太在乎。當然,太過自私的愛情不可取,比如為愛殉情,失戀跳河自殺,自殘逼迫對方就範等極端行為,談不上真正的愛情,只能算作私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