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在一起溝通困難?難的不是「說」,而是「聽」

2020-12-13 騰訊網

導讀:不要覺得夫妻之間的溝通有什麼障礙,本沒有障礙,只是你需要:多聆聽對方的心聲,少抱怨自己的感受。

01

人人都在提倡夫妻之間要多溝通,可很多人總是嗤之以鼻地說,「跟TA溝通就是雞同鴨講。」

可真的是不能溝通,還是你不願意聆聽?

你真的有放下自己的固執,去好好的聽過愛人說話嗎?

可能大多數的人認為,溝通就是自己說話讓對方聽,事實上是如此嗎?所謂「溝通」,是兩個人彼此都需要坦露自己的想法,也都需要聆聽對方的感受。

自己說話希望對方聽,對方不想聽就是沒辦法溝通,這是強人所難,是勉強,是逼迫。

親密關係講求舒服,彼此溝通也應該是舒服的狀態,如果只是一個人說,一個人聽,說的那個人所說的話讓對方反感,又何來「舒服」二字?在這樣的狀態下,又怎麼好好溝通?

兩個人在一起,其實最難的不是「說」,而是「聽」。

02

回想一下,你總是抱怨愛人不聽你說話,那麼你自己又對愛人了解多少,又認真聽過他的想法嗎?

再者,有的人說話不是吐槽生活,就是抱怨身邊事,不是亂嚼舌根,就是埋怨這個世道,難免讓人心煩意亂。

兩個人在一起聊天,負面情緒少一些,縱然那個人是你深愛的人,也當不起你負面情緒垃圾桶。

高中校友蕭紅(化名)在群裡訴苦,說自己想和老公離婚。

我有些吃驚,據我所知,她老公對她特別好,兩人從高中時期相愛,一直到大學再到出了社會結婚,可以說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身邊朋友對於蕭紅想要離婚的想法都覺得荒謬至極,說她身在福中不知福。

可蕭紅說:「與一個『聾啞人』在一起生活,還不如一個人生活。」

原來是溝通出了問題。

03

蕭紅說,她和老公,已經很久沒有推心置腹的聊過天了,基本上都是「哦、嗯」就結束了對話,偶爾飯桌上的聊天,兩個人都感覺彼此厭惡。

蕭紅聽不懂老公說的公司裡的事,她老公也不願聽蕭紅說家長裡短,於是就有了這種「說話還不如保持沉默」的狀態。

結了婚,本是為了有個陪伴的人,卻讓兩個人都孤獨。

蕭紅想離婚這事也只是說說而已,畢竟本是相愛的人。因為蕭紅和老公的狀態不好,便有心邀請幾個夫妻之間共同的朋友一起去她家聚聚。

邀請我著實是意外之外的事。

我和蕭紅只能算是校友,畢竟並不同班,只是後來共同的朋友約著一起聚會,我們總是湊到一起,所以這還是我第一次去蕭紅的家。

那天我們幾個女生一起去她家,她老公也在,似乎有工作要忙,加之我們幾個女人跟一個大男人也沒什麼好聊的,所以我們便自顧自地在客廳裡看電視。

04

蕭紅去買菜回來,進了家門後和我們聊了幾句,然後看到老公在電腦前,就沒話找話地吐槽最近的菜價,一股腦的說了很多,總之就是菜商販亂漲價,菜不新鮮,買個菜都被氣得半死,總之除了抱怨就是吐槽,全是負面情緒。

她老公在電腦前適當的回應了幾句之後就沒了下文,過了一會兒,蕭紅又開始說話,說前兩天去娘家,遇到了她討厭的姑姑,把小時候的各種苦事都說了個遍,覺得這次回娘家太不值了,說了好一會兒,她老公卻並未作出回應。我們幾個覺得有些尷尬,便跟附和她聊了幾句。

再接著,蕭紅又說難搞的同事關係,煩人的上司,以及苦不堪言的經濟壓力。

總之,蕭紅在家裡就像一個複讀機,回憶著她生活的每個細節,而她老公,更像一個透明人,偶爾說句話時,還總被蕭紅打斷。

直至蕭紅去廚房做飯的時候,他老公有些抱歉地跟我們說,希望我們別介意,因為蕭紅總是這樣,似乎是這個世界對不起她一樣,總覺得這裡不對那裡不好,說得多了,他也是真的不想聽,不想理她。

05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蕭紅想離婚的想法,因為無論說什麼話題,都得不到一個「哦」字,這樣的婚姻要維持一輩子真不容易。

可是,我反而認為,他們婚姻裡出現的問題,出自蕭紅。她話太多,並且表達的大多是負面情緒,不顧丈夫的感受,也不願意聆聽。

一個人天天對著愛人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抱怨著生活的各種不堪,其實不是和愛人溝通,更多時候,只是把對方當成了情緒的垃圾桶,然後沒完沒了的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

試想,你天天抱怨生活,是個人都會煩,自控力差的還會因為你的負面情緒對生活產生消極的想法,怎麼願意與你說話?

生活已經如此的艱難,在家的日子裡,我們需要的是放鬆,是愉快,也需要接受正能量的東西給自己打打氣。

而兩個人在一起,聆聽也是交流的一部分。哪怕是夫妻關係,總是打斷別人說話,仍是不禮貌的行為。

不要老是自己抱怨生活,也適當的聽聽愛人的想法。

哪怕愛人說的話你聽不懂,也不要表現出不耐煩的一面。

溝通,需要的是彼此敞開心扉的交流,而不是自己一味的說,或是對方說的時候自己不願意聽。

06

近幾年綜藝節目真人秀流行,看到節目裡一些明星夫妻,以及他們的相處方式,很多人總是羨慕不已。

幸福的明星夫妻裡,有一個共同點是:夫妻雙方都樂於讚美對方,都樂於聽對方說話。

朗朗和吉娜的互動裡,吉娜用「標準」的東北話訴說自己的各種經歷,朗朗每次都聽得入神,時不時還調侃一句她的方言。而吉娜,也非常熱衷於聽朗朗的經歷,兩人一坐就是大半天,連手機都不碰。

而「你好棒」「抱抱」「你的眼睛怎麼這麼漂亮」「完美」這種讚美的話又甜蜜的語言,幾乎貫穿了每期節目。

對愛人的讚美是一種愛的欣賞,不必吝嗇,用得好還是增進感情的潤滑劑。

袁弘和張歆藝的互動裡,袁弘從不吝嗇表達自己的愛,總是一口一句老婆我愛你,總是讓她多休息,總是說著「不能累著老婆」的話。

有期節目,是袁弘給張歆藝熬了湯,張歆藝嘗了一口後馬上給袁弘發微信誇讚湯好喝,還感謝袁弘的好。

而兩人見面後,張歆藝還不忘回憶那個湯的美味,心花怒放的袁弘答應以後繼續做給她喝,他們彼此的對話很幼稚,就是誇對方,誇來誇去甜死觀眾。

07

夫妻之間,最親密的關係哪有不能溝通的代溝,都不過是不想溝通,或者想以自己的方式溝通罷了。

我們總想讓對方聽自己說話,按照自己的思維去說話,可這種方式是不可取的,當你刻意引導的時候,那不是想溝通,而是想佔據主導。

「交流」是什麼,就是你說一句,不懂的我問一句,你繼續回答,繼續延伸話題,繼續問,繼續答,再深入交流,不知不覺就說了很多。

一句聽不懂,就不願意聽愛人說話,或是把對方當作情緒垃圾桶,又抱怨愛人不回應,怎麼可能溝通愉快?

那些相處舒服的明星夫妻,他們的相處模式再正常不過,很簡單的,無非是一個說,一個聽,一個誇,一個笑。可就是這種簡單的交流,在很多人的婚姻中,卻壓根就做不到。

情感需要雙向流動,當交流不愉快的時候,就是感情遇到了阻礙,這時候不僅僅是對方的問題,也要反思是否是自己的問題。

所以,不要覺得夫妻之間溝通有障礙,本沒有障礙,多聆聽對方的心聲,少抱怨自己的感受,不要把對方視為負面情緒垃圾桶,就好。

最後,夫妻之間,請好好說話,多說好話,多說讚美的話。

-END-

話題討論:夫妻之間的溝通,會不會有障礙?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改善人際溝通的第一步,不是會說而是會聽
    偶爾有機會當中發言,總害怕自己說錯話,越怕就越不敢說,越不敢說就越怕,別人還覺得自己內向不愛溝通,甚至有抑鬱的傾向,生生地把自己給困住了。既不開心,又沒發展。她迫切地找到我,問,我怎麼樣能更好的公眾表達,改善人際溝通?如果是你,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很多人都把人際溝通等同於「能說」。
  • 青春期的孩子難溝通?《如何說少年才會聽?怎麼聽少年才肯說?》
    越來越難溝通了,通常說不了幾句話就不耐煩了,嫌我嘮叨。不再和我分享小秘密了,回到家關起門,不是打遊戲、看小說就是跟同學在電話裡說個沒完,很少像以前一樣和我們愉快交流。在衛生間梳洗打扮的時間越來越長,特別注重自己的穿著了。現在批評孩子需要仰視他,因為他比我還高,聲音比我還大。
  • 愛,不是兩個人相互凝望,而是兩個人共同朝同一個方向看去
    有人說,愛是懂我,懂我的言外之意,懂我的欲言又止。有人說愛是付出不求回報,甘心情願。有人說愛是理解,包容,鼓勵和支持。這都沒有錯,這些都是愛。但我要說,愛是兩個人朝同一個方向望去,而是兩個人相互凝望。在這世間,找一個跟自己共同過日子的人不難,難的是找一個懂你背後的心酸,懂你欲言又止的難處,懂你落寞下的委屈,懂你微笑下的無奈。跟一個愛你的人在一起,也許你會變得懂事,成熟,但唯有跟一個懂你的人在一起,你才會感受到溫暖至心。
  • 兩個人在一起,溝通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喜歡的話就好好珍惜她吧
    兩個人在一起,溝通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喜歡的話就好好珍惜她吧兩個人在一起總是會有矛盾和彆扭,爭吵也是免不了的,有的事情當你們經爭吵過一次,兩個人溝通之後,再次爭吵還是因為這個,她依然會給你機會,但是如果你根本就不去聽她的想法,只是按照自己的來
  • 青春期的孩子難溝通?父母巧用「刺蝟定律」,輕鬆解決溝通障礙
    每次在小區裡相遇的時候,周女士總是免不了要和我抱怨一下自己家中的苦惱:最近兩年開始和孩子的溝通越來越困難,不管說什麼話題,哪怕是抱著善意去與孩子進行交流,但是女兒回饋的往往是不耐煩和頂嘴。周女士本身脾氣就不太溫柔,一來一往之間,母女倆的矛盾越發激烈,產生了很多紛爭苦惱。
  • 你們不是缺乏溝通,而是根本不願溝通!
    有讀者在後臺留言:「老師,你說的溝通那四點很深刻,但為何我就是做不到呢?」的確如此,很多時候你遇到問題求安慰時,朋友總說「這是因為你們缺乏溝通造成的」,還會告訴你該怎樣溝通。聽著也很有道理,等回家硬著頭皮剛想說,卻把話咽下了,心想「還是算了,等等看吧」。
  • 兩個人在一起該怎麼維持好關係?包容溝通理解才是最重要的
    簡單的來說兩個人在一起其實都是靠著新鮮感的然後來維持的,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好會對另外一個人的好感達到四個月的,其實兩個人一開始就是靠著新鮮感維持的下去的,如果說想要保持下去,就要兩個人後來的磨合的,磨合就是兩個互相的去適應,或者是接受對方的
  • 最好的道理,不是說給孩子聽,而是玩給孩子看
    我們怎麼說,孩子都不聽……這是養育中父母們遇到的最大的煩惱。真是奇怪,那麼簡單明白的道理,孩子為什麼聽不懂?我們反反覆覆跟孩子解釋了一遍又一遍,孩子為什麼還是不肯聽?心理學家的回答是——孩子不是故意搗亂,他們是真的沒聽懂。
  • 孩子是夫妻兩個人的,不是媽媽一個人的,生了就要兩個人一起帶
    的確,現實生活中如果讓爸爸看孩子,有許多媽媽都是不放心的,因為男人一般都是屬於大大咧咧的性格照顧孩子也不是那麼用心。但是這並不代表著孩子,就是媽媽一個人的,也不能說爸爸沒有照顧孩子的義務。話又說回來了,想讓我們的孩子有一個全面的發展,父親的參與呢也是必不可少的,不同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也是不一樣的。首先我們看一下孩子的這些能力父母,誰的影響更大一些。
  • 兩個人在一起是吵吵鬧鬧,一個人是孤單。
    雖然兩個人的生活要比一個人生活要困難一些,但是你要知道,人總是需要陪伴的,一個人的生活總歸是孤單的,所以就一定要想維持友情一樣對婚姻也要好好的維持下去。我看到很多別人寫的文章,下面很多人的評論說女的就是男的沒有錢就會咋的咋的。但是其實你一個男的要作為家庭的主力,就一定要保持自己的責任心、上進心。
  • 怎樣判斷兩個人適不適合在一起?
    通過這些交流與溝通,兩個人可以澄清價值觀、婚戀觀、情感表達、應對方式,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對方的需求和痛點各在哪裡,於是可以評估自己日後是否可以盡力做到滿足對方需求,不踩對方痛點。 第三個,深入了解這個人和自己父母的關係。精神分析家曾奇峰先生有一句名言:一個人早年與父母的關係,就是他日後與這個世界的關係。
  • 一段婚姻,講求的不是一個人的「犧牲」,而是兩個人的「成全」
    但愛情,從來不是一個人的舞臺,不是一個人說愛就愛,不是一個人說守就守。 愛情和婚姻同樣,一直以來都是需要兩情相悅,講求的不是一個人的犧牲,而是需要兩個人的成全。
  • 說話就要說到心坎裡——命令不是溝通
    如果現在讓你和孩子來一場深入的溝通,你覺得能夠進行嗎?如果做不到,你覺得有哪些阻礙因素?教育就是言傳身教,人們把言傳放在前面就是講述了一個事實:溝通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如果和孩子的溝通做得不好,那教育註定是失敗的。成長總是相似的,當年不愛聽家長說話的我們也開始頭疼自己的孩子不聽話。怎麼說話孩子才會聽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
  • 兩個人在一起一段時間後就會覺著很累,但是又很愛,應該怎麼辦?
    因為你們彼此開始深入接觸彼此,不斷的在感情中磨合,因為用心投入到感情中,才會覺得累,感到累的愛,你們的溝通方式,相處模式一定是有問題的。如果兩個人願意從這方面出發,尋找方法,感情就會迎來新的春天。只是很多人在感情中感覺到累,不是想為什麼,而是想著是不是該放棄了。為什麼會累?兩個人的溝通是不是覺得越來越困難,或者溝通越來越少不知道說什麼?
  • 一段無話可說的關係,折磨的是兩個人
    現代人倡導自由戀愛,只要兩個人在一起時,彼此感覺都很好,就可以廝守到老。但婚姻並沒有想像中的美好,不管你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走入婚姻,都可能存在一腳懸空的情況,所以你需要做好更充分的準備。那麼在溝通時,我要以太太的角度和身份,去跟自己的丈夫交流互動。比如: 「老公,我聽到你剛剛說的話,我知道你很生氣,也明白為什麼你會這樣。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跟我說說,讓我們一起去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以高高在上的身份,或者指責抱怨的身份去說。「你剛剛就是做錯事了!
  • 兩個人在一起,什麼最重要?
    誰都希望自己的感情安如平日,兩個人始終處於一種最好的狀態。 那麼,怎樣才算是最好的狀態呢?  相互獨立,相互依賴  兩個人在一起,是兩個各自獨立的靈魂相互靠近,而不是從此誰將從屬於誰。但面對爭吵和衝突,我們可以選擇冷靜和寬容,而不是某一方必須委曲求全,甚至為了對方而徹底改變自己的性格脾氣,變成另外一個人。 我喜歡逛街、追劇、種花養草,你喜歡看球、喝茶、朋友聊天。我們不會因為在一起而剝奪彼此的興趣愛好,也不用為了討好對方而刻意去嘗試喜歡他的喜好。
  • 你們的溝通為什麼那麼難?戀愛雙方如何進行有效溝通?
    有時候真的不是想吵架,我知道你也是想好好去表達,去溝通。但感情是相互的,溝通也是兩個人的事,只是你單方面在說,他不肯聽,或者逃避,試問這種情況有什麼辦法不是吵架收場,不歡而散?於是你可能會找到你的好閨蜜訴苦,閨蜜當然是支持你的,先安慰你一輪,然後十有八九會說溝通啊,你還是要試著更多的和他溝通!誰都知道親密關係中溝通的重要性,但要是他肯溝通,你們還至於到這一步嗎?
  •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最好的關係從溝通開始
    就單純的溝通來說,很多家長奉行「我說你聽」的模式,導致無論父母怎樣說,孩子就是不願意聽,父母與孩子之間很難順暢的交流溝通,已經成為很多家長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最大障礙。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本書《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好的親子關係都是從溝通開始的。
  • 阻礙我們前進的不是困難本身而是看待困難的方式
    面對困難本身「找準病因是關鍵」阻礙我們前進的不是困難本身,而是看待困難的方式和結論。困難,是客觀。他感受不同才決定了他最後的反作用力不同啊,一件事情出現了是吧,那你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比如說,突然間敵人出現了一般,老百姓就是逃跑是吧,英雄就會挺身而出,也就是說,面對困難,受阻的不是困難的本身,而是我們對待困難作出的判斷方式,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
  • 夫妻感情並不是一瞬間的事,而是需要長年累月的經營
    「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現在能把握的幸福。」因此,如果能夠在現在去抓住的東西,你就應該要把握住。而且,只有你一點一點去珍惜,才能夠積累幸福。夫妻感情並不是一瞬間的事,而是需要長年累月的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