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鎮江臺企奇美化工完成首筆節項目節能量交易
鎮江臺企奇美化工完成首筆節項目節能量交易 2016年09月08日 14:13: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鎮江臺企奇美化工穩中求進謀發展
在鎮江奇美化工有限公司的ABS生產車間內,兩臺十幾米長的機器橫臥,穩定地有節奏發出隆隆聲響。珠玉如雨落銀盤,在機器末端的出口,潔白如玉、米粒大小的ABS塑料粒子在銀色的金屬柵格上蹦跳,發出歡快的沙沙聲穿透隆隆聲響,清晰可辨。活潑的粒子從強健的鋼鐵中噴薄而出,這條生產線,在穩定持久中釋放活力,也正暗示了奇美的發展特質。
-
奇美宣布與群創合併組臺灣最大面板廠
據報導,臺灣第二大液晶面板廠奇美近日宣布,他們將與富士康子公司群創以互換股份的方式進行合併,不過群創依舊可以獨立存在成為存續公司。具體來說,奇美以2.05普通股換群創普通股1股的方式進行合併,整個合併計劃將在2010年5月1日完成,合併後的新公司將成為臺灣最大的液晶面板製造商。
-
江蘇鎮江臺企奇美化工向九寨溝地震災區捐款200萬元
江蘇鎮江臺企奇美化工向九寨溝地震災區捐款200萬元 2017年08月14日 11:3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地震發生後,臺灣奇美集團及在鎮臺企鎮江奇美化工有限公司董事會第一時間做出部署,通過國臺辦、四川省臺辦向九寨溝災區捐贈200萬元人民幣,用於緊急救援、過渡安置等救助行動,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體現了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大愛真情。
-
大陸經濟制裁"綠皮臺企"奇美,許文龍自吞苦果
鎮江奇美有限公司總經理柯進春告訴記者,奇美6年前就進入鎮江了,目前的總投資是1.7億美元,「我們一直想把鎮江做成內地最大的ABS化工基地。」 據鎮江奇美的公眾網頁顯示,該石化項目共分六期建設,總投資將達6億美元,建成投產後,將形成100萬噸的年生產能力,是國內最大的工程塑料生產基地。
-
面板巨頭深陷虧損 奇美董事長身心交瘁請辭
業績虧損2009年11月,鴻海集團旗下面板廠群創光電與奇美電子合作,新公司名稱仍為「奇美電子」,合併後的奇美電子銷售規模超過友達光電,成為全球第三大面板廠,僅次於三星和LGD。其中,奇美實業佔股40%,鴻海持股36%。奇美實業委派廖錦祥出任奇美電子董事長,鴻海則委派段行建出任副董事長。
-
臺灣當局批准群創、奇美和統寶合併
臺灣「公平交易委員會」周二表示,已批准面板生產商群創光電、奇美電子和統寶光電合併。群創光電上月表示,公司同意以換股方式收購奇美電子,交易總價達新臺幣1720億元。群創光電還在10月初宣布,公司同意以換股方式收購小尺寸面板生產商統寶光電,這筆交易的估價為新臺幣200億元。
-
富士康奇美現狀:海外市場被重罰 大陸市場尷尬
在全球高世代面板生產線紛紛向大陸轉移的大潮中,奇美不僅沒有建立起「根據地」,反而成為「局外人」。日前,韓系企業三星設在蘇州的第7.5代線和LGD設在廣州的第8.5代線已經獲批,中國臺灣面板巨頭友達在江蘇崑山建設了第7.5代線,日系企業夏普則通過中電熊貓在南京布局面板廠。奇美在這波面板廠建設的浪潮中,被徹底孤立了。
-
奇美電子遭重創:臺灣面板界「大虎」失威?
據中國家電網了解,比京東方等中國大陸面板企業擁有相對優勢的臺灣企業,卻沒有像日韓面板企業那樣擁有龐大的下遊產業,因此奇美電、友達等臺企的液晶面板產能消化來自大陸彩電企業的大量採購以外,還有依靠索尼、三洋、日立、東芝、松下、夏普等一批日企的補充性採購,以及依賴於三星、LG等韓國企業對「低端產品」適當採購。
-
臺灣奇美博物館館藏珍品赴大陸首展
中新社鎮江4月12日電(記者 崔佳明 盧輝)在江蘇省鎮江投資的臺灣著名企業奇美為當地帶來世界一流的藝術品收藏供當地市民欣賞。《藝術中的兒童形象:奇美博物館珍藏展》12日在鎮江舉行了藏品運抵當地的開箱儀式,臺灣奇美博物館館長郭玲玲表示,這次展出是該館首次離島在大陸舉辦的館藏珍品展。此次展出該館珍藏的65件相關「兒童、家庭、親情」館藏精品。展品中,油畫37件、雕塑28件,作品年代從14至20世紀,大部分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根據西方古典繪畫題材分為「宗教與神話」、「文學與歷史」、「肖像與風俗」三個主題。
-
臺灣最大全球第三大面板廠新奇美誕生
新奇美電18日正式成軍,運行長段行建(中)帶領經營團隊亮相,對前進大陸僅表示已在進行,強調將努力爭取、不會缺席。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群創光電18日正式合併奇美電子與統寶光電,「新奇美」 正式成軍,全臺灣第一大、全球第三大面板廠誕生。 昨天是新奇美的合併基準日,存續公司為群創,兩周後將向證交所申請重命名。但群創、奇美電、統寶三家公司站點已統一對外重命名為「奇美電子」。
-
100高管自請減薪 奇美化工"寧虧老闆不虧員工"
鎮江奇美化工有限公司主原料是石油衍生品苯乙烯,自然不能倖免。可奇美副總經理陳錫福告訴記者,企業員工今年仍可以享受公費旅遊。那麼奇美到底算的是怎樣一筆帳呢?記者昨天進行了一番探訪。 遭遇油價「過山車」 陳錫福介紹,奇美主產品塑料工程粒子被廣泛用於家電、汽車、玩具、日用品等塑料配件製造原料。
-
廣東南海攜手臺灣奇美 共建大陸液晶產業基地
與會領導就南海液晶電視產業園區建設、廣東省對園區的政策和技術扶持等情況進行了介紹,投資方奇美電子也就其戰略部署及對上下遊關聯合作夥伴的發展戰略以及CRT轉LCD所提供的技術支持服務等議題進行了宣講;會議吸引了國內外眾多電視整機和零部件配套企業參加。此次大會的召開,標誌著南海液晶電視產業專區的建設已經全面提速,大陸液晶電視產業在其發展道路上又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寧波臺企:後危機時代忙「轉身」
借內銷市場「保增長」 「是『家電下鄉』救了奇美,中標家電產品中的26英寸機型的液晶彩電,100%都用了我們的液晶面板。」寧波奇美電子副總趙森林說。 2009年上半年虧損額高達7.1億元的寧波奇美電子,在國家適時推出了擴大內需、家電下鄉等刺激經濟政策後,迅速行動開拓大陸內需消費市場,聯手國內知名品牌TCL、海信、長虹等企業,取得家電下鄉份額,液晶產品的市場結構隨即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內外市場比例為65∶35。 如今,奇美液晶電視已佔大陸市場的四成,成為全球第四大液晶面板生產商。
-
奇美與LGD爭液晶模組與整機一體化方案
在南海奇美、廣州LGD、深圳「中華映管」、惠州TCL等多個液晶模組項目相繼落戶之後,廣東已成為液晶電視模組集聚的基地。廣東省信息產業廳副廳長彭平昨天(22日)在「2008奇美電子中國高清數位電視論壇」上說,今年廣東還將爭取引進更上遊的液晶面板項目。
-
黃華華考察東富電器公司、統一集團,會見奇美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時...
、知名企業統一集團,會見奇美實業公司負責人,感謝他們對粵臺合作和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所做出的貢獻,並深入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聽取他們投資祖國大陸、投資廣東做大做強的經驗,共商加強粵臺產業合作大計。目前,艾美特公司年產電風扇2000萬臺,成為世界第二大家用電風扇生產廠家。從東富到艾美特的發展,可以得出三點啟示:一是粵臺兩地深化經貿合作完全可以實現互利共贏。臺灣家電產業發展起步較早,特別在電子電器產品研發和製造方面實力雄厚;廣東基礎設施完善、產業配套齊全,勞動力充裕,更重要的是擁有巨大的市場空間。東富公司瞄準了祖國大陸市場,到深圳投資設廠,有效聚合了粵臺兩地優勢,獲得了迅速發展。
-
ABS中的明星產品鎮江奇美PA-757K
臺灣奇美實業廠於1953年由許文龍先生創辦於臺南市,為臺灣最早期的塑料加工業者之一。鎮江奇美是其國內的生產基地。鎮江奇美化工有限公司,1996年03月12日成立。現在已經成為國內生產ABS最大的工廠,年產量達到60萬噸。其中生產的ABS型號PA-757K通用級材料運用量極大。
-
奇美百人團跳槽TCL全球液晶面板地震
表面上看,這個由政府和企業共同投資的液晶面板8.5代線項目,與同一個月在大陸投資的其他TFT-LCD生產線沒有什麼不同,但是如果將它與隨之而來的另外一件事聯繫起來,則令人吃驚。 11月14日,奇美電子與鴻海旗下群創科技宣布以1:2.05的比例換股合併,群創科技更名為奇美電子。此舉意味著,臺灣面板界奇美、友達、群創三足鼎立的狀況將被新奇美和友達兩家獨大局面所取代。
-
臺灣奇美董事長:大陸採購佔奇美面板產能37%
奇美電子董事長廖錦祥 1月20日下午消息,臺灣面板巨頭奇美電子董事長廖錦祥今日在「海峽兩岸平板顯示產業戰略合作峰會暨籤約儀式」上表示,奇美去年為大陸市場提供了約1250萬片液晶面板,今年將增加至1850萬片,大陸市場已佔奇美液晶面板產能的37%左右。
-
大陸不歡迎"綠色"臺商 奇美支持"臺獨"受譴責
大陸成為很多臺商在全球布局時的重要選點,他們大多以臺灣為主要研發和重要部件生產中心,而以大陸為組裝地,在臺灣接訂單從大陸出貨,利用大陸相對廉價的土地、廠房、勞動力、原材料以及優惠政策等降低成本,賺取可觀的利潤。 國臺辦經濟局的一位官員在接受採訪時說,絕大多數臺商是熱愛祖國、專心經濟的,大陸非常歡迎他們來做生意、投項目,並繼續給他們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