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寶寶聽力篩查不過關,是聽力有問題嗎?

2020-12-10 瀟湘晨報

對於爸媽來說,剛出生寶寶的每一項檢查,就像寶寶來到這個世界的每一場「考試」,家裡人都滿懷期待地希望寶寶能拿滿分,聽力篩查就是其中一場。剛出生的寶寶聽力篩查沒有通過,就意味著聽力有問題嗎?

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焦粵龍指出,初篩未通過可能存在其他影響因素,如寶寶外耳道有羊水、分泌物、胎脂等,如果在42天內復篩乃至於3月齡進行聽力診斷評估時仍有問題,此時即可診斷並提前幹預。

新生兒聽力篩查未通過,常與其他因素影響有關

「我家寶寶出院前做了新生兒聽力篩查,結果沒通過,怎麼辦?」在臨床工作或者日常生活中,焦粵龍總不免時常接到家長類似的諮詢,「當聽到寶寶聽力篩查不過關,家人第一反應就是孩子聽力是不是出現了問題,會不會耳聾,影響說話等等。」焦粵龍介紹,新生兒聽力篩查指對剛剛出生的嬰兒進行客觀的聽力檢查。聽力的發育和語言的學習緊密相關,一般來說,孩子重要的語言技能學習會在3歲前完成,對於聽力有障礙的寶寶,未能及時發現,可能會錯過了兒童語言迅速發育時期。聽力篩查的目的便是對先天性的聽力障礙實現「早發現、早診斷、早幹預」,在預防聾啞和語言發育障礙中有特別重要的作用。

「不過,寶寶聽力篩查未通過並不代表聽力不正常,不用太擔心。」焦粵龍指出,聽力篩查其實分為三個流程,新生兒出生後48小時至出院前完成的初篩,是採用一種簡單的客觀測聽法——耳聲發射(OAE),一般在寶寶睡眠或安靜狀態下,將儀器耳塞或者耳罩的探測器放於寶寶一側外耳道中,探測器會發出一些「嘀嘀嘀」的聲音,測完一側耳朵再測另一側耳朵,如果寶寶配合好,整個過程大約5至10分鐘。但是這種方法容易受其他因素影響,當這個檢查未通過時,寶媽寶爸不用太過緊張。他解釋,進行檢測的耳塞不合適或者沒塞好,寶寶外耳道有羊水、分泌物、胎脂等,寶寶好動在測試過程中配合不佳,測試壞境噪聲過大等都可能是影響聽力正常的寶寶的初篩未通過的因素。

兩輪篩查沒通過,聽力診斷評估可早期發現耳聾

初篩未通過者及漏篩者於42天內均應進行復篩。焦粵龍介紹,復篩採用的是較為複雜一點的測聽方法——AABR,即聽性腦幹反射。這個檢查需要在寶寶睡眠狀態下進行,而且結果的準確率較高。「如果這一次通過了,寶爸寶媽就可以鬆一口氣了。」焦粵龍稱,反之如果AABR沒過,其中有10%的寶寶可能聽力真有問題,這時一定要重視了。

如果初篩和復篩均未通過,或兩次以上聽力篩查不通過的寶寶,在3月齡時要完成全面的聽力診斷評估,從而幫助醫生對寶寶的聽力狀況做出精確的診斷:有沒有耳聾?如果有,是什麼性質的?耳聾的程度嚴重不嚴重?

焦粵龍表示,耳聾分為傳導性和感音神經性兩種。傳導性耳聾表示聲音傳入耳朵途徑受阻,比如外耳道有胎脂、胎糞殘留,或者中耳有羊水殘留,這會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聽力會慢慢恢復。對於感音神經性耳聾,如果是四十或五十分貝的中度耳聾,需要進一步觀察;如果是雙耳聾,要適當地提高我們的聲音多跟寶寶說說話,並且在寶寶6月齡時再重複一遍檢查;如果是重度的耳聾寶寶則需要佩戴助聽器幫助接受聲音的刺激;雙耳極重度耳聾無法恢復,在寶寶一歲時可能就要植入人工耳蝸了。

高危因素影響應對措施,並非三輪檢查都需進行

「這一系列的三個聽力篩查主要是為了確保在孩子6個月左右能確診是否患有先天聽力損失,以便在有好的時機對孩子聽力實施幹預。」焦粵龍指出,三種篩查並非所有寶寶都需要全部進行,主要根據首次篩查結果和是否存在高危因素決定接下來需要進行的檢查。

高危因素主要有:母親孕期曾使用耳毒性藥物或袢利尿劑、或濫用藥物和酒精,有聽力障礙家族史,體外膜氧,出生體重<1500克,巨細胞病毒、風疹病毒、皰疹病毒、梅毒等引起的宮內感染,新生兒窒息,臨床上存在或懷疑與聽力有關的症候群或遺傳病,病毒性或細菌性腦膜炎,高膽紅素血症,機械通氣>48小時,重症監護病房住院>5天。

通過一系列篩查和是否存在高危因素,根據2007年美國嬰幼兒聽力聯合委員會形勢聲明的標準,寶寶可分為四種類型:

隨訪方式:家長自行觀察寶寶聽覺和語言發育情況,醫務人員會定期電話或簡訊隨訪,召回需要隨訪的寶寶;或者讓寶寶按時接受聽力學檢測,以便儘早發現聽力障礙。

因此,新生兒聽力篩查不過關不等於聽力一定有問題。此外,焦粵龍提醒,當寶寶遇到以下情況需要及時轉診到耳鼻喉科:耳外觀異常、小耳/無耳、耳周小孔、耳前贅生物、耳朵發炎;反覆鼻塞、流鼻涕,張口呼吸、睡眠打呼嚕,間歇性呼吸困難,飲奶時憋氣,經常吐奶、嗆奶;反覆咳嗽、聲音嘶啞、唇顎裂、面部腫脹等。

醫學指導/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焦粵龍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廖溫勃、江林藍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吳婉虹

【來源:廣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新生兒聽力篩查不過關 聽力有問題嗎?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廖溫勃、江林藍)對於爸媽來說,剛出生寶寶的每一項檢查,就像寶寶來到這個世界的每一場「考試」,家裡人都滿懷期待地希望寶寶能拿滿分,聽力篩查就是其中一場。新生兒聽力篩查沒有通過,就意味著聽力有問題嗎?
  • 新生兒聽力篩查不過關,聽力一定有問題嗎?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清清 通訊員 廖溫勃 江林藍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剛出生寶寶的每一項檢查,都像一場「考試」,聽力篩查就像其中一場。剛出生的寶寶聽力篩查沒有通過,就意味著聽力有問題嗎?「我家寶寶的新生兒聽力篩查沒通過,怎麼辦?」在臨床工作中,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焦粵龍時常接到家長類似的諮詢,「當聽到寶寶聽力篩查不過關,家人第一反應就是孩子聽力是不是出現了問題,會不會耳聾或影響說話?其實不用過於擔心!」焦粵龍介紹,新生兒聽力篩查指對剛剛出生的嬰兒進行客觀的聽力檢查。
  • 新生兒聽力篩查不過關 聽力有問題嗎?_時政_中國西藏網
    對於爸媽來說,剛出生寶寶的每一項檢查,就像寶寶來到這個世界的每一場「考試」,家裡人都滿懷期待地希望寶寶能拿滿分,聽力篩查就是其中一場。新生兒聽力篩查沒有通過,就意味著聽力有問題嗎?
  • 寶寶聽力篩查不過關
    新生兒聽力篩查不過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寶寶白胖紅潤,剛升級為人母的我甚是欣喜。然而,這個人生一大喜悅沒過多久,就被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徹底吞滅。  出生後第三天,醫生讓我們帶著寶寶做一個聽力檢查,我們剛開始也不懂,以為是一個最普通不過的常規檢查,應該不會出問題。誰知道,護士告知,我們的寶寶兩邊耳朵聽力篩查不過關!那豈不是意味著寶寶耳朵聽不見?!這是我第一時間的想法。
  • 新生兒聽力篩查沒有通過,就意味著聽力有問題嗎?
    新生兒聽力篩查沒有通過,就意味著聽力有問題嗎?新生兒聽力篩查沒有通過,就意味著聽力有問題嗎?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焦粵龍指出,初篩未通過可能存在其他影響因素,如寶寶外耳道有羊水、分泌物、胎脂等,如果在42天內復篩乃至於3月齡進行聽力診斷評估時仍有問題,此時即可診斷並提前幹預。新生兒聽力篩查未通過常與其他因素影響有關「我家寶寶出院前做了新生兒聽力篩查,結果沒通過,怎麼辦?」
  • 寶寶剛出生48小時,醫生就說要做什麼聽力篩查!到底為什麼?
    好多孕媽媽在生產的時候,當寶寶出生後,每個醫生都會在寶寶48小時內,給寶寶做聽力篩查 ,知道為什麼要做這一項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到底為什麼要給寶寶做聽力篩查!「寶寶剛出生48小時,醫生就說要做什麼聽力篩查。我跟他爸都說健健康康的,查那弄啥」。
  • 娃聽力篩查不過關不必太驚慌
    聽力的發育和語言的學習緊密相關,一般來說,孩子重要的語言技能學習會在3歲前完成,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寶寶聽力有障礙,可能會錯過兒童語言迅速發育時期。聽力篩查能對先天性的聽力障礙實現「早發現、早診斷、早幹預」,在預防聾啞和語言發育障礙中有特別重要的作用。
  • 寶寶新生兒聽力篩查沒通過,就是聽力存在問題嗎?
    新生兒聽力篩查是早期發現寶寶聽力異常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個新生兒出生以後必須做的檢查。關注寶寶聽力健康,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篩選出有聽力損傷的寶寶並及早幹預,對寶寶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新生兒聽力篩查是通過耳聲發射(OAE)以及自動聽性腦幹反應(AABR)等電生理學檢查手段,對自然睡眠或安靜的狀態下的新生兒進行客觀、快速和無創的聽力學檢查。
  • 新生兒聽力篩查未通過,孩子聽力就一定有問題?——新生兒聽力篩查系列之一
    寶爸寶媽對於新生兒聽力篩查一定不陌生。一般寶寶在出生後3天左右就會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可以說這是寶寶呱呱墜地後要接受的人生第一場考試,而且當場就能知道成績。確實,當聽到聽力篩查沒通過這樣的結果時,很多新手爸媽會慌了神。這樣的結果是不是說明我的孩子聽力有問題?
  • 新生兒聽力篩查你做了嗎
    作者:寶寶知道 喬湘喬依我生女兒時已不像生兒子時的壯況,生兒子時那時醫學還沒有現在發達,在小診所生完不到8小時就回家了,也沒有做任何檢查,好在兒子出生後一切正常。生女兒時,因早早知道是雙胎,所以不敢馬虎,除了孕期做好產檢,生時也選擇大醫院。
  • 嬰兒聽力篩查 嬰兒聽力篩查不做可以嗎
    我國大多數醫院採用耳聲發射進行聽力篩查,自動聽性腦幹反應(AABR)主要用於重症監護病房(NICU)新生兒的聽力篩查。正常耳蝸可以產生一種很輕柔的聲音,經過聽骨鏈和鼓膜傳導到外耳道,並可以被檢測到。如果嬰兒有蝸性聽力損失,就不會產生耳聲發射,用耳聲發射(OAE)檢測就通不過。
  • 新生兒聽力篩查有必要嗎?先天性聽力障礙對語言的影響有多大?
    一個新生兒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都是天賜的寶貝,而寶寶的健康更是拴著全家人的心,從懷孕時的每次孕檢,聽到醫生說的一切正常,都會感到很欣慰。在孩子剛出生時就會有很多種檢查,檢查寶寶是否健康,而聽力篩查就是其中一項。
  • 為什麼新生兒一出生就要做聽力篩查?
    國內、外研究表明,新生兒中,雙側聽力障礙的發生率在0.1%-0.3%,其中,極重度聽力障礙的發生率約為0.1%。兒童聽力健康問題若未得到及時幹預,影響孩子的一生,「十聾九啞」的慘痛教訓一次又一次地給敲響警鐘。  那麼,新生兒一出生就要做聽力篩查嗎?有這個必要嗎?據悉,聽力障礙是常見的出生缺陷。對剛出生的寶寶,聽力如果出現問題,不像肢體殘疾、先天性心臟病等此類疾病這麼容易被發現。
  • 為什麼你發現不了寶寶聽力問題?—聽力篩查的重要性
    有些新出生的小寶寶看起來很健康,可在媽媽肚子裡或出生時就已經出現了聽力問題。我們國家每年約有1600萬新生兒出生,如果按每一千個新生兒中有1-3個新生兒發病計算,全國每年將新增聽力損失的新生兒約2-5萬名。如果孩子在出生後聽不到或聽不清聲音,聽覺-言語鏈就會出現障礙,從而影響他們日後的言語-語言發育,甚至會導致性格孤僻。
  • 新生兒出生,有4種檢查必做,不過關可能影響寶寶智力和聽力
    很多媽媽對寶寶出生後的檢查項目不了解,新生兒出生後的四項檢查內容及檢查目的,我們就對這四項檢查一一解釋,寶媽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寶寶剛出生後,媽媽會非常想要知道寶寶的情況。剛出生後護士會把寶寶抱走十分鐘,很多寶媽對此事疑惑不解?
  • 寶寶聽力篩查「通關」失敗,意味著什麼?專家來解答
    寶寶的聽力發育與語言學習關係緊密新生兒聽力篩查不過關是否意味著聽力障礙?初篩結果可能受多種因素影響聽力發育與語言學習緊密相關。一般來說,孩子的語言學習會在3歲前完成,但是對於未及時發現聽力障礙的寶寶,很有可能會因此錯過語言發育最佳時期,導致聾啞或語言發育障礙。聽力篩查有助於及時發現聽力障礙的寶寶,以實現「早發現、早診斷、早幹預」。
  • 孕期產檢一切正常,為什麼寶寶出生以後「聽力篩查」沒有通過
    好不容易盼到了寶寶出生了,結果醫生一句「聽力篩查沒有通過,42天帶寶寶複查聽力」。乍一聽可能會嚇到寶媽,但是不要心急,聽小編給大家慢慢講解一下就明白了。新生兒出生的第三天會做聽力篩查,我家寶寶出生第三天聽力篩查我不知道過了沒有,只知道醫生說42天帶寶寶複查聽力,當時就是一頭霧水..我的寶寶怎麼麼,聽力沒有過嗎?
  • 新生兒聽力篩查要重視!
    一個新生兒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都是天賜的寶貝,而寶寶的健康更是拴著全家人的心,從懷孕時的每次孕檢,聽到醫生說的一切正常,都會感到很欣慰。在孩子剛出生時就會有很多種檢查,檢查寶寶是否健康,而聽力篩查就是其中一項。聽力篩查主要就是檢查新生兒的聽力是否正常,從而判斷是否有先天性的聽力障礙。所以新生兒的聽力篩查是很有必要的。
  • 什麼是新生兒聽力篩查?必須篩查!
    許多家長對新生兒聽力篩查都不以為意,認為孩子剛生下來這麼小就做檢查,對孩子不好,我們以前也沒查過聽力,不是也好好的嗎?    這種想法是不科學、錯誤的,我們不能僅通過觀察就去判斷寶寶的聽力是否正常,而是需要客觀的檢查來確保寶寶的聽力是正常的。因為只有聽力正常才能慢慢習得語言。
  • 你的寶寶做過聽力篩查嗎 三招測孩子的聽力/圖
    唐江澎 蔡小龍 攝  本報訊(記者 匡春林 唐江澎 實習生 馬玲玲)今日是第十二次全國「愛耳日」,主題是「康復從發現開始,大力推廣新生兒聽力篩查」。目前,我省每年新生兒聽力殘疾兒童約2.3萬人。專家提醒,新生兒出生3天後就應該接受聽力篩查,最晚不超過3個月。家長切勿因自以為新生兒聽力篩查沒用而省略,否則會給孩子帶來終身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