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小微企業投標產品包括大公司和小公司的 能享受價格優惠嗎?

2021-01-09 政府採購信息網

  案例回放

 

  某地

政府採購

中心接受委託,對某貧困地區村文化活動室設備購置採購及服務項目進行採購。2019年8月6日發布的

中標公告

顯示,A公司為中標供應商。

中標公告

中「小微企業優惠情況」一欄顯示中標供應商A公司享受

政府採購

優惠。對此,綜合得分排名第二的供應商C提出質疑:A公司中標商品中「點歌機、拉杆音箱、功放一體調音臺、音箱」品牌為B公司旗下產品,而B公司並非小微企業,因此A公司不應享受小微企業優惠政策。

 

  對此,採購中心組織原

評標委員會

針對質疑所涉及的問題進行覆核後,答覆如下:經原評委會覆核,A公司提供的B品牌並未享受小微企業優惠政策,其享受小微企業優惠政策的商品為其他小微企業提供的商品。項目規定小微企業享受政府採購優惠政策,但前提條件是生產企業須為小微企業並提供《小微企業聲明》,否則,不予認定。質疑人所質疑的B品牌,在本次評審中,並未享受小微企業的價格優惠。因此,質疑不成立。

 

  引出問題

 

  小微企業的投標產品既有大企業生產的,又有小微企業生產的,能享受價格優惠嗎?

 

  專家點評

 

  廣西廣天一律師事務所律師沈德能在接受《

政府採購信息報

》記者採訪時表示,根據《政府採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規定,關於小微企業的認定,執行的是「雙小」政策。

 

  根據《暫行辦法》第二條的規定,中小企業(含中型、小型、微型企業)應當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符合中小企業劃分標準;提供本企業製造的貨物、承擔的工程或者服務,或者提供其他中小企業製造的貨物。本項所稱貨物不包括使用大型企業註冊商標的貨物。即俗稱的「雙小」政策。

 

  沈德能介紹,如果僅有部分投標(響應)產品為小微企業產品的,則區分大中型企業和小微企業產品,並對小微企業產品執行價格評審扣除。對於大中型企業產品所佔的比例,採購文件也可以用作出明確限定。目前,部分地區已經進行了類似探索,效果還不錯。

 

  某政府採購監督管理處相關負責人在接受《

政府採購信息報

》記者採訪時說,在實際工作中,該地採取的就是上述做法,就是對符合中小企業劃分標準的企業,如果提供的部分貨物、服務屬於其他大中型企業,部分屬於小微企業生產或提供,則分開計算享受價格扣除。「舉個極端的例子,在上述案例中,如果B公司提供的產品價格只佔A供應商總金額的1%,由於A公司不符合『雙小』政策,就讓A供應商其他產品不享受小微企業價格扣除優惠,太有失公平。」上述負責人進一步解釋。

 

  法規連結

 

  《政府採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暫行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中小企業(含中型、小型、微型企業,下同)應當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一)符合中小企業劃分標準;

 

  (二)提供本企業製造的貨物、承擔的工程或者服務,或者提供其他中小企業製造的貨物。本項所稱貨物不包括使用大型企業註冊商標的貨物。

 

  本辦法所稱中小企業劃分標準,是指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企業從業人員、營業收入、資產總額等指標制定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

 

  小型、微型企業提供中型企業製造的貨物的,視同為中型企業。

 

  第四條 負有編制部門預算職責的各部門(以下簡稱各部門),應當加強政府採購計劃的編制工作,制定向中小企業採購的具體方案,統籌確定本部門(含所屬各單位,下同)面向中小企業採購的項目。在滿足機構自身運轉和提供公共服務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應當預留本部門年度政府採購項目預算總額的30%以上,專門面向中小企業採購,其中,預留給小型和微型企業的比例不低於60%。

 

  採購人

或者

採購代理機構

在組織採購活動時,應當在招標文件或談判文件、詢價文件中註明該項目專門面向中小企業或小型、微型企業採購。

 

  第五條 對於非專門面向中小企業的項目,

採購人

或者

採購代理機構

應當在招標文件或者談判文件、詢價文件中作出規定,對小型和微型企業產品的價格給予6%-10%的扣除,用扣除後的價格參與評審,具體扣除比例由採購人或者採購代理機構確定。

 

  參加政府採購活動的中小企業應當提供本辦法規定的《中小企業聲明函》(見附件)。

相關焦點

  • 大型企業提供小微企業的產品投標,能享受價格優惠政策嗎?
    問:大型企業提供小微企業的產品投標,能享受價格優惠政策嗎?   答:不可以。《政府採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暫行辦法》第二條規定,本辦法所稱中小企業(含中型、小型、微型企業,下同)應當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一)符合中小企業劃分標準;   (二)提供本企業製造的貨物、承擔的工程或者服務,或者提供其他中小企業製造的貨物。本項所稱貨物不包括使用大型企業註冊商標的貨物。
  • 小微企業享受免稅優惠與財稅處理
    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印發《關於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71號)後,連續出臺《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小微企業免徵增值稅和營業稅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57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增值稅納稅申報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58號),明確小微企業如何適用增值稅和營業稅免稅政策
  • 企業所得稅可以按小微企業的優惠稅率繳納?
    前不久,有個企業財務問:我們是一家品牌服裝企業,各地商場有十幾家專櫃,我們準備把每個專櫃都設立成一個分公司。 這樣分公司的資產、人員規模和利潤水平就符合小微企業標準了,可以享受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這個方法是否可行?是否有什麼風險?
  • 小微企業稅收優惠的現實意義
    修改公司法,取消註冊資本驗資、放鬆對註冊地的管制、取消公司年報審計制度等,都使年輕人的創業成本得到了極大的降低。然而,這些都是一次性的,更能體現扶持效果的肯定是比較長效的稅收優惠政策。我國近期出臺鼓勵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主要集中於對流轉稅和所得稅的減免。有學生問:為什麼國家不針對小微企業出臺房產稅、土地增值稅等財產稅方面的稅收優惠政策?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小微企業在初創期,哪有能力去購買不動產,他們的資金用來經營和周轉都捉襟見肘,因此對這些小微企業來說,對收入減免流轉稅和對利潤減免所得稅是對他們雪中送炭、最直接的支持。
  • 稅務總局:案例+關鍵詞,助你用好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結合案例,為納稅人整理總結了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實操關鍵點,幫助納稅人更好地理解和應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13號)。小型微利企業判定標準是什麼?
  • 小微企業優惠政策及實務要點
    教育費附加、地教、水利基金、殘保,小規模納稅人的稅收優惠你都享受了嗎?全了!小微企業優惠政策及實務要點!「小型微利企業」和「小微企業」兩者之間區別 「小微企業」是一個習慣性叫法,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界定,目前所說的「小微企業」是和「大中企業」相對來講的。
  • 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範圍擴大 降低企業稅負
    人民網北京4月9日電 (記者 喬雪峰)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8日聯合印發了《關於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自2014年1月1日起,將享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範圍由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6萬元(含6萬元)擴大到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10萬元(含10萬元)。
  • 2020年小微企業稅收減免優惠政策統籌
    2020年是大力扶持小微企業的一年,各項政策指標發布減稅是救小微企業的命,該讓救要讓到位,必須要保證小微企業活下去。那麼下面我們來看那纖維企業的性質。 一:什麼是小微企業?
  • 小微企業如何用足稅收優惠政策
    有人形容小微企業是社會經濟的毛細血管,雖個體微弱,但數量多,其作用不容小覷。據統計,在我國小微企業解決了80%的就業,創造了70%的專利發明,貢獻了60%的GDP,繳納了50%的稅收,對經濟的整體貢獻非常大。 什麼是小微企業呢?
  • 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及典型案例分析
    企業所得稅籌劃的重點:合理利用相關稅收政策,儘量降低應納稅所得額,採用優惠稅率,從而降低企業所得稅費用。(一)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1、稅收法規:《關於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13號)。
  • 這類「三免三減半」可否同時享受小微企業優惠?
    來源 | 中稅答疑新媒體智庫 作者:秦文嬌 問: 中稅答疑秦老師,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企業所得稅享受「三免三減半」,可否同時享受小微企業的優惠?
  • 全國首創「轉供電費碼」在杭州落地 減費紅包精準直達小微企業
    國網杭州供電公司迅速會同當地政府、典型小微企業代表組建政策會商組,集中政策專家、電力營銷服務專家和小微企業負責人研究「管、用、供」三方在單獨應對轉供電壁壘過程中的困難短板,對近年來國內超過30個轉供電加價、轉供電截流典型案例進行逐一分析,探索共性問題和破題途徑。
  • 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實施,最高可減免60%
    [摘要]《關於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範圍的通知》對小微企業納稅額有新規定,鼎泰豐孵化基地以園區3家企業為例,講解怎樣獲得稅收優惠。《關於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範圍的通知》對小微企業納稅額有新規定,鼎泰豐孵化基地以園區3家企業為例,講解怎樣獲得稅收優惠。
  • 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享受前要「三算」!
    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享受前要「三算」!:A公司是一家2013年成立的從事婚紗攝影服務、旅遊活動策劃、旅遊產品的技術開發企業,初期常為虧損或微利狀態,隨著公司業務的迅速發展,其營業收入也在年年攀升。 由於資產總額計算錯誤,導致納稅人本來不符合小型微利企業優惠條件,但享受了優惠,經重新計算,資產總額超過1000萬元,不能享受小型微利企業優惠,因此補繳了稅款和滯納金。同時,稅務機關工作人員也告訴陳先生一個重大利好消息,為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發展,一方面進一步放寬小型微利企業條件,另一方面降低小微企業實際稅負。
  • 小微企業優惠政策
    近幾年,國家陸續出臺了很多關於支持小微企業的優惠政策!其中有免徵增值稅、減徵企業所得稅的,還有免印花稅和附加費的,而且還可以免繳殘保金和緩繳社保!另外金融企業向小微企業貸款免增值稅,這更有利於小微企業獲得貸款了。今天,小勇給各位老闆整理了部分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快來看看吧!
  • 2019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
    點擊查看:關於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  2019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  一、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  上述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且同時符合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等三個條件的企業。  從業人數,包括與企業建立勞動關係的職工人數和企業接受的勞務派遣用工人數。所稱從業人數和資產總額指標,應按企業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確定。
  • 稅收優惠政策再延長 小微企業迎「及時雨」
    4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為加強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戶的普惠金融服務,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實行財政金融政策聯動,將部分已到期的稅收優惠政策延長到2023年底。其中,包括對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戶發放100萬元及以下貸款的利息收入免徵增值稅,等等。這將給小微企業具體帶來哪些利好?
  • 天津:政策落實加力 為小微企業發展賦能
    今年以來,為支持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天津市稅務局積極發揮稅收職能作用,有力有序落實國家一系列增值稅優惠政策,助力小微企業輕裝上陣,確保政策紅利源源不斷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動能。截至目前,天津全市7.5萬餘戶小規模納稅人享受階段性減徵增值稅政策。
  • 大公司和小公司,哪個更適合自己?
    問同學,問家長,問閨蜜,問死黨,實在沒招問度娘,各家意見不一樣,最後自己糊了湯。人生最大的智慧就在於選擇,在很多時候,選擇大於努力。不少人都曾面臨過類似的選擇,可以由於人太年輕,沒有相關的經歷做背景,根本就不知道怎麼選,最後只好隨便選一個碰運氣,至少有50%的正確率吧。可既然有50%的正確率,就意味著同時也有50%的錯誤率。
  • 當「高新」遇上「小微」,如何選擇最優的企業所得稅政策來申報?
    從文件規定可見,小微企業的優惠範圍進一步擴大,可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小型微利企業標準大幅放寬,與此同時,自2019年度以來許多高新技術企業也同時符合了小型微利企業條件。那麼,企業在申報時應享受小微企業優惠還是高新企業優惠呢?如何選擇最優政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