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以下幾種表現,說明孩子已經積食,家長別再亂餵孩子了

2020-09-25 切糕與辣條

積食,大多發生在小孩子身上,是指由於小兒飲食過量,腸胃消化不及時,導致食物囤積的一種腸道疾病。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種零食和其他高熱量的食物也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在市面上。小朋友大多都不知道控制自己,暴飲暴食,就容易出現積食的問題。

分辨孩子是否積食,可以看看他是否有這些表現

孩子食慾驟降,吃飯速度慢,提不起興趣;腹部鼓脹、大便比較硬;舌苔發白,鼻翼兩邊微青,口臭嚴重;免疫力低下,小病不斷;睡覺不安穩,輾轉反側,磨牙;精神不振,提不起勁;面頰泛紅、手腳心容易出汗等。如果符合以上幾種表現,差不多就是孩子出現積食的情況了。

積食是什麼原因呢?

孩子積食跟腸胃虛弱有非常大的關係。如果腸胃的消化功能降低,吃進去的食物消化的不多,大多都滯留在腸道中。

孩子積食,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帶著情緒吃飯

一個人的食慾跟心情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小朋友因為某些事情心情低落,那麼就會影響到他吃飯的食慾。食慾低了,味同嚼蠟,同時也會使他的腸胃消化功能減弱,腸道蠕動減少,形成積食。有些家長為了催促孩子吃飯經常大呼小叫,甚至用筷子敲打他。這樣會讓他更加難受,更吃不下去。所以家長儘量不要讓他帶著情緒吃飯。有什麼事情儘量在吃飯之前解決。同時家長也要多多觀察孩子的心情變化,及時溝通,不要讓他們把情緒都悶在心裡。

(2)暴飲暴食

民間有一句俗語叫做肚子小,眼睛大。調侃的就是那些明明已經吃飽了,還要繼續吃的小孩子。小朋友大多都管不住自己的嘴,看到喜歡吃的東西就會很饞,哪怕是已經吃飽了還非要往肚子裡面塞。他們的胃本來就小,還吃這麼多東西,當然會撐。食物太多會加重腸胃的負擔,相當於讓他們超負荷工作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家長總以大人的食量衡量孩子,強迫他多吃飯,但實際上他已經飽了。無論哪一種情況都是不可取的,家長應該控制孩子的飲食,不要讓他暴飲暴食,把自己吃撐。也不要隨著他的意給他買大量零食吃。零食吃多了會影響吃正餐的食物,還容易積食。

(3)消化問題

這個是孩子本身的問題,因為他的消化功能並不像成年人一樣強大,因此在逐漸發育完善的過程中難免存在著一些問題,導致消化不良,產生積食。這個時候需要家長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看看是哪方面的原因,配合醫生積極治療。

來看看有助於消化的食物有哪些吧

第一,複合酸鋅鈣。家長不要認為積食是脾胃的「小毛病」,積食會給孩子帶來很深的傷害,短期的積食會導致孩子不愛吃飯、肚子發脹,長期積食,孩子就會脾胃虛弱和營養不良,阻礙身高和智力發育。家長平時可以給孩子多準備一些複合酸鋅鈣,複合酸鋅鈣的鋅元素是人體中200多種酶的重要組成成分,其中就包括了作用於消化吸收的載體蛋白,鋅元素能夠提升這些消化載體蛋白的活性,促進孩子腸胃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使孩子更健康。

第二,纖維素類食物。如果孩子的腸胃功能下降,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因為纖維素能夠促進腸道蠕動和排便,對緩解孩子積食非常有好處。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有土豆、紅薯、南瓜、山藥、海帶等,另外如果孩子食欲不振,可以給他吃山楂、話梅、陳皮這些增進食慾的食物,效果也十分不錯。

相關焦點

  • 孩子出現7種表現,說明積食已經嚴重,勸各位家長,別再亂餵了!
    從小麗的口中得知,孩子已經4歲半了平時特別喜歡吃炸雞腿,漢堡,喝冷飲,因為怕孩子吃這些對身體有損害,便會對他進行控制。平時會給他熬一些骨頭湯之類的讓孩子喝,這樣可以幫孩子均衡以下營養,就怕孩子營養不良長不高。
  • 孩子有這7種表現,說明他已經積食,家長別再瞎餵了
    分辨孩子是否積食,可以看看他是否有以下幾個表現。2、腹部鼓脹、大便比較硬3、舌苔發白,鼻翼兩邊微青,口臭嚴重4、免疫力低下,小病不斷5、睡覺不安穩,輾轉反側,磨牙6、精神不振,提不起勁7、面頰泛紅、手腳心容易出汗如果符合以上幾種表現
  • 孩子出現這6個信號,說明已經積食了,家長要注意了
    如果您的寶寶出現以下信號說明已經積食了,媽媽要注意了,給大家列舉以下供大家作一個參考1 不愛吃飯,或者拒絕吃飯,每次吃飯總是追著喂,沒有胃口>寶寶有口氣一種原因是上火,還有一種原因就是食物殘留在寶寶的腸道中太久沒有及時的消化掉導致的,而食物會殘留在寶寶的腸道中表示寶寶可能脾胃功能比較弱,長期積累了大量的熱量沒辦法排出,從而導致寶寶口臭的出現。
  • 孩子積食,脾虛難長個?勸誡:這3種飯,各位家長們別再亂餵了
    家長們聚在一起,談論最多的就是孩子,很多家長都會在餵養孩子的過程中發現孩子會有不吃飯、不長個、體質差等毛病,其實這些問題可能都是因為孩子脾胃虛弱、積食引起的。中醫裡有脾胃虛則百病生、脾為後天之本等理論,也就是說孩子的脾胃強健,食物就能被正常運化,飲食也就正常,反之,食物的運化出現問題,孩子身體的健康也會受到影響了。
  • 孩子出現幾種情況,說明是積食了,家長別大意
    小冬冬最近睡不好,又哭又鬧,媽媽帶孩子來到醫院,看著孩子通紅的嘴唇,再看孩子煩躁的樣子,不用檢查都能推測出,孩子這是積食了。、排便次數不規律等情況,那可能就說明孩子積食了。二、食欲不振當我們發現孩子存在口氣的情況時,並存在食欲不振等表現時,這可能說明孩子胃裡充滿了食物,不想再吃東西了,這時候,家長也就別在逼著孩子吃
  • 孩子脾虛不發育?醫生提醒:孩子若有11種表現,提示積食已經嚴重
    提醒:孩子若有11種表現,說明積食已經嚴重,別忽視因此,一旦寶寶出現以上現象的3種,說明已經出現了積食的現象,別不在意。孩子出現積食,多半是家長給慣出來的,若你還有以下幾種表現,趕緊改正:1、睡覺前還吃太多的食物,就怕孩子半夜餓著;2、在幼兒園吃過飯了,之後回到家還會讓孩子再吃一點,美名其曰&34;;3、經常性的吃肉類,幾乎很少吃蔬菜、水果;4、孩子不想吃,家裡人會強迫性的繼續餵孩子;5、不喜歡吃的食物家長就不在做,嚴重挑食,只吃自己喜歡的;6、遇到自己喜歡的食物會一次性吃很多,家長也不管,想著能吃是福
  • 孩子脾虛不發育?醫生提醒:孩子若有11種表現,提示積食已經嚴重
    提醒:孩子若有11種表現,說明積食已經嚴重,別忽視表現1:臉色暗黃,無光,憔悴;表現2:便便異常,出現拉稀或者羊屎蛋的情況;表現3:對飲食不感興趣,就連自己喜歡吃的也不再吃了;表現4:嘴巴中有一股子酸臭的味道
  • 4個異常提醒你:孩子已經積食嚴重了,家長快住手,別再亂餵了
    跟我婆婆說了小文孩子的事,婆婆說孩子這些症狀聽起來像是積食了,小兒積食比較常見,但也不能大意了,小孩脾胃比較嬌嫩,飲食上要多注意。作為家長,一定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脾胃,對於小兒積食,首先要學會判斷,下面這些表現就說明孩子積食了:1、消化不良,常便秘孩子積食後,肚子會撐得很大,脹氣也比較多,很多家長會以為是吃撐了,這是因為食物在腸胃裡積攢的比較多,哪怕沒怎麼吃東西肚子裡的食物也沒減少,就會表現得好像吃多了一樣
  • 孩子3歲前,3種食物別再餵了,香蕉配「它」,孩子脾胃好不積食
    玲玲已經是一位3歲寶寶的媽咪了,不過,也經常抱怨:帶娃真的是太難的,自從有了孩子,沒有了自由空間不說,孩子還三天兩頭的生病,個頭髮育也慢,真的是讓人操碎了心。原來孩子不知道怎麼回事,不怎麼愛吃飯了,不管餵孩子吃些啥,都很抗拒,剛開始的時候,玲玲也是有些「病急亂投醫」,就聽從老人的「經驗」,給孩子吃了一些湯泡飯,看著孩子吃進去了,當時玲玲還想著「薑還是老的辣」。
  • 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積食?四種表現說明積食找上門了,別不當回事
    不過,在粉絲群卻收到媽媽們的留言,好幾位媽媽都說,自己的孩子最近飲食很差,而且還有嘔吐的症狀,這是咋了?詢問過後,我初步判斷,孩子應該是積食了。這些天在家吃得多,而且運動少,甚至有些零食也隨便給孩子了,只要不鬧就行。接著有位媽媽說,確實是積食的表現,還說自己的孩子剛去醫院回來,也是這樣的情況。
  • 孩子小肚子變大,可能積食了?這些食物寒涼、難消化,別再亂餵了
    對於家長來說,要時刻關注孩子的穿著,天氣變了要及時添衣,否則冷氣就會進入到體內,導致體內寒溼增加。當體內溼氣增加就是影響到脾臟,從而導致脾臟出現虛弱,脾虛食物就得不到運化,就會出現積食的表現。孩子積食後,身體會有以下表現,需警惕:第一種表現:出現厭食若孩子平時飲食還不錯,突然間不想吃東西,對於食物不感興趣,吃飯的時候亂玩,不想上餐桌,這個時候就需要警惕了
  • 孩子臉上3種「古怪」現象,暗示脾虛積食,家長別不當回事兒
    積食是阻礙孩子身體發育的「元兇」,很多積食的孩子經常肚子難受,吃多不長個兒也不長肉,還時不時就感冒發燒生小病,想必有經驗的家長對它都不會陌生。積食真是太讓家長操心害怕了,一旦孩子積食,身體健康就會被拖累,小孩的各個身體器官都比較稚嫩,很容易因此受到傷害,為將來埋下隱患。
  • 孩子積食「太要命」, 身體若有3表現,娃可能是脾虛了,別亂餵了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餵寶寶吃飯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孩子胃口,家長一天都會很開心,但是如果自己家寶寶不好好吃飯,就會擔心各種營養跟不上,所以免不了用各種方式追著餵飯。追著餵飯真的靠譜嗎?人的脾胃就是儲存糧食的倉庫,只有脾胃健康正常運行人才有食慾,有想吃東西的欲望,如果孩子的脾胃比較虛弱,那麼吃飯一定不好。該怎樣判斷自己家孩子的脾胃功能如何呢?可以從以下幾個信號來看看。
  • 若娃有這五個異常反應,很可能是積食了,家長可別再追著孩子餵了
    1、食慾明顯下降如果孩子突然不愛吃東西了,就連之前最喜歡吃的食物也不感興趣了,家長就要引起警惕了,這很有可能孩子已經出現了消化不良,開始積食了。2、嘔吐嘔吐是消化不良的明顯症狀,成人胃部受涼或者吃壞了肚子就會發生嘔吐現象,更何況孩子呢?如果孩子出現了嘔吐的症狀,這就是典型的消化不良的症狀了,家長要擔心孩子已經嚴重積食了哦!
  • 孩子出現這幾種特徵,是積食的表現,兩個方法,讓孩子快速消化
    01寶寶出現這幾種症狀,說明產生了積食一、嘴巴裡有異味>當寶寶吃得過多也就是積食時,脾胃火氣就會很大,同時食物積在胃裡會產生酸腐,寶寶的嘴巴就會出現異味,甚至會產生口臭。二、手腳心發熱,甚至引發孩子發高燒當寶寶肚子了有積食時,積食後酸腐的食物有可能產生毒素讓孩子發熱,中醫上俗稱「積食發熱」。
  • 孩子積食「太要命」, 如果有3種信號,娃可能是脾虛了,別亂餵了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餵寶寶吃飯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孩子胃口,家長一天都會很開心,但是如果自己家寶寶不好好吃飯,就會擔心各種營養跟不上,所以免不了用各種方式追著餵飯。追著餵飯真的靠譜嗎?人的脾胃就是儲存糧食的倉庫,只有脾胃健康正常運行人才有食慾,有想吃東西的欲望,如果孩子的脾胃比較虛弱,那麼吃飯一定不好。該怎樣判斷自己家孩子的脾胃功能如何呢?可以從以下幾個信號來看看。
  • 寶寶身體有以下幾種症狀,說明寶寶積食了,家長早發現寶寶少受罪
    一些疾病都有發展規律的,一般的情況下都會先出現一點點疾病的前兆,就像小火苗一樣,如果家長能夠發現的及時並能夠採取正確的措施,能將小火苗及時的熄滅,一場疾病可能就這樣消失了,孩子也少受很多罪,但是如果家長並沒有發現,毫無知覺,孩子的病情就會繼續發展。
  • 父母再疼愛孩子也別餵3種食物,積食又脾虛,孩子深受其害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蛋白食物的攝入量也在增加,可是在這個時候,沒經驗的父母或是長輩在孩子出現一些問題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通常是把原因歸結為營養不足,所以會給孩子一些高熱量的食物,但這樣往往會使結果與孩子的意願相反,從而加重孩子的食物積累,使病情日趨嚴重,對於孩子來說,錯誤的餵養方法往往會影響到孩子身體的發育情況。
  • 再三勸告:3種常見輔食,吃的越多,孩子脾虛積食越嚴重,別亂餵
    很多家長在孩子一滿6個月,就開始為孩子的輔食做好充足的準備了,但是要知道,給孩子做輔食也是大有講究的,因為孩子剛開始吃輔食的時候,必須有一個過渡的過程,比如從細到粗、從泥到塊、從少到多等等,但是在給孩子做輔食這條道路上,還是有不少家長們都踩了坑。比如下面這3種輔食,看起來是很健康的,但事實上是不適合2歲前的孩子吃的,容易損傷孩子的脾胃,引起積食,影響孩子的發育。
  • 提醒寶媽:立秋後,孩子剛滿3歲,3類輔食別亂喂,容易咳嗽還積食
    西醫沒有積食概念,積食是一個中醫概念,在傳統的中醫學理論當中,積食主要指的是脾胃虛弱、消化不良,主要表現為吃進去的食物不易被消化、容易嘔吐等,主要通過健脾養胃來進行治療,對於孩子來說更易積食,這主要是因為孩子的消化系統及脾胃發育相對不是很成熟,一旦食物過多攝入,就容易堆積在胃或腸道中,出現積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