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身邊老人吐槽,現在的年輕人生孩子好像給家裡老人生的,孩子還沒斷奶就交給老人帶,夫妻倆省了不少心。其實現實沒辦法,生孩子後經濟壓力更大了,夫妻兩個只得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工作上,把帶小孩的重擔交給了老人,這時候就希望自家老人能跟得上時代進步,把一些不好的育兒傳統習慣丟棄掉,科學的養孩子。
很幸運,我婆婆就是一個「趕潮流」的奶奶,老一輩那些不好的育兒習慣在婆婆身上一個都沒有發現,孩子一周歲就交給她帶,到現在已經有兩年多了,兩年的時間婆婆把寶寶照顧得很健康,幾乎沒生過什麼病,讓我安心上班特省心,而且寶寶性格脾氣都很好,經常被誇是個「報恩的寶寶」,我知道這都是婆婆精心照顧的結果,所以特別感恩。
閨蜜小文的婆婆就是比較堅持老傳統的老人,經常做一些令小文很不舒服的事,比如孩子剛出生不久就「綁腿」,還執意要給寶寶睡個大扁頭,因為育兒觀念不同小文沒少和婆婆鬧矛盾。
最近小文電話跟我訴苦,孩子這段時間一直沒什麼精神,吃飯吃一點肚子就撐起來,晚上睡覺經常驚醒,也不怎麼排便,孩子生病小文帶著去醫院,婆婆卻說孩子是「嚇掉魂」了,趁小文上班婆婆帶孩子去農村找人「叫魂」,為了這事婆媳兩個又大吵了一架。
跟我婆婆說了小文孩子的事,婆婆說孩子這些症狀聽起來像是積食了,小兒積食比較常見,但也不能大意了,小孩脾胃比較嬌嫩,飲食上要多注意。
作為家長,一定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脾胃,對於小兒積食,首先要學會判斷,下面這些表現就說明孩子積食了:
1、消化不良,常便秘
孩子積食後,肚子會撐得很大,脹氣也比較多,很多家長會以為是吃撐了,這是因為食物在腸胃裡積攢的比較多,哪怕沒怎麼吃東西肚子裡的食物也沒減少,就會表現得好像吃多了一樣。孩子積食後,食物殘渣排不出來,容易導致便秘。
2、飯量減少、厭食
家長注意觀察,如果一段時間內孩子的飯量減少,對飯菜表現出抗拒的情緒,這時候就要警惕是不是積食引起的。
3、面色蠟黃、眼袋發青
脾胃虛弱的孩子大多數臉色都比較黃,臉上看起來沒什麼血色,眼袋腫大發青,看起來沒精神。脾胃運化氣血,脾胃受損的情況下氣血產生不足,表現在臉上。
4、口氣重、舌苔厚
家長如果拿不準孩子是否積食,可以注意一下孩子的舌頭,積食的孩子舌苔很厚膩,白色黃色的舌苔附著在舌頭表面,孩子一張嘴就能聞見一股腐臭的氣味。
如果你家寶寶出現以上一種或多種情況,家長就要注意了,這時候孩子很有可能已經積食,要及時的調理飲食,切不可再做一些損傷孩子脾胃的舉動。
想要孩子遠離積食,脾胃強健是關鍵,脾胃是負責轉化營養的器官,對寶寶的成長發育比較重要,我家孩子不積食少生病就得益於婆婆有給孩子調理脾胃的意識,婆婆經常會給孩子喝點焦胗棘,這種食物能幫助脾胃發育,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