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3-27 16:16:32.0中國青年網
違法犯罪分子採用化整為零的手法出售氣槍等違禁物品
如今,「網際網路+」時代正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網絡+快遞,成為時代新興的(郵)寄(快)遞物流行業,給人們帶來全新的便捷生活。
然而,隨著寄遞物流業「井噴式」發展,一些違法犯罪的「黑手」伸向這個新興行業。
兩年前,西安成立了全國首支「快遞警察」隊伍,抓獲一批又一批違法犯罪分子。3月25日,西安市公安局物流寄遞犯罪偵查支隊(以下簡稱「物偵支隊」)支隊長王曉鋒說:「西安作為西北地區橋頭堡,近年來寄遞物流業發展迅猛,一些心存不良的人藉助這個行業進行違法犯罪。」
王曉鋒介紹,作為全國首支物流寄遞犯罪偵查支隊,在全國創新模式,狠抓「治安管控」、「犯罪偵查」,打掉一批批違法犯罪分子。
案例1
多地網購配件
一個多月裝好一把槍
「是林林嗎?門口來取快遞。」
今年3月22日上午9時,西安城東滻灞一酒店門口,快遞小哥按包裹號碼通知收件人取快遞。
「我來幫林林取快遞。」一分鐘後,一女子從快遞小哥手裡領走快遞,並轉身走到馬路對面,等待快遞小哥離去。幾分鐘後,女子返回酒店門口。便衣警察王力、高軍等人立即上前將她控制,一起找到貨主「林林」。警方現場繳獲一把新式氣槍,而這次快遞來的小方盒裡正是最後一個配件——紅外線瞄準儀。
「林林」是在該酒店打工的27歲湖南籍男子楊某,「林林是假名字。」物偵支隊三大隊副大隊長李德樓說。楊某供述,他通過網購買來氣槍,用來玩耍打獵。警察現場還查獲了氣槍子彈——1.5公斤鋼珠(約上千粒)。
【案例透視】「為逃避打擊,違法犯罪分子採用化整為零的手法出售氣槍等違禁物品。」李德樓分析,今年2月下旬,楊某加入一個網絡群,看到有人在群裡發布銷售有關仿真槍、氣槍等違禁品和相關零配件的信息後,他便在網絡群裡諮詢。楊某與群裡「上線」網絡聯繫,了解所需氣槍功能、配件價格後,網絡轉帳。使用假名或化名,分別從湖南、山東、湖北等地快遞買零配件,總共花費2000多元,最後組裝成一把完整的氣槍。目前,楊某已被治安拘留。
【警方舉措】自2015年至今,物偵支隊聯合郵政管理局等部門,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寄遞業落實「三個百分百」(實名登記100%、開箱驗視100%、過X光機安檢100%)專項執法檢查,關停107個無快遞經營許可的違規收寄「黑網點」,向11個品牌企業的21個網點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治安訓誡快遞從業人員210人。
案例2
音箱藏毒
通過快遞交易
「這是一起特別典型的利用新興寄遞物流行業販毒的案件,也是我們物偵支隊成立以來查獲的第一起販毒案。」昨日,物偵支隊二大隊副大隊長趙科說。
時光倒流,回到兩年前9月的一天傍晚。
當晚6時,西安市碑林區某花園小區門口,一家快遞公司的快遞小哥忙著給客戶分發包裹。20多歲的臨潼籍男子張某取到一個箱狀的包裹準備返回小區時,公安碑林分局和物偵支隊二大隊民警將他抓獲,當場打開包裹,裡面裝著兩隻木製的小音箱,而音箱夾層裡有兩包白色物品,後經化驗系冰毒,重95克多。民警在張某住處查獲吸食毒品自製冰壺一把。
經檢測確認,張某與女友韋某均系吸毒人員。目前,張某因販毒已被判處有期徒刑,其女友在接受強制戒毒。
【案例透視】張某通過網絡與「上線」聯繫,通過網絡轉帳、快遞毒品完成犯罪。第一步,張某使用化名加入一個網絡群,用暗語聯繫「上線」後,網絡加「上線」。第二步,通過網絡或網絡與「上線」洽談所需毒品種類,如海洛因或冰毒等,然後談好價格,通過網絡轉帳將毒資打給「上線」。第三步,「上線」將毒品藏匿在木製音箱夾層,通過快遞公司發貨,然後網絡或網絡告知快遞單號。第四步,張某從手機上下載App軟體,輸入快遞單號,實時跟蹤「貨物」物流信息。第五步,等待快遞小哥電話通知取貨。
「通過寄遞渠道販運毒品開始於2000年,2008年以後快速增長。」物偵支隊三大隊副大隊長李德樓分析,在「不實名」的「隱身功能」與物流寄遞渠道便捷高效優勢的綜合作用下,物流寄遞渠道已成為毒品等各類違禁品流通的「快車道」。
「藉助快遞行業販毒是近年來新興的犯罪手段,與人體藏毒等比較,成本更低、風險性更小、犯罪手段更隱蔽。」物偵支隊秘書科副科長文武說。
【警方舉措】「利用寄遞物流業的違法犯罪,不像食藥違法犯罪案件那樣具有專屬性。」物偵支隊支隊長王曉鋒說,「它如同一個小社會,各類案件都可能碰到。因此,在涉及寄遞物流違法犯罪偵查上,我們順暢警種協調機制,為專業警種在打擊違法犯罪上提供強力配合。」
針對寄遞物流渠道的犯罪隱蔽性極強等特點,物偵支隊建立案件協調、重大案件督辦、線索移交等多種制度,建立貨源地、犯罪地偵查協作等多個長效機制,從而實現對違法犯罪行為的精準打擊。
現狀
寄遞物流井噴
倒逼政策法規出臺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寄遞物流監管部門是郵政管理部門。」3月24日晚,西安市郵政管理局局長王偉對華商報記者說,作為行業監管部門,郵政管理部門要做到兩方面:第一,維護國家利益和經濟健康發展;第二,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加強監管,做到「安全為基,發展為要,服務為上」。
西安市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處處長樊紅兵說,根據郵政部門統計的數據,無論是業務量、從事企業、人員還是帶動經濟收入等方面,從2013年到2016年,尤其是今年1月、2月,寄遞物流業都是「井噴式」大發展。2013年,西安市快遞業務量僅6900多萬,到2016年已達到2.77億件。2017年僅前兩個月就達到4400萬件,平均每日快件量達七八十萬件。業內人士認為,「井噴式」爆發,讓寄遞物流行業面臨嚴峻形勢和諸多問題。
「寄遞物流業發展是非常迅猛的。」陝西省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西安市物資流通協會會長賈磊分析,尤其是在前些年,個別心存不良的人員藉助寄遞新興行業從事違法犯罪活動,加上跨地域、跨行業和全國統一標準暫時缺失等原因,導致寄遞行業問題頻發。
「就這個行業發展迅猛的速度與法律法規出臺速度相對而言,法律、法規較為滯後,」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指出,「問題多多,倒逼著相關法律、法規才陸續出臺。」
「全國最早成立專業隊伍打擊寄遞行業違法犯罪活動的是西安。」物偵支隊支隊長王曉鋒說,2015年上半年,西安市公安局黨委進行專題研判,面對嚴峻的寄遞物流安全形勢和行業主管部門力量不夠、責任不明晰的現狀,於同年7月,在全國率先成立物流寄遞犯罪偵查支隊。
2015年7月,西安市最早在灃東新城進行快遞行業實名登記試點,2016年在全市全面推行。同時,物偵支隊與西安市郵政管理局聯合執法,創下「三個百分百」(實名登記100%、開箱驗視100%、過X光機安檢100%)新模式。
2016年12月,公安部在廈門組織全國公安機關進行物流寄遞專題培訓,王曉鋒向與會代表介紹了「西安模式」,此後,實名登記、開箱驗視、過X光機安檢等舉措在全國推廣。
2016年3月1日,國家質檢總局、中央綜治辦、國家標準委聯合發布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礎數據規範》正式施行,提出快遞須「100%先驗視後封箱、100%寄遞實名制、100%X光機安檢」等內容,試圖從源頭上解決快遞寄送物品可能出現的危險,排除快遞物品導致人身健康問題的安全隱患。
反思
問題困擾寄遞物流行業
「寄遞物流業最突出的是治安防範和打擊違法犯罪問題。」物偵支隊支隊長王曉鋒分析,隨著物流行業快速崛起及迅猛發展,快遞業在網際網路的推動下,從物流業中分化出來,以其突出的快速寄遞、服務上門,滿足網購和電商的需求等特點,網絡式發展,已覆蓋了整個中國城市鄉鎮。
反思1:實名登記和開箱驗視制度未嚴格落實
王曉鋒指出,隨著非公有企業涉足物流寄遞行業,呈現出部分企業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忽視社會責任的亂象,同時造成通過物流寄遞渠道的違法犯罪日益增加。
「寄遞物流業違法犯罪,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全國有些地市普遍不落實實名制登記和開箱驗視制度。」物偵支隊三大隊副大隊長李德樓說,這就給違法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機。
王曉鋒說,物流寄遞行業實名制和驗視制已成當前社會管理普遍的重點和難點。
根據寄遞物流出現的違法犯罪活動,李德樓認為,常出現人和物分離現象,犯罪分子作案通常使用的手法有三種:第一,將違禁品偽裝成茶葉、書籍等;第二,將毒品等夾藏於電飯煲、音箱或茶葉盒等;第三,採用假名或網名。
因為實名制和驗視要求不嚴,讓一些心存不良的犯罪分子鑽了空子。
反思2:業內良莠不齊 缺乏自律
「我們反思當前的寄遞物流行業,當然首先要肯定這個行業具有的積極作用,」陝西省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西安市物資流通協會會長賈磊指出,「反思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如何引起全社會重視,如何促進其健康、安全、規範化發展。」
「就業內狀況分析,不少是散兵遊勇。」賈磊分析,寄遞物流業主要存在三個問題:第一,從事快遞的企業良莠不齊。第二,許多人對哪類物品屬於嚴禁快遞的不清楚。第三,業內企業誠信經營制度和行業自律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