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用薰香的歷史是非常久遠的,使用薰香主要是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在秦朝和漢朝發展更快,到了隋唐五代時期已經形成了完善的用香方法,發展到了明清時期已經成為一種優雅的生活需求。
在宋代時期,商貿往來已經比較發達,尤其是海上貿易,海上貿易使得海外的香料珠寶等進入我國內地,長期的海上貿易使得我國與歐洲形成了海上絲綢之路,這時期的很多瓷器,香料得以賣出到別的國家。這時期的龍泉窯的瓷器大量出口,其中龍泉窯的香爐和各種香料形成了宋代的薰香文化。
我國古代用香在先秦兩漢時期主要採用自然原料,例如香木片,香草等用木炭等燃料進行燻燃或助燃。
到了漢代,人們開始用各種香料進行搭配,配置出特有的香,甚至研究出了「香方」,到了魏晉隋唐時期,這種調配的香逐漸流行起來,於是,這時期出現了香餅,香丸等香品,被廣泛使用。
到了宋代,開始出現獨立燒香的現象,並逐漸流行,例如:塔香,線香等,與今天燒香拜佛所用的香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古時候的線香都是純天然的,屬於純天然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