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謝宇談作案細節,稱媽媽像死前林黛玉,殺她是「想讓她解脫」

2020-12-25 中國青年網

被捕一年半後,12月24日,涉故意殺人罪、詐騙罪、買賣身份證件罪的吳謝宇走上被告席,接受審判。

福州中院開庭審理吳謝宇故意殺人案 澎湃新聞記者 王選輝 實習生 李楠

參與旁聽的人員向澎湃新聞詳細介紹了庭審的情況。在福州中院第二法庭的庭審現場,這位曾經的北大高材生展現了自己高智商的一面:引經據典、邏輯清楚,對多個小說、影視劇中的細節如數家珍,連續20分鐘發言幾乎不停頓。

同時,吳謝宇的當庭供述分析了自己複雜的心理變化。在他看來,他的變化源自於父親的病逝,「爸爸不在就不是一個完整的家」。爸爸離去後,沉默寡言的媽媽默默承擔了很多,「好多事不和我說,不讓我操心」。

他稱,這種氛圍讓他形成了長期的陰影,自己的內心世界很孤獨。在北京學習時期,他心理狀況發生更大變化,開始變得厭世,多次嘗試自殺未成後,他決定殺死媽媽,讓她「解脫」。吳謝宇對檢方指控供認不諱,講述作案過程時,他痛哭悔罪,覺得對不起父母。他說,當時的他太自以為是了,完全活在自我的世界,如果當時有人給予一些及時的開導,或許就不會這麼做。對於量刑,吳謝宇說,法院可以對他重判,但他現在還有勞動能力,還能為社會幹點活。同時他還稱,現在正在寫自己所經歷的東西,將全部過程寫出來警示他人。

吳謝宇的人人網頭像。

自稱父親病故後心理發生變化

孩子優秀、父親是國企領導、母親是中學老師。在不少人看來,吳謝宇家曾是一個充滿希望的知識分子家庭。在成長曆程中,父親吳志堅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在他人的印象中,吳志堅經常鼓勵和陪伴吳謝宇。旁聽人員介紹,在12月24日的庭審供述中,吳謝宇說:「爸爸就是家」,從小他就知道,念書好可以讓他的父母感到驕傲、有面子,所以他就努力念書。他至今還記得,有一次,他考了年級第二名,父母都特別地高興,「我可以滿足他們的驕傲」。而他覺得,自己念書只是為了滿足別人,而不是自己。這種感覺從小時候就有過,他舉例說,一次爸爸希望帶他去西湖玩兒,「其實我並不喜歡,但為了滿足他們的期待,還是去了」。2010年,厄運降臨。經治療無效,43歲的吳志堅病逝,病因和當年吳志堅的父親一樣,肝癌。旁聽人員介紹,在庭審中,吳謝宇回顧說,爸爸在家病亡的過程對他刺激很大,讓他覺得很無助。後來親友回顧說,他們其實有多次聯繫過看望吳志堅,但都被吳謝宇媽媽謝天琴謝絕了。吳謝宇說,父親死後,他一直擺脫不了「爸爸已經死了」的現實。他感覺,父親不在,這個家已經不再是個完整的家。吳志堅離開後,家庭重擔落在謝天琴和當時還未成年的吳謝宇身上,變故對兩人影響很大。吳謝宇說,媽媽為了不耽誤他學習,好多事情不跟他說,不讓他操心。他認為,可能是這種氛圍使他形成了一種長期性的陰影,讓他變得自以為是,懷疑別人、懷疑一切,「這東西不是一時一刻,是長期積累起來」。自稱計劃和母親一起死,後又放棄自殺根據吳謝宇的當庭供述,上大學後,他開始懷疑自己的健康並變得厭世。

他說,來到北京大學後,他時常覺得自己身體有問題。2014年起,他開始經常去醫院檢查,他說自己心臟跳得厲害,而醫生檢查後得出結論:只是普通的心律不齊,不算病。然而,他總感覺自己得了和爸爸一樣的病,快到期了。一開始,他對死亡還覺得恐懼。一段時間後,他認為死是無所謂的,只是人從一種形式到達了另一種形式,一個世界到達了另外一個世界。他甚至認為,死後就可以到達爸爸的世界,可以很幸福。吳謝宇稱,在北京時,經常想著自己怎麼才能死去。每次路過很高的樓,都想跑到樓上去結束生命。一次,他來到一家酒店頂樓嘗試自殺,結果因為有防盜網擋著失敗了。事後他想:如果我自殺了,我媽該怎麼辦?她本來就過得挺苦的。吳謝宇自述,2015年寒假回家,他曾想過將自殺的想法告訴媽媽,後來放棄了。至今他還後悔:為什麼當時那句話不說出來,如果我當時和她說了,可能就是被打一頓或者罵一頓,或許就不會發生這些事。他覺得自己能看透他人的想法,那時謝天琴生病了不太吃飯,他認為媽媽這種狀態就如《紅樓夢》中即將死亡的林黛玉。他還說,曾在一本小說中看到:愛你愛到極端的時候,你不敢做的事情你不能做的事,我替你解決,我什麼事都給你解決。這時,他產生念頭:「不如和我媽一起死,這樣就可以和爸爸在一起了。」2015年春節形成這個想法後,4月份起吳謝宇就開始策劃殺害母親一事。他說,在他的概念中,殺害母親這事就像是推理完成一個數學模式,每一步該怎麼準備、安排、實施都在他的控制之中。吳謝宇將日子選定在2015年7月10日。他的生日是10月7日,日期正好倒過來。此外,這一天正好是謝天琴結束學生的畢業儀式後回到家中。當天下午,放學到家的謝天琴進門,彎著腰穿拖鞋的那一刻,吳謝宇拿著啞鈴砸向了她的後腦及頭面部。福州市檢察機關指控:吳謝宇確認謝天琴死亡後,使用衣物、被褥、塑料膜等物品鋪蓋在謝天琴的屍體上,並在覆蓋的物品間放入活性炭。作案後,吳謝宇清理現場痕跡,並在屋內多處安裝監控探頭及報警器。庭審現場,吳謝宇對上述指控供認不諱。回顧其當時的作案過程,此前情緒穩定的吳謝宇全身發抖,痛哭悔恨。吳謝宇稱,殺害母親後,看到現場的慘狀後,他放棄了自殺。旁聽人員介紹,提到這裡,吳謝宇哆嗦著身體說:「好可怕、好可怕」。但他隨後又將現場打掃乾淨,他稱是因為「爸爸很愛乾淨,不能玷汙家裡」。

吳謝宇。資料圖

稱想寫下自己的經歷,警示他人

吳謝宇說,他和媽媽並沒有矛盾,反而一直覺得媽媽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之一。但他陷入極端無法自拔,他甚至在法庭上說,「沒有更好的方法,如果找到方法我不會這樣,當時覺得這種方法是最偉大的」。吳謝宇說他現在感覺後悔,自從律師、檢察官跟自己交流後,他感覺到,原先的想法都是自我認為,現在認識到錯了。如果之前能有現在這樣的開導,他不會去這麼做。殺害母親後,吳謝宇住在了福州一家酒店裡,每天往返酒店和家中。福州市檢察院指控:2015年7月31日,吳謝宇離開福州,之後通過謊稱謝天琴陪同其前往美國交流學習為由,騙取親友7人錢款共計144萬元。對於上述款項,吳謝宇稱當時是有報復的意味,覺得這些親友在爸爸生病危難時未提供幫助。庭審當天,他又很後悔:其實我親戚、爸爸朋友這些人都對我很好,也提供了很多幫助,當時是自以為是。吳謝宇說,當時的自己覺得智商高,有能力看透任何人,將自己偽裝得很強大,不會和其他人交流。遇到事情,他會在旁邊觀察,覺得一次兩次就能看透別人的心態。在供述過程中,吳謝宇多次引用一些電影、小說中的情節。他稱,這些情節對他造成很大的影響。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吳謝宇非法剝奪他人生命,致一人死亡;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騙取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為逃避法律追究,買賣身份證件,其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詐騙罪、買賣身份證件罪,應數罪併罰。旁聽人員稱,庭審現場公訴人還表示,鑑於吳謝宇到案後把整個案件坦白得非常清楚,態度很好,建議法官從輕處理。參與庭審的吳謝宇家族親友介紹,吳謝宇歸案後,舅舅和其父親的朋友出具了對他的諒解書,家人幫他請了兩位律師,但吳謝宇拒絕了,最終接受了法律援助。法庭上,法官就量刑問題問吳謝宇。吳謝宇說,你們可以把我從重判,但是我現在還有勞動力,還能幹點活。此外,我現在還在寫一個材料,我要把這些事情寫出來,到時候交給法院,交給社會,希望給大家一些警示。經過4個多小時的庭審,法院宣布將擇期宣判。參加庭審的一名旁聽人員感慨,「家庭教育、心理教育太重要了」。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吳謝宇談作案細節,稱媽媽像死前林黛玉,「想讓她解脫」
    他稱,這種氛圍讓他形成了長期的陰影,自己的內心世界很孤獨。在北京學習時期,他心理狀況發生更大變化,開始變得厭世,多次嘗試自殺未成後,他決定殺死媽媽,讓她「解脫」。吳謝宇對檢方指控供認不諱,講述作案過程時,他痛哭悔罪,覺得對不起父母。
  • 【關注】吳謝宇談作案細節,稱媽媽像死前林黛玉,殺她是「想讓她...
    他稱,這種氛圍讓他形成了長期的陰影,自己的內心世界很孤獨。在北京學習時期,他心理狀況發生更大變化,開始變得厭世,多次嘗試自殺未成後,他決定殺死媽媽,讓她「解脫」。 吳謝宇對檢方指控供認不諱,講述作案過程時,他痛哭悔罪,覺得對不起父母。
  • 「媽媽像死前的林黛玉,殺她是想讓她解脫」
    爸爸離去後,沉默寡言的媽媽默默承擔了很多,「好多事不和我說,不讓我操心」。他稱,這種氛圍讓他形成了長期的陰影,自己的內心世界很孤獨。在北京學習時期,他心理狀況發生更大變化,開始變得厭世,多次嘗試自殺未成後,他決定殺死媽媽,讓她「解脫」。吳謝宇對檢方指控供認不諱,講述作案過程時,他痛哭悔罪,覺得對不起父母。
  • 吳謝宇談作案細節,稱媽媽像即將死亡的林黛玉,殺她是「想讓她解脫」
    他稱,這種氛圍讓他形成了長期的陰影,自己的內心世界很孤獨。在北京學習時期,他心理狀況發生更大變化,開始變得厭世,多次嘗試自殺未成後,他決定殺死媽媽,讓她「解脫」。 吳謝宇對檢方指控供認不諱,講述作案過程時,他痛哭悔罪,覺得對不起父母。他說,當時的他太自以為是了,完全活在自我的世界,如果當時有人給予一些及時的開導,或許就不會這麼做。
  • 吳謝宇:媽媽像死前林黛玉 曾計劃和她一起死
    來源標題:吳謝宇談作案細節,稱媽媽像死前林黛玉,殺她是「想讓她解脫」 「在福州中院第二法庭的庭審現場,這位曾經的北大高材生展現了自己高智商的一面:引經據典、邏輯清楚,對多個小說、影視劇中的細節如數家珍,連續20分鐘發言幾乎不停頓
  • 北大學霸弒母受審:稱媽媽像將死的林黛玉,殺她是「想讓她解脫」
    北大高材生吳謝宇涉嫌弒母,作案後謊稱母親謝天琴出國陪同其交流學習,騙取親友錢款共計144萬元予以揮霍,12月24日在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吳謝宇痛哭認罪,並供述作案細節;稱媽媽謝天琴死前像林黛玉,殺她是「想讓她解脫」。吳謝宇表哥、舅舅及其父親的朋友到場旁聽。吳謝宇父親的朋友陳先生表示,吳謝宇曾以母親的名義向他借款 。
  • 北大弒母高材生吳謝宇:媽媽像死前林黛玉,殺她是「想讓她解脫」
    福州中院第二法庭的庭審現場,涉故意殺人罪、詐騙罪、買賣身份證件罪的吳謝宇,曾經的北大高材生,在庭審現場展現了自己高智商的一面:吳謝宇在庭審現場連續20分鐘的可以說是發言引經據典、邏輯清楚。同時他還對多個小說、影視劇中的細節如數家珍,幾乎不停頓。對檢方的所有指控,吳謝宇在庭審過程中均供認不諱。吳謝宇當庭供述分析了自己複雜的心理變化,表示自己心理變化源自於父親的病逝。
  • ...吳謝宇:媽媽像死前林黛玉 北大吳謝宇弒母案將擇期宣判弒母原因...
    公訴機關指控: 2015年上半年,被告人吳謝宇產生殺害母親謝天琴(被害人,歿年48歲)之念,網購刀具等作案工具後,於7月10日在家中將謝天琴殺害。作案後,吳謝宇謊稱謝天琴出國陪同其交流學習,騙取親友錢款共計144萬元於以揮霍。為逃避抓捕,吳謝宇先後向他人購買10餘張身份證件。2019年4月,吳謝宇被抓獲歸案。
  • 北大吳謝宇弒母動機曝光:媽媽死前像林黛玉,殺她是想讓她解脫
    「媽媽死前像林黛玉,殺她是想讓她解脫。」12月24日開庭的「北大吳謝宇弒母案」,吳謝宇首次說出了他的弒母動機。福州中院開庭審理吳謝宇故意殺人案一時間,輿論譁然。2015年7月11日,完美孩子吳謝宇,用啞鈴砸向母親謝天琴的頭部,母親當即死亡。四年後,吳謝宇在重慶落網。
  • 北大弒母案兇手自曝行兇動機,稱母親像林黛玉,殺她後能一家團聚
    媽媽像去世前的"林黛玉"2016年2月14日,在所有人都沉浸在節日的甜蜜中時,福州一所中學教職工宿舍內發現一具被包裹成"木乃伊"的女屍。據警方通報顯示,該屍體為校職工謝天琴,她的兒子吳謝宇有重大的作案嫌疑。
  • 字字誅心:「媽媽死前像林黛玉,殺她是想讓她解脫……」
    2015年7月11日,完美孩子吳謝宇,用啞鈴砸向母親謝天琴的頭部,母親當即死亡。一個是涉嫌弒母的兇手,愛上性工作者、在酒吧做男模的吳謝宇;另外一個,是優秀、聰明、自律、陽光的「完美」學神。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的性格卻是一個人身上表現出來的,令人難以置信。他看了母親的日記和信,感覺母親活得也很累,因此決定把母親殺死後自殺。
  • 逃亡1380天終被捕,吳謝宇稱在「幫媽媽解脫」,還自曝當夜場男模
    "幫媽媽解脫"吳謝宇在供述作案動機時稱,自己是在"幫媽媽解脫"。他說道,自從父親去世後,他發現母親的情緒每天都很悲觀,還會在紙上寫下"我要去陪你"等字樣。他曾想幫助母親擺脫這種痛苦情緒,多次開導也沒有效果。因此用這種方式來幫助母親解脫。
  • 吳謝宇自述弒母動機專家回應 吳謝宇法庭講述作案細節旁聽者直呼不...
    12月24日,北大學子吳謝宇「弒母案」開庭審理,吳謝宇當場多次痛哭,自述作案動機與細節,旁聽者直呼不可思議。據媒體披露,吳謝宇在庭上供述自己的弒母動機是:「不如和我媽一起死,這樣就可以和爸爸在一起了。」他自述因為覺得父親去世後,母親很痛苦,於是他想到幫助母親「解脫」。2015年春節形成這個想法後,4月份起吳謝宇就開始策劃殺害母親一事。
  • 「雙面北大神童」吳謝宇弒母案今日開庭,稱殺母是幫她解脫
    他也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母親,當時謝天琴的同事們都說她養了個好兒子,以後可以享福咯,結果謝天琴卻當眾冷冷說道:「享福,我看他巴不得我死!」眾人十分尷尬,不再多說。而從謝天琴平時的話語裡,也不難看出母子二人的關係並不算融洽,這一切,都為日後的悲劇埋下伏筆。
  • 「殺媽媽是為了幫她解脫」| 北大性癮才子的分裂人生
    ,殺害母親,是為了幫她「解脫」。為了「幫媽媽解脫」,他選擇殺了母親。吳謝宇父親因為肝癌去世,去世時吳謝宇還在讀高一。 父親的病逝到底對這個家庭造成了多大影響,尚未可知。吳謝宇老師回憶說,吳謝宇沒有因為父親去世請長假,甚至成績還有所進步,老師對他性格的評價是「堅毅」。
  • 北大弒母案開庭,吳謝宇供述作案動機:殺母是幫其解脫?
    在他的身上,也有著弒殺親母的殘忍。魔鬼和天使,吳謝宇匯集一身。吳謝宇這種說辭在家庭犯罪中特別常見,譬如洪若潭焚爐命案。有些人會說是受害人請求幫忙自殺,有些人會說怕自己死後受害人會痛苦,才想帶他們一起走。由於另一方已經死亡,也無法開口辯駁。心理學上認為,任何行為都有一個歸因。而吳謝宇的典型特徵是把一切歸因於外,實際上是在掩飾自己法理上的和道德層面的不可饒恕性,這是一種掩蓋行為。
  • 【法治新聞】北大「雙面神童」吳謝宇弒母案今日開庭 稱殺母是幫她解脫
    作文4.5分的好成績,他告訴朋友,自己想出國留學。他也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母親,當時謝天琴的同事們都說她養了個好兒子,以後可以享福咯,結果謝天琴卻當眾冷冷說道:「享福,我看他巴不得我死!」眾人十分尷尬,不再多說。而從謝天琴平時的話語裡,也不難看出母子二人的關係並不算融洽,這一切,都為日後的悲劇埋下伏筆。
  • 北大學子弒母案庭審現場:吳謝宇滔滔不絕20分鐘,殺媽媽是因為……
    他稱,這種氛圍讓他形成了長期的陰影,自己的內心世界很孤獨。在北京學習時期,他心理狀況發生更大變化,開始變得厭世,多次嘗試自殺未成後,他決定殺死媽媽,讓她「解脫」。吳謝宇對檢方指控供認不諱,講述作案過程時,他痛哭悔罪,覺得對不起父母。他說,當時的他太自以為是了,完全活在自我的世界,如果當時有人給予一些及時的開導,或許就不會這麼做。
  • 你相信吳謝宇殺母,是為了幫媽媽解脫?
    案發當天,他趁其母換鞋時用啞鈴砸死了她,並交代了犯罪動機:「幫媽媽解脫」。 根據他的交代,事情是這樣的:吳謝宇的父親去世後,他自己發現母親很痛苦,會寫一些話在紙上,比如「我要去陪你」,情緒悲觀。他曾嘗試很多次開導媽媽,包括帶媽媽出去玩,但都沒有幫助媽媽擺脫這種情緒。 犯罪動機,是指犯罪分子作案的理由和原因,屬於酌定量刑情節。也就是說,刑法對此並沒有明確規定,但法官在量刑時也會酌情考慮。
  • 審訊時自述殺害母親是「為了幫她解脫」
    4年前的北大學子弒母案震驚社會,吳謝宇稱「殺媽媽是為幫她解脫」。12月24日,記者從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開庭公告獲知,該案定於2020年12月24日上午9時整在福州中院第二法庭公開開庭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