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耳失聰,終身未娶的貝多芬,用自己的意志與命運握手言和

2020-12-23 墨痕詩風詞韻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你愛的那個人從未把你放在心上。你的真愛得不到回應,而你卻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愛而不得又放不下的時候,你該怎麼辦?

若是今生未有緣,待重結、來生願。這是美好的願望,也是自我解脫的一種方式。只是不知道,來生是否還能再相見?

借酒消愁?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酒不是良藥,更不會解千愁。

交給時間?那更是藉口。你會在思念的這張網裡、越發糾結不清。

這些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妨試一下下面的辦法。

把過往的一切,裝入時間的行李箱, 面對現實、接受現實。

最美人間相思情,最苦也是相思情。你要懂得,你只是別人生命裡的匆匆過客。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面對遠去的人,你要學會接受別人的離開,接受自己的不能釋懷。面對無法挽回的結局,你的過分執著除了讓自己痛苦,更是別人的負擔。這個階段,你可以一個人偷偷哭泣,可以盡情發洩,但一定記得,儘快讓自己解脫。

何以玫從小深愛何以琛,但是以琛只是把她當做妹妹,以琛最愛的從來都是趙默笙。以玫等了七年,也沒有等到以琛的真心,卻等來以琛和默笙重逢、和好如初。

得不到真愛,又放不下自己感情的以玫痛苦萬分,工作頻頻出錯。萬念俱灰的她回到外地家裡,蒙頭睡覺,不想與人說一句話。

從26歲到30歲的這段時間,貝多芬的聽力一直下降,重聽越來越嚴重。他獨自隱藏著這個可怕的秘密,獨自忍受著病痛帶來的痛苦。他在給朋友的信中寫到,心裡感到很悲慘,自己什麼都聽不到,在劇院裡必須靠近樂隊,離得遠的話,連樂器和歌聲的高音都聽不到。

這時,貝多芬認識了朱麗埃塔,他深深地愛上這個姑娘,成了他心裡唯一的希望和安慰。他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夢想著幸福的生活,連走路的腳步都變得無比輕快。

愛情給了貝多芬創作的靈感,他變得開朗起來,與人接觸也多了。他在給朋友的信中說,自己的生活變得溫馨,所有的變化,都來自於一個心愛的姑娘,這個姑娘也深愛貝多芬。貝多芬陶醉於幸福中,他把熱情化成一個個音符。

他那首著名的《月光奏鳴曲》,就是寫給自己的初戀朱麗埃塔這樣的幸福時光持續了兩年。

造化弄人,朱麗埃塔最後嫁給加倫貝格伯爵。貝多芬的幸福時光結束了,失戀給了他致命的打擊,讓他一度一蹶不振。快要絕望的貝多芬甚至寫好了給兩個弟弟的遺書,上面寫著他死後才能看。但他還是接受了這個事實,又堅強地活了下來。

人生是一段不斷向前的旅程,每到一個站臺,都會有人不斷離開。我們會告別熟悉的環境,去一個陌生的地方生活,一路上,我們打點行裝,滿懷欣喜,對未來充滿憧憬和期冀。

你最愛的那個人,也有自己的追求。他上了和你相反的列車,留下餘情未了的你,在站臺上看著他越走越遠的背影黯然神傷。

放下很難,因為畢竟你付出了那麼多。你做過的每一件事,說過的每一句話,都在大腦留下深深的印記,揮之不去。

時間不會停滯,生活還要繼續。傷心的你,試著把過往的點滴記憶,裝入時間的行李箱,一路伴隨著你,讓你的旅途充滿溫馨,不再孤寂。

轉移注意力,讓自己儘快振作起來

悲傷過後的何以玫選擇去鄉下支教,她在與孩子們的相處中找回真實的自我,重拾開心的笑容。

慢慢平靜的以玫,看懂了以琛的苦心。看似絕情的以琛卻是真心為了以玫著想,沒有結果的事情,他不想給以玫沒有希望的念想,他想讓以玫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幸福,等到那個真正對她好的人,八個在最好的時候出現的對的人。

振作起來的以玫,英姿颯爽,渾身上下散發著自信的光芒。她回想以前自己犯過的錯誤,為了能和以琛走到一起,她曾經推波助瀾,在以琛和默笙之間製造矛盾。以玫向以琛道歉,她真心為他和默笙祝福。

振作起來的以玫,心境平和,對生活的充滿熱愛。

痛苦的貝多芬幾乎要結束自己的生命,疾病的痛苦、對未來的絕望、愛情的失意一起折磨著他,他發出垂死的悲鳴,但是倔強的他不屈服,他說,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不能屈從於這些挫折。

貝多芬把自己複雜的情感寫進了樂曲,附有《葬禮進行曲》的《奏鳴曲》,《月光曲》,都含有很悲傷的色彩,氣勢雄偉又哀婉動容。

隨著時間的推移,貝多芬的內心漸漸平靜。他寫的《第二交響曲》,描寫自己年輕的愛情,一掃之前的陰鬱,一種奮發向上的意志力澎湃在每個音符,也是他真實內心的寫照。

貝多芬把所有痛苦的情緒轉化成自己心中的音樂。

放不下執著,試著與自己和解,與人生握手言和。

從失戀的陰影裡走出來的貝多芬,遇到了真愛泰蕾茲,而泰蕾茲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仍深愛著貝多芬。

泰蕾茲回憶初遇貝多芬的時光,幸福甜蜜。那是一個星期天的晚上,月光透過窗戶照進屋裡,貝多芬坐在鋼琴前,習慣性地用手撫一遍琴鍵。他隨手在低音部敲了幾個和音,低沉的聲音如泣如訴,動人心弦。

他神情莊重,彈起巴赫的作品,琴聲響起,那是貝多芬的心聲:你我心有靈犀,你若心裡有我,自然聽得懂我的心意,這是我們之間的秘密,不要輕易讓別人知道。

泰蕾茲的母親已經睡著,她的哥哥因為陶醉在音樂裡,凝神望著窗外。泰蕾茲沉浸在琴聲裡,感覺自己與貝多芬心靈相通,幸福無比。她覺得自己不再是那個童話裡的孩子,只顧著貪玩,撿石子,她開始留意路邊的鮮花,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當他們在花園裡相遇的時候,貝多芬告訴泰蕾茲,他正打算寫一部歌劇,主角就在他心裡,在他眼前,無論他走到哪裡,他都不會忘記。很快,他們訂婚了。

被幸福籠罩的貝多芬,寫了《第四交響曲》,仿佛田野盛開的鮮花,純真中透著優雅。心境平和的貝多芬,把自己的情緒譜寫成夢幻。溫柔的交響曲,甚至可以聽出俏皮的味道。

愛情的魔力如此強大,貝多芬難掩心中的熾熱感情,為未婚妻寫了《熱情奏鳴曲》。在他的心裡,泰蕾茲像個天使,走進他心裡,他想時刻和她在一起,永不分離。如果失去她,他不敢想像,自己將如何承受。他的心,再也容不下第二個人,再也不會。

我們無法猜測,出於什麼原因,讓如此相愛的兩個人毀了婚約,雖然他們彼此誰也沒有忘記這段感情。貝多芬曾說,每次想起泰蕾茲,心仍會像最初見到她時,狂跳不已。他把自己的深情化成一個個音符,《獻給遙遠的愛人》生動感人、情真意切、感情深邃。

貝多芬寫到:一見到這個可愛的人,我便心潮澎湃,然而她並不在這兒,不在我身邊。泰蕾茲也曾把自己的畫像送給貝多芬,自己題了字:送給罕見的天才,偉大的藝術家,善良的人。

被愛情拋棄的貝多芬,很長一段時間不修邊幅,他在日記裡自言自語:深深地屈服於你的命運,你已不能再為自己而存在,只能為他人而存在,對於你來說,只有在你的藝術中才有幸福了。啊!上帝,賦予我力量吧,讓我戰勝自己!

35歲的貝多芬勉面臨更嚴峻的考驗,他的耳朵完全聽不到了,他只能用筆和別人交流。

在一次樂隊排練中,完全聽不到演奏的貝多芬,他指揮的速度越來越慢,樂隊跟著他的指揮演奏,演唱者卻依然按照先前的節奏演唱,一切全亂了。

誰也不忍心告訴這個音樂家:退下去吧,你再也無法指揮了。貝多芬焦慮地左顧右盼,他猜不出原因,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他的好朋友給他寫了一句話,懇求他別再繼續指揮了,回家後再告訴他理由。

貝多芬墓,偉大的藝術家,罕見的天才,

痛苦的貝多芬回到家便癱坐在沙發上,痛苦不堪,一臉頹廢、沒有一點力氣。他再一次把自己封閉起來,遠離人群。只有大自然能帶給他安慰,貝多芬覺得,大自然是自己的知音,是他心靈的港灣。在大自然的懷抱裡,貝多芬找回失去的靈感,找回久違的信心,與自己和解,與過去握手言和。

在維亞納的時候,他每天都會散步,鄉間的小路,城內的城牆,都留下過他的足跡。他愛上田野,愛上青草的味道,愛上微風拂面的感覺。

他喜歡走在黎明的街頭,他喜歡走在傍晚的鄉間小路。他喜歡烈日當空,太陽照在身上汗水流淌的感覺,他喜歡在雨中散步。

距離那次失敗的指揮只有兩年的時間,誰也猜不出貝多芬付出了多少心血和努力。大家只知道,他們心目中的音樂家又回來了。在一次音樂會上,貝多芬指揮時,全場發出熱烈的喝彩,全體觀眾肅然起敬,向他揮動著帽子,用力鼓掌。

貝多芬一臉茫然地站在原地,直到一個女歌手拉著他的手,讓他看到眼前的一切,貝多芬才明白過來,他的臉上露出平靜的微笑。

他曾有深愛的未婚妻,卻與她失之交臂。他出生貧寒,母親很早就離開了他。一個天才的音樂家,一生飽受失聰的折磨。處在痛苦深淵的貝多芬,心裡一直思考著歡快的音符,他想歌頌歡樂,以此作為交響曲的終曲。

被情感和憂慮折磨的他,渴望歌頌歡樂之美,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的夢想成為現實。《歡樂頌》帶著哀傷的的歡樂,更讓人陶醉。

《第九交響曲》像暴風雨過後的明媚天空,貝多芬在失聰、孤獨、失意籠罩的心境裡,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歡樂。他曾有深愛的未婚妻,卻與她失之交臂。他出生貧寒,母親很早就離開了他。一個天才的音樂家,卻飽受失聰的折磨。

貝多芬晚年的時候,曾被朋友看到抱著泰蕾茲的畫像,一邊痛哭流涕,一邊自言自語,她還是那麼美麗,宛如天使一般。沒有人能代替泰蕾茲在他心裡的位置,他終身未娶。

世界不曾給他歡樂,命運之神不曾眷顧於他,愛情讓他一直受傷,遭遇了人生這麼多不幸,貝多芬竟然創作了不朽的歡樂,他說,以痛苦換來歡樂。

把痛苦留給自己,把歡樂留給人間的貝多芬,用自己的意志戰勝自己,與自己和解,與人生握手言和。

相關焦點

  • 世界十大著名光棍:牛頓等這些大牛為何終身未娶?一輩子無兒無女
    達文西達文西被廣泛認為是世界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他終身未娶,具體原因不明,猜測和他珍惜時間的性格有關係。我們都知道,哄女朋友、結婚後哄老婆、養孩子後哄孩子……這個過程要花掉多少時間。直到1890年的那個黃昏,37歲的梵谷舉起手槍,對準了自己的太陽穴……梵谷這短暫的一生都過得極其痛苦,無論今天梵谷的畫作能拍出怎樣的天價,這一切都已經與他無關。貝多芬一生愛情不順貝多芬一生充滿了痛苦,愛情不順,壯年失聰;他愛慕過數不清的女人,但她們最終都嫁給了別人。
  • 28歲雙耳失聰 聾人30年打造手工藝品繽紛世界
    28歲雙耳失聰,進入了一個無聲的世界,接下來的近30年,他用手工藝品把這個世界打造得異常繽紛聾人章樂平:「每件作品都是家庭成員」中國江蘇網4月9日訊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這絕對辦不到,生活是這樣的美好,活他一輩子吧。」貝多芬這句話,一直印在紅梅東村58歲的章樂平心裡。
  • 「作文常客」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除了《命運》和失聰,你對他真的...
    12月16日,恰逢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課代表採訪了兩位老師和一位家長,試圖給我們的小讀者和大朋友,帶來一種深入了解貝多芬的方式和眼光。「噔噔噔噔,噔噔噔噔,每次聽到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總是那麼的震撼,就像突然敲開了命運的大門,如此悲壯,而又豪放…… 「一個用痛苦給他人換來歡樂的英雄音樂家」 採訪對象一:上海市徐匯區青少年活動中心長笛教師 蔡安安從上音畢業的蔡老師,不僅自己相當優秀
  • 「作文常客」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一生不曾向命運低頭
    《命運交響曲》經典演奏視頻《命運交響曲》經典動畫視頻1927年3月,在貝多芬百年忌辰之際,羅曼·羅蘭給他1903年寫的這本《貝多芬傳》重新作序。他說,當年他開始寫這本短小的貝多芬傳的時候,其實並未想從事音樂評論方面的事。貝多芬和羅曼·羅蘭整整差了96歲。
  • 你知道嗎|貝多芬失聰後是怎麼創作音樂的?
    說起貝多芬,大家腦海中會聯想到什麼?天才?音樂家?創作鬼才?這位超級「交響樂之王」確實為世人留下了許多經典之作:《悲愴》奏鳴曲、《月光》奏鳴曲、《命運交響曲》等。然而,貝多芬一生命途多舛,28歲聽覺開始出現問題,45歲近乎失聰。有些人說他的失聰是高燒所致,也有人說是因為長期使用含鉛的酒杯……無論其原因如何,最令人們感到不解的是:這位音樂大佬在近乎耳聾的情況下,到底是如何繼續創作的呢?
  • 《不朽真情》:誰才是貝多芬永恆的愛人?
    在給朋友的信中,他這樣寫到:「但願我能用堅強的毅力,來抵抗命運之神企圖割斷生命線的寂寞。我要擺脫不幸,擁抱世界。我要把最美好的音樂貢獻給世界上的人,並且能夠幫助人們擺脫這種不幸和苦難。絕不屈從一種無法抵抗的力量,讓痛苦憂鬱一掃而光。」
  • 雙耳失聰的美術特教老師:用溫暖發聲
    1982年出生的鄂宇,滿月時因藥物過敏,導致雙耳失聰。2005年,他畢業於被譽為「特教中的清華北大」的長春大學特教學院後,鄂宇正式成為一名美術特教老師。  【同期】石家莊市特殊教育學校美術老師 鄂宇  畢業以後在浙江一所聾人學校工作了幾年,2012年調入石家莊市特教學校工作。(我)目前擔任一個班的班主任,和高二班的美術老師。
  • 《重疾險》雙耳失聰 保險知識交流
    雙耳失聰【定義】指因疾病或意外傷害導致雙耳聽力永久不可逆性喪失,在 500 赫茲、1000 赫茲和 2000 赫茲語音頻率下,平均聽閾大於九十分貝,且經純音聽力測試、聲導抗檢測或聽覺誘發電位檢測等證實。
  • 音樂家貝多芬失聰之後是怎麼譜曲的?《第九交響樂》是如何完成的
    音樂家貝多芬失聰之後是怎麼譜曲的?《第九交響樂》是如何完成的貝多芬是世界上著名的大音樂家,也是德國著名的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創作了九部交響曲,像《英雄交響樂》、《命運交響樂》、《田園交呼樂》、《合唱交響樂》等在全球都聯名遐邇,可以說他的一生為音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我信在傾聽著他那美好的音樂時,又有誰能想到他的一生卻經歷了數不清的磨難呢?貝多芬出生於音樂世家,自幼跟隨父親學習音樂。
  • 濱崎步雙耳接近失聰膝蓋惡化 日本一代歌姬的悲劇人生
    核心提示:近日被指身材發福嚴重的濱崎步承認雙耳接近失聰,膝蓋惡化,日本一代歌姬,經歷了大紅大紫,經歷了被公司無情的壓榨以及自虐感恩以救贖自我,經歷了被群嘲「老女人」,濱崎步的悲劇人生究竟是如何開始的
  •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年,響徹樂壇的不止《命運交響曲》
    回去後,他給公爵寫了一張便箋:「公爵大人,您之所以為您是由於偶然的出身,我之所以為我是靠我自己。公爵現在有的是,將來也有的是,而貝多芬只有一個。」 貝多芬深信自由平等,熱烈地追求個性解放,憎恨專制對人的壓迫,這些崇高的思想和人道主義原則讓他永遠保持自己人的尊嚴,展示人格光輝的一面。
  • 徵服命運才能讓生命更精彩
    什麼是命運?命就是我們的生命,運就是運氣,咋一聽是生命要靠運氣活著。人是高級別的動物,是有思想,有智慧,有文化的智者,能夠左右自己命運的智者,我們必須學會徵服命運,絕不屈服於命運,讓自己的人生聽天由命。
  • 作文素材:關於命運的精彩段落
    1、用執著打破命運的鎖,活出詩意,種下理想,不懈奮鬥,相信終會有「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的收穫!2、船的命運在於漂泊;帆的命運在於追風逐液;人生的命運在於把握,把握住人生,方能青春無愧。3、命運就是西楚霸王英雄末路自刎烏江時的那一聲仰天長嘆。命運就是屈原一心報國而屢遭排擠後遺留在淚羅江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問。命運就是貝多芬在雙耳失聰時指尖下所擊出的那一曲悲壯的交響。命運就是保爾雙目失明後寫下骨氣的那一頁頁輝煌的詩文。
  • 貝多芬失聰之後才創造出震撼世界的音樂,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我們經歷了歲月變遷之後,從幼年的懵懂無知、天真善良,再到中年的成熟老練、看盡繁華,最後沉澱下來的,是對命運的妥協與退讓。但是,這位失聰的音樂家,直到去世的那一刻,都從未向命運低過一次頭,反而是在中年聽力全失的情況下,有了激勵幾代人心得《命運交響曲》。
  • 文明的多彩:德國波恩《貝多芬》
    但文明從來都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今人總在用今人的思想、物質、技術來塑造文明的進程。雕塑也變換了自身形態,從另一側面詮釋著文明的進步,忠實依舊。  貝多芬是偉大的作曲家,雙耳失聰,卻能用他如火的音樂,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為世界奉獻了永不枯竭的激情,他本人百折不撓的意志也深為人敬仰。
  • 紀念貝多芬誕辰二百五十周年 在「音樂考古」中還原大師和經典
    如同福柯在《知識考古學》中關於「歷史」所指出的:「應當使歷史脫離它那種長期自鳴得意的形象,歷史以此證明自己是一門人類學:歷史是上千年的和集體的記憶的明證,這種記憶依賴於物質的文獻以重新獲得對自己過去事情的新鮮感。」
  • 貝多芬的耳聾:事實或神話
    《論貝多芬交響曲的演出》魏因加特納《貝多芬傳》梅納德·所羅門《從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貝多芬於1801年7月1日致友人卡爾·阿曼達的信,首次提到自己的耳聾 現藏于波恩貝多芬故居貝多芬用過的助聽器
  • 不向磨難低頭,勇於克服,不放棄,用自己的生命閃耀出耀眼的光芒
    毛主席帶領中國人民的經千辛萬苦使中國擺脫了半封建社會,半殖民的社會性質,雷鋒同志於以助為樂,出來總你留下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話,那振奮人心的話語,激勵著一代代莘莘學子,由此可以知道,他們的生命都是有意義的,都是耀眼的都是有價值的,你他們的生命光芒,不僅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別人。甚至是整個社會,或者是全人類。
  • 小調查|天才、強者、普通人:你眼中的貝多芬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刻板印象:失聰的天才毫無疑問,當代人對貝多芬多少有些刻板印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屬「耳聾」和「偉人」這兩個關鍵詞。亦或者是,因為貝多芬的失聰,使得大家對其偉大更無質疑,日本有位名為佐村河內守的音樂人甚至有過「假裝耳聾」而獲得關注的醜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