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2 0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申情無限
大愛興疆
「腳動一動,左腳動一動,右腳動一動」,上海援疆專家蔡斌主任在手術臺上發出這樣的指令。「動了!動了!」上海援疆麻醉科專家周曉敏主任在手術臺旁回答道。
蔡斌主任與喀什二院脊柱外科艾尼·米吉提副主任醫師相視一笑。這讓手術室內凝固的氣氛瞬間鬆弛了下來。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一臺複雜的脊柱側彎手術已經順利結束了。
十多天前,艾尼·米吉提副主任在當天的門診中收治了一位病人,讓他感到很棘手。儘管近年來他陸續開展了很多例脊柱畸形手術,特別是在南疆地區率先開展脊柱結核後凸畸形以及脊柱側彎矯正。
這位病人是一位嚴重脊柱側彎合併小腦扁桃體疝和脊髓空洞的15歲維族小夥。這例合併複雜神經系統疾病的脊柱側彎該怎麼治療,哪個手術該優先處理,艾尼副主任一下子犯難了。
於是,他向上海市第十批援疆醫療隊員,來自上海第六人民醫院骨科脊柱外科援疆專家蔡斌主任諮詢。蔡主任在脊柱疾病畸形等方面具有豐富治療經驗。在仔細詢問病情、細緻查體以後,蔡主任提出可以為該名患者施行手術,並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
他認為,這位年輕患者,雖然有小腦扁桃體疝合併脊髓空洞,也就是chiari畸形,但目前沒有神經症狀,而脊柱側彎還在進展期,同時患者來自貧困地區,制定一個既能預防脊柱側彎進一步發展,又能防止該家庭因病致貧、返貧的手術方案就顯得非常關鍵。
經過與艾尼副主任商議,大家決定先進行脊柱側彎矯形手術。為確保手術安全,蔡斌主任聯合同為援疆醫療隊員的麻醉科周曉敏主任,在跟麻醉科醫生的術前討論中提出,患者的脊柱手術節段多,手術風險高,為了確保脊髓不受損,希望能在術中維持血壓平穩,而且由於目前缺乏術中脊髓監測設備,希望術中喚醒患者完成指令性動作,來確保患者神經功能完整。於是,周曉敏主任會同其他醫生,按照手術方案及術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制定了周密的麻醉計劃,決定實施術中喚醒麻醉,為脊柱側彎矯形手術保駕護航。
經過精心的術前準備,手術中與麻醉科密切配合,手術策略採用特發性脊柱側彎和神經肌肉性脊柱側彎策略相結合的原則,完美置釘,採取彎棒技術及去旋轉技術,適度矯形。完成關鍵矯形後,進行術中喚醒,這就有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這是南疆地區首例小腦扁桃體疝合併脊髓空洞的脊柱側彎矯形手術,術後矯形效果滿意。對上海援疆醫療隊來說,為南疆地區廣大人民群眾提供醫療服務,推進健康扶貧和醫療扶貧,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年,更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原標題:《醫療 | 健康扶貧 上海援疆醫療專家主持一例特殊類型脊柱側彎矯形手術》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