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上一期課題講述了野生七彩神仙的緊迫、神經質、驚炸的原因及對策,這一期課題將就過濾系統的選擇、利弊及濾材的選擇和順序進行講解。大家可以添加微信群「野生七彩愛好群」進行交流。
回到正題,談到過濾系統,這個話題可謂老生重談。相信能玩七彩神仙魚的玩家們對各種過濾系統並不陌生。那麼今天重點剖析一下每種過濾方式的利弊和那種更適合飼養七彩神仙魚。
一、過濾方式及利弊。
魚缸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過濾系統的作用的儘可能的處理水質,常見的有上置過濾{包括滴流式上置過濾、橫斷溢流式上置過濾},背置過濾{包括側置過濾},底部過濾,外置過濾桶式過濾,內置過濾等。下面來一一進行闡述。
上置式過濾:一般的魚缸,特別是一些老式成品缸,會使用上置式過濾。很簡單的一個過濾槽,僅僅能鋪幾塊白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種就不多做累贅了,很顯然是不符合標準的過濾方式。重點談談另外幾種上置式過濾。首先說滴流式過濾,很多玩家很喜歡這種過濾方式,溶氧足、便於清理,而且直觀。處理水質的效果也還不錯。缺陷是不保溫,不美觀,噪音偏大{可加消音管減小噪音}。但需要重點說一下,這種過濾方式是讓濾材充分暴露在空氣中,濾材的利用率會降低,如果使用這種過濾方式的,建議稍作改造,見下圖{手草的一個簡單的圖紙}
從上圖可以看出,最後的濾材是充分浸泡在水裡的,這樣濾材的利用率會提高,更利於菌群的著床和繁衍。還需要注意的是,第二層,我用了生化棉球,這東西有好處,吸水性強,又能充分融氧,在滴流盒濾材的使用中,是個不錯的選擇,大家可以嘗試一下。
接著{見上兩張圖},我們再說說橫斷溢流式{也叫橫斷階梯式}上置過濾。說的再通俗一點,就是把底濾槽搬到了缸上來了。這種過濾方式,個人最贊同的,當然,過分追求美觀的可能接受不了。不過這種過濾方式更便於管理,水體溶氧足{出水口垂直於水面,能給水體增加溶氧量},餵食、換水不用停泵。所以,個人更推薦這種過濾方式。
外置過濾桶式過濾。這種過濾玩草缸的人再熟悉不過了,好處是保溫節能,低噪音。可能體現在過濾容積上,會相對來說低一些。不過對於需要勤換水的七彩神仙魚來說,過濾容積其實沒必要追求的跟底過濾一樣那麼強大。過濾桶式的過濾方式,適合在缸裡種植了一些水草的玩家,水流舒緩也讓喜靜的七彩神仙魚會比較安定。而且餵食、換水也不用停泵。同樣也是一種很好的過濾方式。
底部過濾方式{見上兩張圖},這可能是大部分玩家最喜歡的一種過濾方式了。水體大,濾材容積足,便於清理,主缸可以乾乾淨淨{加溫棒等器材都可以放在底缸}。但要提點建議,一是這種過濾方式很容易導致缺氧,微生物需要的氧氣遠遠比魚需要的多,建議在底缸要進行增氧,保證微生物的繁衍以及魚不會缺氧。二是絕大部分底過濾換水需要停泵,長時間緩慢的換水過程,停泵的結果可能就會導致底缸系統的不穩定甚至崩潰。不少人不以為然,因為微生物的崩潰,是你肉眼看不到的,但能肯定的是,你的系統肯定長期處在不穩定中。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朋友用底過濾養野生七彩神仙魚卻總發現魚養不好的原因之一。那麼怎樣彌補這個問題呢,首先是需要打氧,其次,可以改造底部管件,做到雙循環系統。也就是不停泵,通過一個閥門的開關,主缸在換水的時候,底缸不停泵,依然在循環。下面借用水族獵人的一張圖片
從上圖底缸管件結構可以看出,上水管接了一個三通連接下水管,安裝了幾個閥門控制,關閉上水管閥門,水就通過連接下水管的管道直接流到下水管了。以此達到了底缸獨立運行的目的。
二、濾材的選擇及擺放順序。
上面具體講到了每種過濾系統的功用以及針對野生七彩神仙魚飼養的利弊。下面,說說濾材的選擇和擺放順序。
濾材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白棉,生化棉,陶瓷環,生化球,麥飯石,火山巖等等。首先,每種濾材的功能是不一樣的,物理過濾可能需要用到白棉,生化棉等。生化過濾需要陶瓷環,火山巖等。相信大家對一些常見的濾材都有充分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濾材的性質,有部分鹼性濾材是不推薦使用的,比如珊瑚沙,然而商家吹鼓的酸性濾材也是不太靠譜的,至少作用性不大。真正的穩定的系統,是會自然跌酸的。說一下火山巖,大家都知道,濾材都是燒制出來的,不同的濾材,採用不同的原料進行燒制。然而火山巖是大自然的產物,是高溫自然燒制的純天然濾材,富含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火山噴發的高溫自然燒製成的火山石具有相當細微的空隙,透水性供菌群著床和繁衍。是目前最好的濾材之一,具有性狀穩定、緩慢釋放有益物質,良好的培菌效果等優勢。當然,有一些進口的好濾材,採用的原料不比火山巖差,效果也非常好,也可以使用。還有託瑪琳石和蒙脫石的應用,也是有好處的,我們用在水產養殖上,是有一定效果的。具體功用,我們後期會專門敘述,這東西在魚缸內使用,不需要多,一公斤足夠,不用也可以的,大家可以略作嘗試。
在談談濾材的擺放順序。首先,大家可以參照一下德國進口過濾桶的濾材順序。基本上都是粗棉-生化濾材-細棉的結構。這樣的順序其實是有好處的,可能會顛覆一些玩家的理解。大部分會把物理過濾放在第一級,做的滴水不漏。連一點雜質都不會留給後面的生化濾材,往往濾材使用甚至好幾年都乾乾淨淨。這樣的過濾,其實是完全浪費了濾材的效能。都被強大的物理過濾弄乾淨了,後面幾乎成了擺設,何談生化過濾呢?正確{當然不是說完全正確,只能說是更符合系統規律的方式}的順序是粗棉-生化濾材-細棉的結構。粗棉濾掉一些大顆粒的雜質,讓後方的生化濾材能有效的處理有機物,也讓菌群能在有機物中迅速繁衍壯大,最後用一級細棉,讓進缸的水清澈乾淨。當然,你的系統如果足夠成熟,系統有足夠的能力分解有機物,最後一級的細棉都可不用的人也比比皆是。根據個人情況,每隔3-6個月左右,把濾材拿出來用原缸水輕輕淘洗一下即可,千萬不能用自來水,以免破壞濾材上的菌群。總之一條,讓水質達到一個良好的標準,才是養魚的根本。後期,我們會單獨開課,就水質的好快,自來水前期的處理,怎樣達到一個良好水質做一個講解的。
下一期課題:野生七彩神仙魚食物的選擇,餵食方式,餵食量及訓食方式。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