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了一個小下濾魚缸,我們來看看它的過濾系統如何運作?

2020-12-22 養魚老道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前幾天養魚老道到我們這裡的魚店裡去,張口就是:哥們,你這裡最小的下濾魚缸是多大的?給我來一個再說。

魚店老闆看了我一眼,悠悠的回答道:如果我說這裡最小的下濾魚缸只有三米的呢?

哈哈,想想也是,被他鑽空子了。

最後我選擇了一個六十釐米的小超白下濾,本來在我的印象中,對於下濾魚缸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好感,具體原因以前我也說過,實際上就我現在所購買的這個小下濾來看,其過濾效果還真不一定就能比上濾魚缸強上多少,不過畢竟基本原理還在,在這裡給新魚友們簡單的講解一下。

一、循環水道的走向

無論是下濾還是上濾,都無外乎是一個物理過濾和生化過濾的有效結合,上濾魚缸比較簡單,水流經過魚缸裡的底吸泵抽到了上濾槽,依次經過物理濾材和生化濾材之後,在下水到魚缸裡,完成一個水循環。

而魚缸的下濾系統正好相反,是魚缸的水流先經過了魚疏進入到了第一層管道裡,然後經過溢流管再次下水到底濾槽,依次經過了物理和生化濾材,通過水泵再把水流打到魚缸裡,完成一個水循環。

二、魚缸裡一共是三套管道

第一套管道也就是最外層的管道,主要的作用就是引流和吸附魚便,之所以設置第二套管道,那是為了防止停電時底濾槽溢流,從而水漫金山。

當魚缸水面的水位低於溢流管,水流就會停止,第三套管道在第二套管道的中間,就是水泵的上水管道,所以我們從外部看,只有一根較粗的水管而已。

魚缸的底櫃裡也有三根水管,最粗的是下水管道,就是下圖中藍色的水管,魚缸的下水直接流經乾濕分離的濾棉上,另一個綠色的水管是水泵的上水管道,還有一個是強排,可以隨時放水或者排汙,就是那個帶有紅色閥門的白色管子。

三、再簡單或者說再複雜的底濾槽也就是物理和生化

因為這個小魚缸是個最為簡單的小濾槽,所以我們反而更容易理解,所謂的物理過濾也可以叫做乾濕分離,實際上就是一個用塑料隔網隔開的一個小空間,上面鋪設有一塊濾棉而已,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使魚糞和雜物與底部的生化濾材有效地隔離,所以也被稱之為乾濕分離,也就是說所謂的乾濕分離我們別看它名頭叫得很響,不過是僅此而已。

剩下來的就是乾濕分離下面的一個小濾槽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生化過濾,在裡面我們可以放置一些生化濾材,比如說陶瓷環、細菌屋之類的,起到培養硝化細菌的作用就可以了,養魚老道這次就準備直接上磚瓦片來做實驗了。

再剩下來的一格就是水泵區,直接往魚缸裡上水的。

四、這個小下濾有什麼弊端嗎?

這個小下濾的弊端不能說是一點沒有,但如果就這個60釐米的小超白缸來說,只要有點濾棉和生化濾材就足夠用了,特別是我打算來飼養幾條小埃及,本身它們也比較淨水,不至於汙染水質,這個小底濾完全沒問題。

但是其中牽扯最大的一個弊端,就是水流量和下水管過粗與物理過濾之間的矛盾,這是一個很大的弊端,因為水泵揚程以及流量的原因,下水管如果過細,有可能導致下水不旺,水泵幹燒的問題。

不過下水管如此的粗壯,在這個小物理過濾面前,就顯得大材小用了,這種大材小用直接會導致物理過濾雖然是乾濕分離,但絕對會過濾的不徹底,極有可能雜物被強大的水流直接衝進了生化濾材裡,要麼我們就要添加適當的生化棉加以阻擋。

這是個暫時來講不能去有效解決的矛盾,因為魚缸太小,所有東西並沒有什麼辦法改善,有的魚友會說,在下水管上套個絲襪不就行了嗎?

其實這也不是什麼萬全之策,套上了絲襪,本來很大的雜質就會被水流打碎,看似絲襪阻擋住了很多雜物,實際上更為細小的雜質還是進入到了生化濾材裡,這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說像我這樣,習慣於用上濾的水流來控制物理過濾效果的魚友,最不愛看到的事情,就是物理過濾的效果無法有效控制。

五、無論多大的底濾槽,在原理上都是一樣的道理

魚缸的底濾系統就是這麼一個東西,所謂的底濾優於上濾的說法,一個是因為底濾槽的容量大,可以多培養硝化細菌,一個是說底濾槽的隔斷多,可以通過水位差來撕裂油膜和增加溶氧。

實際上這些問題上濾系統都可以想辦法做到,但是底濾想要合理、高效的控制物理過濾效果,那是不太可能的,大多數還是要依靠生化濾材的幫助,這個是鐵定的事實。

不過這也只是養魚老道自己的一家之言,畢竟我也很多年沒有使用底濾魚缸了,具體效果如何,等到加上水、養上魚,很快就可以見分曉了。

至於底濾槽過多生化濾材如何安放?很多魚友好像很是擔心,這個根本就沒有什麼可以擔心的,按照先密後疏的擺放順序就可以了,只要是保證住魚缸內濾材的水流絕對通暢,最後上到魚缸裡的水質清澈,隨便怎麼擺都沒有問題。

這個東西哪有那麼多的囉嗦事,飼養再高檔的觀賞魚也是一樣的道理,一切以不變應萬變,不變的是魚缸過濾的基本原理,而變化的,也不過是各種名頭的商業廣告和我們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罷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如何選擇過濾棉,怎麼提高濾棉過濾的有效性,提高它的使用價值?
    一個觀賞魚缸水質的好壞,首先必須取決於我們的物理過濾系統,所謂的物理過濾系統,就是只要能夠起到阻擋和收集魚缸雜物的作用,那麼它就算是一個好的物理過濾系統,一堆瓦片和小石子行不行?其實也可以,但看我們如何去利用了。今天我們就說說如何選擇魚缸的過濾棉,如何能夠提高濾棉的有效性和吸附性?
  • 帶有過濾盒的小魚缸,只有一塊濾棉我們該如何清洗?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現在很多飼養觀賞魚的魚友們,越來越注意到硝化細菌的重要性了,由此而來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在清洗濾棉或者生化濾材時,如何能夠最低限度的減少對於魚缸內已經建立的硝化細菌的損耗。2、事實上很簡單的操作,人人都會做,我們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使得魚缸的上水集中在濾棉的一點上,這一點很重要,濾棉既要完全包裹住魚缸水流,而且還不能夠讓水流分散的到處都是,那麼如果是雨淋管的小上濾,整個濾棉就全髒了,我們可以直接把雨淋管撤掉。
  • 下過濾魚缸造浪泵位置 如何選擇一款魚缸的造流泵
    在裝修的過程中,魚缸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假如說選擇劣質的魚缸材料,發揮不出理想的作用,可能使用的效果並不是特別理想。大家可以看看下過濾魚缸造浪泵位置以及如何選擇一款魚缸的造流泵,了解一些常見的魚缸選擇標準,然後根據自己的需要去考慮,找到的魚缸材料將會更加有保障。
  • 前置濾桶是什麼?魚缸過濾有必要加前置濾桶嗎?
    大家都知道有一種魚缸,過濾設備名字叫濾桶,它的過濾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但是,今天有魚友在問一個問題,什麼叫前置濾桶?那這篇文章咱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什麼是前置濾桶,前置濾桶有什麼好處?其實前置濾筒的意思非常簡單,顧名思義就是在常規的濾筒,前面在增加多一個過濾設備。一般我們都是在主濾桶前面再增加一個功率小一點的副濾桶。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我們給魚缸配的過濾設備,都是根據魚缸的大小量身打造的。
  • 購買了魔毯和一種高效過濾棉,魚缸物理過濾效果會有所改善嗎?
    在飼養觀賞魚的物理過濾系統中,我們最為常見的濾材,也是最普遍使用到的只有生化棉和過濾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白棉和黑棉,黑白無常闖天下,還給我們一個空氣缸。雖然從正理上來講,生化棉未必應該歸類到物理過濾的行列,但是它絕對會有一定的物理過濾功效。
  • 如何才能讓魚缸裡的水清澈見底?過濾系統一定要有!
    但是,如何才能養好水呢?安裝一套給力的過濾系統自然是重中之重。而本期,WIIAQUA寵物用品也將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魚缸過濾系統的相關知識,有需要的小夥伴,可要記好筆記呦~大體上講,魚缸的過濾系統,又稱為維生系統。
  • 如何製作魚缸的上濾系統,分隔斷的和部分隔斷的,有什麼區別?
    最近有很多魚友想要自己製作一個魚缸的上濾系統,問到養魚老道應該如何製作,是不是多分幾個隔斷為好,而養魚老道自己製作的小上濾槽為什麼沒有隔斷,原因到底在哪裡,到底是有隔斷好還是沒有隔斷好呢?但我還是使用到了一根細菌屋橫放在濾棉和陶瓷環的後方,起到了一個阻礙濾棉溢流雜質的作用,因此這個小濾槽,其實也是被分為兩格的,一格就是上層物理,下層所謂的生化過濾吧,另一格就是被細菌屋分開來的後方的淨水區。這個淨水區的水質如何,決定了我換水和洗棉的頻率,主要為的就是能夠一目了然。
  • 如何給魚缸配過濾?其中哪些細節是我們應該注意的?
    「養魚先養水,養水靠過濾」,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松仔覺得過濾就好比大廈的基石,如果基石不牢固,那就會有大廈將傾的風險。如果一個魚缸沒有一套匹配而穩定的過濾系統,出問題也只是早晚之事。至於那些只有水妖精或幾片棉就把魚養好的老司機,我覺得他們本身就是高效率的過濾系統...
  • 為什麼過濾盒裡放置了濾棉,但是魚缸水質,永遠調理不好?
    飼養觀賞魚要想保證好魚缸的水質,過濾棉是必不可少的,因為物理過濾倉需要用到它,前幾天養魚老道發表了一個視頻,其中就談到了三個魚缸不同的水質效果,
  • 只有一塊濾棉的過濾系統,也能飼養觀賞魚嗎?沒什麼不可以的
    魚缸裡面的設計也非常的簡單,不過至少它有水泵和魚缸燈啊,省的我再買了,雖然說只有一個三合一水泵,我倒是也能將就,只是唯一的缺點就是過濾盒太淺,看起來只能夠放置一塊濾棉,相信這樣的魚缸,很多初次養魚的新魚友們都會購買的。
  • 魚缸最簡單的小上濾我都放置了啥濾材,我們應該注意哪些細節?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今天養魚老道給自己魚缸的小上濾添加了一些濾材,說是濾材有點大題小做了,也就是幾塊白棉和陶瓷環而已,但是其中很多的細節都會直接牽扯到這個物理過濾效果的好壞,養魚老道就事論事,僅以我的這些小上濾給大家簡答講解一下一些問題吧。
  • 都知道滴濾很不錯,為什麼在魚缸的過濾設計中很少使用呢?
    滴濾屬於上濾,而且滴濾是上濾裡面效果最好的一種。滴濾的分層越細,過濾得越純淨,溶氧越好,對於高密度養殖非常適合。都知道滴濾的優勢,為什麼在魚缸的過濾設計中很少使用呢?原來是因為這些:一、影響觀賞性有很多時候,我們也會很矛盾,究竟是要觀賞性,還是選擇實用性,畢竟滴濾的位置在魚缸上太明顯,確實有礙美觀。無論你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掩飾,都很難規避這個問題。
  • 魚缸水質出現問題時,我們是否需要增加過濾形式,或者更換濾材?
    說得直白點,可能我們的物理或者生化過濾需要輕微的改動,也可能是我們初期設定的過濾系統太小,它們無法完成如此艱巨的任務了。再者,還有一個氣溫和觀賞魚疾病的問題,這也是我們需要考慮到的一個因素,因為在正常的過濾系統下,一般的魚糞和垃圾本來就應該被有效的濾除,而觀賞魚由於疾病原因,造成的個別魚兒體表粘液突然間脫落過多,甚至於有個別死魚現象,魚缸的過濾系統在短時間內就會無法處理了。
  • 魚缸過濾系統到底怎麼玩?
    大家好,這兩天本萌對硝化細菌做了個深度採訪,讓對魚缸過濾系統一知半解的小白們,更直觀了解它們。首先,硝化細菌是啥?缸裡的魚排便便和腐化魚食都會分解出氨,而硝化細菌就是分解氨的,如果沒有它在,你的魚就會中毒。
  • 下過濾魚缸停電後水不會溢出嗎,底濾分隔有什麼作用?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對於沒有使用過下濾魚缸的魚友們都會有此一問,下濾魚缸在停電後底濾槽裡的水不會滿上來嗎?其實在沒有使用過下濾魚缸之前,養魚老道也有此疑問,雖然說道理是非常的簡單,還是有很多的魚友不知道。
  • 就是幾個簡單的小上濾,管理著一米二的幾個魚缸水質!
    2、一些魚友可能看不到我發的視頻,非要看看這些七彩神仙魚的過濾系統到底是怎樣?養魚老道就給大家發圖片大體來看一下吧。三、亞克力魚缸的小上濾只佔十分之一1、上圖是一個亞克力魚缸的過濾系統,就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上濾系統,裡面飼養的有8條接近成年的紅鑽七彩和兩隻紅財神。
  • 給五條金魚的魚缸做了一個小上濾,用鬥魚盒做的,能有效果嗎?
    就比如說我這個小過濾,整個整理箱的存水量是66升,水泵的功率2瓦,流量300升每小時,是不是標註的虛數我不確定,而且我還得把水流給降到了最低,才能夠保證濾棉不溢流。這樣的一個過濾,究竟可以起到什麼作用?這是個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為什麼要設計如此小的一個濾槽呢,大一點不行嗎?
  • 小魚缸才有側濾系統,大型魚缸也會有,側濾系統有什麼優缺點?
    只要談起魚缸側濾系統,基本上就要和背濾結合在一起,因為二者原理完全相同,只是在魚缸內的位置不同罷了,再者就是過濾個體大小和濾材多少的問題了。所以說,我們只講一個側濾大致上就可以代表背濾了。不佔用魚缸外部空間,是魚缸側濾系統最大的優點不管是背濾、側濾系統,二者都是需要在魚缸的內部,單獨開闢一片小天地,用來進行物理和生化過濾,因此來說,對於有一定擺放空間要求的魚缸來說,我們既不想要底櫃、也不想加個難看的上濾,更不想整天去倒騰那個濾桶,那麼,側濾或者背濾魚缸就是我們的首選。
  • 小魚缸飼養觀賞魚,應該選擇什麼品種,何種過濾形式為好?
    對於魚缸的過濾形式選擇,養魚老道的一致意見就是,開放型的永遠要比密閉型的要好,這是我的一貫觀點。也就是說,在觀賞魚飼養密度不大的情況下,還是瀑布過濾要優於濾桶,上濾系統要優於下濾、滴流盒要優於反氣舉結合簡單的上濾,道理上我就不必過多做解釋了。
  • 底濾魚缸,特別適合飼養珊瑚的過濾系統:主缸及溢流介紹
    上期按魚缸的過濾類型介紹了四款適合作為海缸的魚缸,這期我拿出最適合玩海水的底濾魚缸單獨介紹。相信對DIY或定做底濾缸的玩家應該有很大幫助,直接買成品缸的魚友也可以按照知識點挑選品牌。溢流槽:是用來連接上下缸水路的系統。它包括上水管,下水管,溢流區與擋水板。沒接觸過魚缸的朋友聽上去會很複雜,我在後面都會介紹。主缸主缸講究不多,主要是高度與玻璃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