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最簡單的小上濾我都放置了啥濾材,我們應該注意哪些細節?

2020-12-17 養魚老道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今天養魚老道給自己魚缸的小上濾添加了一些濾材,說是濾材有點大題小做了,也就是幾塊白棉和陶瓷環而已,但是其中很多的細節都會直接牽扯到這個物理過濾效果的好壞,養魚老道就事論事,僅以我的這些小上濾給大家簡答講解一下一些問題吧。

一、濾材的清洗問題

很多魚友認為魚缸和濾材必須要消毒,事實上完全沒有必要,養魚老道家裡的15個魚缸都是直接放水的,根本沒有消過什麼毒,只是今天購買了一袋子的陶瓷環,因為表面確實太髒了,就把它們放到盆裡大體清洗了一下,也就是去去表面的浮灰和一些細微的殘渣就是了。

同時我又購買了40斤的陶粒,這個東西還是比較髒的,放到盆裡水混的都看不到陶粒了,所以說我們要多清洗幾遍,也就是直接使用清水衝洗就可以了,直到水質差不多清澈即可,喜歡乾淨的朋友可能需要清洗個十來次,不注意細節的,清洗個三五次也沒有什麼問題的。

二、魚缸尺寸和濾槽尺寸

我的魚缸尺寸是80釐米長、40釐米高和寬的,小濾槽因為空間限制,只有20釐米寬、40釐米長、10釐米高,在這種極為袖珍的小濾槽裡,我們也只能放置些陶瓷環和濾棉了,連生化棉都無法添加。

那麼,為什麼不去添加生化棉呢?因為如果是一層白棉,過濾的效果可能不一定就好,而如果鋪設三層白棉,再加上生化棉,整個濾槽就滿了,那麼生化棉底部的水流就會不通暢,所以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我們只能選擇陶瓷環加白棉的模式。

陶瓷環也就是代替了濾棉底下的濾網罷了,起到了一個加快水流的作用。

三、陶瓷環鋪設注意問題

在這個小濾槽裡,是可以鋪設兩層陶瓷環、三層濾棉的,在我們鋪設陶瓷環的時候,最好是選擇無序擺放,這樣才會導致濾棉的水流比較分散,濾棉的下水能力比較好。

而且因為濾棉直接放置在陶瓷環上方,所以陶瓷環的鋪設應該是中間低,四個角的位置相對高一點,這樣子濾棉就會自動鋪成一個兜型,能夠最大限度的兜住水流。

再者,因為這個小濾槽無法添加擋流板,所以我在陶瓷環的最前方,離著下水管最近的位置,加了一根細菌屋,這根細菌屋的主要作用就是起到了能夠擋住水流的作用,再一個還有抬高濾棉外角的作用,也可以防止陶瓷環被水流衝走。

四、開泵試水,結果水流過大

全部濾材添加完畢之後,開泵試水,因為這個水泵是15瓦的,功率有點大,大約20分鐘以後,就發生了溢流的現象,這就說明要麼是我們的下水孔眼過小,要麼就是我們的水流過大,這個時候最上層的濾棉都是泡在水裡了,那麼這個物理過濾就會失效。

我們需要的是至少最上層的過濾棉不在水裡浸泡,這樣子雜物才會被濾棉有效阻擋,其實也是相當於一個乾濕分離的原理。

因此必須要降低水流的流量,因為下水的孔眼已經無法更改了,這個事也怨我,當初找玻璃店老闆打眼的時候,我只是粗略的用手比劃了一下,就是這麼大,結果他老人家給我整了個2.5釐米的直徑,確實太小了,但是既然如此,為了能夠有效地過濾,我們必須把魚缸水流給降下來。

好在這個水泵還可以調節流量,所以我就把流量開到了最小,最後達到的效果就是,三層濾棉都沒有泡在水裡,全部兜住了上來的水流,而整個濾槽的存水,僅僅是漫過了鋪設的陶瓷環,這就是我需要的效果,也是這個小濾槽所能夠達到的最佳效果了。

五、為什麼不設置雨淋管?

很多魚友感覺雨淋管是個好東西,既可以分散水流又可以給魚缸增氧,是的,但是那也得分什麼時候,比如說用在滴流過濾上,或者魚缸的水流太大無法調整水泵功率,在這些情況下我們完全可以使用到雨淋管。

但是我現在的小過濾根本用不上,一個是因為上濾的下水可以有效的擊打水面,給水體增加氧氣,再一個一根水管供水,濾棉的受力點僅在一處,可以適當延長濾棉的清洗時間,不是像雨淋那樣,水流過於分散導致濾棉多點受力,很快整個濾棉全部都髒了。

我是可以通過移動上濾供水管的位置,來改變濾棉的受力點的,假設這個地方髒了,我就把水管挪一下,再換下個位置,因此很長時間就不必清洗濾棉了,在開缸初期正合適,這就是懶人懶辦法。

所以說我就是比較喜歡上濾,很多地方我可以隨時觀察、隨時更改。

六、即使水流和功率合適,也要試水一下

假設我們的水流大小正合適,上濾槽並不溢流,那麼第一次試水,我們也需要堵住下水口,實驗一下濾槽溢流的情況,因為我沒有設置溢流孔。

一個是讓所有的濾棉全部進水,這樣子濾棉就會比較的平整,再者我們需要觀察一下一旦溢流,整個過濾槽的水流會從哪裡流出,自己心裡有個數,對於很容易流到缸外的濾槽,我們就要適時檢測濾棉的骯髒程度了,一旦發生問題需要及時清洗或者更換了。

而如果是有的濾槽溢流之後,水流直接流進了缸內,我們又可以適當延長清洗濾棉的時間了。

七、就是這麼一個小濾槽,能達到一個什麼效果,可以培菌嗎?

這個事情完全在於我們個人的操作上,濾槽不大、濾材不多,我們就要少量飼養並且適當結合抽底換水來共同調理水質,這個效果如何也不是現在就能夠決定的,我們也要看三天以後的水質情況,是否可以達到一定的潔淨度,估計問題不是很大,至少這個物理過濾對於水中懸浮的雜物還是能夠徹底清除掉的,對於我來說這就已經足夠了。

至於生化過濾能否培菌的問題,當然是可以的,沒有多還沒有少嗎,這個問題對於飼養一些較為小型的普通觀賞魚來說,不在我的考慮範圍之內,再者我會在魚缸中添加一定的陶粒,也可以用來協助培菌。

還有一個比較關鍵的問題,就是很多魚友問到的,需要添加細化細菌嗎,需要添加各種試劑嗎?

我不管其他人如何做的,在我這裡沒有這種可能和必要。

八、物理過濾看似簡單,一切全在細節上

雖然說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物理過濾,其中需要我們注意的細節也有很多,別以為簡單的過濾人人都能夠玩出高效,或者飼養觀賞魚對於這種過濾就可以不屑一顧,恰恰相反,飼養觀賞魚最為基礎的東西全部都在這個小過濾中體現,事實上真的是一塊濾棉也可以搞清水質的,但是又有多少魚友能做到呢?

今天上午,養魚老道定製的一米五的金魚缸也到位了,魚缸架子還在製作中,這個魚缸的過濾就不可能再和上述的小過濾那麼簡單了,所以說飼養觀賞魚,我們要根據不同的魚缸、不同的觀賞魚品種,以及飼養密度和投餵量來合理定製我們的過濾系統,對於某些魚兒來說,高檔的過濾系統實質上是一種浪費,甚至於還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魚缸上濾濾材擺放順序 魚缸濾材的作用
    魚缸裡面是必須要有過濾器的,這樣的話才能把燈東西過濾到外面,魚才能更好地生長,那麼在購買之前,首先我們要看一下魚缸上濾濾材的擺放順序是什麼,一定要按照正確的順序去擺放,這樣的話才能正常的使用,然後我們還必須要看一下魚缸濾材都有什麼樣的作用,這樣的話才能知道到底買不買。
  • 就是幾個簡單的小上濾,管理著一米二的幾個魚缸水質!
    二、濾材的多少不是靠理論數據的1、很多魚友一直在問,魚缸的濾材到底應該放置多少合適,這個其實根本不會有什麼固定的結論,即使有也只是一個所謂的大致參考,這就可以了,很多事情並不是說理論就可以決定一切。三、亞克力魚缸的小上濾只佔十分之一1、上圖是一個亞克力魚缸的過濾系統,就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上濾系統,裡面飼養的有8條接近成年的紅鑽七彩和兩隻紅財神。
  • 森森魚缸怎樣更換底濾 魚缸濾材擺放順序是什麼
    魚缸濾材擺放順序是什麼?森森魚缸怎樣更換底濾首先要根據關鍵的粗細來給魚缸進行打眼,然後可以根據魚缸的水體大小來做合適的濾槽,一般的來講濾槽的大小確實沒有個合適的比例,也得視濾材的多少和養魚的密度來定。2、做好了濾槽之後,下濾系統最好還是能加上一個乾濕分離器,這樣子物理過濾的效果會更好,可以接在魚缸的下水處,這樣子既可以加強魚缸的物理過濾,又可以為魚缸的生化系統節省空間,可以多放點濾材,然後把三重溢流管裝到魚缸上,密封完畢,根據溢流管的的上下水,接上水泵和管道就可以了,這個是最為簡單的下濾裝置了,但是效果一樣的會很好。
  • 如何給魚缸配過濾?其中哪些細節是我們應該注意的?
    如果一個魚缸沒有一套匹配而穩定的過濾系統,出問題也只是早晚之事。至於那些只有水妖精或幾片棉就把魚養好的老司機,我覺得他們本身就是高效率的過濾系統...哈哈,言歸正傳,今天就給大家說說過濾選配的一些個人看法。首先說說過濾形式,目前大家主要使用的有上濾(包括滴流盒)、底濾、側濾、濾筒。
  • 魚缸濾材到底需不要泡在水中?了解這些,你就知道如何放置濾材了
    有很多朋友看到我用的上濾滴流過濾,都在評論區或私信提出這樣的疑問,那就是,你的濾材沒有泡在水裡,這樣能有過濾效果嗎?老孫還真沒想到這麼多的朋友,依然認為,濾材必須泡在水裡才能有過濾效果。那本期咱們就好好聊聊,槓的明明白白。
  • 為什麼使用底濾魚缸的魚友,喜歡清洗、更換濾材,原因在哪裡?
    而使用普通上濾魚缸的魚友,很少有整天嚷嚷著要更換或者清洗濾材的,即使使用的都是劣質的濾材。一、乾濕分離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乾濕分離這裡面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部分底濾魚缸,乾濕分離的不合格問題。上文中我也說過了,大部分的生化濾材做了物理過濾的事,事實上,很多的底濾魚缸、甚至滴流過濾,只要是物理過濾不能夠有效的濾除掉魚缸的雜質,那麼都是剩下來的生化濾材在承擔這個工作,只不過是承擔的工作量大小不一而已。
  • 魚缸裡的生化濾材到底是應該橫放、豎放還是重疊放?
    1、為什麼陶瓷環和細菌屋中間都有孔?我們知道在魚缸裡放置生化濾材的作用就是為了生成硝化細菌,給這些東西做個窩,有利於這些有益菌的附著,僅此而已。所以說在濾材的選擇和製造上,大多數都是表面粗糙而又複雜的多孔結構,這樣子才會增加濾材的表面積。
  • 購買了一個小下濾魚缸,我們來看看它的過濾系統如何運作?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前幾天養魚老道到我們這裡的魚店裡去,張口就是:哥們,你這裡最小的下濾魚缸是多大的?給我來一個再說。魚店老闆看了我一眼,悠悠的回答道:如果我說這裡最小的下濾魚缸只有三米的呢?
  • 上濾魚缸可培養硝化菌嗎,培養硝化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上濾的魚缸怎麼就不能培養硝化細菌呢·?養魚老道認為:客觀上來講,只要魚缸中有水,硝化細菌幾乎是無處不在的。雖然上濾魚缸的濾盒一般都不大,但是我們可以想辦法去改進,從而來增加濾盒面積的。在濾盒內放一些生化球和陶瓷杯,另外在上面再放上一至兩層過濾棉,有條件的中間可以加上生化棉。平時我們只需清洗最上面的那一層過濾棉即可,過濾棉如果能用原缸水清洗那就更好了了·,這樣子就可以使硝化細菌能夠儘可能的多保留一些。
  • 為什麼有些底濾魚缸很高端,需要設置沉澱倉或者強排系統?
    那麼,我們所知道的底濾系統,在之前的兩篇文章中,我已經和大家解釋得差不多了,還有哪些注意事項呢?比如說有些底濾缸有魚馬桶、有強排、有沉澱倉、有毛刷,這些東西我們都需要嗎?細節問題在於乾濕分離,牽扯很多矛盾問題底濾魚缸的重點,也是難點,就在於下水太旺,不斷衝刷著過濾棉,因此來說乾濕分離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我們需要調整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適度分流,比如說減少下水流量,可以在下水處安裝一個閥門,但是,下水如果調得過小,會出現什麼問題?
  • 魚缸水質出現問題時,我們是否需要增加過濾形式,或者更換濾材?
    再一個問題就是,一旦這些濾棉上雜物特多,我們在拿取時一定要小心翼翼,以防很多雜物直接掉入魚缸或者後面的生化濾材裡,引起魚缸的水質渾濁或者堵塞了生化濾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如果物理過濾的第一層濾棉不能全部包裹住魚缸的水流和雜物,我們都應該只為無效過濾。
  • 帶有過濾盒的小魚缸,只有一塊濾棉我們該如何清洗?
    一、大型魚缸清洗簡單對於較大的魚缸,大家都是相當明確了,物理過濾第一層白棉,或者兩三層白棉,下面墊上生化棉,我們清洗的時候,只需要清洗最上面的一層就可以了,生化濾材能不動就不動,即使要動也要去分批清洗。
  • 終於做好了魚缸上濾,實用效果還是不錯的!
    如上圖所示,因為魚缸空間的限制過濾槽比較的淺,首先我們在槽里舖上了一層細菌屋,以妳補其他濾槽不能多放濾材的不足,這層細菌屋還起到了一個底漏的作用,方便上面的濾棉下水,細菌屋上蓋了一層生化棉。生化棉上我們直接加的是一張魔毯,魔毯上再加上過濾棉,針對這個問題我和老鄒大叔討論了很久,他以前是汽車修理工出身的,說是根據汽車的過濾原理,應該是先粗濾後細濾,這樣子的過濾方式會更有效,為了這個問題我們確實是爭論了很多天,養魚老道最終決定採納他的建議,原理上我就不多說了,大家自己思考吧。
  • 魚缸生化濾材的擺放順序,和物理過濾正好相反!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魚缸的水質不清澈、水面上有氣泡不破散、黃水、綠水等等這些問題,都是來源於過濾系統的無效率工作,或者是濾材擺放順序的不合理。當物理過濾攔截不住魚缸雜質的時候,這些雜質自然而然的要進入生化過濾,這個時候的濾材選擇才是最重要的,因為我們要為這些雜質找下家了,所以說,為了以防萬一,生化濾材的順序就要有所先後了。
  • 如何製作魚缸的上濾系統,分隔斷的和部分隔斷的,有什麼區別?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最近有很多魚友想要自己製作一個魚缸的上濾系統,問到養魚老道應該如何製作,是不是多分幾個隔斷為好,而養魚老道自己製作的小上濾槽為什麼沒有隔斷,原因到底在哪裡,到底是有隔斷好還是沒有隔斷好呢?
  • 魚缸底濾的選擇及使用中的常見問題
    魚缸底濾是如何工作的?又有哪些種類?,本文重點介紹下底濾的選擇及日常使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項。很多魚友都認為底濾是所有過濾當中最強大的,其實這種觀點有些片面,為什麼這麼說呢。只要了解過濾的人都知道,過濾效果強弱取決於硝化細菌的的數量,而影響硝化細菌數量的是濾材數量和質量。所以底濾正好佔了個大便宜。如果把與底濾缸同樣大小的過濾放在魚缸上面,就會變成一個強大的上濾。
  • 魚缸濾材越多越好嗎?水族市場上高價濾材的坑,你踩過嗎?
    我的個人觀點是:只要夠用就行,太多了也沒啥意思。細菌不是萬能的,這個我們要先知道,它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很多魚友追求水清魚靚,所以就想要養一堆細菌淨化水質,認為他們會分解水中有害物質水就會更清澈。但是這些有害物質你的看不到的,它不會影響你觀賞魚。如果水裡雜質很多應該改善物理過濾。不過生化系統強大一些也並不是不可以。
  • 魚缸裡全部使用生化棉,是不是可不可以替代其他生化濾材?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飼養觀賞魚的魚友,對於生化棉一定都很熟悉,即使我們沒有見過這種東西,只要是熟知硝化系統原理的,聽到這個名字也知道生化棉的作用了,主要應該與生化過濾有關,但是事實上生化棉的主要作用還是體現在物理過濾上,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 為什麼過濾盒裡放置了濾棉,但是魚缸水質,永遠調理不好?
    第三種就是我以前經常用到的所謂生化氈,起個名字罷了,其實也就是一種質地介於上述兩者之間,厚度又比較厚的一種白棉罷了,在細密度上比起第二種能稍微差點。蝴蝶鯉的魚缸和宮鵝魚缸使用到的都是第二種綠棉我們先說第二種,就是綠色的那種過濾棉,被我使用在了蝴蝶鯉和宮鵝的過濾槽裡,這兩個過濾槽的特點就是,濾盒比較淺,但是水流量很小。
  • 你正在使用上濾魚缸嗎?上濾魚缸這樣做一樣能養好魚
    上濾魚缸的優點它的優點是體積小功能全上濾魚缸一般由缸體和三合一水泵以及濾槽組成。這樣它循環過濾增氧的功能都有了。它對新手還是比較友好的。其次,上濾魚缸的濾盒能容納的濾材少,濾材少意味著過濾能力弱,培養不了規模的硝化系統,你的水質就沒法保證,自然也就養不好魚。這麼做上濾魚缸一樣能養好魚1 儘可能多地擺放質量好的濾材我們買回魚缸以後一定要把老闆贈送的濾棉換掉,因為他的濾棉質量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