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使用底濾魚缸的魚友,喜歡清洗、更換濾材,原因在哪裡?

2020-12-20 養魚老道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關於觀賞魚缸裡生化濾材的更換問題,養魚老道早就說過不主張更換或者清洗,但是細心的魚友會發現,大多數喜歡更換生化濾材的魚友,恰恰是使用過濾功能最為強大的底濾魚缸,特別是使用自帶乾濕分離的部分成品缸,這不是很奇怪嗎?

而使用普通上濾魚缸的魚友,很少有整天嚷嚷著要更換或者清洗濾材的,即使使用的都是劣質的濾材。

一、乾濕分離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乾濕分離

這裡面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部分底濾魚缸,乾濕分離的不合格問題。

就像養魚老道購買的這個小型底濾魚缸,所謂的乾濕分離器就是一個小小的塑料筐而已,這裡面即使再去添加濾棉,也只能是單薄的一兩層,而且是四面漏水。

而且一般的底濾魚缸,魚缸的下水管不是一般的粗,水流相當的大,強大的水流衝擊加上乾濕分離的四處漏水,那麼請問,魚缸裡的這些糞便最終被衝到了哪裡?

所以養魚老道看到這個魚缸的第一印象就是,這個東西確實就應該叫做乾濕分離,名字是一點也沒有起錯啊,作用也和名字一樣,名副其實,就是一個乾濕分離罷了。

魚缸強大的水流擊碎了僅有的這一兩塊濾棉上的雜質,然後龍飛鳳舞的進入到了下方的生化過濾裡去了,所以說,魚缸裡的生化濾材,至少是前半部分,根本不是在培養硝化細菌,而是在繼續發酵著魚缸裡的屎尿糞。

關鍵問題是,這個下濾還是永遠的待在黑暗之中,永無天日,等到炎熱的夏季,這裡面的情況我們可想而知。

那麼這個生化濾材粉化的速度就會絕對的加快,事實上就等於生化濾材在做著物理過濾的活。

我們也看到了,在炎熱的夏季,如果魚缸的雜物過多,濾棉的腐爛速度有多快了,大體上就是這個道理,雖然有些濾材的質地堅硬,但是很多畢竟不是天然石材,再加上質量問題,長期如此,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物理過濾需要的是濾棉的有效面積和厚度

對於我所購買的這種下濾系統的魚缸,強大的下水衝擊之下,我們必須要增大物理過濾棉的有效面積,以此來有效攔截魚缸內強大水流所夾雜的雜質,同時還要適當地增加濾棉的厚度,一般的最好是採取白棉結合生化棉的模式。

也就是養魚老道常說的,物理過濾的先密後粗原則,我們可以採用兩到三層白棉,再加上兩層黑棉,並且儘量不要使用四面漏水的塑料筐,而是改用塑料盒,底部打眼的塑料盒,如果能夠想辦法改裝成雨淋管,使得強大的下水分流,所有的下水水流都能夠有效的經過白棉的過濾,那就更完美了。

即使白棉過濾剩下來的一些雜物,也可以被下方的生化棉再次進行有效的攔截,那麼我們就可以把整個魚缸的物理過濾做到了極致,生化濾材就不會再有任何的負擔了。

當然了,這裡僅僅是指的我這個小魚缸的過濾系統,因為畢竟是便宜,設計比較的簡陋,一分錢一分貨就是這個道理。

三、為什麼物理過濾不及格,魚缸的水質照樣完好無損?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種所謂的下濾魚缸,物理過濾根本不可能有效的濾除掉魚缸的雜物,但是我們的魚缸水質看起來依然完好呢?

上文中我也說過了,大部分的生化濾材做了物理過濾的事,事實上,很多的底濾魚缸、甚至滴流過濾,只要是物理過濾不能夠有效的濾除掉魚缸的雜質,那麼都是剩下來的生化濾材在承擔這個工作,只不過是承擔的工作量大小不一而已。

而傳統的上濾系統和下濾系統,就不會出現這種毛病,但是不好意思,大家又提出來了一個乾濕分離的概念,很多的成品魚缸又不可能把乾濕分離做的盡善盡美,所以最終問題就出現了。

那麼,生化濾材的一部分承擔了物理過濾的責任,但是畢竟還會有個先後或者上下,有的生化濾材後半部分承擔了硝化細菌的住所問題,有的生化濾材可能是半遮半掩的承擔了硝化細菌的住所問題。

但是由於一般的底濾系統的生化濾材面積足夠大,所以說物理、生化倒是不分家了,總能倒出來一定的空間供硝化細菌存活,這個結論是肯定的。

也可以這麼說,只要是我們看到濾棉在不斷溢流或者不能有效過濾雜物,必定雜質都會沉澱在下方或者後方的生化濾材上,道理也很簡單,一看就透,而最密不透風的就是底濾。

只是我們從總體上來看,魚缸的水質絲毫沒有受到任何的影響罷了,如果長此以往,濾材的質量再差點,裡面逐漸堆積的腐殖質再多點,質量很差的生化濾材就容易出現粉化的問題了,因為濾材和濾材質地也不一樣,也不都是陶瓷環、細菌屋。

四、誰也沒說底濾不能使用高檔濾材或者不可以去更換濾材

所以說,我們飼養觀賞魚,那可是一個魚缸一個樣,什麼也不能去一概而論,我就是飼養的中大型觀賞魚,我就飼養密度很大並且大量投喂,我就愛使用雜物紛飛的乾濕分離。

那麼我們就要去注意濾材粉化或者需要清洗的問題,極有可能我們就會挑選一些質量略微好點的濾材,或者在使用了一個階段之後,有些濾材它就真的需要適當更換了。

那麼我們完全可以去分批更換的,誰也沒有說,這個問題就是絕對錯誤或者完全不合理,這些情況都是相對而言的,沒有固定的可參考答案,一切的答案只在魚主人自己手中。

當我們魚缸的水質已經開始出現問題,但是魚缸裡並沒有過多的有機物留存,物理過濾也不是太髒,換水工作也正常,我們完全有理由懷疑,可能是生化濾材裡面的雜物太多了,魚缸的氨氮超標,就是從這個地方來的。

當然了,這也不是說,我們使用個一年半載的,這個問題就會出現,還是需要一定時間段的逐步積累的,如果我們能夠通過換水等其他操作來減少魚缸的有機物殘留,也會相應的增加生化濾材的使用壽命,如果物理過濾合理,大部分生化濾材根本無需清洗和更換。

對於某些中大型觀賞魚來說,它們又比較喜歡大水體、強水流和強過濾,並且要求水體穩定,底濾系統又是它們的最好選擇,所以我們的方法也就是如下幾個:

要麼使用到合理有效的物理過濾系統,乾濕分離一定要做到位,這樣才能夠保證生化濾材基本上不受到任何的損傷,或者定期換水。

要麼就是選擇質量稍好的濾材,以對抗過多雜物的侵蝕。

要麼就是如果濾材質量實在是太差,我們也只有分批清洗或者更換濾材了。

當然了,最好的方法仍然是把物理過濾做到極致,這樣既省時有省力,魚缸的整體過濾效果將會更好。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森森魚缸怎樣更換底濾 魚缸濾材擺放順序是什麼
    許多人的生活水平在有了改變以後,需求方面也就不同了,之前的人們更多的是在意物質,但現在,更多的還是精神需求,而魚缸這個物品,擺放在家中,既可以緩解精神壓力,還能夠起到很不錯的風水效果,當然魚缸肯定也得養魚,因而在水質方面,就要有要求,那麼森森魚缸怎樣更換底濾?
  • 魚缸水質出現問題時,我們是否需要增加過濾形式,或者更換濾材?
    前言很多魚友遭遇到魚缸水質不好的時候,總希望去改動一下自己濾材的擺設,或者是清洗濾材或者是添加濾材、更換濾棉等等操作,有些魚友在改動之後,魚缸的水質可能會有所改善,但是大部分魚友經過了改動之後,至少在短期內,魚缸的水質反而更加的渾濁。到底我們是在哪裡做錯了呢?
  • 「收藏」魚缸濾材擺放和使用指南
    一個運作良好的魚缸過濾系統不僅有助於淨水增氧,而且可以幫助建立良好的生態系統,讓觀賞魚更好地生活在魚缸中。而濾材是魚缸過濾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部分魚友關於魚缸濾材擺放和使用的相關經驗,或可以對您有所幫助!什麼是濾材?濾材是指有助於過濾淨化水質的材質。
  • 成品的水族箱底濾只有兩個濾槽怎麼搭配濾材?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在成品的一米二左右的底濾缸中,很容易見到底濾雙箱的設計,很多魚友多會抱怨說,魚缸設計的濾槽太小了,這麼小的過濾槽能裝多少濾材啊,能夠用嗎?實際上養魚老道想說句實話,沒有不夠用的濾材,只有永遠裝不下的魚兒,我們不能去說現在的魚缸設計就是完美的、科學的,但是我們現在的水族行業面臨的現狀就是這樣,沒有專業的系統的科學的理論指導,那麼我們就只能自已去適應。
  • 魚缸底濾的選擇及使用中的常見問題
    魚缸底濾是如何工作的?又有哪些種類?,本文重點介紹下底濾的選擇及日常使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項。很多魚友都認為底濾是所有過濾當中最強大的,其實這種觀點有些片面,為什麼這麼說呢。只要了解過濾的人都知道,過濾效果強弱取決於硝化細菌的的數量,而影響硝化細菌數量的是濾材數量和質量。所以底濾正好佔了個大便宜。如果把與底濾缸同樣大小的過濾放在魚缸上面,就會變成一個強大的上濾。
  • 棉花塞到魚缸裡都能起到過濾作用,為什麼現在使用濾棉還費勁?
    事實上恰恰相反,養魚老道的濾棉向來是,不去清洗濾棉,魚缸的水質保持良好,即使清洗了濾棉,對於魚缸水質也沒有什麼影響,洗和不洗沒有什麼兩樣,只是太髒了不得不去清洗而已。一、同樣的使用濾棉,為什麼結果完全不一樣?
  • 生化棉對於魚缸過濾系統有何作用,它們也需要定期清洗、更換嗎?
    一、生換棉遭遇的尷尬1、喜歡簡單魚缸過濾設置的魚友們,經常會認為一塊白棉就可以輕易的解決魚缸的物理過濾,特別是在低密度的小魚缸裡飼養的觀賞魚,本來魚缸的濾槽就不大,僅容得下兩三塊白棉,即使陶瓷環都加不上,我們為什麼還要無端的整上幾層生化棉呢?
  • 你正在使用上濾魚缸嗎?上濾魚缸這樣做一樣能養好魚
    其次,上濾魚缸的濾盒能容納的濾材少,濾材少意味著過濾能力弱,培養不了規模的硝化系統,你的水質就沒法保證,自然也就養不好魚。這麼做上濾魚缸一樣能養好魚1 儘可能多地擺放質量好的濾材我們買回魚缸以後一定要把老闆贈送的濾棉換掉,因為他的濾棉質量很差。
  • 為什麼有些底濾魚缸很高端,需要設置沉澱倉或者強排系統?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今天是和魚缸底濾幹上了,因為很多魚友把這個過濾系統看得極為重要。那麼,我們所知道的底濾系統,在之前的兩篇文章中,我已經和大家解釋得差不多了,還有哪些注意事項呢?比如說有些底濾缸有魚馬桶、有強排、有沉澱倉、有毛刷,這些東西我們都需要嗎?
  • 把過濾棉放到生化倉或生化濾材底部,會有什麼作用,是對還是錯?
    有的魚友還會在水泵倉裡再去塞上些過濾棉,還有的魚友使用的滴流過濾,也是上下幾層,有幾層算幾層都會有過濾棉,甚至於還有把過濾棉再次墊到生化濾材的底部。這些做法的目的其實只有一個,無外乎就是希望濾棉可以更好、更多的吸附雜質。
  • 魚缸上濾濾材擺放順序 魚缸濾材的作用
    魚缸裡面是必須要有過濾器的,這樣的話才能把燈東西過濾到外面,魚才能更好地生長,那麼在購買之前,首先我們要看一下魚缸上濾濾材的擺放順序是什麼,一定要按照正確的順序去擺放,這樣的話才能正常的使用,然後我們還必須要看一下魚缸濾材都有什麼樣的作用,這樣的話才能知道到底買不買。
  • 魚缸底也能做過濾,魚友的腦洞太大了
    圖片來源丨reddit現在很多魚缸都配套有瀑布、上濾、底濾或者滴流過濾,安裝方式簡單,效果明顯。攝影丨蟋蟀其實同程過濾並不是新玩法,反而因為某些弊端,被一些魚友拋棄。後來大家開始在同程底濾上加上氣泵跟水泵,提高了它的效率,所以現在還能看到一些魚友在魚缸裡加入同程底濾,跟上濾或滴流等一起使用。
  • 魚缸最簡單的小上濾我都放置了啥濾材,我們應該注意哪些細節?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今天養魚老道給自己魚缸的小上濾添加了一些濾材,說是濾材有點大題小做了,也就是幾塊白棉和陶瓷環而已,但是其中很多的細節都會直接牽扯到這個物理過濾效果的好壞,養魚老道就事論事,僅以我的這些小上濾給大家簡答講解一下一些問題吧。
  • 如何清洗魚缸生化濾材?這個寵物魚難題,其實就是個偽命題
    歡迎朋友們再一次回到這個有點不一樣的寵物魚專欄,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譁仔。本期內容是「水族圈十大怪事」第三輯。昨天傍晚,一個魚友向譁仔諮詢:請問如何清洗濾材?生化濾材上面有什麼?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假設是在討論一個1.2米的底濾生態魚缸,其他種類的魚缸其實大同小異。魚缸裡的濾材分兩大類:物理過濾濾材和生化過濾濾材。我們常說的白棉和魔毯是物理過濾濾材;常見的細菌屋和陶瓷環之類的濾材是生化過濾濾材。
  • 魚缸濾材到底需不要泡在水中?了解這些,你就知道如何放置濾材了
    今天要聊的話題,是在我計劃之外的,如果不做自媒體,老孫我還真從來不知道,有這麼多魚友,有這樣的理解誤區。有很多朋友看到我用的上濾滴流過濾,都在評論區或私信提出這樣的疑問,那就是,你的濾材沒有泡在水裡,這樣能有過濾效果嗎?老孫還真沒想到這麼多的朋友,依然認為,濾材必須泡在水裡才能有過濾效果。那本期咱們就好好聊聊,槓的明明白白。
  • 魚缸裡的陶瓷環和細菌屋等生化濾材,到底可不可以重複使用?
    魚友的這個問題問得好,因為現在有很多的新魚友,已經被這些所謂的宣傳給搞的暈頭轉向、不知所蹤了,不過沒關係的,正好我和老鄒大叔這裡都有一些新濾材,我們可以一起來見證一下它們到底能夠使用多少年。如果我們非要去說一個家庭的兩兄弟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陶瓷環的個體較小,擺放雜亂無章,使得水流較為分散,氧氣量充足,也會有一定的阻擋雜物的作用,而且比較適合在濾槽較小的魚缸裡使用,在某些小型魚缸裡,細菌屋它也可能根本擺放不下。
  • 魚缸裡的生化濾材多長時間清洗一次為好?
    我們先說理論上的答案,大體上應該是半年進行一次清洗,兩年分批更換一次濾材。我們著重的來看看實際應用的答案吧,我們就拿最簡單的陶瓷環為例,六、七年前養魚老道開魚店的時候,剩下了一批陶瓷環,具體購買時間記不太清了,有些舊的自己拿到家中繼續使用,還有一些新的大約有五十多斤,一直就放置在了地下室,這一放就是六、七年。
  • 不可不知的濾材——濾棉
    很多魚缸的過濾效果不好,與此有關。如果不明白原因,關注fish-fishlike,回復700,了解物理過濾和生化過濾的區別。PS:另外幾個常見濾材使用錯誤:1、濾材量不足; 2、過度清洗濾材(甚至把濾材晾乾);3、過濾器開開停停;4、喜歡用魚藥和殺菌劑。過濾棉
  • 濾棉雖然乾濕分離,不也產生各種毒素嗎,和在魚缸裡有什麼區別?
    道哥,我有一個疑惑,是這樣的:我們魚缸中的濾棉,不是吸附和過濾了魚缸中的很多雜質或者垃圾、魚便嗎?那堆積在濾棉上的這些東西,不也會發酵、也會腐敗,也會產生硝酸鹽和氨氮之類的毒素嗎?為什麼還有人要一個月不去清洗濾棉,或者非要等到濾棉髒的不行了再去清洗,這和把這些東西扔在魚缸裡有什麼區別?
  • 底濾魚缸正確打氧方法 市面上常見的底濾魚缸有哪些
    養魚自然就需要魚缸,現在市面上的魚缸類型有很多,底濾魚缸很受歡迎的,不過底濾魚缸是需要打氧,你知道打氧方法是什麼嗎?接下來,小編就帶領大家來了解下底濾魚缸正確打氧方法是什麼?市面上常見的底濾魚缸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