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孫,關注我,每天分享實用的養魚知識與技巧。您的關注、評論、轉發、收藏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
今天要聊的話題,是在我計劃之外的,如果不做自媒體,老孫我還真從來不知道,有這麼多魚友,有這樣的理解誤區。有很多朋友看到我用的上濾滴流過濾,都在評論區或私信提出這樣的疑問,那就是,你的濾材沒有泡在水裡,這樣能有過濾效果嗎?老孫還真沒想到這麼多的朋友,依然認為,濾材必須泡在水裡才能有過濾效果。那本期咱們就好好聊聊,槓的明明白白。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濾材過濾的原理。我們過濾系統中的濾材,是起到生化過濾的作用,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有大量的孔隙,體積不大的濾材卻擁有著超大表面積,硝化細菌會附著在這些孔隙表面,當有水流過,硝化細菌就會分解處理掉水中的氨氮和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了解了原理,結論就不難得出,那就是,不論濾材是否泡在水中,只要有水流源源不斷的經過濾材,濾材就能正常工作,保證生化過濾的效果。不論是滴流過濾還是底濾過濾還是側濾過濾,都能保證水源源不斷地流過濾材,所以,它們的過濾效果幾乎沒有任何區別。
一開始,我困惑了好久,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魚友認為濾材泡在水中的效果好,後來想明白了。可能是因為目前魚缸常用的,效果比較好的過濾方式,有上濾滴流過濾、底濾過濾、側濾過濾等,其中,底濾過濾和側濾過濾是效果最好的,而這兩種過濾形式,濾材都是泡在水中的,魚友們的誤區可能就來源於此。事實雖如此,但原因並非如此,底濾和側濾效果好,和濾材泡在水中沒什麼關係,主要是因為底濾和側濾整個過濾系統體積和水體體積相比,比例較大,一般來講,如果過濾系統體積能佔到水體體積的五分之一以上,就能有挺強大的過濾效果了,甚至能支撐較大的飼養密度。
而我們常用的滴流過濾,往往體積比例較小,比如老孫後面這個一米二的魚缸,大概有240升水,如果是相同大小的成品底濾魚缸,整個底濾系統體積可以達到80升,而我現在採用的這種上濾滴流盒,總過濾倉體積滿打滿算也就是不到40升,簡單來想,80升的濾材和40升的濾材,過濾效果肯定不一樣。如果我這個缸上,濾滴流盒再加4層,達到80升體積,過濾效果和底濾沒有任何區別,甚至過濾效果比底濾更好,具體原因,請關注我後續視頻。
說到這裡,你明白了吧?
我是老孫,關注我,每天分享實用的養魚知識與技巧。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你難道不點讚+關注+評論+轉發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