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水質出現問題時,我們是否需要增加過濾形式,或者更換濾材?

2020-12-20 養魚老道

關注養前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前言

很多魚友遭遇到魚缸水質不好的時候,總希望去改動一下自己濾材的擺設,或者是清洗濾材或者是添加濾材、更換濾棉等等操作,有些魚友在改動之後,魚缸的水質可能會有所改善,但是大部分魚友經過了改動之後,至少在短期內,魚缸的水質反而更加的渾濁。

到底我們是在哪裡做錯了呢?

一、為什麼要去改動,我們首先要明白目的

當我們的魚缸水質出現渾濁的時候,無論是哪種渾濁情況,首先第一點,會與我們的觀賞魚的飼養密度有關聯,這是絕對跑不了的問題,只有觀賞魚的飼養密度或者投餵量,我們控制得不到位,魚缸的水質才會發生問題。

說得直白點,可能我們的物理或者生化過濾需要輕微的改動,也可能是我們初期設定的過濾系統太小,它們無法完成如此艱巨的任務了。

再者,還有一個氣溫和觀賞魚疾病的問題,這也是我們需要考慮到的一個因素,因為在正常的過濾系統下,一般的魚糞和垃圾本來就應該被有效的濾除,而觀賞魚由於疾病原因,造成的個別魚兒體表粘液突然間脫落過多,甚至於有個別死魚現象,魚缸的過濾系統在短時間內就會無法處理了。

二、首先是物理過濾系統

對於魚缸的物理過濾系統來說,核心就在於一個濾棉上,我們無論從哪個角度去考慮,一旦物理過濾開始正常的運行,首次第一層濾棉以下的無論是白棉還是生化棉,我們儘量的不要去輕易挪動或者更換。

除非是確實到了已經發生幾層濾棉全部嚴重淤堵的情況,那麼我們也要去分批更換或者只把發生淤堵現象最為嚴重的白棉或者生化棉依次更換掉,養魚老道早就說過,不要小瞧這幾層白棉或者生化棉的作用,很多分解魚缸雜質的各種有益菌都會在這裡附著。

再一個問題就是,一旦這些濾棉上雜物特多,我們在拿取時一定要小心翼翼,以防很多雜物直接掉入魚缸或者後面的生化濾材裡,引起魚缸的水質渾濁或者堵塞了生化濾材。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如果物理過濾的第一層濾棉不能全部包裹住魚缸的水流和雜物,我們都應該只為無效過濾。

再者就是魚缸內水流的循環,也就是說魚缸的底部雜物能否有效的進入到濾棉上,不是極少量的進入,而是全部進入,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我們應該考慮以下這些問題的改善:

1、排除阻礙魚缸水流的一切障礙物

魚缸內部的水流不暢,有機物就會在各種障礙物的底部堆積,水流循環也會受到阻擋,所以說雜物和糞便就不可能有效的全部進入到濾棉上。

2、水泵的功率不夠

如果沒有障礙物的阻擋,我們可以考慮去加大水泵的功率,功率大了水流自然大,所以就可以有效的收集糞便。

3、加個小造浪

也就是說我們需要靠一個外力來把魚缸底部的糞便和雜質吹動或者推動,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添加一個小造浪泵,其中還有一些別的方式,在養魚老道的其他文章中都有詳盡的描述,總而言之一個目的,就是有效收集雜物。

4、必須考慮到觀賞魚的患病因素

這個因素有身體上的還有心理上的,我們都要去詳細的觀察。

身體上的可能是一些水黴病、體表潰爛、魚鰭潰爛等等,魚缸裡的水質就會開始渾濁,心理上的就是觀賞魚入缸初期的心裡壓抑,導致體表分泌粘液過多。

我們要去有針對性的予以解決,總而言之,水質處理永遠是第一位的,某些觀賞魚患病了,我們可以單獨隔離,用以保證整個魚缸的水質,初期的觀賞魚入缸產生心裡緊迫,一般的時間都不會很長,對於開缸初期的水質渾濁,我們是可以稍作等待的。

三、其次是生化過濾

對於魚缸的生化過濾來說,在絕大多數的時間裡,只要是匹配合適,我們基本上應該採取的就是,完全不聞不問的態度,因為物理過濾起到了雜物阻擋的關鍵性作用,生化濾材本來就不應該出現什麼大問題。

假如說我們的物理過濾沒有達到有效濾除雜質的目的,那麼剩餘的不能夠濾除的雜物一定會在生化濾材上堆積,對於情況不是很嚴重的,我們是可以採取一個以時間換空間的做法,那就是在調整物理過濾的同時,進行多頻次小劑量的換水。

這種換水就是為了減少魚缸內有機物的存在,也就是說,我們根本不讓魚缸裡存留有機物,那麼生化濾材上的所謂雜物,就會被很多細菌所分解了,因為它們在魚缸裡沒有東西吃了嘛,自然而然要到別的地方尋找,所以說假以時日,生化濾材上的雜物就會逐漸減少。

如果說我們的生化濾槽裡出現了死角或者靜水區,依然會有很多雜物在此停留,這些雜物假如比較的集中,那麼我們可以通過虹吸原理抽取,一根塑料管就可以做得到,市面上購買的抽水器可不一定好用,至於如何抽水,大家自己想辦法去吧,虹吸原理在初中都有學到。

那麼清除掉了生化濾槽裡的死角以後,我們再通過加強物理過濾和適當換水,照樣能夠減輕生化濾材很大的負擔,這個問題就是這麼被解決的。

最為嚴重的情況,就是生化濾材不但是嚴重的淤堵,而且又相當的分散,每個地方每個濾槽裡的濾材,都發生了大面積的無法處理的淤堵,那也只能證明我們太勤快了。

還是首先要從物理過濾整起,實在不行的話,沒有任何的辦法,只有分批清洗生化濾材了,但是切記,一定是分批清洗,清洗之前,必須保證住物理過濾的有效性,否則的話,所有的雜物還是回流到了魚缸裡,或者下一級生化濾材上。

四、可不可以添加濾材或者增加過濾形式?

這是很多魚友想到的問題,比如說我的魚缸最初沒有生化過濾,只有一個小上濾,我想要加設一個反氣舉行不行?為什麼不可以呢,這是完全可以的,但是濾材一定要清洗乾淨。

再比如說,之前是一個側濾系統,我想要直接把它去除掉,然後改成上濾,那我們還是先不要把它去除為好,一旦大幅度改動,魚缸的水質必然會更加的渾濁,我們可以慢慢來,先加上濾系統,然後在慢慢停掉側濾,把濾材一點點分批往外撤。

每次換水之前,撤出來一些,等雜質沉澱之後立刻抽底換水,這樣就能夠有效地避免水質立刻渾濁不堪,再就是在操作上我們一定要仔細。

還有一種就是,魚缸濾槽裡的生化濾材一開始不是很多,我們需要往裡面添加,這個我們就要注意新加入濾材的清洗了,儘量不要有所謂的殘渣沉澱,所有的濾材還是以能夠以泡在水中為好,超出水面的部分其實啥用也沒有,這裡指的是底濾。

以上只是舉出來三個不同的例子,具體的操作程序我們要以自己魚缸的實際情況以及觀賞魚的飼養密度為準。

五、魚缸水質不清澈的時候,我們是否可以添加硝化細菌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當魚缸水質極度不清澈的時候,即使我們添加再多的硝化細菌,它們也不可能立刻解決問題,凡是能夠立刻解決掉問題的,一定是淨水劑無疑,剩下來的話我就不多說了。

所以說硝化細菌的使用,無論從哪個家度去看,它們都應該在魚缸的水質比較清澈的時候再去添加,或者根本就沒有必要去添加。

六、生化濾材到底合適更換

這個問題也很簡單,如果說我們使用的就是普通的陶瓷環、細菌屋、麥飯石、火山石、珊瑚沙之類的濾材,到底應該何時更換呢?

養魚老道估計,一般的魚友都不能夠把自己的觀賞魚養到更換這些濾材的時候,我這麼說大家應該明白了吧?

昨天的一位魚友還問養魚老道,我最長使用的細菌屋用了多長時間,我的回答是五年,然後這位魚友又說了,五年之後直接扔嗎?

我的回答是,沒有啊,換到另一個魚缸裡繼續用,之後如何處理的我給忘了。

所以說以上這些濾材到底能用多長時間,我們可以到野外找個火山石或者珊瑚沙,再去問問當地人,它們在這裡存在了多少年就知道答案了。

那麼,對於一些比較容易堵塞的濾材,比如說活性炭或者蛋白棉之類的,我們是可以在三五個月之後予以更換的,有的使用時間長,有的使用時間會很短,這就要看我們的物理過濾能夠留給它們多少東西了。

同樣的,對於陶瓷環和細菌屋也是一個道理,如果我們把它們淤堵的過於嚴重,真的達到了快要粉化的地步,傻子也知道該去更換了,就是這麼個道理。

七、小結

綜上所述,當我們魚缸的水質出現問題時,我們不要首先把眼光都放在了什麼更換濾材或者硝化細菌上,這是一個需要綜合調理的過程,哪一個方面出問題,我們都要從一個基本點出發,那就是魚缸裡的有機物是否能夠有效地被物理過濾濾除。

剩下來的一切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別動不動就去鼓搗魚缸的過濾系統和濾材,魚缸的水質能夠得以穩定,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菌群的穩定,而菌群的穩定首先依靠的一定是濾材的穩定,至於濾材穩不穩定,這就要看魚主人的心態和操作手法穩不穩定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使用底濾魚缸的魚友,喜歡清洗、更換濾材,原因在哪裡?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關於觀賞魚缸裡生化濾材的更換問題,養魚老道早就說過不主張更換或者清洗,但是細心的魚友會發現,大多數喜歡更換生化濾材的魚友,恰恰是使用過濾功能最為強大的底濾魚缸,特別是使用自帶乾濕分離的部分成品缸,這不是很奇怪嗎?
  • 魚缸過濾濾材怎麼選?其實很簡單
    化學吸附性過濾濾材,則指的是活性炭之類的具有強吸附性的過濾濾材,這類濾材的主要作用就是吸附有害物質,在培菌方面反而沒什麼效果或者說效果比較差。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濾材有著改變水質的作用,比如珊瑚骨會有硬水鹼化水的作用,對於大多數的魚缸都不適用。要判斷一款濾材是否會對水質有所影響,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測試,用一次性杯子裝滿水,測試水的PH值和TDS值,放入測試濾材一段時間後,再次測試PH值和TDS值,如果兩次測試的值相差較大的話,就需要注意了。
  • 本來魚缸水質不應該白濁,既然出現大問題了,我們就要快速處理
    一、白濁現象有輕有重,我們不能一視同仁的看待1、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我們由於自己魚缸裡的過濾系統薄弱,當我們更換濾棉時就會引起水質的震蕩,繼而發生魚缸水質白濁現象,再就是開缸初期,如果我們養水時間不夠,魚缸的水質在放入觀賞魚之後才會白濁。
  • 森森魚缸怎樣更換底濾 魚缸濾材擺放順序是什麼
    許多人的生活水平在有了改變以後,需求方面也就不同了,之前的人們更多的是在意物質,但現在,更多的還是精神需求,而魚缸這個物品,擺放在家中,既可以緩解精神壓力,還能夠起到很不錯的風水效果,當然魚缸肯定也得養魚,因而在水質方面,就要有要求,那麼森森魚缸怎樣更換底濾?
  • 魚缸在使用滴流過濾時需要注意什麼?
    在多種過濾形式中,滴流上濾的低成本和高效率無疑能吸引眾多玩家,除了在外觀上的略微劣勢,堪稱屌絲神器。那麼在實際使用中,我們該如何充分發揮滴流盒的強大作用呢?滴流盒的工作原理潛水泵將魚缸中的水抽到過濾盒頂層,水通過多孔雨淋管均勻的撒在過濾棉上,透過濾棉再以滴流形式流經每盒濾材,最後集中流進底層的集水槽,再由集水槽引導流回魚缸。
  • 魚缸生化濾材的擺放順序,和物理過濾正好相反!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魚缸的水質不清澈、水面上有氣泡不破散、黃水、綠水等等這些問題,都是來源於過濾系統的無效率工作,或者是濾材擺放順序的不合理。養魚老道就想問了,我們的生化濾材上假如說是雜物堆積,這樣子能培養個什麼硝化細菌,連個毛也培養不出來啊。所以說在我們的魚缸物理過濾不強大的時候,部分生化濾材一定在做著物理過濾的工作,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關鍵問題是,我們選用什麼樣的生化濾材,才能夠比較適合做這份工作。
  • 某些情況下,魚缸的物理過濾系統根本沒用,這個結論是否正確?
    生化濾材在沒有過濾棉的情況下,有很大一部分在做著物理過濾的事這才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重點,如果我們的魚缸裡沒有任何的濾棉來承擔物理過濾的工作,那麼毋庸置疑,就會有一大部分的生化濾材來主動承擔起物理過濾的效果。
  • 「收藏」魚缸濾材擺放和使用指南
    一個運作良好的魚缸過濾系統不僅有助於淨水增氧,而且可以幫助建立良好的生態系統,讓觀賞魚更好地生活在魚缸中。而濾材是魚缸過濾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部分魚友關於魚缸濾材擺放和使用的相關經驗,或可以對您有所幫助!什麼是濾材?濾材是指有助於過濾淨化水質的材質。
  • 老司機告訴你魚缸過濾的濾材該如何選擇?
    今天我們要聊的內容是關於魚缸過濾濾材該怎麼選?現在在水族市場上,關於濾材的產品有很多種。低端的陶瓷環,中端的細菌屋,高端的生物磚,還有一些打著遠紅外線,稀土等概念的所謂高端科技產品。這些濾材的售價有著天壤之別,便宜的三五塊錢一斤,而貴的產品往往只有一小塊就達到十幾塊錢。
  • 蠔殼或者貝殼,可以在魚缸裡做濾材嗎,之前需要如何處理?
    蠔殼還可以令水質變硬一些,偏向於弱鹼性水質,對於錦鯉的墨色也會很有幫助。同時,這一點也很關鍵:蠔殼中還含有豐富的鋅、碘,多種胺基酸,以及維生素、鉀、鈉、鈣、鎂、鐵等等各種微量元素,在喜歡弱鹼性水質的觀賞魚缸中使用,可以促進觀賞魚對於鈣質的吸收以及增加色彩的作用。聽說在魚缸裡使用蠔殼,還需要提前準備一個燒烤架?
  • 魚缸乾濕分離濾材擺放 魚缸乾濕分離濾材功能
    魚缸是由多個東西組織而成的,如果想養魚的話,那麼,所涉及到的設備少一樣都是沒辦法養成功的,因為魚缸裡面不能缺少氧氣,還必須要保證水的清潔度,如果沒有氧氣或者是水特別的渾濁的話,也會影響魚的生長,那麼,我們要看一下魚缸乾濕分離濾材的擺放,魚缸乾濕分離濾材的功能。
  • 魚缸過濾槽裡的褐藻需要清除嗎,生化過濾雜質過多怎麼辦?
    一位魚友給養魚老道發來圖片,也是因為在濾槽裡長褐藻的原因,問我這個東西如何清理,是否需要清理生化濾材呢?2、我記得我的一位飼養龍魚和魟魚的魚友,他的魚缸裡和濾槽裡常年有這些褐藻,但是數量不多,魚缸的水質也很好,他的紅龍已經飼養了六年,採用的還是自動補水模式,但是依然沒有消除褐藻,也沒有添加任何的工具魚,就一直那樣養著也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 魚缸上濾濾材擺放順序 魚缸濾材的作用
    魚缸裡面是必須要有過濾器的,這樣的話才能把燈東西過濾到外面,魚才能更好地生長,那麼在購買之前,首先我們要看一下魚缸上濾濾材的擺放順序是什麼,一定要按照正確的順序去擺放,這樣的話才能正常的使用,然後我們還必須要看一下魚缸濾材都有什麼樣的作用,這樣的話才能知道到底買不買。
  • 長期不換濾材,魚缸水會變酸?我的濾材10年未換,咋就沒事
    魚缸生化濾材上有什麼?要戳破某些不懷好意的人的謊言,我們首先要搞清楚生化濾材上有什麼。我們都知道,魚缸濾材分為兩大類——物理過濾濾材和生化過濾濾材。還有,大家別忘了,我們的魚缸濾倉是要每半年維護一次的,我們是會把那些黑泥從魚缸濾倉底部清理出去的,有維護工作的加持,你的生化濾材上怎麼會出現那麼多的脂肪呢?哦對了,還要提醒大家一點,並非所有的脂肪酸都是可以溶於水的哦!不溶於水的那部分脂肪酸,如何釋放氫離子?請賜教!
  • 把過濾棉放到生化倉或生化濾材底部,會有什麼作用,是對還是錯?
    飼養觀賞魚的魚缸水質之所以能夠得到長時間的維持,離不開物理過濾和生化過濾,它們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沒有一個合格的物理過濾,就不可能為之後的生化過濾掃清障礙,在飼養中大型觀賞魚的魚缸裡,如果想要水質徹底穩定,也離不開生化濾材。
  • 為什麼過濾盒裡放置了濾棉,但是魚缸水質,永遠調理不好?
    飼養觀賞魚要想保證好魚缸的水質,過濾棉是必不可少的,因為物理過濾倉需要用到它,前幾天養魚老道發表了一個視頻,其中就談到了三個魚缸不同的水質效果,
  • 魚缸過濾形式的不同,各自的優缺點也不同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市面上常見的過濾形式:上濾、底濾、背濾、側濾、三合一過濾、外置過濾等等上濾上濾分滴流過濾和溢流過濾上濾,顧名思義就是過濾倉在主缸的上面。水泵放在主缸內,水經過水泵直接抽到過濾倉實現魚缸整體大循環。水流先經過乾濕分離(物理過濾),在循環到生化倉。生化倉中的濾材以中空球、石英球、陶瓷環等小型濾材為主。
  • 魚缸濾材應該按照怎樣的順序擺放?這是一個庸人自擾的養魚問題
    大多數魚缸都是需要硝化細菌的,沒有硝化細菌的幫助,大部分新手玩不轉觀賞魚。至於調節水質,其實比培菌複雜一些,是為了使自己家的水質適應自己喜歡的魚種。其實濾材還包括物理過濾濾材,也就是白棉和魔毯。白棉的成本大多比生化濾材便宜,所以不被新手重視。
  • 清洗濾材需要注意什麼?
    水族愛好者們在魚缸日常維護中一個非常普遍的事情就是清洗濾材。無論是上濾,側濾,背濾還是底濾,各種過濾形式的過濾倉裡面的濾材有效清洗是一個比較需要注意的操作。濾材清洗工作做得好,能夠起到兩方面的作用。一個是能夠保證魚缸內水質的穩定性,持續維護硝化系統的生化能力,保證魚缸內的各種生物在舒適的環境中生活。另外一個作用是通過清洗濾材能夠延緩濾材的使用壽命,保證濾材的有效工作時間,降延長濾材的更換周期,減輕水族維護成本。
  • 關於飼養觀賞魚,水質處理的諸多問題,沒有處理不好的魚缸水質
    開過濾有雜質,那肯定不是濾棉就是濾材上的第一波雜物處理完畢,我們可能就開啟過濾了,緊接著我們就會看到魚缸的底部出現一些白色或者其他顆粒物質,這個時候我們是要仔細觀察的,不是睜著眼睛瞎看的。看什麼?如果改動不了的怎麼辦,也不要緊啊,我們可以停掉過濾再次手動濾除,或者有可能是,即使它們進到了濾棉上,緊接著又下來了,這是因為濾棉的粘附力不強,所以我們也需要停掉過濾,手動濾除,這樣的操作之後,魚缸的水質不會再有任何的問題,因為這些大顆粒雜質本身就不會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