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叫姥姥南方叫外婆 你那叫什麼?

2020-12-18 搜狐網

  北方叫姥姥,南方叫外婆,你那叫什麼?】有一個角色,在北方叫姥姥,在南方叫外婆,在吳語裡叫好婆,閩南語叫阿嬤,粵語裡叫婆婆…她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你還記得多少?更多的是「胡擼胡擼毛兒,嚇不著~」還是啪啪啪啪?!來聽聽高曉攀、尤憲超的姥姥是哪種類型的,是不是跟你一樣呢? ​​​

news.sohu.com true 綜合 http://news.sohu.com/20170127/n479650636.shtml report 555  北方叫姥姥,南方叫外婆,你那叫什麼?】有一個角色,在北方叫姥姥,在南方叫外婆,在吳語裡叫好婆,閩南語叫阿嬤,粵語裡叫婆婆…她說過的話,

相關焦點

  • 媽媽的媽媽叫什麼?南方人叫外婆北方人叫姥姥,哪個叫法是方言?
    媽媽的媽媽叫什麼?相信這樣的問題會出現在很多兒童版的教科書上,但是如果你經常在國內旅行的話,你會發現因為南方和北方城市之間的文化差異,所以都會有很多五花八門的叫法,不過最為常見的叫法就是,北方人都叫「姥姥」,南方人則更多的稱呼為「外婆」,那麼為何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叫法為何會不同呢?
  • 叫外婆還是叫姥姥
    最近,微博網友@鋼筆様子爆料稱,上海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文第24課《打碗碗花》 (李天芳著散文),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有網友找出了去年上海市教委針對這一問題的答覆。上海教委認為,「姥姥」是普通話語詞彙,而「外婆、外公」屬於方言。
  • 【震驚】「外婆」是方言,一律叫「姥姥」?以後要唱《姥姥的澎湖灣》?
    叫外婆還是姥姥?許多網友表示無法理解這樣的修改還有人找出了去年教委針對此問題的答覆上海教委認為「外婆、外公」屬於方言網頁截圖什麼時候外婆成了方言了呢小編在百度百科中對「外婆」、「姥姥」兩個詞條分別進行查詢網頁截圖
  • 叫外婆還是叫姥姥?拿個計算器來算算!
    近日,上海小學語文教科書《打碗碗花》一文中,「外婆」改成「姥姥」,引發了輿論熱議,好事的網友們腦洞大開,迅速改出了「劉外婆進大觀園」、「姥姥的澎湖灣」等新句式,令人啼笑皆非。儘管上海市教委已有解釋,對原詞的修改只是為了小學生識字的需要,同時會恢復原文,但是叫外婆還是叫姥姥,仍然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一、叫外婆還是叫姥姥?首先它是個文化問題。「外婆」的由來,要從中國古代說起。中國古代是宗法社會,繼承權是大問題。
  • 新「南北分歧」引爭議:媽媽的媽媽,到底應該叫姥姥還是叫外婆?
    最近,網上一則關於上海市二年級第二學期(試用本)上海教育(滬教版)出版社出版的語文書第24課《打碗碗花》(李天芳著散文)將原文中的「外婆」全部改成了「姥姥」的新聞事件突然刷爆網絡。有上海的家長因為此事致信給上海市教委進行詢問,隨後得到上海市教委在網上作出的回應稱:「姥姥」屬於普通話詞彙,指「外祖母」,一般在口語中使用較多,而「外婆」、「外公」屬於方言。
  • 外婆是方言要改成姥姥?南方的網友集體炸了!
    圖源網絡  你平時叫「媽媽的媽媽」是「外婆」還是「姥姥」呢?這兩天,因為「外婆」和「姥姥」這個最日常的稱謂,網友又掐上架了。  事情的起因是,前天,微博網友「鋼筆様子」爆料稱,上海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文第24課《打碗碗花》(李天芳著散文),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  為什麼要把「外婆」改成「姥姥」呢?
  • 媽媽的媽媽叫什麼?「姥姥」在山西至少有五類叫法
    &nbsp&nbsp&nbsp&nbsp近日,上海小學二年級第二學期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文教科書中,將第24課《打碗碗花》原文的「外婆」改成了「姥姥」,引起網上熱議。上海市教委對此回復稱,根據詞典顯示,「姥姥」是普通話,「外婆、外公」屬方言。
  • 請問上海教委,為什麼外婆不能叫外婆只能叫姥姥?
    圖據網絡近日有網友爆料,上海小學語文書第24課《打碗碗花》 (李天芳著散文)中的「外婆」被全部改成了「姥姥」。上海教委解釋稱,「姥姥」是普通話語詞彙,而「外婆、外公」屬於方言。上海網友表示無法理解這樣的修改:以後得唱「澎湖灣澎湖灣,姥姥的澎湖灣」嗎……先說誰是方言的問題。正像有上海網友說的,「我們一點也沒覺得,外公外婆的普及率比姥姥姥爺低啊」。
  • 到底該叫外婆還是姥姥?傳統語言文化,方言與普通話之爭刷屏了
    對於很多人來說"媽媽的媽媽"應該叫啥,相信有人會叫外婆,也有人會叫姥姥,還有人會加外祖母。那麼到底哪一個是書面語,哪一個是方言,估計很難有人說清楚。方言與普通話之爭但是,近日網上的一則消息卻讓人刷屏了!上海市教委稱外婆是方言,小學語文教材全部把外婆改為姥姥。
  • 外婆是方言,那麼姥姥呢?姥姥!
    大嘴讀史今天一早,朋友圈被一則新聞刷屏,《外公外婆竟成方言,教材被改以後上海人也要跟著叫姥姥嗎?》,群情激憤。不久,該貼被刪。「姥姥」的詞條是這麼解釋的:「北方話中的外祖母,南方湖南一帶把曾祖母稱為姥姥」。 「外婆」的詞條是這麼解釋的:「一種稱謂,指母親的母親,口語叫姥姥或者老娘」。 追根溯源,「姥」這個字在剛出現的時候,跟媽的媽沒什麼關係。
  • 「外婆」是方言,必須說「姥姥」?南方網友震驚了!官方正式回應
    姥姥是普通話?外婆才是普通話吧?只聽說過狼外婆沒聽說過狼姥姥。@好奇心害不死的汪:我一直以為外婆是普通話,姥姥是北方方言~@唐藥片:普通話是以北京話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的,所以「外婆」是方言這種說法沒有問題。@肖夢69:我是北方人,我們也叫外婆的呀。@風雨正好你也是:可能因為上海是南方,很少看到「姥姥」這種表達所以才改吧。
  • 「外婆」改「姥姥」「外祖母」不服氣
    原標題:「外婆」改「姥姥」「外祖母」不服氣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上海小學二年級第二學期語文課《打碗碗花》(李天芳著散文),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這讓不少包括上海在內的南方地區的人表示不習慣,難以接受。對此上海市教委答覆稱: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姥姥」是普通話詞彙,而「外婆」屬於方言。
  • 姥姥是普通話,外婆是方言?到底什麼是普通話,什麼是方言?
    甚至在我們當地的語言習慣裡,根本就沒有「姥姥」這個詞。 或者因為地域的不同的一種稱呼,結果上海教育局給這麼個無釐頭的說法這我也是醉了!我們這邊各種各樣的方言雖然很多,但是大家如果轉換成書面用語或普通話絕對妥妥的媽媽的媽媽叫外婆!媽媽的爸爸叫外公!很多兒歌這個稱呼也是這麼唱滴嘛——媽媽的媽媽叫什麼?媽媽的媽媽叫外婆,媽媽的爸爸叫什麼?媽媽的爸爸叫外公!
  • 看似同個東西,都是糯米做的,為什麼南方叫湯圓,北方叫元宵
    元宵作為一種美食,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已經流傳很久,早在宋朝年間,元宵還不叫元宵,而是浮元子,經商的人管它叫元寶,因為古時候元宵價格很貴,白白胖胖的元宵就成了元寶,寓意金錢滾滾的意思。煮湯圓的時候,湯圓會浮上來,讓人聯想到天上掛著的一輪圓月,天上圓圓的月亮,碗裡白胖的湯圓,寓意家家戶戶團團圓圓,所以吃湯圓也是大家對美好的祝願。
  • 上海語文課本裡「外婆」變「姥姥」,人們為什麼不甘心?
    不止是上海人,南方大部分地區都是管媽媽的媽媽叫「外婆」,根本沒有「姥姥」什麼事兒,可能只在《家有兒女》裡聽夏雨喊過。以吳語地區和湘語地區為例↓↓南北方言沒有高低之分,「姥姥」也好、「外婆」也罷,都沒有錯,在此之前大家可能都默認了「北方叫姥姥、南方叫外婆」這類語言差異的存在。錯的是,為什麼要在小學教科書裡強行把「外婆」改成「姥姥」?還能不能尊重南北方文化、語言習慣的不同了?
  • 「外婆」一律改稱「姥姥」? 小夥伴們腦洞大開創作欲停根本不下來
    媽媽的媽媽叫什麼?外婆還是姥姥?只聽說過狼外婆沒聽說過狼姥姥@好奇心害不死的汪:我一直以為外婆是普通話,姥姥是北方方言@唐藥片:普通話是以北京話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的,所以「外婆」是方言這種說法沒有問題。
  • 「外婆」還是「姥姥」?語言文字學家:兩者都不是方言
    日前,上海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本一篇課文裡的「外婆」被改成「姥姥」,引起輿論關注。   「外婆」屬於南方,「姥姥」屬於北方?「外婆」「姥姥」是否代表南北方言之爭?記者為此致電知名語言文字刊物《咬文嚼字》。
  • 媽媽的媽媽叫什麼?全國網友吵瘋了
    還記得那首臺灣流行歌《外婆的澎湖灣》嗎?但如果將「外婆」換成「姥姥」:從裡到外透著一股讓人蛋疼的憂傷。姥姥也挺無奈的: 「誰是你姥姥。」湘西名菜「姥姥菜」湖南佬:你過來,老子保證不打死你!「姥姥」「外婆」你怎麼叫?好奇心爆棚的小編順手搜了搜全國各地關於「外婆」,啊不對是「姥姥」的花式稱呼。
  • 「外婆沒叫我的,我也不叫外婆」,孩子不叫人,不一定是孩子問題
    「外婆沒叫右右的,右右也不叫外婆。」2歲孩子突然的一句話,改變了我要他見到長輩必須叫人的做法。01家長想要孩子做什麼時,先自省其身孩子2歲時,有次下午起床,穿好衣服,我帶去尿尿。外婆正好從房間出來。我讓孩子叫「外婆」。孩子說了句:「外婆沒叫右右的,右右也不叫外婆。」我和我媽被懟得沒一句話回,啞巴了半天。後來還是我媽反應快,馬上叫了一聲「右右」,孩子也回了一聲「外婆」。是的,孩子有自我意識了。別人怎麼對我,我怎麼對別人。
  • 課本「外婆」改「姥姥」 原作者稱不知情
    昨日,《打碗碗花》原著作者李天芳表示,無論「外婆」還是「姥姥」,南方北方都會知道這兩個詞的含義。同時李天芳指出,出版社並未就修改聯繫過她。此外有專家表示,地方課本用語的改動,需要結合每篇文章鄉土文化語境、描寫對象的情景來考慮,同時也要照顧地方語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