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法院首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宣判

2020-09-16 達州市委政法委

9月11日,達州市通川區人民法院組成七人合議庭開庭審理了由達州市通川區人民檢察院提起的被告人王某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


經審理查明,被告人王某在達州市通川區東嶽鎮坵林村的某天然水域,在禁漁期內通過採用電擊方式非法捕撈野生鯽魚212條,重2.35公斤;雜魚90條,重1.375公斤;泥鰍32條,重0.47公斤和小龍蝦2隻,重0.03公斤。其行為構成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同時王某採用電擊捕魚的手段嚴重破壞了魚群繁殖能力,對水域微生物造成毀滅性的破壞,造成漁業資源的破壞,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當庭宣判被告人王某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判處拘役二個月,緩刑四個月;王某在判決生效後十日內向達州市通川區水產漁政局繳納漁業資源損失賠償費用人民幣2213.75元,由該單位購買魚苗增殖放流於達州市通川區東嶽鎮坵林村的某天然水域。


生態環境遭到破壞之後,以司法手段保障和促進修復是重要的一環,對於水體生態來說,增殖放流是實際有效的修復措施,可以增加生物多樣性,改善水域環境,是對審理環境破壞類案件恢復性司法理念的踐行。

公告警示:2017年2月23日達州市通川區人民政府發布〔2017〕第3號關於全區天然水域禁漁的通告,禁漁時間: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禁漁範圍:通川區行政區域內所有天然水域,禁漁內容:禁止使用一切方法和工具在所有天然水域進行捕撈作業。對使用炸魚、毒魚、電魚等嚴重破壞漁業資源的方法進行捕撈的依法從重處罰。2019年12月20日達州市通川區人民政府發布〔2019〕第12號關於全區重點水域禁捕的通告,禁捕內容:(一)保護區。巴河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通川區段),常年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二)天然河流。除巴河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巴河通川區段)以外的通川區境內天然河流,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暫定實行10年禁捕。禁捕時間:從2020年1月1日0:00起實施。

相關焦點

  • 東安首例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當庭宣判
    11月26日,東安縣首例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東安縣法院院長吳昭明擔任審判長,並組成七人合議庭審理本案,東安縣檢察院副檢察長榮淑群以公益訴訟起訴人身份出席法庭。縣農業農村局相關工作人員、縣檢察院部分幹警觀摩庭審。
  • 我縣首例非法捕撈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當庭宣判
    9月18日,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兩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這是我縣首次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集中審理宣判的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經審理查明,被告人黃某生、黃某強違反縣政府於2017年3月1日發布的禁漁通告精神,在2020年禁漁期內曾三次到禁漁區使用電擊方式非法捕撈水產品。
  • 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當庭宣判
    9月10日,由安仁縣人民檢察院提起的首例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安仁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李貴軍擔任公益訴訟起訴人,縣人民法院院長鍾新文擔任審判長。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受邀參加旁聽。
  • 東安法院公開宣判首例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
    湖南法院網訊 「魚苗放生嘍!」11月26日,在東安縣白牙市鎮高門樓村碼頭,隨著一聲聲地呼喊,一盆盆地魚苗被倒入河中放流。原來,這裡是東安縣非法捕撈水產品案生態補償暨漁業資源增殖放流現場。在這個現場的人有東安縣人民法院、縣人民檢察院、縣農業農村局的部分工作人員以及部分熱心群眾,這是東安縣首例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公益民事訴訟案件宣判後,被告人唐某購買魚苗放流,用於補償被其損害的漁業資源。
  • 桃江:12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集中審判
    人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集中審判現場。紅網時刻9月11日訊(見習記者 鄧雨薇 記者 劉慧婷 通訊員 劉育東)9月11日上午,由桃江縣人民檢察院提起的12起17人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系列案公開開庭集中審理和判決。
  • 石門法院審理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
    中國法院網訊(周麗媛)11月26日下午,湖南省石門縣人民法院公開審理首例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並當庭宣判。被告人諶某林、諶某成因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分別被判處罰金人民幣二千元,沒收其作案工具。
  • 桃江法院依法集中公開審理12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公益訴訟案
    這是桃江縣人民法院、桃江縣人民檢察院、桃江縣農業農村局等相關單位對吳某等17人非法捕撈水產品案進行先予執行活動現場。當天上午8時,由桃江法院公開集中審理12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環境類公益訴訟案,並當庭宣判,對涉案的17人分別判處拘役、單處罰金不等刑罰,同時判決被告人於判決生效後在市級以上新聞媒體公開賠禮道歉,並要求17名被告人向捕撈水域投放272公斤成魚和魚苗110400尾,以恢復在禁漁期因非法捕撈對生態造成的損害,於當日裁定先予執行。
  • 蘄春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
    (圖:許瀾格 文:李燕 編審:葉學軍)11月26日上午,蘄春縣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庭審中,公益訴訟起訴人,宣讀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起訴書,被告人均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和罪名無異議,當庭表示認罪認罰,本案將在合議庭評議後擇期宣判。禁漁期是天然水域魚類產卵繁殖、延續生命的重要時期,也是恢復魚類物種多樣性、修復河湖水域生態環境的重要時期。我院將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依法嚴厲打擊非法捕撈水產品等犯罪行為,為長江禁漁令的有效施行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 安化縣檢察院集中起訴9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紅網時刻12月18日訊(記者 鄭濤)12月18日上午9時,由安化縣檢察院提起的9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集中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涉案10人分別被判處2至6個月拘役、8個月有期徒刑不等刑罰,同時判決被告人於判決生效後在市級以上新聞媒體公開賠禮道歉,並要求10名被告人共計向捕撈水域投放3萬尾成魚來修復因其非法捕撈破壞的漁業資源和水域生態環境。
  • 放生魚苗35公斤,銅鼓法院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調解結案
    放生魚苗35公斤,銅鼓法院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調解結案 2021-01-01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城區法院開庭審理一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
    海城區人民法院組成7人合議庭,12月17日上午公開開庭審理該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被告人符成進系海南人,職業是漁民。公訴機關訴稱,2020年7月28日晚20時許,被告人符成進駕駛自己名下的一艘船舶搭載數名船工從海南省臨高縣新盈港出發。
  • 良慶區法檢「兩長」同庭履職審理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
    11月26日上午,良慶區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了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良慶區法院院長韋良擔任審判長,良慶區檢察院檢察長曾祥桐以公訴人身份出庭支持了公訴。被告人鄧某某、周某某、李某某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除了被依法判處拘役三至四個月不等,緩刑六至七個月不等,三人還被限令以增殖放流的方式修復被破壞的八尺江生態環境。
  • 依法對三起非法捕撈案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9月10日上午9時,由宜都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的季某等人非法捕撈水產品案在宜都市人民法院第一審判庭公開開庭審理,宜都市人民法院依法適用七人制合議庭進行了審理。經查明:2020年5月19日晚,被告季某等人駕駛漁船,使用禁用網具,在宜都市高壩洲鎮清江段中華倒刺䰾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水域,非法捕撈各類水產品共計約40餘公斤,涉嫌非法捕撈水產品罪。
  • 南四湖非法採砂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一審宣判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3日訊(通訊員 林茂 劉彥彥) 近日,由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南四湖非法採砂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一審宣判。被告人李某犯非法採礦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責令被告人暨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被告李某及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被告王某某、張某某、孫某某繳納因非法採礦造成的南四湖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損失費4.3萬餘元。
  • 城步法院公開宣判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
    紅網時刻11月30日訊(通訊員 陳良曄)為積極營造生態環境保護氛圍,震懾非法捕撈違法犯罪行為,近日,城步人民法院公開宣判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三名被告人以非法捕撈水產品罪獲刑受罰。今年6月4日至6日,被告人肖某甲、雷某、肖某乙三人為謀取非法利益,在禁漁期內連續3天在南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禁漁水域—白雲湖水域,使用禁用的電力捕魚方式進行非法捕魚,共計捕獲鯉魚、鯽魚、土鯰魚等野生魚類共計24.2公斤,6月6日,三被告人在捕撈完畢上岸時被公安機關當場查獲。
  • 七星檢察召開一非法捕撈水產品案刑事附帶公益訴訟案件公開聽證會
    七星檢察召開一非法捕撈水產品案刑事附帶公益訴訟案件公開聽證會「電魚」三斤=2000元損害及修復費?日前,七星區人民檢察院組織召開了梁某某、李某某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的公開聽證會。本次會議不僅邀請了人民監督員、律師及桂林市七星區工商業聯合會的民營企業代表參加,還邀請了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的大學教師作為普通民眾參與到本次聽證會當中。
  • 安圖縣法院宣判一起非法採礦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
    9月25日,安圖縣人民法院宣判一起非法採礦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被告人劉某犯非法採礦罪被判處拘役六個月,緩刑九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4萬元,並責令被告人劉某於本判決生效之後立即支付生態修復費52953.84元,承擔鑑定費30000元。這是安圖縣人民法院成立環境資源審判庭後受理的首例非法採礦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 宜都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對三起非法捕撈案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9月10日上午9時,由宜都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的季某等人非法捕撈水產品案在宜都市人民法院第一審判庭公開開庭審理,宜都市人民法院依法適用七人制合議庭進行了審理。經查明:2020年5月19日晚,被告季某等人駕駛漁船,使用禁用網具,在宜都市高壩洲鎮清江段中華倒刺䰾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水域,非法捕撈各類水產品共計約
  • 助力長江生態保護,23人非法捕撈水產品案進行刑事附帶民事庭審
    7月21日,由石首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餘某某等23人非法捕撈水產品案在石首市人民法院進行開庭審理。該案為公安部督辦全國2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之一。》第三百四十條的規定,依法應以非法捕撈水產品罪追究刑事責任。
  • 古丈縣人民檢察院提起的全縣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開庭審理
    10月16日,古丈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宋某某非法捕撈水產品損害生態環境資源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經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被告人宋某某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被依法判處拘役三個月,緩刑四個月,並責令其向捕撈水域投放適合放流的原種成品魚1788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