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概是判斷一個博士的學術水平最靠譜的方式了吧

2020-12-13 Ms六先生

各行都有各行的圈子,博士們自然也有博士的圈子。圈子裡男女老少,土博洋博,海歸海帶…… 各色人等均有,但都有個統一的標籤 —— 博士。

有圈子就少不了比較,比長相,比收入,比工作,比孩子…… 對於視學術尊嚴為生命的博士而言,比的首先是學術水平。

出於最基本的社交禮儀,比較學術水平的時候直接向對方提問,多半是不合適的,即便人家到你這裡應聘也不行。高手過招,處處機鋒,靠的是無聲勝有聲,無招勝有招。要沉得住氣,要注重細節。

那麼,如何才能不動聲色地判斷一個博士的學術水平呢?

一、拿出手機學術檢索

雖然教育部和科技部接連發文,破除「唯論文」,破除「SCI」迷信,但比較學術水平時先查一下文章,仍然是學術界的常規操作。

寒暄一陣,請教大名,拿出手機,偷偷檢索。

先看對方主要作者的文章,文章檔次如何?引用次數多少?具體研究方向是什麼?對方在其中有何貢獻?…… 這都是官方和民間衡量學術水平的「金指標」。

再看掛名的文章,掛名多不多?有時候掛名多未必是好事哦。如果有時間,可以仔細看看掛名文章的研究領域,跟身為主要作者的文章研究領域有多大跨度?如果跨度大,搞不好是沒有意義的人情掛名。

文章查完,再查學校。博士大部分集中在好學校,但每個學校都有自身的優勢專業,如果對方讀的恰好是優勢專業,那至少水平下限有了基本保障。

查完學校再查課題組,對標一下導師,特別是導師的代表作—— 咱也是響應國家號召,在對學術產出進行評價時施行「代表作制」。如果導師的代表作論文裡恰好有對方發表的論文,那說明你眼前的博士水平肯定很高。

要是還有時間,再查查課題組裡已經畢業的學生都去了哪裡,都在做什麼。如果前面畢業的師兄師姐都出人頭地了,說明這個組培養的博士質量過硬,你對面的博士,也是其中之一。

學校牛不牛,專業牛不牛,課題組牛不牛,導師牛不牛,學生多不多,已經畢業了的學生都去幹嘛了…… 這一系列問題的答案都可以通過檢索得到。

時間充裕的話,不妨讀讀對方課題組的論文。看看對方發表的論文,在課題組發展道路上具有怎樣的「歷史地位」。到底是課題組先前的研究領域老樹開新枝地創新呢?還是自己挖了坑為本組研究領域開疆拓土呢?還是朝著前面師兄師姐挖好的坑灌水呢?還是東一榔頭西一棒錘地在別人 idea 上縫縫補補呢?—— 這裡面區別可大了,只有行家才能看得出來。

二、通過聊天抓取信息

即便有隨時連線上網的手機檢索,傳統手藝還是不能丟。

水平比較,過招留萬兒,都是在學術交流的框架內。交流就得交談,交談就是說話。任何圈子裡,說話都有技巧,聽說話也有技巧。有時,判斷一個博士的學術水平高下,需要從聊天說話中抓取信息。

1. 聊學術

看學術水平高下,先看學術聊得怎麼樣。實驗學科,離不開一套吃飯的家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儀器是幹不出好科研的。

聊天的時候可以問問承擔的課題,都需要哪些設備,主要操作什麼儀器。如果對方有問有答,那不妨進而交流一下使用儀器的心得。如果對方連儀器的操作都不熟悉,那要麼儀器不在組裡,要麼儀器在組裡,但使用機時少,這都暗示了水平可能差點事兒。

2. 聽術語

聊學術一定會涉及術語,牛人都讀英文文獻,講術語也都用英文,他可以不知道蘇氨酸是什麼,但一定會明白 threonine 長什麼樣。

先順著他英文術語聊天,然後你突然來一個中譯名,如果他愣一下,需要反應一秒鐘,可能學術水平不錯哦。縮寫和諢名也算術語,比如要知道 KCN 不是毒藥,小蜜蜂不是昆蟲。中英夾雜是優秀博士的常態,但要看英語具體怎麼用,比如以下幾種就是反例:mei 不 make sense?o 不 ok?hi 不 happy?

3. 聊生活

學術交流要是都在飆術語談科研,一是乏味,二是目的性太強,所以適時聊一些生活是必要的。聊生活可不是閒聊啊,也能看出一個博士的學術水平。

有沒有女朋友?在追哪些番?有什麼愛好?王者啥段位?… 如果對方愛好不少,對所有愛好都侃侃而談,那你就得想一想了:這麼多愛好,恐怕得花掉不少時間吧?哪還有時間搞科研嘛?還是說,對面是個天才?……

4. 聽八卦

學術水平高,一定具有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這種好奇心的表現之一,就是八卦之心。

優秀的博士生一般會對學界內的八卦了如指掌,哪個組的論文被哪個組搶發了;誰的項目搞了十年沒做出來,但被誰偷偷摸摸搞定了;誰的博士去了誰的組做博後,結果雙劍合璧搞了篇大 paper……

聽八卦時要從多個維度觀察對方,因為八卦考驗的不僅是求知慾和好奇心,還有良好的記憶能力和流暢的表達能力。

5. 聊理想

求學之路,荊棘坎坷,唯有眼中看著光明的前方,才能無畏腳下的險阻。沒有學術抱負的人,想來學術水平也高不到哪裡去。

所以在閒聊的時候,不妨問一問這幾個問題:畢業之後準備去哪裡?準備怎麼開始自己的學術生涯?有沒有什麼學術夢想?

如果對方條分縷析顯然早有準備,那大概率靠譜。與之相對的,注水博士多半還在為延畢發愁,哪裡有心思想什麼詩與遠方?

6. 聽牢騷

牢騷太盛防腸斷。如果對方牢騷太多,很可能水平不高。你想啊,帶著一肚子牢騷,怎麼能做好事情呢?

博士生涯,不是一場考試,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能決定是否成功;任何探索,在尋求突破的掙扎中,都是艱難而且迷茫的,根本沒有固定的套路可循。如果把有限的腦容量都用在發牢騷上,哪還有時間琢磨科研問題呢?優秀的博士,會省下抱怨的力氣,努力解決問題。因為他們知道,困難是暫時的,前途是光明的。

三、觀察外表合理判斷

雖說人不可貌相,而且以貌取人具有先天的政治不正確性,但作為輔助手段,觀察外表還是能夠幫助我們判斷對方的學術水平的。

1. 先看手

做實驗學科,吃的是手藝飯。指甲太長,甚至做美甲,這不行;手上戒指手鐲等飾物太多也不行;手太髒不行,說明沒有良好的實驗習慣。

2. 再看髮型

髮際線在什麼位置?博士求學消耗的是體力、腦力和發量,髮際線太高是常態。如果頭髮濃密,這是天賦異稟呢,還是祖師爺賞飯啊?要不要給洗髮水做個代言啊?要是燙髮染髮搞個造型,那更不行了,越是花哨的髮型,打理起來越費時間。有這個時間,不如去做做實驗讀讀文獻,哪怕睡個懶覺休息一下也好啊。怎麼還有時間弄頭髮,這是嫌學術壓力不夠大嗎?

3. 後看衣服

搞科研做實驗,是腦力勞動更是體力勞動,有腦子也得有膀子力氣。滿身名牌,這一看就不是幹活兒的。衣服換得太勤,花裡胡哨,心思都在穿著打扮上面了,博士水平也不會太高。當然,太邋遢也不行,說明實驗習慣不好。

四、特殊行為暗示水平

眼瞅著又到了畢業季,筆者最後再為即將開啟科研生活的學術圈準新人們送上點乾貨:新進課題組,如何不動聲色地判斷一個博士的學術水平?

大家都在同一個課題組,每天在一起的時間很多,可以通過觀察一些特殊行為來分辨組裡哪位師兄師姐水平高。然後…… 你懂的。

1. 看實驗記錄

如果一位師兄的實驗記錄本裡面都是鬼畫符,有空頁跳頁,有的還沒有日期,那他的水平就值得懷疑了。做好實驗記錄,可是科研必修課。

2. 看碼字速度

組裡水平高的博士,自然也受到導師的信任,所以論文草稿,基金本子,都讓 Ta 來起草。久而久之,什麼中文英文,論文基金,早就身經百戰了。導師布置的撰寫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沒有過硬的碼字速度絕對搞不定。

3. 看作圖水平

無圖無真相,高水平博士不光 PPT 玩得溜,各類專業軟體也用得很棒。Office 這是最起碼的,Word 和 PowerPoint 這都天天用;ChemOffice 全家桶也都得熟,畫個瓶子蛋白什麼的得漂亮;不 PS 一下,圖片放進論文不好看啊,再說了,數據圖有時候也需要 PS。

高階玩家會熟練操作使用 Origin、Python、Mathematic、GraphPad Prism、Matlab…… 學無止境啊~~

4. 執行力高低

很多高水平的師兄師姐,都是實驗室的大管家,執行力非常強。所以,從執行力上也能看出一個博士的學術水平。比如缺儀器或沒有實驗材料時,他們如何處理?

優秀的博士生所具備的解決科研問題的能力,會在解決這類問題上有所遷移。他們不會打個報告後一味等待,而是想各種辦法先解決問題。

當然,無論對方的學術水平是高是低,歸根到底也是別人的事,判斷清楚心中有數即可。對方水平高,沒必要自己心理失衡;對方水平低,也完全不能揶揄嘲笑。看破不說破,是一個優秀博士生的修養。

而且,要想人前顯貴,就得人後受罪。導師在學術會議上做 keynote 報告時舉重若輕地說「我們解決了 XXX 問題」,只有你才知道這輕描淡寫看上去又 smart 又 elegant 的解決方案背後是多少博士生的血淚汗。

那些比你牛的同齡人,也一定有超乎常人的優秀品質;那些看上去比你差的博士,所付出的未必比你少。

每個博士都是好樣的!

最後,學術水平高低,不代表綜合能力高低,更不代表人品高下,切記切記。

相關焦點

  • 英語水平等於學術能力?
    我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但是有一點我始終沒弄明白,那就是上到古代文學博士,下到小學一年級學生,為什麼都要學好英語,並且引以為榮?難道現在的英語真的是一種能力嗎?     留學回國的未必是高才生,會英語的未必就有很高的學術造詣,這是用腳趾頭都能想明白的問題,可是就因為「有關部門」那些「眾所周知的原因」變得越來越世俗化、淺薄化。
  • 專業博士擴招!與學術博士有何不同?
    從今往後,報考博士的考生都會遇到一個問題:到底是考學術博士,還是專業博士?儘管考生個體選擇存在差異,但毋庸置疑的是,專博招生,將在最近幾年迎來高峰。專業博士與學術博士「水平相當但本質不同」今年起,一系列針對研究生教育的調整和優化政策不斷出臺,「擴招」是其中一個明顯的信號。這次《方案》又明確提出,專業碩士招生提高至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專業博士招生數量。
  • 北美博士申請難度如何?
    10000人錄取300人也同樣是3%的錄取率,但博士班單位數的錄取人數與意味著質的分別 — 錄取與否不再取決於你的能力是否明顯勝任博士研究,而是取決於你的履歷是否屬芸芸報考者中最出色的幾個人。以上這點說來大家都覺得理所當然,但評估自己成功機率的時候往往只著眼自己能力不錯、有某些成就之上;而這點推出的另一事實更是頗遭忽略 — 申請排名較低的大學並不一定代表十拿九穩。
  • 何謂專業博士?專業博士和學術博士,究竟有多大區別?
    有專家預測,大幅擴招後,專業博士年均授予量將達到2萬人以上,接近當前博士規模的三分之一。專業博士與學術博士「水平相當但本質不同」今年起,一系列針對研究生教育的調整和優化政策不斷出臺,「擴招」是其中一個明顯的信號。這次《方案》又明確提出,專業碩士招生提高至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專業博士招生數量。
  • 做個靠譜的研究生吧
    我想這一標準不僅適用於各行各業的職場人士,也同樣適用於研究生。什麼是靠譜的研究生?靠譜的研究生說到底就是要符合碩士研究生學位所要求的各項標準,具備相應的專業水準和研究能力。靠譜的前提是態度認真,不要混日子;最終是以實力為後盾,憑藉專業能力達到和實現這一目標。那麼,如何做一個靠譜的研究生?簡單來說就是三句話,認真讀書,獨立思考,反覆練習。
  • 如何選到一個靠譜的研究生導師?
    針對人大代表提出的關於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評價標準的建議,教育部作出回應教育部表示: 研究生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頂端,博士、碩士學位代表著一定的學術水平,應有高要求和科學的評價標準。
  • 中國學術論文為什麼不靠譜?
    本科畢業論文、碩士論文、博士論文,這些是必備的,不寫畢不了業;與此同時,讀碩士期間還要發表過一篇學術論文,如果沒有這篇論文,就連做畢業論文的資格都沒有。而讀博士期間的論文要求要比碩士更嚴格。正因為學生時代的論文發表需求較大,相對來說檢查造假的成本較高,因此這階段的論文造假也更為嚴重。靠論文數的積累來獲得畢業或升學資格的方式,不能說錯,但並不嚴謹。
  • 「腳踩四隻船」的復旦女博士,她的求學過程怎樣,學術水平如何
    那麼,這位「腳踩四隻船」—— 劈腿四個男博士的復旦女博士,她的求學過程怎樣,學術水平如何?首先,我們先來聊一聊李博士的求學之路。「腳踩四隻船」的李博士是寒門學子,她的本科母校是延邊大學。雖然延邊大學也是傳說中的211大學,但是該校地處偏僻,和其他大部分211大學比起來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
  • 清華大學博士畢業不要求學術論文啦?這是真的嗎?
    有的竟然直接說清華大學博士畢業不需要論文就可以畢業了,博士畢業的難度降低了等一系列言論,那這些到底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大家跟我一起探究一下。首先我們再來回顧一下《規定》關於博士畢業要求的內容。「博士生在學期間學術創新成果達到所在學科要求,方可提出學位申請。」這句話如何解讀呢?
  • 單證在職博士靠譜嗎?
    不少人為了提升競爭力,會想要報讀在職博士,那麼單證在職博士靠譜嗎? 在職博士即使是單證也是靠譜的,因為通過課程學習後是可以提升專業知識水平,拓展高端人脈,獲得與全日制一樣的博士學位,含金量高,值得報讀。
  • 本科已達到博士畢業水平?高校轟轟烈烈搞學術「造神」,背後只是一...
    「長江學子」、「10 篇 SCI」、「兩項發明專利」、「 被錄取至史丹福大學電子工程系攻讀博士學位」、「學術水平已達到博士畢業生水平」...... 近期,華中科技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報導了該校光電信息學院 2020 屆本科畢業生的個人事跡。
  • 雲南小學生研究水平與博士相當獲得科研大獎?兩招判斷有沒有貓膩
    此消息一出,輿論沸騰,認為這麼一個高難度的研究不可能是一個小學生能夠完成的,此舉或涉及「學術腐敗」或「學術欺詐」。這個理解能力簡直是逆天了,使得有些醫學碩士博士感覺自己都白讀那麼多年書了。其次,專業的研究員說,他用的設備非常高端,不是一般家庭能夠用得起的;他做的研究非常複雜,要十幾個小時,也不是一個小時的精力能夠頂的;他要完成這樣的研究,需要閱讀許多相關的國內外論文,也不是他這個年紀的人能完成的。最後,中科院證實了這個男孩的父母,也就是指導他完成實驗的兩位老師,是中科院的研究員。
  • 最靠譜的英語啟蒙方式,你get了嗎
    最靠譜的英語啟蒙方式,存在嗎?在說這個話題前,我先分享下這幾年我學習到 一些關於「英語啟蒙」的概念。
  • 怎麼判斷生男生女?傳聞那麼多,靠譜的只有這一個
    所以,這個方法判斷生男生女當然是不準的啦!其實,這種說法也不靠譜!醒醒吧!肚臍突出不是生男孩,這明明是一種疝氣!嗯,輕微的那種。這鍋甩給腹腔吧。有些孕媽肚臍處的皮膚比較薄,腹腔壓力大的話,肚臍處的皮膚就會像氣球一樣吹起來,顯得突出。
  • 如何判斷一個定製網站建設公司是否靠譜?
    現在很多企業已經意識到了做好一個官方網站的重要性,為此花了不少成本去做定製網站建設。但是市面上定製網站建設公司雖多,想要找個靠譜的建站公司卻並不容易。那麼定製網站建設哪家好?主要得從這幾個方面來判斷:1.團隊技術水平一個合格的建站團隊技術上首先得是沒問題的,這樣他們才能夠給你開發出一個穩定性
  • 詹偉平:如何判斷一個創業項目是否靠譜?
    判斷一個創業項目是否靠譜,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1.想得到。處在一個好的圈子裡,每天會給你帶來大量有價值的信息,可能一個不經意的郭嘉尚未宣布的政策,會給你帶來巨大的財富。這是評估項目最關鍵的時刻,每個人的能力和資源都是不一樣的,很多人自己幾斤幾兩也不知道掂量下,貿然的去做,自然是危險重重。
  • 如何判斷一家眼鏡店靠不靠譜?
    所以,於消費者而言,如何判斷一家眼鏡店是否靠譜?是個極為關鍵性的問題。其實,如何判斷一家靠譜的眼鏡店,關鍵看細節:首先,看驗光驗光雖然都可粗分為電腦驗光、綜合驗光儀驗光、插片試戴三塊,但實際操作中,偷工減料的現象非常普遍。
  • 那位據說劈腿四個博士的復旦女博士,其求學經歷和學術水平如何?
    這兩天,關於復旦女博士劈腿四個男博士的事兒,鬧得沸沸揚揚。事件的「引爆點」是復旦一個碩導在朋友圈留言,並且吞30粒安定片自殺,然後被迅速擴散開來。不過,如果目前流傳的這些說法基本接近事實的話,那麼,這位復旦女博士的求學過程和學術水平都應該被質疑。從目前已有信息看,該女本科就讀於延邊大學,並通過考研進入了上海交大醫學院,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能有這樣的進步,其自身應該付出了不少努力,實力也應不錯。
  • 翟天臨賣博士人設,卻遭遇學術打假,連北大都被拖下水
    當然,發量並非他學霸人設瀕危的主要因素,最重要的原因是:已經拿到博士學位的他卻至今沒有公開發表的論文。說起來,引發這一切懷疑的,是翟天臨近日在直播中,不小心「一語洩漏的天機」。也就是說,即使這篇小作文真的算是論文,原創性也不太足,也站不住腳,還有學術不端之嫌。這……就很尷尬了!翟天臨同屆19人均有論文錘到這裡還沒完。
  • 全世界最高學歷是博士,薪酬秒殺碩士!你適合考博士嗎?
    一代又一代的導師們都會對學生們講,讀博士是一件需要一點「學術童子功」的選擇,一來說的是讀博士並非絕大多數人想的那麼簡單,相比博士畢業和讀博士的過程來說,考上或者申請上博士可能算是最容易的一步了;另外一層想要表達的意思就是,讀博士是需要提前做好充足準備的,要提前到什麼程度,或許,還在備考碩士的你,就可以想到這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