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媒體在上周進行一項最新調查顯示,新冠狀病毒將「嚴重衝擊」美國經濟,使其陷入嚴重大衰退,到6月,失業率將達到13%,該調查預計美國GDP在今年前三個季度至少收縮25%,美聯儲前主席耶倫和伯南克均預計,美國第二季度GDP可能至少萎縮30%。
一些與BWC中文網財經團隊有聯繫的經濟學家稱,美國勞動力市場正在自由落體,截至3月,失業率上升至4.4%,第二季度將出現15%以上的失業率,這意味著美國將有1500萬以上的人失去工作或收入,經濟學家預計,第二季度標準普爾500指數公司的收入將比2019年同期下降36%,經濟學家們認為,按年率計算,收益將至少下降19%。
IHS Markit表示,3月份美國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從2月份的49.6跳水至40.5,創下了該指標問世10年以來的最低紀錄,牛津經濟研究院預計,一場全球性公共衛生危機足以損失達1萬億美元的GDP,那將是大面積工廠停工、生產率下降、航空業及旅遊下滑、供應鏈中斷以及貿易和投資減少所帶來的經濟代價,而結合現在的新消息來看,很明顯,美國人已經開始感到不安,如果您相信的話,我們將會不斷看到美國自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從未見過的崩潰經濟數據。
隨著美國經濟活動接近停滯,穆迪稱,因新冠狀病毒的封鎖將削減整個美國經濟的近30%的日產量,摩根史坦利還估計失業率將創歷史新高,按聖路易斯聯儲總裁彭博社的一次採訪中的分析就是,可怕的程度是美國大蕭條最嚴重時期的兩倍,使美國陷入經濟蕭條,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失去工作。
對此,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庫德洛在4月6日接受CNBC採訪稱,我們一直在討論發行一種與新冠狀病毒相關的美國公債的可能性,現在是發行債券為抗擊疫情籌集資金的時候了,他認為發行「戰爭債券」是個好主意,他還表示,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的努力並未結束。
美國衛生局局長表示,接下去一周將是大多數美國人生活中最艱難和最悲傷的時候,並將此描述為「珍珠港事件」,我們注意到,近幾周以來,美國人已經在開始搶購衛生紙,洗手液、口罩和儲備大量的食物,但病毒對美國經濟和美國人生活的影響才剛剛開始,比如,現在已經有上千萬的人開始失業,而初請失業金人數是一項最能反映美國經濟增長好壞的硬指標,這也使得美國銀行系統中的抵押貸款違約率飆升,小企業信心指數以創紀錄的速度暴跌。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通過了2008年金融危機時所使用的全部劇本,降息至零水平及無底線的寬鬆政策,用傾家蕩產彈盡糧絕來形容美聯儲的核彈級別的舉措也絕不為過,並使得其資產負債總規模高達6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最高值,但到目前為止,所有這些洪水猛獸般的政策都沒有奏效。
對此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稱,近一多月以來,美國已經有多個城市因新冠病毒、債務和高稅收的原因而出現了大規模富人遷移或逃離事件,截至3月月25日,超過5527名富人突然逃離了伊利諾州。
事實上,如果大家花一些精力去了解這些富人逃離現象和由此產生的最終結果,這對美國經濟來說將會是一個比目前新冠狀病毒流行更嚴重的問題,這種後果使得美國的債務和金融市場體系處於極度危險中,因為,對於美國經濟和美國人來說,除了高估值的美國債務外,還存在著不確定經濟政策,美國關鍵經濟數據連續下滑,陷入經濟蕭條以及養老金債務過重等問題,對於美國人來說借新還舊將越來越來困難。
ZeroHedge進一步分析稱,根據最新發布的美國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受託人報告顯示,到2035年,美國的社會養老保險將被耗盡,一項新研究發現,在美國,只有前10%的人在醫療緊急情況下在財務上是安全的,這也進一步解釋了,美國人目前正在為病毒爆發或無力負擔而憂心忡忡的原因了,美國一名婦女表示,在接受新冠狀病毒檢測和治療後,她被要求支付3.5萬美元,但這筆錢我永遠也無法償還,而且比我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所支付的費用還多。
該外媒稱,大量富人正在真實上演美國版出埃及記,前往農村等地區避開新冠病毒,BWC中文網注意到,發生在伊利諾斯州的富人逃離事件並不是個例,只是個開始,不少大城市也正面臨著同樣的困境。
而發生這種富人逃離的現象在其他高稅州也很明顯,如夏威夷、密西西比、阿拉斯加、康乃狄克、西維吉尼亞、路易斯安那和懷俄明等州,他們基本湧向了佛羅裡達州、亞利桑那州和其他州。
與此同時,根據Zerohedge報導,據美國皮尤研究機構在三周前發布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年輕人不相信美國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發達國家,CNN最新民調顯示,目前有60%的美國人認為美國經濟情況會越來越糟糕,較上個月增加30個百分點,此外,約半數參與調查的美國人稱在疫情期間出現財政困難問題。
以上的數據進一步印證了,雖然,在過去半個世紀裡,美國經濟創造了數十萬億美元的巨大財富,但並不是每個美國人都從中分到了一杯羹,只是圖利了離美元印鈔機最近的那些精英,這在當下美國發生嚴重的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下將變得更加明顯,按美國有些精英的說法,這就是人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