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S計劃成果落地:外籍演藝人員境內所得徵稅細則發布

2021-01-20 中國經營網

本報記者 杜麗娟 北京報導

在BEPS(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行動計劃籤訂一年後,中國在稅收協定方面的成果相繼落地。《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國家稅務總局日前對演藝人員和運動員的稅收協定條款進行重新解讀。

根據新規定,外籍演藝人員和運動員在我國境內從事活動所得收入分兩種情況來徵稅。「一種情況是演藝人員個人名義收取所得,則要繳納個稅;另一種情況是以公司名義收取所得,則要對公司和演藝人員分別徵稅。」5月20日,一位稅務系統人員解釋。

該人士表示,上述新規定從4月1日後開始實施,新規使得外籍演藝人員的稅收徵管更加透明,提高了中國在反避稅政策方面的建設進程。

舉例來說,以國家大劇院正在上演的最新的義大利舞臺劇為例,在演出結束後,境內邀請方需要支付其團隊(男女兩人)2萬元的演出費。按照新的條款解讀,我國對義大利舞蹈團兩名演員取得的所得具有徵稅權。

徵稅原則分兩種:第一種是如果演出費是以個人名義收取,則兩人按照個稅法勞務報酬所得項目計算繳納個稅。

第二種是如果以舞蹈團名義收取,演員並不直接取得收入,而是舞蹈團的固定員工,那麼需要分別對舞蹈團和演員徵稅。

「對舞蹈團徵稅原則,主要是對演出費產生的利潤徵稅;對兩名演員徵稅的根據,按照其在舞蹈團固定工資以及該次演出活動對應的部分繳納個稅。」上述人士說。

值得注意的情況是,如果我國國內稅法將該舞蹈團視為稅收透明體,那麼其演出費將全部視為演員的直接所得,都將按照勞務報酬所得項目繳納個稅。

那麼對於外籍演藝人員來說,在我國境內參加什麼樣的活動能夠適用稅收協定「演藝人員和運動員」條款?

記者了解到,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稅收協定執行若干問題的公告》,外籍演藝人員的活動主要包括4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從事藝術形式的活動(包括舞臺、影視、音樂等各種藝術形式的活動);

二是,以演藝人員身份開展的活動(例如演藝人員開展的電影宣傳活動,演藝人員或運動員參加廣告拍攝、企業年會、企業剪彩等活動);

三是,參加娛樂性質的活動(涉及政治、社會、宗教或慈善事業的活動);

四是,運動員活動包括參加傳統體育項目活動(如賽跑、跳高、遊泳等),參加運動項目活動(如高爾夫球、賽馬、足球、板球、網球、賽車等),參加娛樂性質的賽事活動(如撞球、象棋、橋牌比賽、電子競技等)。

除了上述適用條款外,公告還列出不適用該條款的人員和活動。如攝影師、製片人、導演、舞蹈設計人員、技術人員以及流動演出團組的運送人員等隨行人員。

事實上,此前國家稅務總局曾出臺對演藝人員和運動員稅收協定細則。但由於演藝人員的活動具有不固定性,且收入來源呈現多元化等特點,使得稅收徵管難度存在很多問題。

當地時間2017年6月7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巴黎籤訂條約,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新加坡、澳大利亞等67個國家和地區籤署了《實施稅收協定相關措施以防止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的多邊公約》。

過去一年,隨著BEPS的逐步實施,各國稅務機關的信息交流透明化程度逐步提高。

「相比其他產業,各國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機會越來越多,對演藝人員稅收協定重新解讀,是BEPS行動計劃推出後,我國國內法的一大落地成果。」上述人士說。

(編輯:孟慶偉 校對:顏京寧)

相關焦點

  • 外籍人員如何進行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
    也就是說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才需要進行彙算清繳,那麼外籍人員要不要進行彙算清繳重點落在什麼情況下是居民個人。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第一條規定: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
  • 外籍人員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調整為4800元
    其中與工資、薪金所得費用扣除標準1600元有關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四項:  1.外籍人員、華僑及港澳臺同胞(以下簡稱「無住所人員」)的費用扣除標準確定為4800元;  2.承包承租經營所得可以減除1600元的必要費用;  3.明確了「三險一金」不徵稅,提高其免稅的立法層次;  4.規定了免稅的津貼補貼範圍。
  • 區分3種情形,識別個人股票轉讓所得是否徵稅
    雖然境內股市不斷被詬病,但依然擋不住大家入市參與交易的熱情。好多股民頻繁交易,但對股票轉讓所得是否需要徵收個人所得稅一知半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七條規定,對股票轉讓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的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通過稅務局網站查詢,關於個人股票轉讓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規定,散布於多份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的文件中。
  • 境外所得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發布 抵免限額公式明確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財政部發布境外所得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1月22日,據財政部官網,財政部發布關於境外所得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居民個人應當依照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按照以下方法計算當期境內和境外所得應納稅額:(一)居民個人來源於中國境外的綜合所得,應當與境內綜合所得合併計算應納稅額;(二)居民個人來源於中國境外的經營所得,應當與境內經營所得合併計算應納稅額。
  • 2000年9月26日 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細則發布
    2000年9月26日,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葉小文籤署國家宗教事務局令,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這一《實施細則》對國務院199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進行了細化、補充和完善,增強了可操作性。
  •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內地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關於對所得避免雙重徵稅...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揚州稅務進修學院:  《內地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關於對所得避免雙重徵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安排》(以下簡稱《安排》)於2003年12月27日籤署,2004年1月1日起執行。
  • 【90號茶室】重磅:中國開始向公民的全球收入徵稅,無論是換了國籍,還是PR綠卡,海外華人都需向中國繳稅!輕則罰款,重則取消籤證
    去年1月,中國修訂了所得稅規定,以幫助有關部門開始向其全球公民徵稅,類似於美國對居住在海外的美國人徵稅。但中國政府今年才公布了如何報稅的詳細指示,這讓許多外籍人士措手不及。此政策不僅對個人收入徵稅,還規定股息(dividends)和出售房地產所得收入(property sales)也要繳稅。
  • 2012注稅考試稅法二預習:納稅義務人與徵稅對象
    (一)居民企業  居民企業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  【提示1】我國判定居民企業的標準有兩個:登記註冊地標準、實際管理機構所在地標準。  【提示2】實際管理機構,是指對企業的生產經營、人員、帳務、財產等實施實質性全面管理和控制的機構。
  • 【漲知識】公司外籍員工停留境內時間發生變化,個稅申報怎麼辦?一...
    【漲知識】公司外籍員工停留境內時間發生變化,個稅申報怎麼辦?一文教您搞定!我們公司有幾名外籍員工,本來是常駐中國,按照居民個人申報個人所得稅。由於疫情關係,他們在境內的停留時間大大縮短,該怎麼調整申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不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非居民個人。如果您公司的員工滿足以上情況,確實應該按非居民個人的性質調整申報方式。
  • 居民個人取得境外所得如何繳納申報個人所得稅
    財政部 稅務總局發布的《關於境外所得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3號)對居民個人取得境外所得的所得項目、計稅方式、抵免限額、納稅申報,徵收管理做出了明確定規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
  • 中國也要全球徵稅了,在境外有收入的你,準備好「被稅」了嗎?
    然而,現在,中國已經開始有計劃地開啟全球徵稅模式,也就是說,只要是中國公民在其他國家獲得的收入,都有可能需要向國內交稅。很多在海外工作、生活,以及在海外進行投資和擁有產業的中國人應該會感到焦慮了吧。那麼,新規生效後,到底境外收入包含哪些,是不是全部有海外收入的人士都需要向國內交稅呢?
  • 徵稅標準發布 轉讓200萬商品房最多扣20萬裝修費
    徵稅標準發布 轉讓200萬商品房最多扣20萬裝修費 北京日報
  • 2021最新有關財稅用工乾貨問題匯總——最新增值稅/所得稅/預扣預繳/進項稅/印花稅案例落地
    答:根據財稅字[1994]20 號和國稅發[1997]54 號等文件的相關規定,外籍個人取得的子女教 育費,經當地稅務機關審核批准為合理的部分可以免徵個人所得稅。同時應由納稅人提供在中 國境內接受上述教育的支出憑證和期限證明材料。
  • 全國人大代表盧馨:應對勞動所得少徵稅,對非勞動所得多徵稅
    盧馨表示,工資、薪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以及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這四項勞動所得都採取代扣代繳的方式進行徵收,在綜合後比較容易進行綜合申報。因此,將這四類勞動所得進行綜合課稅是十分必要的。由於稿酬在之前適用的是 14%的優惠稅率,改革後可通過增加一定的扣除額來實現鼓勵創作的目的。
  • 2017年注會考試《稅法》第十章高頻考點:應納稅所得額的規定
    【主要內容】(一)每次收入的確定1.按次計算收入的有: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1)勞務報酬所得,根據不同勞務項目的特點,分別規定為:①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
  • 國家稅務總局發布OECD/G20稅基侵蝕和
    經過24個月緊鑼密鼓的工作,OECD在整合2014年9月發布的BEPS項目首批7項產出成果的基礎上,於2015年10月5日發布了BEPS項目全部15項產出成果。這些成果已由10月8日G20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審議通過,並將提交11月G20安塔利亞峰會由各國領導人背書。  15項行動計劃成果的完成,為國際稅收領域通過多邊合作應對共同挑戰提供了良好範例。
  • 財政部:無住所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應併入綜合所得
    央廣網北京4月14日消息(記者劉會民 李思默)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財政部和稅務總局日前發布了關於非居民個人和無住所居民個人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問題的解答。
  • 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納入症候群稅範圍
    原標題: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納入症候群稅範圍!關於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你怎麼看? 據悉,草案將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等4項勞動性所得納入症候群稅範圍,適用統一的超額累進稅率。居民個人所得稅的計算,也將從過去的按月計收,改為按年合併計收。 據了解,稿酬所得是指個人以圖書、報刊形式出版、發表作品而取得的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
  • 為適應兩檔低稅率 美國將就企業海外利潤徵稅出臺細則
    摘要:美國官方發布公告顯示,為適應稅改方案對企業海外收入徵稅的兩檔低稅率8%和15.5%,將出臺相關細則加以明確。高盛明年或因此減少50億美元利潤,蘋果或將減免470億美元稅收,成最大受益者。當地時間周五下午,美國財政部和國稅局(IRS)發布了《2018 – 07公告》,為跨國公司的海外利潤稅收提供指導意見,將就適用15.5%稅率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數額確定,以及確定過渡稅的海外收益數額的規則出臺相關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