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年輕人現狀:「寧願待在城裡,也不願意回老家過年」,為啥?

2021-01-10 農言鄉事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有勞動能力的人都選擇進城打工,在家種地的都是老人,年輕人更不願意在家留守,有機會都會選擇進城上學或打工,因此,農村也出現了許多怪象,比如說「空心房越來越多、建好的房屋緊鎖大門、老人在拼命」等等。

不過,在近兩年,農村卻出現了另一個怪象,很多年輕人進城之後,卻不想回農村了,即使回家,也只住上七八天就走,尤其是春節,這種現象更為顯現,還有些年輕人「寧願待在城市,也不願意回老家過年」,對於這個問題,村裡的老人也非常疑惑,「過年是傳統節日,城裡的企事業都會放年假,年輕人不回家過年,在城裡耗著有啥意義,回家還能陪陪親人,聯絡一下感情,真不知道現在的年輕人咋想的」。

對於老農的疑惑,筆者也非常理解,畢竟過年是農村最熱鬧的節日,外出打工的農民只有春節才能回家,父母也期盼子女能夠回家團聚,吃上一頓團圓飯,而年輕人之所以不回家過年,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因為「沒賺到錢不敢回家、害怕親人說閒話」,按照現在的物價和生活成本,年輕人賺的錢,基本夠自己維持花銷,每個月還要往家裡寄生活費,辛苦一年,存下來的錢也不多,如果是月光族的話,年底更沒錢,這些沒賺到錢的年輕人不是不回家,是沒辦法,覺得自己沒賺到錢,又沒車又沒房,沒臉面見家人,回去還要被親人問話,萬一遇到幾個勢利眼的親戚,還不給你好臉色看,說盡風涼話。

另外是因為「沒找到女朋友,害怕回去被催婚問話」,現在農村娶妻越來越難,年輕人也面臨三座大山,第一是高房價,第二是高彩禮,第三是高要求,這些條件對於家庭條件較差的年輕人來說,負擔很重,因此,很多年輕人就想著外出打工,順便再找個女朋友,結果外出多年,一事無成,最後連女朋友也沒找到,一到過年,心裡也非常糾結,回家害怕被父母催婚,更害怕被親戚問私事,所以,只能留在城裡,不願意回家過年。

最後是因為「過年沒意思,不喜歡被人做比較」,過年,攀比的事情是不可避免的,現在生活水平提高,有些賺到錢後,心也變了,不再像過去那麼淳樸,回家就是比比比,比房車、比誰有出息,所以,很多年輕人覺得過年沒意思,還不如留在城裡,好好休息幾天,做好明年的規劃。

當然,年輕人不願意回家過年的原因還有很多,但這3個原因是大多數年輕人的想法,也是年輕人最無奈的地方,對此,大家怎麼看?你是因為這些原因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圖/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年輕人回農村過年,待幾天就想回城裡,為啥不喜歡家裡?
    ,是團員的日子,在民間來說,沒有這過年更加重要的節日了,不過近年來就出現了這樣的一個現象,一些成家的人,中年人總是感覺假期不夠,總是希望多在家裡待幾天,可是有些年輕人卻不一樣了,總是不想在家裡待,以前很多人過年都是在家裡待上十幾天,甚至一個月的,現在很多人連一個星期都待不住,即使自己有假期也是不想在家裡,年輕人回農村過年,待幾天就想回城裡,為啥不喜歡家裡?
  • 不回農村老家過年孤獨,回家過年又後悔,為啥?專家的解釋扎心了
    車站,碼頭,飛機場,無論多麼擁擠,一票多麼難求,也阻擋不了回家的步伐。因為不回家就要一人在外地面對孤獨,但是回家過年卻又後悔了,這是為啥呢?1,沒有留戀的了隨著城鎮化的推進,許多農村人都選擇了外出打工,在城市發展了多年後,在城市找了適合自己的穩定工作,並買了房,家裡的老老少少也接到了城市居住,現在回到農村,因為平常不聯繫,感情上也生分了許多。因此對於這類人來說,農村老家沒有留戀的地方了。
  • 農村的年輕人寧願在城市「耗著」,十一小長假也不回家,咋回事?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的年輕人寧願在城市「耗著」,十一小長假也不回家,咋回事?】近些年,我國的經濟高速增長,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也有了明顯提升,農村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在外面打拼的農村人也賺到了錢,不僅在老家建了房,有餘錢的還買了小轎車,日子越過越好。
  • 現在農村的年輕人,回老家沒幾天就急著往城裡跑,啥原因?
    現在農村的年輕人,回老家沒幾天就急著往城裡跑,啥原因?現在農村的年輕人基本上都去城裡工作了,沒錢的租房住,有錢的自己買房子,都是長期生活在城裡很少回來,平時在村裡都看不到他們。這倒也不奇怪,畢竟農村沒工作,只有到城裡才能掙到錢,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所有人都表示理解支持。奇怪的是,他們好不容易回來一次,卻還都來去匆匆,才住一兩天就要走,甚至有的上午回來,下午就急著往城裡跑……這就讓人有點無法理解了,他們為什麼這麼著急往城裡跑?為什麼不多住幾天?就這麼嫌棄生他們養他們的農村嗎?
  • 春運開始,在城裡打工的農村年輕人回老家後,這4件事最好不要做
    春運明天就正式開啟了,各部門都嚴陣以待以保障春運的一切運轉正常,春運期間在外辛苦一年的農村打工者們都準備返回農村老家過年,再過幾天往日寧靜的村子又開始變得熱鬧起來,整個村子都洋溢著快樂的氣氛,而最高興的就屬老人和孩子,因為終於可以和家人團聚在一起開開心心過年了。
  • 「農三代」們過年不願意回老家,農村廁所不好可能也是個重要原因
    忙活了一年,原本帶孩子回農村老家的爺爺奶奶家過年是很幸福,很愉快的事情,可是,一年年,好不容易從農村奮鬥到城裡的父母們逐漸發現,過年帶孩子回農村老家成了件發愁的事情。原因是有了孩子後回老家過了幾次年就發現,每次小孩會一直憋著幾天不上廁所,直到回到城市的家裡,然後可能好幾天生病上火……雖然冬天,農村的廁所不像夏天那樣,蚊蠅嗡嗡,蛆蟲亂爬,臭味哄哄,但是相對於城市裡室內的衛生間來說,從小在城市長大的「農三代」的孩子們還是難以接受的。
  • 很多人回老家過年,為什麼都不願意走動?年輕人:累、煩!
    為什麼很多人回老家過年,因為家中有年邁的父母,平時在外面奔波,沒有時間陪自己的父母,而春節又是一個團圓的節日,所以人們一般都會回去陪父母過年。過年各地的風俗是不一樣的,但有很多地方都有在過年期間走親訪友的習慣。
  • 年關將至,為何這幾類人卻不願意回農村老家過年?看看有沒有你
    導讀:年關將至,卻有幾類人為何不願意回農村老家?看看有沒有你隨著天氣的變冷冬至也即將到來,過年的腳步也越來越近,每年的臘月,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也開始踏上了返鄉的歸途,一年一度的大遷移又開始上演,過年是傳統的節日,也是闔家歡樂團圓的日子,不論是身在何處,也要想方設法地回家過年,平時在忙但到了過年之際,也一定要回家去,但隨著年關將至,卻有一些人卻不想回到農村老家去過年,這又是為何呢?
  • 像王漫妮這樣寧願在大城市吃苦流淚,也不願意回老家的女孩有多少
    但凡在小縣城或者農村生活的女孩都知道,在小地方,重男輕女是普遍的現象,獨生子女也是少之又少。別提什麼計劃生育這類的政策,在小地方,政策從來都是擺設,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人,寧願被罰的傾家蕩產也要生個兒子。那個年代,好多政府企事業單位的人,為了生兒子,要麼直接沒了公職,要麼偷偷地跑到鄉下生,過了幾年等風頭過了,再接回來。
  • 臨近年關,農村丈母娘非要回老家,女婿埋怨真不省心
    這幾天,東子有點上火,媳婦生了孩子還不到三個月,過了臘八後,幫著看孩子的農村丈母娘,就一次次地說,要趕在臘月二十三辭灶過小年前,回農村老家去,怎麼勸也不聽。「你說鄉下冷鍋冷灶的,兩三個月都沒燒點火烘烘,這大冷天的,零下十多度,城裡有暖氣不住,非要回鄉下挨凍,這丈母娘咋就這麼不省心,不體諒小的呢?原來打譜就是讓丈母娘在城裡過年,這一下搞得措手不及。」才二十多歲的東子,確實不能理解丈母娘為啥非要回農村老家的緣由。
  • 為什麼有人過年回到農村不願意出門,就喜歡在家裡宅著「躺屍」?
    對於今年這個年來說,能不出門老實在家呆著的都是明智的,新型肺炎鬧的大家人心惶惶,如果做不到萬全的防護,還是儘量少出門,少去人員密集的地方。當然在沒有這檔子事兒的時候,很多人就不願意出門,寧願自己在家「躺屍」哪裡都不去,說「躺屍」有些難聽,但是卻很形象。
  • 農村又一現象,在外務工的農村老人,為啥不想回家過年,不想家嗎
    都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春節期間大家紛紛趕回家圖的就是一家人團團圓圓。現在農村,有很多家庭都是父母兒女一家人都在外打工,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見上一面,因此春節就成了難得的相聚好時機,但是這幾年在農村也有一種現象越來越明顯,那就是在外務工的農村老人並不會回家過年。
  • 「我寧願苦死累死,也不回農村。」90後農2代的話,戳痛人心
    去城裡打工成為了現在農村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在飽受著辛苦、委屈和思鄉的痛苦下,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苦苦堅持。正巧元旦假期的時候我遇見了自己的髮小,當聽到對方哭訴著自己在城裡打工遇到的種種煩惱時,便問他為何不回農村發展,而得到的回覆卻是「我寧願苦死累死,也不回農村。」
  • 妻子丈夫過年各回老家,「移二代」獨生子女的「老家」在哪裡?
    80後,90後的年輕人由於計劃生育的影響,大多都是獨生子女,而我國的年輕人口大多都是離家打工的,在傳統新春佳節的背景下,如何回家過年就導致了一個奇特的社會現象:到底是該回丈夫家還是回妻子家過年。他們的小孩在深圳出生,戶口也是深圳的,那他的老家在哪呢?上學的時候,全班同學自我介紹,那這個小孩該說自己的老家來自哪裡呢?他說:我的爸爸回了山東過年,我的媽媽回了安徽過年,我一年回山東,一年回安徽,我不知道自己的老家在哪?
  • 農村春節返程路,農民工為啥寧願吃泡麵,都不願意買火車上的飯?
    春節已經過完了,農村現在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熱鬧的春節過去了,農民工們又開始了返程路,每家每戶的要外出的村民們,開始大包小包收拾行囊去往外地,即使心裡有再多不舍,也要踏上返程路,我們都知道農民工打工的地方一般都是比較遠的,有的跑到最南方,有的到最北邊,他們幾乎選擇的交通工具都是坐火車
  • 城裡兒媳嫌棄農村封建落後不願去農村過年,老漢這麼斥責兒子
    然後在同學的介紹呀,和省城裡的一個小姑娘談了對象,很快也結婚了,去年是他們結婚第一年,小兩口大年三十傍晚開車回來了,大年初一早晨就回了省城,也就是在家裡呆了一個晚上,兒子解釋的是兩口子單位都忙,需要儘快回單位。這不今年老早秦老漢就詢問兒子何時回家,叮囑他要提前把單位的事兒安排好,被整的跟去年過年一樣。
  • 過年回老家這七種人最讓村裡人反感
    如今,很多農村人都外出打工了,年輕人都在外地上大學,但是家永遠都是家,每到年底,他們就提著大包小包陸陸續續的回家了。雖然都是農村人,但是在外生活了一年,回來的時候總是有這樣那樣的變化,其中這幾種人最讓村裡的人反感。
  • 不回農村,農二代接父母進城過年,專家質疑:鄉村還能振興嗎
    不回農村,農二代接父母進城過年,專家質疑:鄉村還能振興嗎?!專家一句話很扎心的,農村老大爺也很無奈。在農村過完了臘八那就意味著要過年了,人們都開始置辦年貨了,在家的人都開始做年糕、炸麻花、炸油餅的,都開始忙活了,農村的年味越來越重了。
  • 為何年輕人寧願在大城市拿3500的工資,也不願意回家?原因很真實
    為何年輕人寧願在大城市拿3500的工資,也不願意回家?原因很真實在大城市打拼,是一個很有趣的體驗。很多人在大城市,其實也沒有拿很高的工資,有些人甚至在大城市,一個月也只能拿3500的工資。即使這樣的工資在大城市很難生存下去,但是他們還是會努力地在大城市打拼,並且苦苦堅持,不願意回老家。我的一個朋友在北京打拼,工資也不是特別高,每個月也是月光,但是他就是不願意回老家。他說,在北京工作,自己特別有力量。回到老家之後,感覺自己沒有了拼搏的力氣,所以他寧願留在北京。這麼多北漂、滬漂、深漂在外打拼著。
  • 為啥奶奶帶娃喜歡帶回老家,姥姥卻跟著女兒?答案藏著「小心機」
    因為,她剛生完孩子要上班,讓孩子奶奶從老家來幫忙帶娃,但老人家說什麼都不來。反而撂下一句話:「你們把孩子送回老家我就帶,不送我就不帶,我三個子女,誰家都不去。」可是孩子太小,我閨蜜實在不捨得送回老家。婆婆不來,她又不捨得送孩子,思來想去也就辭職自己帶這一條路了。不過,後來她媽媽知道了這件事,竟然主動提出跟著她來城裡帶娃,讓她去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