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農言鄉事
各位讀者和粉絲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的年輕人寧願在城市「耗著」,十一小長假也不回家,咋回事?】
近些年,我國的經濟高速增長,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也有了明顯提升,農村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在外面打拼的農村人也賺到了錢,不僅在老家建了房,有餘錢的還買了小轎車,日子越過越好。而農村發展的這些年,也有不少人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有的是在周邊的鄉鎮做小生意,也有的是回家搞養殖,還有的是在縣城找事做,離家又近,有什麼事情也能回去照顧妻兒父母。
如今,已到了九月底,十一小長假也要開始了,種地的農民已經陸陸續續收完糧食,在他們的心裡,現在最期待的就是今年的糧食能賣個好價格,這樣一來,花銷的問題就不用愁了,子女也能減輕不少負擔。
前幾天,筆者回村辦事,和村民交流之後,發現了一個令人感到無奈的問題,十一小長假就要開始了,但村裡那些進城務工的年輕人寧願在城市耗著守著,也不趁著假期回家看看妻兒父母,這是為何呢?咱們今天就來探討這個問題?經分析,筆者認為是以下原因導致;有道理嗎?對嗎?
第一:「假期問題、想多賺錢」,大家都知道,十一假期一般都是放假七天,但很多進城務工的年輕人都是從事服務行業,尤其是做銷售員,十一可以說是衝業績最好的時間段,如果這段時間不努力,那麼接下來想衝業績就難了,所以,有些年輕人寧願在城裡耗著,其實也是無奈之舉,就是想賺多點錢,而從事其他職業的年輕人,也是因為假期時間太短,如果路途遙遠的話,來回就要花三四天的時間,按照這樣的行程,回去幾天就要趕回來上班,與其這樣,還不如在城裡待著,等過年的時候再回家。
第二:「嫌貧愛富、攀比導致」,近些年,隨著社會不斷發展,農村也出現了很多變化,思想觀念也在轉變,「嫌貧愛富,攀比炫富」的現象尤為嚴重,年輕人的自尊心很強,覺得自己沒錢沒車回家會被人嫌棄或攀比,所以,有部分年輕人不回家過十一是因為村裡的風氣不好,賺到錢的還好說,但賺不到錢回家就容易招人嫌。
第三:「村裡沒人、城裡舒服」,大家都知道,現在的農村,年輕人基本都在外面打工,留守在農村的都是一些老人小孩,很多村莊因為人口轉移,慢慢的也變成了空心村和老齡村,有些年輕人不想回家是因為這個時候,回家的人很少,回去也沒有什麼好玩的,與其這樣,還不如留在城裡,放假的時候,可以約幾個朋友玩一玩,喝喝酒。
第四:「工地上班、沒有假期」,雖然說有些年輕人是從事服務銷售行業,但也有一些人是在工地上班,在這些地方工作,除了國慶當天不上班之外,其他的時間都要上崗,也沒有假期,所以,這些人也只能在城裡待著,等過年結完工資再回家和家人團圓。
【以上就是筆者要和大家討論的話題:「農村的年輕人寧願在城市「耗著」,十一小長假也不回家,咋回事?」,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