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年輕人每次回家沒住幾天,又急匆匆地走了,咋回事?

2020-12-20 農聲

時代不斷的發展,人們的思想也在變化,近幾年人們發現很多外出打工或者學習的孩子,往往回家呆不到幾天就急匆匆的又走,很多父母想和孩子多聚一會兒,但是又有著各種牽絆,是使他們不能夠長久的相聚。那麼在農村,年輕人每次回家沒住幾天,又急匆匆的走了,咋回事?老農說了3句話,道出了實情。

一、因為上學和工作迫不得已

相比於農村生活,在城市往往更加拘束,更加的沒有自由,即便是回老家,想多呆幾天也是不可以的。很多孩子外出都是因為上學和工作而迫不得已,即便是回家也有著時間的限制,上學會有假期或者請假工作更是如此。外出工作和學習都不容易,每天都有每天的任務,如果休息一天,那一天就沒有收穫啊,沒有賺到錢,這對於如今如此的生活壓力,顯然是不可以的,所以即便是思鄉心切,但往往也不能夠從心所欲的相聚。

二、年代不同與家裡人生活習慣差距大

近幾十年的社會高速發展變化的大家也看在眼裡,這就導致了很多家裡的老人與新一代的年輕人,思想和生活習慣上嚴重脫節。如果短時間相聚的話,那確實是一種親情關係,也會非常融洽,但是長時間的相聚相守,反而會滋生很多矛盾。很多人也是認識到這個問題,為了避免大家在生活習慣上的差異造成的不愉快,所以每次相聚的時間都是有一定的時間限制,這樣也更能保證親情之間的延長,下一次見面也能更加的親切。

三、習慣了城市,回到農村反而不習慣

雖然說農村如今得變化已經很大了,但是與城市相比,在各個方面還是有所不足,很多年輕人在外面待的久了,生活習慣漸漸的也隨之改變了,如果突然回到農村,顯然會有這樣或那樣的不習慣。然而最大的習慣是思想上的差距,比如說城裡人掙錢多,為了節約時間,寧可下館子吃飯也不做飯,但是在鄉下就不同人們更願意親自動手去做,哪怕再忙也是如此。 再比如說,城市冬天燒天然氣燒電,但是到農村就要燒煤燒柴。無論是環保和便捷上,兩者差距都是極大的,住慣了城裡,回到鄉下不習慣也是正常的。

無論社會怎樣變,但是親人之間的關係是永遠也不會變的,如今的生活壓力大了,人們也都各自忙各自的事業,但是請不要忘記,你在農村的父母,有時間多抽空回去看看。或許比起你給予的物質生活,他們更需要你的陪伴。

相關焦點

  • 農村的年輕人寧願在城市「耗著」,十一小長假也不回家,咋回事?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的年輕人寧願在城市「耗著」,十一小長假也不回家,咋回事?】近些年,我國的經濟高速增長,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也有了明顯提升,農村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在外面打拼的農村人也賺到了錢,不僅在老家建了房,有餘錢的還買了小轎車,日子越過越好。
  • 年輕人回農村,為何住幾天就急著走?老農說的三句話,很現實!
    年關將至,有很多人又準備著回家過春節了,如今的很多年輕朋友們,要麼就是在城裡買了房定居了下來,要麼就是長期在城市裡面打工,他們也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回到農村的老家去,因為家裡有盼望自己回來的父母和親人們,還也有小時候一起玩耍的小夥伴可以聚一聚,但是每一次回到老家幾天之後,就會著急著回到城市裡面
  • 年輕人回農村過年,待幾天就想回城裡,為啥不喜歡家裡?
    馬上就春節了,我相信大家都是第一時間選擇收拾行李回家的,幾乎的人都喜歡放假的時間能夠多一些,可以早日回到家裡陪陪孩子,陪陪父母,在外面打拼了一年,也希望自己能有一個可以休閒的時間,讓自己真正的放個假,甚至有些人是到年底了,提前幾天請好假,早日回家,俗話說得好,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過年是一個歡喜的日子
  • 女兒懷孕回娘家,住了半個月不走,母親:不能讓這錯誤毀了你一生
    天剛蒙蒙亮,年逾六旬的劉伯就起了個大早快步往市場走去。因為昨天晚上女兒打來電話說想回家住幾天,老伴一早便催他趕緊去菜市場買菜。劉伯的女兒高中畢業以後一直在工廠打工,半年前帶了一個男朋友回來說要結婚了。他們想著既然女兒喜歡,只要女婿對她好,年輕人的事情老人家也不能多幹涉。女兒這次回來已經懷孕四個月了,正是需要補充營養的時候,所以劉伯買了不少好菜,跟老伴一起忙活了一上午,準備好好招待回娘家的女兒和女婿。令老人意外的是,女兒是自己一個人回來的,母親問她女婿怎麼沒跟著一起回來,女兒回答說他忙走不開。
  • 農村怪現象:走出去的農民不想再回農村,咋回事?農二代說了3點
    隨著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城裡人工作壓力變大,人們越來越嚮往農村愜意的田園生活。近年來,我們也可以看到,農村有越來越多的車輛進出,除了少數農民剛買沒幾年的車,更多的是城裡人下鄉的車。那農村真有那麼好嗎?其實未必。
  • 農村年輕人不想回家的六大理由,說到心坎裡了,看完很心酸!
    還有兩天就是大年三十了,許多在外打工的年輕人有已經回到家的,也有正在路上的,還有沒回家的。而有些還在異鄉的農村年輕人,過年卻不願意回家。其實年輕人不是不想回家,而是不敢回家。現在很多農村年輕人過年不敢回家主要都有這六大原因,說到心坎裡了,看完很心酸。
  • 在農村,年輕人帶3樣東西回家過年,父母見了會高興,希望你有!
    在農村,除了這件事情之外,外出務工的農民也很期待自己能早點拿到工資,早點回家團圓,再過幾天,一年一次的春運大潮也將拉開序幕,此時,在外奮鬥的農村人也要陸陸續續返鄉,今年的成果如何?也該回去給父母妻兒一個交代了。
  • 都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為什麼有些農村人,不回家過年呢?
    春節作為我們的傳統節日,被人們看待的尤為重要,不管你是在外打工,還是已經定居大城市,到了春節,都無一例外地選擇回到農村的老家,跟家人一起過個團圓年。在過去,到了冬至,在外漂泊的人就該回家過年了,現在不同了,春節假期有限,人們都是挨著年跟前兒,懷著期盼,急匆匆趕回家,在這有限的時間裡,跟家人,與親戚朋友,聯絡聯絡感情。
  • 為什麼農村在外打工者,不回家過年的越來越多了?
    農村在外打工的人,不回老家過年的越來越多。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說根本的,還是因為現在的年味淡了,年在人們的心目中沒有以前那麼重要了。很多人都是臨近年三十了再回去,回家吃個團圓飯,然後正月裡在家待上幾天就又出來了。一來是因為在家實在無事可幹,閒得慌,不是打牌就是麻將,一不小心就把一年辛苦攢的錢都折騰沒了。二來現在工作不好找,競爭激烈,早出來,好找工作些。鑑於上述情況,一部分在外打工的人,乾脆就不回去了。
  • 現在農村的年輕人,回老家沒幾天就急著往城裡跑,啥原因?
    現在農村的年輕人,回老家沒幾天就急著往城裡跑,啥原因?現在農村的年輕人基本上都去城裡工作了,沒錢的租房住,有錢的自己買房子,都是長期生活在城裡很少回來,平時在村裡都看不到他們。這倒也不奇怪,畢竟農村沒工作,只有到城裡才能掙到錢,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所有人都表示理解支持。奇怪的是,他們好不容易回來一次,卻還都來去匆匆,才住一兩天就要走,甚至有的上午回來,下午就急著往城裡跑……這就讓人有點無法理解了,他們為什麼這麼著急往城裡跑?為什麼不多住幾天?就這麼嫌棄生他們養他們的農村嗎?
  • 農村年輕人現狀:「寧願待在城裡,也不願意回老家過年」,為啥?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有勞動能力的人都選擇進城打工,在家種地的都是老人,年輕人更不願意在家留守,有機會都會選擇進城上學或打工,因此,農村也出現了許多怪象,比如說「空心房越來越多、建好的房屋緊鎖大門、老人在拼命」等等。
  • 農村母親進城探孫,兒媳給了一袋舊棉被,回家打開後老淚縱橫
    一年多後兒媳給李翠娥生了個孫子,兒媳生孩子那幾天,李翠娥把養的雞和攢的蛋全部帶去看望她,在醫院的那兩天,李翠娥給兒媳燉湯喝,貼心的照顧她,畢竟人家一個大姑娘離開娘家嫁來自己家,就該把她當女兒對待。兒媳出院坐完月子後,請了保姆帶孩子,李翠娥擔心會影響他們年輕人的生活,就回家去了。
  • 最冷的那天,小孫女放學自己回家了
    平日各班都有個學生舉牌,上面寫著幾班,遠遠就可以看到,但有時沒有舉牌的,你只能仔細地瞅著,先看見她的班主任,也就知道班級了。每次班隊伍解散後,孫女就擠過人群,將身子一側,讓我接過書包,拽著我邊說邊笑往家走。天山小學離我家有兩站多一點的路程,從寧國二路到安慶路,穿過銀川西路到寧德路,再過一個路口,不遠就到了,期間要過3個路口,等3個信號燈。
  • 老年人的悲哀,自己住不安全,和兒女住矛盾多,「讓我回農村吧」
    現在的社會是日新月異的,很多年輕人都選擇在外面奮鬥,在外面安家立業,結婚生子,很少有回老家的人了,很多人的想法都很相似,就是在城市裡有自己的房子結婚後接自己的父母到城市裡面享受生活,也有人相互照應,盡了自己的孝心,自己也成才了能夠從農村走進城市,這些都是多少農村人的想法。
  • 面對農村各種不好習慣,年輕人該如何應對,如何去彰顯我們的智慧
    談到應對農村陋習,其中一個陋習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那就是每年農村的酒局、飯局特別多。特別是集中在往年過年的前後,年輕人一旦回到家中,整日都在穿梭於各種「局」中,根本想停都停不下來。對此不少農村年輕人想出了三招,第一招是年後回家,錯開各種「局」,更能在家中多住幾天好好陪陪父母,不必要趕上年忙的那些日子,也沒空與父母好好聊聊天儘儘孝。
  • 紅事禮到人不到,白事不請自來,農村這個「風俗」是咋回事?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紅事禮到人不到,白事不請自來,農村這個「風俗」是咋回事?隨著國家對於農村各項福利的落實,農民生活相對於之前有了很大的改觀,網絡也融入了農民生活給農民帶來了展現自我的平臺,因此更多人了解到農民朋友們日常的生活和習俗,也讓農村和城鎮的距離大為縮進。近段時間有網友了解到了一句農村俗語:「紅事請了才去,白事不請就來」對於這句話不太理解,究竟裡面包含了什麼意思?讓老農解釋給大家聽聽在不在理。
  • 農村「新三怪」:年輕人不結婚、離婚快、不買房,這又是咋回事?
    雖然說現在的年輕人思想觀念有所改變,但他們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農村和城市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不做出任何改變,那麼想實現自己的夢想非常困難,總不能像老一輩人那樣「面朝黃土背朝天」,只有改變自己,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 2小時產檢假引熱議 孕婦吐槽:每次產檢都急匆匆
    孕婦王女士就碰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為了生個健康寶寶,她至少每月去一次醫院,但單位只準假一次2小時,每次產檢後都是急匆匆地趕去上班。  王女士的尷尬引發很多女網友的關注,單位到底給孕婦多長時間的產檢假才算合理?由此引發了一波熱議。
  • 農村又一現象,在外務工的農村老人,為啥不想回家過年,不想家嗎
    都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春節期間大家紛紛趕回家圖的就是一家人團團圓圓。現在農村,有很多家庭都是父母兒女一家人都在外打工,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見上一面,因此春節就成了難得的相聚好時機,但是這幾年在農村也有一種現象越來越明顯,那就是在外務工的農村老人並不會回家過年。
  • 農村人也都不愛走親戚了, 這是為什麼?
    記得小時候,放假後就跑到舅舅家玩,玩到過年前幾天才回家過年,過完年後去舅舅家拜年,一直住到開學前幾天才回家開學。來自農村的小李說,沒辦法呀,我這年初六就要又踏上外出的旅程了,想在三四天之內就把親戚走完,也只有用這種辦法了,每天計劃走四到五家親戚,然後選擇一家關係比較近點的吃飯,其他親戚都是禮物一放寒暄幾句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