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悲哀,自己住不安全,和兒女住矛盾多,「讓我回農村吧」

2020-12-22 聞人芯

自古以來,人們都在說百善孝為先,但什麼才是「孝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更何況現在的社會,發展太快,很多事情都和以往不同了。

現在的社會是日新月異的,很多年輕人都選擇在外面奮鬥,在外面安家立業,結婚生子,很少有回老家的人了,很多人的想法都很相似,就是在城市裡有自己的房子結婚後接自己的父母到城市裡面享受生活,也有人相互照應,盡了自己的孝心,自己也成才了能夠從農村走進城市,這些都是多少農村人的想法。

但是想法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很多時候這樣做卻會產生各種鬧心事來。

老張糟心的城市生活

我們村兒張老頭,一輩子的農村人,和田地打交道,兒子成器,在省城裡上班,買了自己的房子,娶到了媳婦,一家人安分下來後,就打算接老張去省城享受生活了;老張也願意啊,這輩子還沒去過幾次省城呢,這次可以好好地逛逛了,而且年紀大了也種不動地了,前面就將自己的土地租給別人種大棚了,自己也閒著沒什麼事兒,就跟著兒子去了,去之前還給各個親戚炫耀自己的兒子,樂呵呵地,但過了沒多久,老張就回來了,說是過不慣城裡的生活,怎麼回事兒呢?

原來啊,老張在去城市的第一個晚上就失眠了,也不是認床的關係,說是兒子的房間太乾淨了,牆面刷的也很白,而自己看上去髒兮兮的,兒子不嫌棄,但是自己什麼情況心裡還是有譜的,晚上睡覺看著這麼白的牆面,怎麼都睡不著,還不敢翻身,害怕弄髒了兒子的新床,怎麼都不自在。

後面起來上廁所,發現是馬桶的,這個也沒怎麼用過啊,就那麼點陶瓷會不會被坐塌了啊,好不容易研究出來了,也坐上去了,但怎麼都拉不出來,跟以前蹲坑時候完全兩個感覺,硬生生的就拉不出來,沒辦法只能繼續躺床上去,就這樣第一個晚上就失眠了,什麼都不敢做,看到什麼都新鮮。

第二天,兒媳婦也過來了,對自己公公嘛,還是客客氣氣的,買菜做飯都全部做了,老張硬生生的從一個大漢變成閨中人了,平時沒兒子陪著也不敢出去,害怕走丟了。

老張用了好久才熟悉了城市的生活,知道了基本的去哪裡買菜,門禁卡怎麼用,周圍的路線之類的。

這天兒媳婦出差了,兒子也上班去了,中午不回來吃飯了,留下老張一個人在家,一個人嘛,閒著無聊,自己出去逛逛,看到什麼都是新鮮的,都要去摸一下,像個小孩一樣,最後買了菜回家,在樓下的時候門禁卡怎麼也打不開,轉悠了半天還沒進去,最後被保安帶到了保安室做了詢問和登記,最後終於回到家了,也給自己弄了吃的,就這樣過了幾天。

幾天後兒媳婦回來了,看著老張生活了幾天的家,變得亂糟糟的,廚房牆面也開始油膩了,耐著火氣詢問了公公後才知道,公公這幾天雖然自己做飯吃了,但是沒開油煙機,導致油煙都弄得滿個屋子都是,自動晾衣架不會用,就用凳子搭著晾曬衣服等等,到了衛生間一看馬桶也沒衝乾淨,臭烘烘的,和自己以前乾乾淨淨的家完全兩回事。

兒媳婦兒最終還是忍住沒說什麼東西,自顧自地去打理自己的家了,將家變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才停下來。老張在旁邊看得那叫一個尷尬啊。

對於兒媳婦來說不生氣那是不可能的,在她的想法裡面,油煙機、曬衣架這些都是基本的很簡單的東西,都不用學的,就連上馬桶也是,都不需要學,但是公公一來,全部都要學,還不如隔壁家3歲的小孩,很是惱火,後面說話也沒輕沒重,反正就是話裡帶話。

老張也在旁邊聽在耳裡,記在心裡,為了兒子的家庭和睦,在了幾天後給兒子講自己要回老家去了。

兒子當然不同意啊,一來老張年紀也大了,在老家有個什麼事兒沒人在身邊,二來麼讓人覺得是自己趕走老張的,說出去不好聽。

後面老張才說,「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我的生活屬於農村,在那裡我才無拘無束的,不像在城裡一樣,做什麼都害怕出錯,很壓抑,外面鄰居也沒人願意和自己說說話,都看不起」

最後老張回農村繼續和自己老朋友無拘無束的生活去了。

寫在最後

其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一輩子在農村生活的人,老了之後是習慣不了城市生活的,他們年紀大了也不想去學了,以其在陌生的地方去適應,不如在自己的安樂窩裡面舒服的在著,雖然吃的住的不如城裡面,但是住的舒心。

對於子女來講,孝順老人是避不開的事情,但是孝順是什麼?

「孝」是尊敬長輩,對老人好,屬於一種發自內心的東西;而「順」就是順從,老人順從自己內心想法去和哪個子女過日子,兒子順從老人想法,怎麼舒心怎麼來。而不是你認為他應該怎麼怎麼樣。

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意願是綁架父母的思維方式,讓他們非得按子女的想法來過日子,真正的孝順是賠本,是傾聽,而不是控制。

相關焦點

  • 老年人:自己住不安全不方便,和兒女住,沒尊嚴矛盾多。你怎麼看?
    現在中國人的養老方式,正在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過去"養兒防老"的觀念,已經不太行了。對不起啦,老同志,我說的話也許你聽不好,其實我不是在勸你,也是在勸我自己,因為我本身也是一個老人,一位老同志!說句心裡話,老人是願意和兒女們住在一起的,共享天倫之樂。話又說回來,老人有老人的生活特點,和兒女們住在一起,確實有諸多不便。如果說是沒尊嚴矛盾多,這句話不太好聽!
  • 晚年跟兒女住一起,和自己住的老人,哪種更幸福?聽聽過來人咋說
    前言在大多數人老了之後,其實他們都是不願意去養老院的,他們認為去養老院就是被外人照顧,並且他們不相信外人,所以很多老年人退休之後,都會積極地鍛鍊自己的身體,希望能夠保持身體健康,希望在他們年紀大之後還能夠生活自理,還能自己照顧自己。
  • 《都挺好》引發究極矛盾,父母應不應該跟兒女一起住?
    這是個老問題,父母應不應該跟兒女一起住?電視劇中的你倪大紅飾演了蘇大強,他是一位老年喪偶的退休人員。他和兒媳的做法雖然有些誇張,但不能否認現實生活中父母與兒女之間共同生活確實存在這些問題。不論是什麼矛盾,那都是因為獨立空間被幹涉導致的。這個「空間」並不是指實體的房子,而是精神上的空間。說白了就是你少管我的事,我也不多管你。大家相安無事,但有人會覺得實施起來有些困難。
  • 中國式悲哀:給兒女帶孩子的老人們卻從來不被重視
    給兒女帶孩子的老人們從來不被重視,這個問題的本質是老人沒有孩子重要,那個受重視的一定是孩子。養孩子是門技術活,身體、心靈,哪一樣都不能有得失。正是如此,在中國的環境裡,老人家帶孩子吃力不討好,一方面是身體退化的老年人,一方面是身體快速發展的孩子,一老一少,一減一增,老年人的委屈是咽進去,中國人特殊的哺育關係讓他們更加收斂自己在家庭關係裡的態度。
  • 中國式悲哀:給兒女帶孩子的老人們卻從來不被重視
    正是如此,在中國的環境裡,老人家帶孩子吃力不討好,一方面是身體退化的老年人,一方面是身體快速發展的孩子,一老一少,一減一增,老年人的委屈是咽進去,中國人特殊的哺育關係讓他們更加收斂自己在家庭關係裡的態度。
  • 農村怪象:人不回農村住,卻要在老家蓋房子,聽聽村裡人怎麼說
    在這樣的前提下,他們自然是想要改變自己所居住的環境,畢竟每一個人都希望能夠住在寬敞的房子裡,哪怕不是和城市一樣,全部都住在高樓大廈當中,但能夠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並且環境又好又寬敞的房子,肯定是特別開心的。
  • 「有錢我也只買兩居室,不想讓公婆來住」寶媽的選擇很明智
    大房子住起來寬敞,舒適。但是有位寶媽明明有錢,但偏偏不買大房子,就想買一個兩居室。一位朋友最近孩子上學的原因,想換房。我有時間也陪她一起去看,發現她只看兩室小戶型。我很納悶,就問朋友,孩子也該分房睡了,兩室太小了,你們條件買三室的也沒問題,為啥不直接一步到位買個大的,你是不喜歡大房子嗎?
  • 農村有些老人70多歲依舊下田勞作,是因兒女不孝,還是自己閒不住
    ,只要是年齡超過60歲就能夠領取一些補貼,而且年齡越大補貼就會越高,但是和現在家庭的開支想必,無異於杯水車薪,而且農村老人大多都會患有一些老年疾病,像風溼病、腰間盤突出、頸椎病、高血壓等等,藥物更是不離身,這都需要金錢的維持!
  • 現在農村養兒防老的多麼,不孝順兒女多嗎?
    即使是現在的農村,雖然人們的思想也是要比以前開放的多了,但是養兒防老的觀念還是有的,不過不在像以前的農村人那麼的太看重了,如果生的兩胎都是女孩的話,雖然會有點小情緒,但是也不會那麼的太去計較了。如果一個女孩一個男孩也是會讓都生女孩的人家羨慕的。那麼不孝順的兒女多嗎?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兒媳,都不願意和公婆住一起?網友的回答很真實
    大家都知道,現在很多的女人結婚後,都不願意和婆婆住在一起,都喜歡單住,這樣不僅生活方便,而且很自由,有自己的空間,那麼你願意和公公婆婆住一起嗎?@網友A:婆媳是兩代人,不僅觀念和生活習慣不同,其他方面還會有諸多不便。
  • 「老公,孩子也大了,要不讓婆婆搬出去住吧」「我不好意思說」
    在我們國家,婆媳好像是一對天生的冤家,許多婆媳甚至到了有你沒我,有我沒你水火不相容的程度,有的夫妻就是因為婆媳關係沒有處理好而離婚的。所以,絕大多數的女人結婚時很擔心的所有問題中往往就有婆媳的問題。唯一讓徐芳感到不滿意的就是,自己婆婆有時候幹涉太多了,自己與丈夫畢竟與婆婆不是同一個年齡階段的人,自然會有很多代溝。所以在孩子讀書以後,徐芳就萌生了想讓自己婆婆回老家的想法。徐芳對自己老公說道,老公,要不你讓你媽回老家吧,她對我挺好,我不好意思說。
  • 婆婆經常和我鬧矛盾,甚至讓我搬出去住,我說一句話婆婆愣那了
    導語:婆婆經常和我鬧矛盾,甚至讓我搬出去住,我說一句話婆婆愣那了都說婆媳關係是天底下最難處理的關係之一,沒結婚以前我一直不相信這話,可是真等到自己結婚了,我才發現自己錯得有多離譜。我叫小歐,是家裡的獨生女,本來家人是打算招一個生門女婿,可是我誰都看不上,就喜歡老公,老公家裡是農村的,而且也是獨生子,婆婆是萬萬不會同意老公做上門女婿的,為了能夠嫁給老公,我甚至不惜和父母鬧翻。
  • 我是兒媳,公婆要來我家住,我該怎麼拒絕?
    網友一:住一起吧生活習慣不一樣,說了他們心裡不舒服,不說吧自己心裡不舒服,不讓住一起吧,有的人又說不孝,是誰定義的孝就非要住一起?他們需要什麼我都可以給,房子車子不需要他們負擔,娃我自己可以帶,逢年過節可以回老家或者接城裡一起過,但長久住一起我沒法接受,當然老了生活上確實需要人照顧一定會住一起照顧,年輕的時候還是算了吧。 網友二:本來親戚就是遠來香,婆媳關係又不好相處,非得往一塊湊合什麼?
  • 家有兒女朵朵近況曝光!27歲變娃娃臉美少女,和朋友住農村開酒吧
    《家有兒女》應該是很多90後甚至00後童年的記憶,這部優秀的家庭情景喜劇一經播出就大受歡迎,裡面的很多小演員都已經成為了現在娛樂圈的當紅明星,比如楊紫、張一山和馬可等等,也有長大後從事其他行業的,比如「朵朵」的扮演者段麗陽。
  • 68歲老婦因離婚難重度抑鬱:丈夫不肯離,兒女不讓離,律師不幫離
    群內沉寂片刻之後,陸續有人發言:「我父母是去年離的,現在父親跟弟弟住,母親和我住,各自生活都受影響,挺難的。」同學 A說.「我父母鬧了一輩子離婚,到老也沒離成,因為不願給兒女添麻煩,現在是同住分居、冷戰狀態,節假日團聚,也挺彆扭。
  • 農村如果有房子,退休後是否可以回鄉去住?
    農村如果有房子,退休後是否可以回鄉去住?自己的房子為什麼不能回去住,只要你願意這是沒有人會反對的,少小離家老了回這是很多人的夢想,我想這是沒有人會剝脫你這個權利的。我和大多數朋友一個樣,都是從農村出來的。
  • 農村舊村改造,免費住新樓還能領補助,農民卻說不合適,為啥?
    目前在中國廣大的農村地區,由於歷史和管理體制等原因,規劃管理無序,布局結構混亂,基礎設施缺失,環境衛生、消防安全、治安計生等問題突出,道路泥濘、汙水橫流、垃圾成堆、供水電力通訊雜亂等現象嚴重,極大地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質量,影響了城市的整體面貌。 這也嚴重製約這農村經濟的發展。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很多地區都在進行舊村改造。
  • 三個過來人忠告:老了之後,哪怕一個人生活,也不要和兒女一起住
    可想像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和兒女們住在一起,不一定會幸福,也可能是苦不堪言。 梁姐,63歲 以前沒和兒子住在一起的時候,總聽姐妹們說,千萬不要和兒女住在一起,不僅累,還糟心,當時我還不信,因為我覺得自己兒子挺孝順的,他怎麼可能對我不好呢?
  • 「婆婆不讓我和老公搬出去住,我要離婚」媽媽的回答挽回女兒婚姻
    現在小兩口結婚,都希望有自己獨立的空間,享受二人世界,不想和父母一起住。尤其是女方,不想和婆家住一起,因為和男方父母住一起,女方不好意思和老公打打鬧鬧,不敢隨便指揮老公幹這幹那,有很多的不自由。特別是婆媳矛盾,可說是婚姻矛盾中的頭號選手。
  • 農村「不婚族」,老了攢錢住敬老院,別太天真,那裡沒那麼好
    衣食住行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尤其是,近年來,新農村以及鄉村振興的不斷發展,農民的生活已經步入了新的階段,越來越多的鄉親已經富足了起來,生活品質也在逐步的提高!可是,不容置否,老齡化已經不斷顯現,對於最初外出打工的60後來說,已經步入了老年時光!養老的話題,也成了很多農村人談論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