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引發究極矛盾,父母應不應該跟兒女一起住?

2020-12-27 舜網

《都挺好》演到第五集了,喜歡看都市生活劇的朋友們都看著挺過癮。

而一個問題也隨之浮出。

這是個老問題,父母應不應該跟兒女一起住?

電視劇中的你倪大紅飾演了蘇大強,他是一位老年喪偶的退休人員。

他和兒媳的做法雖然有些誇張,但不能否認現實生活中父母與兒女之間共同生活確實存在這些問題。

對此我也沒採訪一堆人,午休時將這個問題拋給辦公室幾個同事。

圍繞這個問題,得到了幾個靠譜的答案及方法。

也許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

01

靚妹吳(公司前臺)

我跟老公都是獨生子女,這個問題我公公婆婆跟我明說過。

「70歲之前,只要我還能走得動,不會去跟你們住,要是哪天我真生活不能自理,你們再來管我就行。」

我自己爸媽也是這個態度,他們也願意自己過二人世界,想我的時候就過來住兩天。

所以這個問題,我還沒有什麼糾結的,挺好的。

電視劇裡演的肯定是誇張了點,只能說倪大紅演的好,編劇編故事的能力不錯。

02

梁生 (銷售)

我是獨生子,我老婆還有一個姐姐。

我現在就在為這事發愁,說實話我巴不得天天陪客戶吃飯,都不想早回家。

丈母娘去年搬進來跟我一起住了。

本來挺好一件事情,可她老人家天天不是在客廳放廣播,就是扯著嗓子跟老姐妹打電話。

這也不是什麼大毛病,也不好提這個事,怕她心裡多想。

況且每天她還早起給我們做早飯。

暫時沒轍,等找個合適的時間跟她溝通一下吧。

03

劉生 (售後工程師)

(這位同事有些苦大仇深)

你說的這個電視劇我也在看!

我丈母娘就是個奇葩,每天晚上8點半就躺房間裡去睡覺。

睡覺就睡覺吧,她睡眠質量還不好,最後我們就不能發出大動靜。

就等於8點半我們家就要準備熄燈就寢了。

但要知道!我有的時候加班回家都不止8點半了。

就為這個,我丈母娘還好多次在飯桌上抱怨,說我打擾她休息。

回家就跟做賊似的,現在還沒小孩,有小孩了是不是得把孩子嘴堵上?

04

王總(銷售部經理)

問題是靠解決的,拿我們銷售的話來講

「只有搞不定的人,沒有做不好的事。」

我跟我丈母娘兩個人就相處的很好,最重要的是獨立空間。

不論是什麼矛盾,那都是因為獨立空間被幹涉導致的。

這個「空間」並不是指實體的房子,而是精神上的空間。

說白了就是你少管我的事,我也不多管你。

大家相安無事,但有人會覺得實施起來有些困難。

其實這就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有些老人比較倔,但並沒有痴呆,你好好去跟他說,頂多就是開始說你兩句。

慢慢的他也不在乎了。

05

拾娛 (我自己)

我跟媳婦還沒跟父母一起住。

對於這個問題就和前臺小吳一樣沒啥經驗。

我比較認同王總的說法。

同時我認為,不管是和誰長期生活都會產生矛盾,這不僅僅是父母,同學、夫妻、同事都一樣。

矛盾的產生就是因為生活習慣上產生了衝突,這個時候只能去磨合。

磨合本身就是一種磨去稜角的過程。

希望以後我跟雙方父母一起生活會順順利利吧。

父母辛苦一輩子,到老想跟兒女一起住當然應該一起住了,再多矛盾也該是兒女一方讓這點。

想想他們小時候怎麼讓著自己,一切都不是問題了。

這部《都挺好》的電視劇,我預計要火。

以前的電視劇都喜歡拍婆媳關係,這部電視劇就反其道而行,有趣的同時也值得反思。

完~

相關焦點

  • 晚年跟兒女住一起,和自己住的老人,哪種更幸福?聽聽過來人咋說
    儘管這麼說,那麼在老年人心中,人老了跟子女住比較好,還是自己住比較好呢?案例對於在老了之後是跟子女一起住還是自己住的選擇,王女士是這麼覺得的。王女士這麼講:只要生活還能自理,我就想自己住,不想跟子女住在一塊。
  • 老年人:自己住不安全不方便,和兒女住,沒尊嚴矛盾多。你怎麼看?
    現在中國人的養老方式,正在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過去"養兒防老"的觀念,已經不太行了。對不起啦,老同志,我說的話也許你聽不好,其實我不是在勸你,也是在勸我自己,因為我本身也是一個老人,一位老同志!說句心裡話,老人是願意和兒女們住在一起的,共享天倫之樂。話又說回來,老人有老人的生活特點,和兒女們住在一起,確實有諸多不便。如果說是沒尊嚴矛盾多,這句話不太好聽!
  • 子女結婚之後,是和父母一起住好,還是分開住好
    子女結婚之後,是和父母一起住好,還是分開住好?相信很多夫妻都會考慮過這樣的一個問題,婚後要和老人們住在一起嗎?而且老人年裡一般都希望子女在吸錢,但是子女又會覺得在一起住會不方便,因為出生的時代不同,說我們和老一輩的想法與為人處世自然都是有著很大的差別的。
  • 不懂這3點,婚後還是別跟父母住在一起了
    有人說這個問題涉及到中國千百年來無法調和的矛盾,「婆媳矛盾/翁婿矛盾」;有人說這個問題也是導致婚前協商結果的一個重大阻力。」為什麼跟老人一起生活會引發年輕人的普遍牴觸的心理?胡歌曾經在採訪的時候就他與薛佳凝的分手說,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情,也是一輩子的事情,如果父母不能接受她,那強硬著在一起就是對她的不負責。可惜很多人揣著明白裝糊塗,在面對伴侶與父母矛盾的時候,嘴裡說著我左右為難,或者愚孝或者大不孝,用極端的方式處理矛盾,導致矛盾越來越激化,最終不可收拾。
  • 三個過來人忠告:老了之後,哪怕一個人生活,也不要和兒女一起住
    可想像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和兒女們住在一起,不一定會幸福,也可能是苦不堪言。 梁姐,63歲 以前沒和兒子住在一起的時候,總聽姐妹們說,千萬不要和兒女住在一起,不僅累,還糟心,當時我還不信,因為我覺得自己兒子挺孝順的,他怎麼可能對我不好呢?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兒媳,都不願意和公婆住一起?網友的回答很真實
    大家都知道,現在很多的女人結婚後,都不願意和婆婆住在一起,都喜歡單住,這樣不僅生活方便,而且很自由,有自己的空間,那麼你願意和公公婆婆住一起嗎?@網友A:婆媳是兩代人,不僅觀念和生活習慣不同,其他方面還會有諸多不便。
  • 婚後要不要跟公婆住一起,為避免婆媳矛盾,還是分開住比較好
    「有的婆婆雖已年過花甲,卻仍希望繼續保持在家庭中的經濟支配權,或者難以接受完全由媳婦掌握家庭經濟大權的事實;而做媳婦的也往往不甘讓步,這就難免發生矛盾。即便是婆婆和媳婦共同持家,由於各自的地位不同,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需要不同,也容易產生分歧。所以為避免矛盾衝突,最好別住在一起。
  • 獨居婆婆喝粥時含淚傾訴:兒子兒媳都孝順,就是不敢跟他們住一起
    獨居大媽邀請吃飯,才知道她的心酸父母年齡大了,兒女們願意把他們接在身邊,方便照顧,也能給家裡的瑣事幫些忙。這樣做的,是大家口中的孝順孩子。只是,有些時候,老人心裡的話,卻不願對兒女說。李大媽放下粥碗,擦擦眼淚,說不是自己不去住,兒子兒媳都很孝順,自己就是不敢去住了。王峰奇怪,但隨著李大媽的傾訴,他慢慢明白了原因。買菜做飯,家務瑣事,有人陪伴,無人聊天李大媽的兒子兒媳,工作都比較忙,早出晚歸,家裡的事情,基本顧不上。
  • 美國人為什麼沒有婆媳矛盾?跟這三個因素有關,還真不是女人矯情
    而在國內,網絡上會凸顯各種婆媳矛盾的激化,而「你不幫我帶娃,我不幫你養老」的話題天天都有人爭論得不可開交,令外人覺得不可思議。同樣是婆媳,但是不同的國家為什麼有不同的狀態呈現,多跟以下三種因素有關:育兒理念大不相同因為美國比較注重孩子的獨立性,所以供兒女長大成人之後,自己的義務就完成了,兒女各自獨立生活,當然結婚之後也不會住在一起,這樣的背景還真少了很多的矛盾。
  • 跟老人住在一起真的好嗎?難以理解三代同屋的「幸福」!
    跟老人住在一起真的好嗎?難以理解三代同屋的「幸福」!網友一:跟老人在一起生活二十多了,真是沒有選擇的餘地,要能選擇的話堅決不和老人住一起,太多的委屈心酸與無奈。網友二:我以前和公婆住一塊,帶院子那種小樓房,兩層的,中間各種事真的太辛苦,婆婆公主病玻璃心愛找事,公公是我婆婆做什麼都是應該的,孩子我們自己找保姆帶,各種找保姆的事,他們說自己帶不了,他們女兒也心疼父母說他們老了帶孩子太累,外孫帶到六歲,我和我老公真的是苦不堪言,後來自己買了房子搬了出來,現在我公婆我姑姐各種親戚在我們面前說公婆住的房子條件太差,我公公每次都嘲諷的和我們說話
  • 父母吵架時,作為兒女的應該怎樣做?
    父母年齡大了,但是有時父母也難免有磕磕絆絆,兩個老人儘可能因為生活中的一些瑣事就吵起來了,有時吵得很厲害,那麼如果這時兒女在身邊該怎麼辦呢,下面分享一下自己的額經驗。首先要弄清楚父母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吵架。
  • 300萬拆遷款分給兒女,父母卻反遭埋怨,老人心寒去住養老院
    以前物質匱乏,偶爾主顧給老伴幾顆糖果幾塊餅乾,他捨不得吃,跟寶貝一樣藏起來偷偷塞給兒子。於大媽從小在重男輕女的環境下長大,對於老伴這種偏心眼行為,本能地牴觸。老伴當家,別看他平時蔫蔫的,一旦暴脾氣上來,總愛對人動手,就連於大媽都挺畏懼,於是只能私底下儘可能多疼惜女兒。
  • 婚後不願跟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就是不孝順?老公還要跟我離婚?
    「老公執意要把自己的爸媽接過來一起住,而我不同意,他卻說我不孝順,還說不想跟我這樣不孝順的人在一起過了,要跟我離婚。」這樣的情況可能不算多,但也真的不算少數,說起來,真的挺心酸,現在這個年代,居然還有很多人抱有這樣想法。還有個馬上要領證結婚的朋友,跟男友提了一句最好結婚不要住在一起,怕我的小性子惹老人不開心。
  • 妻子不願意老公父母來家裡住,如何勸說才能讓老婆接受?
    子欲孝而親不在可以說是每一位作為兒女的最不願意看到的事,趁著父母尚在給父母多一些的陪伴與關懷本來也是我們應盡的義務,作為一名妻子如果真是對於把父母接到家裡一起居住尤為反感,那麼她的確需要好好的反省一下,今天剛好我來回來這個問題,接下來咱就一起說道說道。
  • 我實在不想跟老年人住在一起,但是也沒辦法,該如何消氣?
    和老人家,父母住一起要分情況,如果子女年輕,已成家就不該再和父母住一起,就該搬出去獨立生活,什麼時候需要住一起呢,就是父母不能再照顧自己了,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顧了,這是子女應盡的責任和對父母的愛。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太願意和老年人住在一起,但是現在的老年人也不是很願意和年輕人一起住,必竟是兩個時代的人,各個方面都不一樣,矛盾是在所難免的,如果不想住一起就想辦法租房子,如果沒條件只能在一起住就大家相互體諒,互相包容,不過最好是不要一起住,誰的忍耐心都是有限的。
  • 老公兄妹四人,卻都要求婆婆跟我們住一起,我該怎麼去反對?
    最後都決定讓婆婆跟著我們住,老公也沒反對,我該怎麼辦?是要吃了這個悶虧還是大鬧一場?」小莉今年28歲,跟老公孫季結婚三年了,因為結婚的時候沒錢單獨買房,所以一直跟老公父母住在一起,現在公公病逝,只留下婆婆一人,小莉是真心希望哪個哥哥姐姐把婆婆接回家去養老的,那樣她就可以跟孫季過她們的小日子 。
  • 老了後跟「女兒」住,和跟兒子住有啥不同?聽聽2位老人的心聲
    文/小雪媽媽現在的人和過去的人思想差別還是挺大的,過去的時候,都奉行「養兒防老」,教育孩子將來要贍養父母;現在的父母也不是說不教育孩子孝順,不過在養老這件事情上,更多的是自己給自己「攢養老錢」。一方面是不希望給孩子增添負擔,另一方面不願意看子女臉色生活,雖然孝順的子女不會覺得父母是負擔,但老了以後的事情,現在還是不要妄下定論!老了後跟「女兒」住,和跟兒子住有啥不同?
  • 跟婆婆一起住,不爽怎麼辦?你要想到自己的計劃!
    一朋友巧巧跟我說她婆婆挺討厭的,天天嘮叨,真不想跟她住一起了,每天煩都煩死了。我對巧巧說,咱兩家走得近,你家情況我也是知道的,說實話,你家婆婆的行為算不錯了。發牢騷可以,但真要獨自搬出去住,對你對小家庭還真沒有多大好處。跟不跟婆婆住一起,我覺得每個媳婦都應該學會計算:如果婆婆不是太可惡那種,跟婆婆住能幫你帶孩子,順便買買菜,做做飯,真的在生活中讓你省了不少事,忍一忍婆婆的嘮叨,也是應該的。
  • 不但是父母的養老需要兒女,兒女也需要父母的嘮叨和關愛
    有朋友說孩子是天生的不孝順,自私。我們這些做父母的都知道這幾十年一路走來有多麼不容易。大家好我是老劉。今天和朋友們聊一聊我們的孩子,這個問題可能有一些朋友並不想提及。但無論如何不能說我們是父母,是長輩,是老人是弱者就一定要固執到底。因為這樣的固執不僅對家庭對孩子,乃至對我們自己的身體和養老生活都是不利的。孩子不管是生在什麼樣的家庭,都是一張白紙,他們在父母,老師,朋友,社會的影響下逐漸長大。
  • 分開住是解決婆媳矛盾的最好方式
    婚前,身邊很多親人就給過我忠告:「儘量不要和婆婆住在一起,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那時我是不信的,我想著真心換真心,我對她好,她應該也會對我好。當初跟你說了兩個孩子年齡間隔時間短,先做掉,等幾年再生,你不聽,你害你自己也就算了,還得拖累我們空閒時間不能出去玩,還得給你看大寶。之前我一直都想忍著吧,畢竟我還要讓她幫忙看孩子好讓我出去工作。可是我忍了半年了,我實在忍不下去了,我不想再和他們生活在一起,不想成天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