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婆婆喝粥時含淚傾訴:兒子兒媳都孝順,就是不敢跟他們住一起

2020-12-20 拙小見

獨居大媽邀請吃飯,才知道她的心酸

父母年齡大了,兒女們願意把他們接在身邊,方便照顧,也能給家裡的瑣事幫些忙。

這樣做的,是大家口中的孝順孩子。

只是,有些時候,老人心裡的話,卻不願對兒女說。

王峰樓下的李大媽,就是這樣一位老人。她是單親母親,這兩年一直獨居。

兒子成家,孫子降生,好不容易熬到孫子獨自在外上學,趁著身體硬朗,她早早地搬出了兒子家裡,寧可獨居,說什麼也不願回去。

王峰原先還以為她能習慣孤獨,直到有一天下班,上樓時發現她家的門沒關。

走到她這一層,李大媽主動推開門,對他招手,問王峰吃了嗎?

王峰說,我一個外地單身漢,還沒做飯呢。

李大媽高興地說,太好了,我做多了,一起吃吧。

看著她期待的眼神,王峰不好拒絕,於是進了門,發現桌上早早地擺好了兩個炒菜,兩碗粥。

王峰不是矯情的人,平日裡經常幫李大媽做些雜活,李大媽也很是和藹,所以在他家裡,王峰一點也不拘束。

端起熱粥,王峰呼啦呼啦喝著,說好久沒喝道這麼好喝的粥了,李大媽笑著看他,說鍋裡還有,慢點慢點。

一邊吃,一邊就聊起李大媽的兒子兒媳來。後來,王峰想想,是李大媽把話題引了過去。

說著說著,她端著粥,眼裡就含上了眼淚。

王峰知道她有話要說,於是問她,怎麼不住在兒子那裡,這樣照顧起來多方便?

李大媽放下粥碗,擦擦眼淚,說不是自己不去住,兒子兒媳都很孝順,自己就是不敢去住了。

王峰奇怪,但隨著李大媽的傾訴,他慢慢明白了原因。

買菜做飯,家務瑣事,有人陪伴,無人聊天

李大媽的兒子兒媳,工作都比較忙,早出晚歸,家裡的事情,基本顧不上。

於是,前幾年在那邊住的時候,照顧一家人的任務就落在了李大媽身上。

當時孫子還要上學,接送都歸她管。

早晨六點,起來做飯,兒子兒媳還沒醒,她只能小心翼翼,生怕動靜大了吵醒他們。

一直忙到七點,把幾個人的飯忙完,伺候孫子吃飽穿好,騎上電瓶車送去上學。

回來時,沒顧上說句話,兒子兒媳已經上班了。

面對空蕩蕩的家,李大媽又是打掃,又是疊被,生怕兒媳回來,嫌棄自己這個婆婆不幹活。

買菜,接孫子,午飯,送孫子,接孫子,晚飯,一天,就在忙忙活活中過去了。

幾點一線的生活,即便退休無事,也是枯燥乏味。

兒子兒媳一天說不上幾句話,李大媽看著自己並不喜歡的電視劇,眼神時常空洞,想念著老家的老姐妹。

只有她們,聊聊家常,心裡才舒暢。

住在人生地不熟的兒子家裡,面對家庭瑣事,自己就像一個不停轉的機器,生活中看不見光彩。

生活習慣不同,束手束腳

說完這些,李大媽又轉移了話題,問王峰,你們年輕人,是不是都喜歡晚睡?

王峰愣了一下,說也不是吧,自己偶爾晚睡,但第二天會很沒精神。

李大媽嘆口氣,又回到兒子兒媳身上。

「他們太能玩了。」

不知是不是工作太忙的緣故,兒子兒媳習慣了晚睡,孫子睡下後,他們還要在臥室裡刷劇打遊戲。

李大媽說了他們很多次,兒子總說自己需要排解白天的憂慮,兒媳說白天沒時間,只能晚上看看電視劇。

你早點睡就行,他們這樣勸說。

可是,習慣早睡的李大媽睡不著,儘管兒子兒媳儘量控制了聲音,可是深夜裡,一點點動靜,都讓人瞬間清醒。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習慣,讓李大媽和兒子兒媳有一些小摩擦。

比如放久的水果吃不吃,比如舊衣服怎麼處理……李大媽說,在他們家裡,自己總是束手束腳,儘量習慣他們的習慣,就是生怕兒媳與兒子鬧矛盾。

尤其是一次夜裡上廁所,她聽到過兒媳對著兒子抱怨婆婆習慣不好,兒子與她嗆了兩句,屋裡就沒了動靜。

「每天就像走鋼絲一樣。」李大媽這樣說。

私生活幹預過多,沒有自由

李大媽年輕時離異,為了照顧孩子,再沒找對象。

住在兒子家時,同院有一位單身馮大爺,與李大媽關係不錯,有時候約好了一起買菜,有時候一起接孫子孫女。

後來兒子知道了,跟李大媽說儘量少跟他接觸,說這位馮大爺不知身上有什麼事情,別牽連上咱家。

李大媽將信將疑,也不好意思直接去問。

後來,無意間聽見兒子兒媳的對話,才知道原來是他們聽了什麼流言蜚語,這才要自己遠離馮大爺。

李大媽傷心了很久,她只是把馮大爺當做一個朋友而已,想不到為了顧及孩子的臉面,自己還要裝作不認識對方,故意躲開。

這一切的一切,圍繞起來,好像一個牢籠,讓李大媽感覺室息,恨不得早點離開,回到老房子,自己生活。

於是,孫子寄宿之後,她不顧孩子們的勸阻,毅然搬了回來,清粥淡菜,與孤獨為伴。

有了物質上的支撐,也不能忽略精神上的交流

聽完李大媽的傾訴,王峰久久不語。他想起了遠方的父親母親,很久沒有陪他們一起走走。

自己在外打拼,掙了錢大部分寄回去,讓他們存著養老。

每次打電話,他們的關心自己都當做嘮叨。

真正的交流,大概很久都沒有了。

李大媽的兒子兒媳,給了她不菲的生活費,加上退休工資,足夠過上很滋潤的生活。

可是為什麼,她今天還要邀請王峰吃飯,向他傾訴自己的心事呢?

原來的老姐妹,大部分都去了孩子家裡,幫忙照顧孫輩,她能傾訴的對象越來越少。

物質條件有了,精神生活卻慢慢空虛,最終變得荒蕪起來。

從小做孩子,長大了還要父母遷就自己,這是多少成年人成家後的狀態。

有了物質支撐,缺了精神交流,沒有深度理解,還把父母當成向自己付出的對象,這讓許多業已成為祖輩的父母,內心空虛,對著兒子兒媳的家,望而卻步。

溝通、交流、換位思考,這種在工作中天天討論的職場素質,也該與父母多多實踐。

家的概念,不只是吃飯睡覺刷手機

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

成年後,各種繁瑣事項都要顧及,接父母住在自己的小家,的確省了很多自己操心的地方。

但是,作為兒女,也要站在父母角度,想想他們的感受。

李大媽的事情,可能是一個個例,但也折射出如今老人的一些心理狀態。

他們怕兒女操心,承擔了家庭瑣事;他們怕兒子兒媳鬧矛盾,不得不改變自己的習慣;他們有時要放棄愛好,去顧及這個小家的大局。

家,大概不該是這種狀態。

成年後,總不能把家只當成一個玩手機刷電視劇的地方,家的存在,需要每個人感受到風雨中的溫馨,需要交流的自由,還有無拘無束的放鬆感。

小時候,知道父母的不容易,長大後,更要理解父母,留下空間,尊重選擇。

有了這些,家就會更和諧吧。

-END-

(情感故事,讓您在紛繁世間尋找一絲安靜與快樂,期待您的點讚與關注。)

相關焦點

  • 婆婆:「何必要去和兒子兒媳住一起,惹人厭煩呢」
    現在的婆媳關係很多都是因為兩個人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引起的,「遠香近臭」這個詞不是沒有道理的。做兒媳的不想和自己的婆婆住一起這是常事,同樣的,也有的老人,同樣也不想和自己的兒子兒媳住一起,她們也有自己的理由和想法。
  • 「兒媳,你不孝順我不怕遭報應嗎」?「我就是跟你學的」!
    張阿姨從不孝順,雖然按照法律兒媳婦並沒有贍養公婆的義務,但作為一個兒媳婦至少應該尊重老人,你可以不孝順,但也不能虐待,可張阿姨卻是一個虐待婆婆的兒媳婦。她的所作所為大家都看在眼裡,有些鄰居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之下,會當著她的面給她提意見,而每一次都會被她給罵回來。
  • 為什麼很多兒媳不願意跟婆婆一起住?這對夫妻的遭遇,堪稱教科書
    從小我就跟別人不太一樣,有點怕生,讓我跟別人短時間待在一起可以,但如果讓我長時間跟別人待在一起,我會很不舒服。也不知怎麼了,從我婚前第一次跟我老公一起去他家時,我就渾身不自在,一刻也不想在他們家待下去,雖然我老公安慰我了,給我做思想工作了,但我始終邁不過心裡那道坎兒。
  • 結婚9年租房住,婆婆勸兒子將買房款借給侄兒創業,兒媳:不可能
    但是如果父母有重男輕女的思想,那麼在他們心目中,女兒存在的價值就是無私地往娘家輸送利益,否則便是不孝順。長期在這種思想薰陶下,女人會將責任感和使命感放在首位,凡事都以娘家為中心,不計較個人得失,抓住一切可以為娘家效勞的機會,活得完全沒有自我。
  • 懷孕兒媳喝土豆湯,婆婆給兒子端出排骨湯,兒媳哭訴:像女娃咋了
    有一天,婆婆要搬來一起住,丈夫與她商量,晚晴也沒有反對,心想老人年齡逐漸大了,在這裡也好照顧。婆婆搬來之後,第一時間給晚晴調理身體。同時催促著兩個人,準備要孩子,而且一定要是兒子才行。對於要孩子的晚晴並不反對,但是婆婆對於「男孩」的執念,她有些不理解。「媽,現在都什麼年代了,男孩女孩不都一樣嗎?」
  • 「跟婆婆在一起住了十天,我想離婚了」這位兒媳的朋友圈,很現實
    我本以為我媽帶著我去我二哥家住是因為和我二嫂關係好,結果到後來才發現,她不是跟我二嫂關係好,而是認為我二嫂好欺負。我身邊的朋友當中,有人是跟哥嫂一起住的,有一次跟她聊天的時候,她說,「我哥雖然不是外人,但我嫂子是外人。我哥雖然不拿我當外人,但我嫂子拿我當外人,所以,我在他們家住的時候,總會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沒辦法像在自己家一樣想幹嘛幹嘛。
  • 「憑什麼讓我只喝粥」「坐月子時你說的出院了,沒必要吃營養品」
    而冠宇出生於農村,父親在他十歲的時候就病逝了,母親一個人拉扯大他不容易,他是一個努力上進、典型的鳳凰男。 兩個人在一起之後,雖然身邊的朋友都不太看好,但是他們倆為這段感情都很努力,尤其是冠宇知道自己條件不好,在畢業之後身兼數職,努力掙錢,還在他們工作的城市貸款買了房子,冠宇的勤奮和努力也是讓方瀾的父母心服口服。
  • 婆婆折磨了兒媳8年,兒媳的反擊大快人心
    清官難斷家務事,兒媳和公婆之間的矛盾越激烈,有很主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男人窩囊,婆媳矛盾需要男人在中間周旋和調節,一個巴掌片不響,如果婆媳之間只是一些家庭瑣碎之事,做兒媳的也應當學會包容和理解,必將公婆歲數大,沒文化,看不慣的就會嘮叨,此時為了家庭和諧,兒媳保持沉默是最好的方式。但是包容也好,理解也罷,都要有個度,如果公婆做得太過分了,讓兒媳感到在家裡沒有地位,那樣矛盾就會就會越激烈。
  • 結婚當天,婚房被婆婆霸佔,兒媳:「你跟你兒子過吧,我回娘家」
    但凡是個正常人都知道,肯定不可以這樣。既然這個道理能弄明白,那麼,有些婆婆給兒子兒媳買的婚房,自己卻想要先住,同樣是不應該的。沒遇到過這種婆婆的人,可能永遠都不用擔心這種問題出現。但遇到過這種婆婆的人就會知道婆婆的做法有多讓人窩心,本屬於自己的婚房卻輪不到自己住,心裡肯定不會好受。
  • 婆婆生病,兒媳每天準備清粥素菜,「我坐月子時,也是這樣吃的」
    有的婆婆雖然刁鑽,但念著兒媳延續香火的份上,還是會好好伺候兒媳坐月子;可是也有一些婆婆,因為不滿兒媳,在坐月子期間不管不顧,給兒媳造成了傷害。人與人相處,以彼之道還彼之身的事情不在少數,婆婆不善待兒媳,那兒媳也極有可能以牙還牙。
  • 婆婆讓兒媳喝偏方生兒子,產檢時卻是女兒,孩子出生後婆婆樂了
    雖然人們現在常說男女平等,可是依然有一些人他們根深蒂固,特別是對男孩子的執念很深。如果家裡面沒有男孩,他們會想各種辦法生男孩,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從一些地方找一些偏方,讓兒媳喝下去,他們認為這樣就可以生男孩。
  • 婆婆嫉妒兒媳得寵,給懷孕兒媳杯裡下藥,卻被不知情的兒子全喝了
    ,有的時候也會出現這種情況:明明兒媳的性格很溫和,也會包容忍讓婆婆,但婆婆就是不依不饒,一定要找兒媳的茬,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其實這裡面暗藏的一個原因,那就是婆婆對兒子有一定的佔有欲,在她們眼裡,兒媳就是奪走兒子寵愛的人,所以會不自覺地對兒媳散發敵意,覺得兒媳配不上自己的兒子。玉蓮就遇上了一個這樣的婆婆。
  • 婆婆在兒子家住,被兒媳當下人使喚,婆婆一句話,讓兒媳啞口無言
    不管到什麼時候,一個人的經濟實力就是一個人體面。你可以說自己是一個靠譜的人,可是沒有錢,你用什麼來表現自己的靠譜呢?後來,兒媳要生產了,李阿姨不得不去照顧,照顧完月子之後,李阿姨就想要回老家了,可是兒子卻對她說,兒媳一個人照顧不了孩子,希望媽媽能夠留在這裡,看到兒子如此誠懇,李阿姨也不好再離開,於是就留了下來。兒媳的閨蜜要來做客,李阿姨特意準備了一大桌子菜,從早晨一直忙活到中午,只是為了能夠給兒媳撐個面子。
  • 婆婆不願跟隨兒媳改嫁被全家人指責:真正的孝順不該親情綁架
    原因是,兒媳改嫁後,把兩個孫子也一併帶走了,並讓他們認新丈夫做爸爸。除此之外,老屋的徵收款,將近90萬,也被兒媳帶走,一分錢都沒給張婆婆。原本,張婆婆想著,孫子畢竟是自家的血脈,這筆徵收款留給他們以後結婚用,自己可以不要。
  • 攤子裡的這幾種婆婆、媳婦對她再孝順也都是白搭,不知好歹
    每一次見到母親累的抬不起手臂,說不愧疚是假的。但是實在沒有辦法!丈夫很孝順,不願使喚婆婆,她又張不開嘴,於是只好讓剛退休的母親去領娃。數不勝數的次,她還發誓不理睬婆婆。可是真當婆婆身體不舒服,住進醫院的時候,即使心中有萬般不情願,她還是忙著去伺候。然而,令她沮喪的是,婆婆的心太小了。稍有怠慢,或有不順心,便會多給兒子告發。其結果就是母子一家,自己反而裡外不是人。
  • 婚後不願跟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就是不孝順?老公還要跟我離婚?
    「老公執意要把自己的爸媽接過來一起住,而我不同意,他卻說我不孝順,還說不想跟我這樣不孝順的人在一起過了,要跟我離婚。」這樣的情況可能不算多,但也真的不算少數,說起來,真的挺心酸,現在這個年代,居然還有很多人抱有這樣想法。還有個馬上要領證結婚的朋友,跟男友提了一句最好結婚不要住在一起,怕我的小性子惹老人不開心。
  • 婆婆霸佔婚房考驗兒媳,不讓兒子兒媳一起住,直接毀了兒子的婚姻
    我以為我嫁過去之後真的會過上好日子,結果,從結婚第二天開始,婆婆就開始耍無賴了,不由分手住到婚房裡,對所有事都指手畫腳。最開始的時候我們還是分開住,我和前夫一起住一個房間,婆婆住另外一個房間。我雖然很不想跟她住在一起,但念在她是婆婆,是長輩,房子又是他們家買的,所以就沒有說什麼不好聽的話,一直在強顏歡笑。
  • 婆婆不想帶孫子,又怕兒子兒媳不養老,怎麼辦?過來人說得很現實
    既然這樣的問題擺在跟前,我只能活得實際一些,孫子和外孫子我都幫忙帶,最起碼兒媳和女婿心裡有數,老人做到了,他們也願意為我付出。我的想法還真沒錯,前年生病住院,兒媳跑前跑後,盡心盡力伺候著,女婿也挺孝順,剛出院就接到他那了,一直住到病好為止。
  • 一位高情商婆婆對兒媳的忠告:莫被孝順,綁架了你們的婚姻
    導語:一位高情商婆婆對兒媳的忠告:莫被孝順,綁架了你們的婚姻作者;三點/原創在一家人關於鳳凰女,鳳凰男該如何對待父母這樣一個問題之上,一位高情商婆婆對兒媳的忠告為:莫被孝順綁架了你們的婚姻。01畢曉敏與丈夫常應宗兩個人的家庭情況其實是有一點點相近的,就是家境都不太理想,而他們均是憑藉自己會讀書改變的命運,是各自家中發展最好的那個孩子,也就是人們口中所說的:鳳凰男、鳳凰女。
  • 「九點了還睡覺」,婆婆衝進兒子兒媳房間大吼,丈夫做法讓人失望
    也就是現在的丈夫,兩人有著說不完的話,很有共同語言。因此琳琳跟丈夫很快走到了一起,畢業之後兩人就帶著對方見了各自的家長,小王是單親家庭,所以對媽媽一直都非常孝順,到了琳琳家裡的時候,對她的父母也是如此,所以琳琳因為小王的孝順也認準了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