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上午,第十四屆全運會交通重點配套工程—西安地鐵14號線實現全線貫通,8座車站也已全部封頂,正在全面開展軌道及安裝裝修工程,下一步將不斷加快工程進度,為實現全線「軌通」「電通」「車通」等關鍵性工程節點提供有力保障,為2021年全線通車運營和全運會順利召開奠定了基礎。
中鐵二十局五公司副總經理、西安地鐵14號線1標項目經理梁緘鑫說:「盾構作業單線最高日掘進25.5米,誤差在5釐米內,安全、順利地實現了貫通。」西安市軌道集團建設分公司項目管理四中心副主任周沈華介紹,地鐵14號線地處渭河、灞河河漫灘,地質條件複雜,施工單位先後在6個盾構區間累計投入14臺盾構機,首次實現不截流、長距離下穿灞河,成功下穿鄭西高鐵、大西高鐵、西銅高速。採用了冷凍法施工的創新工藝,創造了西安地鐵全線區間隧道開工至「洞通」的新紀錄。
為了確保14號線建設項目的順利推進,兩條渭南至西安的輸電線路330千伏渭北Ⅱ線和渭東Ⅰ線,在4月3日完成了遷改工作。遷改工程拆除原架空線路約7公裡,新建約8公裡,拆除鐵塔26基,新建33基。「遷改屬於較大規模,需要2次跨越西禹高速,施工工期緊、難度大,西安國際港務區多次上門與施工單位溝通,提供全方位服務,為地鐵及其他重點項目的順利推進護航。」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交通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西安地鐵14號線全長13.8公裡,西起西安北客站北廣場,東至西安國際港務區賀韶村,途經未央區、滻灞生態區、國際港務區,與地鐵2、3、4號線有換乘站,設8座車站(4月21日車站全部封頂),在第十四屆全運會主場館——西安奧體中心設有體育中心站和雙寨站兩座車站。全線最高時速100公裡,預計運營初期年載客量10840.5萬人次。
地鐵14號線與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城際鐵路連通,建成後將國際港務區與機場、高鐵兩大交通樞紐連接起來,形成陸港、空港高效聯結的客流走廊,對保障十四運順利召開,推動陸港空港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這條線路的建設,實現了國際港務區內外循環的有機貫通和高效連接,將促使人才、信息、數據等商業資本進一步向國際港務區聚集,為下一步西安奧體中心周邊十大總部項目建設,提供資源保障,對於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促使以西安國際港務區為中心的東部全運新城加速崛起,衍生出更加活躍的新產業和新業態,進一步為城市人氣聚集提供條件,使國際港務區成為新的城市熱點區域,創造出新的經濟增長點。
此外,國際港務區以「一河兩岸兩橋三隧」為核心,「四縱六橫」及14條次幹路為骨架,以西安奧體中心建設為契機,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市政配套體系,加快形成陸港、空港的客流走廊,全力推進與主城區聯結的快速路網,西安國際港務區全力推進港城融合,一座綠色、生態、開放的現代化國際示範區正加速崛起。
融媒體中心 陳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