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謝爾塔拉農牧場:優化種植結構,打造現代畜牧業示範區

2020-12-17 經濟日報

作為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重要生態屏障的組成部分,近年來,呼倫貝爾農墾集團謝爾塔拉農牧場通過開展人工草地種植和天然草場改良等工作,利用人工節水灌溉、牧草種植、切根補肥等措施對40萬畝草地進行了示範改良,使試驗區內草牧業生產力水平大幅度提升,畜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得以強化,企業效益顯著增加,退化草原生態系統得以明顯恢復和改良,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草原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得以顯著提升。

由於去冬今春少雪寡雨持續乾旱,目前當地大部分草地長勢不好,但來到謝爾塔拉農牧場草牧業示範區、天然草場恢復示範地以及燕麥和苜蓿人工種植示範地時,卻是另一番景象。天然草場恢復示範地牧草生長情況明顯好於其它草地,產出的優質牧草比例大幅上升。人工種植的苜蓿、燕麥也生長得鬱鬱蔥蔥,科技示範凸顯支撐,驅動發展作用明顯。

因地制宜優化農業種植結構

這些年,謝爾塔拉農牧場按照做精做優農業,做強做大畜牧業的發展目標,通過優化農業種植結構,建設集約化人工草地等舉措,依靠耕地、機械、科技等方面的優勢,把水肥條件比較好的土地拿來做高效草地,種植的紫花苜蓿、燕麥草、青貯玉米在產量和獲得的效益方面與傳統農作物相比均有較大提升。「通過人工種植紫花苜蓿、燕麥草,補充了牛隻所需要的營養,緩解了牧場的飼草壓力,對提升牛奶品質,降低飼養成本提供了保障,這是自草場改良計劃實施以來我感受最深的一點,也是農牧場在跳出固有發展思路,調節種植結構做出的巨大努力。」謝爾塔拉第一牧場場長趙健興致勃勃地說。

在滿足自身牧草料消耗的同時,謝爾塔拉農牧場還積極補齊在牧草加工貯藏、市場流通的短板,通過加大投資改善基礎設施設備,加大科技力量投入,加大市場開發等舉措進一步延伸了「草牧業」的價值鏈和產業鏈,為正在打造的草牧業示範園區、天然草原改良示範園區,三河牛奶業產業示範園區提供基礎保障,為進一步形成「種草、制草、用草、售草」的草牧業建設體系奠基鋪路。

精細調養給草場補播施肥

「這以前是農牧場分流職工的打草場,由於過去連年打草,且受乾旱氣候的影響,土壤養分得不到回補,生產力連年下降,草場退化、沙化問題特別明顯。但自從開展草地恢復工作以來,優質牧草產量明顯得到提升,草原生態得到恢復。」從事草地恢復工作的宋文彬指著一片試驗草地介紹說。根據草場受損情況,農牧場在中科院的指導下設計出了精細的施肥方案,進行草地養分回補,並在初春通過免耕補播優質牧草,提高優質牧草比例。通過切根疏鬆技術劃破草根,提高土壤的透氣性,使草場得到再生復壯。

同時,謝爾塔拉農牧場還積極推行中科院「分區輪刈」示範內容,把草地分成3個區,每年只割走2個區的牧草,留下1個區休養生息,來年再行輪換。這樣,每年只打三分之二面積的草,根據他們的研究,3年後,牧草產量將顯著增加。此外,在使用中科院植物所研製的天然草地改良劑和天然草地羊草促進劑的實驗草場,通過養分調控、植物生長調控和土壤微生物調控,將促進草原上的優質牧草得以恢復,產草量和經濟收益有望進一步提升。

↑燕麥草割曬作業。

做好服務 引領畜牧業示範建設

人工草地種植和天然草場改良工作的開展,提高了優質牧草質量、產量以及載畜量,牧民飼養熱情進一步高漲,牲畜養殖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謝爾塔拉農牧場作為三河牛的故鄉,肩負著發展繁育壯大三河牛核心群的使命任務,通過積極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大力培育專業技術團隊,建設三河牛繁育科技中心等舉措,有效提升了廣大牧民、養殖戶的牛隻養殖成活率以及經濟效益。

「三河牛具有耐粗飼、耐高寒、抗病力強、宜放牧、乳脂率高等特點,是乳肉兼用的品種,非常適合飼養,遠比其他一些品種好養、好掙錢。」牧民格日圖高興地說起飼養三河牛的好處。截至2019年底,謝爾塔拉三河牛繁育科技中心累計銷售特培小公牛200頭,銷售凍精細管41275支,為發展壯大周邊養殖規模、提升養殖戶經濟收入做出了重要貢獻。

此外,謝爾塔拉農牧場還在畜產品加工方面進行大膽嘗試,包括巴氏鮮奶、酸奶、奶酪和烘焙產品的製作、銷售;以三河牛文化為核心,打造三河牛全牛宴,進一步帶動觀光、採摘、垂釣、農家遊等綜合旅遊項目等,推動農牧場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農牧場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當前,謝爾塔拉農牧場在充分重視先進科技設備、技術引用的前提下,積極推進農牧互補共贏的循環發展思路,草牧業產業得到興盛發達,產業成果不斷得到鞏固,產業輻射範圍逐步擴大,現代畜牧業示範區建設成果日益凸顯。(經濟日報記者餘健 通訊員 鄭永明 王敏)

相關焦點

  • 呼倫貝爾農墾集團謝爾塔拉農牧場公司推廣發展生態草牧業
    過去的一年裡,謝爾塔拉農牧場有限公司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目標,研究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草場改良實施方案,通過引進優良牧草,推動種植結構轉型升級,促進種養循環、產加一體、糧飼兼顧、農牧結合,使傳統種植業逐步向「為養而種,為牧而農」的方向發展。
  • 我省構建青藏高原現代牧場模式 打造5個現代牧場示範區
    針對青海省特色生態畜牧業高質量發展、農牧區鄉村振興中存在的若干重大科技需求,省科技廳將實施「青藏高原現代牧場技術研發與模式示範」重大科技專項,將通過建立三江源有機牧場、湟水河智慧牧場、祁連山生態牧場、青海湖體驗牧場、柴達木綠洲牧場五個不同典型生態區的科技示範牧場,實現特色畜牧業差異化發展,達到現代生態畜牧業發展要求的「產出高效、綠色發展、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目標
  • 內蒙古發展現代畜牧業 成為全國最大牛羊種業基地
    「十二五」期間,內蒙古加快前進步伐,著力增強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整體性和協調性,加強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積極調整牲畜品種結構,大力實施「穩羊增牛」戰略和「雙百千萬高產創建工程」,推廣牛羊冷凍精液人工授精、品種改良等創新型技術,通過提高牲畜個體產出提升養殖效益。  2016年內蒙古啟動「百萬頭肉牛」種子工程,已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牛羊種業基地,年提供種公羊20萬隻的生產能力。
  • ...田園歡歌」——金昌聚力打造菜草畜高品質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綜述
    今年年初,市委書記張永霞在深入永昌縣、金川區調研農業產業化發展工作後提出,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聚力打造菜草畜高品質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為金昌農業的發展精準把脈、創新布局、指明方向。
  • 推進農業現代化 發展生態畜牧業
    論壇以發展高原特色農牧業為主題,邀請農業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品牌農業與市場》雜誌等單位3名專家,以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生態畜牧業,打造農畜產品品牌,促進農牧民從單一的種植、養殖、生態看護向生態生產生活良性循環轉變為主題,圍繞農業現代化、草地生態畜牧業、品牌農業等內容作了專題報告,交流了新思想、拓寬了新思路
  • 【「十三五」 我們這五年】現代農牧業打造綠色小康
    近年來,庫倫旗積極貫徹落實通遼市關於深入推進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三牧」工作的總抓手,通過建設農業高效節水項目、發展綠色循環產業鏈、打造現代畜牧業等多種方式,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牧業,打造綠色小康
  • 青海構建青藏高原現代牧場模式
    羅雲鵬 攝   中新網青海玉樹9月27日電 (記者 羅雲鵬)記者27日從青海省科技廳獲悉,針對特色生態畜牧業高質量發展、農牧區鄉村振興中存在的若干重大科技需求,該省正構建青藏高原現代牧場模式,冀此為青海傳統畜牧業轉型升級提供科技支撐和樣板。  青海是中國的四大牧區之一,畜牧業是青海的支柱產業。
  • 昌吉現代畜牧業園區有新動作
    近日,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召開的第十一屆新疆農產品北京交易會上,昌吉市人民政府與內蒙古優然牧業有限責任公司籤訂了昌吉現代畜牧業產業園新建牧場項目投資合作協議。
  • 【海北州】現代農牧業催發祁連草原新活力——走進天境祁連繫列...
    近年來,為加快祁連縣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建設步伐,祁連縣先後在默勒鎮多隆村、默勒鎮老日根村、峨堡鎮黃草溝村、野牛溝鄉達玉村、野牛溝鄉大浪村5個地點開展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先行試點,通過合作社牽頭,打造了一批適應市場需求的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實現了生產方式、經營方式的根本轉變。
  • 轉方式調結構加快推進草食畜牧業轉型升級
    畜牧業也由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益型集約發展的新階段,迫切需要調整產業結構。我們提出加快發展草食畜牧業,正是為了促進畜牧業轉方式調結構,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而構建起糧經飼兼顧、農牧業結合、生態循環發展的種養業體系,有效滿足全社會不斷增長和提高的消費需求,保障農民持續增收。《規劃》的出臺將有助於促進草食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對建設現代畜牧業乃至現代農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
  •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杭州市現代生態畜牧業發展規劃(2018...
    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對促進農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加農民收入,穩定城鄉居民「菜籃子」供應,推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貫徹落實浙江省美麗生態畜牧業發展戰略部署,進一步推動杭州市畜牧業轉型升級,根據省委省政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高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計劃(2018—2022年)》的要求,結合《浙江省「十三五」畜牧業發展規劃》《杭州市畜禽養殖汙染防治「十三五」規劃》等精神,編制本規劃。
  • 棗陽市穩步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
    2012年1月棗陽市被農業部認定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兩年來,示範區建設穩步推進,現代農業發展邁出新步伐。  主導產業優勢進一步顯現  圍繞示範區功能定位,突出糧食、畜牧、水果和玫瑰四大主導產業,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糧食麵積穩步增長,2013年,糧食麵積301.04萬畝,糧食總產136.31萬噸。全市已四次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市)標兵」稱號,五次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市)」,2011年被國務院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
  • 尼勒克縣:加快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助力現代畜牧業快速發展
    近年來,尼勒克縣積極調整畜牧產業結構,通過優化畜禽品種,提升畜禽養殖水平,持續壯大畜牧業養殖產業化、規模化,確保了農牧民持續增收,有效加速了該縣現代畜牧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尼勒克縣克令鄉順民馬牛羊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秀蘭告訴筆者,這幾年,在尼勒克縣農業農村局的指導下,合作社圍繞現代化養殖理念和管理模式,不斷提升和改良牲畜品種質量,通過積極探索適宜本地養殖的優良畜種,持續壯大畜牧業產業發展。「目前,合作社現在存欄180多頭牛,生產母牛120多頭。在今後三到五年內,合作社還要經過篩選培養出優質褐牛,計劃新疆褐牛的存欄量達到500頭。」李秀蘭說。
  • 三產融合撬動現代畜牧業新動能
    三產融合撬動現代畜牧業新動能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9.12 星期三     初秋,沿著即墨區段泊嵐鎮興牧路前行,道路兩側古銅色的雕塑向路人傳達著青島畜牧科技示範園「
  • 家庭農牧場讓農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農牧民脫貧致富、實現增收,家庭農牧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近幾年,我市注重培育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種養大戶、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牧場、農牧業企業等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在我市現代農牧業發展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 2018年版中國畜牧業信息化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    四、產業結構調整方向分析第六章 中國現代畜牧業信息化建設分析  第一節 現代畜牧業信息化建設成效分析    一、現代畜牧業信息化生產情況    二、現代畜牧業信息化產品質量    三、現代畜牧業信息化草原規模    四、現代畜牧業信息化綜合實力    五、現代畜牧業信息化保障體系  第二節 現代畜牧業信息化基地建設分析    一、新疆華凌畜牧產業基地建設
  • 榆林榆陽區現代畜牧業「畜」勢勃發
    湖羊,肉牛等產業的快速發展,為榆陽區「3+2+x」現代農業新興主導產業體系的構建提供了有力支撐。「十三五」以來,榆陽區狠抓現代畜牧業標準化生產、畜禽良種繁育推廣、動物疫病防控、畜產品質量安全建設,今年緊緊圍繞「3+2+X」現代農業新興主導產業建設,按照「提升牛羊、穩定豬禽、適度特養、資源利用、振興鄉村」的思路,以養殖業轉型升級為重點,以畜產品質量安全、動物疫病防控為抓手,紮實推進畜牧業綠色、健康、穩步發展。
  • 【新時代·幸福美麗邊疆行】哈拉蓋圖農牧場重現40年前「兵團小鎮...
    穿著印有「美麗內蒙古」字樣文化衫的王淑香女士告訴記者,她就是當年從唐山到內蒙古草原的下鄉知青。那時,才18歲,今年已經近60歲了。  記者在烏拉蓋管理區哈拉蓋圖農牧場看到,這裡的建築儘是青灰色的牆體、古色的大門,隨處可見「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為人民服務」等紅色醒目的大字,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回四十多年前。